内容简介 · · · · · ·
1894年夏,中日之间爆发了近代以来两国的首次大战。以此为界,中国进一步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面临亡国的危机;日本则一跃成为东亚强国,开始跻身列强行列。这场具有分水岭意义的战争究竟缘何而起?其间经历过怎样的复杂过程与时局变迁?此后的东亚情势又何去何从?日本当代著名历史学者大谷正利用大量文献档案,从政治史、外交史、军事史、媒体史、社会史等多个角度切入课题,将一场复杂的甲午战争展现在读者眼前。
甲午战争的创作者
· · · · · ·
-
大谷正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大谷正,1950年生,大阪大学文学研究科博士毕业,日本专修大学文学部历史科教授,专攻日本近代史,出版专著《近代日本的对外宣传》《兵士与军夫的日清战争》,另合著有《日清战争的社会史》等书。
目录 · · · · · ·
序 章
第一章 战争前夕的东亚
一 朝鲜的近代与天津条约体制
二 日本与中国的军备扩张
第二章 从出兵朝鲜到日中开战
一 甲午农民战争与日中两国的出兵
二 开战前日中两国政府的困境
三 日中开战
第三章 占领朝鲜半岛
一 平壤之战
二 黄海海战与日本国内形势
三 甲午改革与歼灭东学农民军
第四章 侵略中国领土
一 第一军与第二军的大陆侵略
二 “文明战争”与旅顺屠杀事件
三 冬季战斗与谈和提议
第五章 战争体验与“国民”的形成
一 媒体与战争:报刊、新技术、随军记者
二 地方与战争
第六章 《马关条约》与侵占台湾
一 条约签订与“三国干涉还辽”
二 台湾的抗日斗争、朝鲜的义兵斗争
终章 何谓“甲午战争”
参考文献
译后记
· · · · · · (收起)
第一章 战争前夕的东亚
一 朝鲜的近代与天津条约体制
二 日本与中国的军备扩张
第二章 从出兵朝鲜到日中开战
一 甲午农民战争与日中两国的出兵
二 开战前日中两国政府的困境
三 日中开战
第三章 占领朝鲜半岛
一 平壤之战
二 黄海海战与日本国内形势
三 甲午改革与歼灭东学农民军
第四章 侵略中国领土
一 第一军与第二军的大陆侵略
二 “文明战争”与旅顺屠杀事件
三 冬季战斗与谈和提议
第五章 战争体验与“国民”的形成
一 媒体与战争:报刊、新技术、随军记者
二 地方与战争
第六章 《马关条约》与侵占台湾
一 条约签订与“三国干涉还辽”
二 台湾的抗日斗争、朝鲜的义兵斗争
终章 何谓“甲午战争”
参考文献
译后记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启微书系(共58册),
这套丛书还有
《日本人的姓与名》《雾都伦敦》《自主》《“肤色”的忧郁》《文化中的政治》
等
。
喜欢读"甲午战争"的人也喜欢 · · · · · ·
甲午战争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 条 )
> 更多书评 2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中央公論新社 (2014)暂无评分 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所谓知识的另一种 (自娱者小五)
- 【书】人人,事事 (自娱者小五)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好奇心日报的推荐书单2019 (Dao里个Dao)
- 近期国内引进的日本史 (東山鹿溪)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79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甲午战争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keep dreamer 2021-12-29 12:03:52
比较简洁。可以明确的是:围绕朝鲜小弟的两位大哥展开的较量,结合电视剧走向共和的片段看,日海军优势在于射程远,速度快。而大清胜在吨位,直接较量的主力来看,反而日军略微占优(主要是北洋海军和另外三艘,以前我一直认为实力上是大清占优),在国内动员和后勤来看,日本虽不强,但大清更渣。一仗把大清海军打没了,而后有海军,是多少年以后的事了。
1 有用 南飞 2019-10-30 18:57:05
有着日本学者一贯的严谨、细致的特点,考据功夫很扎实,可惜这本译本翻自于通俗本,参考注释并不丰富。
1 有用 中世与近世之间 2019-06-29 21:58:27
一本很有料的小册子。本书总体上仍然侧重于军事,具体战役过程的论述比较简单,但军事体制、武器装备、后勤保障等篇幅较重。作者定义甲午战争是应包括对朝、对清以及对台作战的复合型战争。战争的起因,作者认为日方决策有一个复杂的过程,从对清协调“井上伊藤”路线到日清英协调体制,直至转向开战,是主要受到政府内部主战、政党、舆论等多重势力的影响。此战也见日本如何利用国际法与舆论来制造文明战和激发国民意识,当然屠杀... 一本很有料的小册子。本书总体上仍然侧重于军事,具体战役过程的论述比较简单,但军事体制、武器装备、后勤保障等篇幅较重。作者定义甲午战争是应包括对朝、对清以及对台作战的复合型战争。战争的起因,作者认为日方决策有一个复杂的过程,从对清协调“井上伊藤”路线到日清英协调体制,直至转向开战,是主要受到政府内部主战、政党、舆论等多重势力的影响。此战也见日本如何利用国际法与舆论来制造文明战和激发国民意识,当然屠杀行为纯属打脸,不过也能看到军官不服从大本营的惯常做法,作者称之为“违抗军令的失控”。本书认为日本获得胜利的原因之一在于日军为对外战争所采取的动员机制,但战争刺激了朝鲜与俄国,因此是一场在外交上遭遇失败的战争。就对日本影响而言,战争在推进经济近代化的同时,也进入到一个军国主义与政治民主化并行推进的时代 (展开)
0 有用 这么近,那么远 2019-12-18 11:12:26
按需。
18 有用 Swallow 2019-03-30 00:13:12
语言简洁明了,没有日本学者常见的拖泥带水,视角很有意思:一是国内介绍甲午战争时很少注意到的问题,即甲午战争源于朝鲜试图摆脱中日,独立自主进行近代化的起改革、起义与革命(朝鲜民族主义的觉醒时刻);二是补充了国内史学界对日本政府的战时外交和日本陆军军事行动、战略及后勤布局等很少留心的内容。 就我个人来说,唯一不满的就是有一章明明叫“国民的形成”,但是并未谈多少这些问题,而后文对民族国家的形成,即在甲... 语言简洁明了,没有日本学者常见的拖泥带水,视角很有意思:一是国内介绍甲午战争时很少注意到的问题,即甲午战争源于朝鲜试图摆脱中日,独立自主进行近代化的起改革、起义与革命(朝鲜民族主义的觉醒时刻);二是补充了国内史学界对日本政府的战时外交和日本陆军军事行动、战略及后勤布局等很少留心的内容。 就我个人来说,唯一不满的就是有一章明明叫“国民的形成”,但是并未谈多少这些问题,而后文对民族国家的形成,即在甲午战争中作为近代民族和近代国家的“日本”的诞生也没有做太多讨论,可能是篇幅问题吧,建议结合其他有关日本近代的书籍放在一起看。(个人首推岩波新出的“日本近现代史”丛书,共十本,由于翻译问题,建议大家选着看) 作为一本入门书,以及对最近日本研究成果的总结来说,是非常出色的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