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汪晖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
出版年: 2008-05
页数: 532
定价: 40.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当代批评
ISBN: 9787108028525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
出版年: 2008-05
页数: 532
定价: 40.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当代批评
ISBN: 9787108028525
内容简介 · · · · · ·
全书以“中国”及其“现代”为核心关怀,讨论的多是90年代以来社会急遽转型中经济全面市场化、消费主义盛行、社会阶层结构性重组和知识群体明显分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知识思想的状况与问题;同时对60年代末期以来,东西方均逐渐强化的“去政治化”过程所导致的政党政治的危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述。
去政治化的政治的创作者
· · · · · ·
-
汪晖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汪晖,1959年10月生,江苏扬州人。曾就学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88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著作有:《反抗绝望——鲁迅的精神结构与<呐喊><彷徨>研究》(1991)、《无地彷徨——“五四”及其回声》(1994)、《死火重温》(2000)、《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2004)等。
目录 · · · · · ·
序言
去政治化的政治、霸权的多重构成与60年代的消逝
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
中国“新自由主义”的历史根源
——再论当代中国大陆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
“科学主义”与社会理论的几个问题
· · · · · · (更多)
去政治化的政治、霸权的多重构成与60年代的消逝
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
中国“新自由主义”的历史根源
——再论当代中国大陆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
“科学主义”与社会理论的几个问题
· · · · · · (更多)
序言
去政治化的政治、霸权的多重构成与60年代的消逝
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
中国“新自由主义”的历史根源
——再论当代中国大陆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
“科学主义”与社会理论的几个问题
是经济史,还是政治经济学?
——《反市场的资本主义》导言
改制与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命运
——江苏通裕集团公司改制的调查报告
附记
韦伯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
亚洲想象的政治
如何诠释“中国”及其“现代”?
——《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新版序言
附录一 现代性问题答问
附录二 90年代的文化研究与文化批评
附录三 金沙江之子
——追忆萧亮中
· · · · · · (收起)
去政治化的政治、霸权的多重构成与60年代的消逝
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
中国“新自由主义”的历史根源
——再论当代中国大陆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
“科学主义”与社会理论的几个问题
是经济史,还是政治经济学?
——《反市场的资本主义》导言
改制与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命运
——江苏通裕集团公司改制的调查报告
附记
韦伯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
亚洲想象的政治
如何诠释“中国”及其“现代”?
——《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新版序言
附录一 现代性问题答问
附录二 90年代的文化研究与文化批评
附录三 金沙江之子
——追忆萧亮中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然而,为什么不仅在军事斗争的条件下,而且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之后,“阶级斗争”的暴力性也仍然没有终止?为什么也恰恰在这一历史条件下革命政党曾经追求的政治民主和言论自由(作现代社会的不可或缺的政治价值和政治权利)反而遭到极大的扼制?……在这里,政治性的阶级斗争所关注的与其说是社会阶层的结构状况,毋宁是不同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的态度和立场——态度和立场是一个能够通过理论探索、社会实践和政治斗争而发生转变的领域,即一个能动的政治领域。“GPCR”,就其概念而言,是社会主义国家和无产阶级政党的自我革命,它诉诸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阶级和阶级斗争概念,否则这场“革命”就不会用“文化”来加以界定。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去政治化的政治、霸权的多重构成与60年代的消逝 -
这个沉默不仅是对60年代的激进思想、政治实践的拒绝,即不仅是对作 为中国之 "60年代"的标志的"文化大革命"的拒绝,而且在不同的语境中也隐含了对于整个20 世纪中国的怀疑以至否定。(p1) 对于60 年代的拒绝和遗忘不是一个孤立的历史事件,而是一个持续性的和全面的"去革命"过程的有机部分一一如果我对"短20世纪"所做的上述三点概括基本成立的话,"去革命过程"就必然表现为工农阶级主体性的取消、国家及其主权形态的转变和政党政治的衰落等等。(p2)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当代批评(共12册),
这套丛书还有
《立法者的法理学》《论小说十家》《从蒙田到加缪》《战后台湾文学经验》《纪录中国》
等
。
喜欢读"去政治化的政治"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去政治化的政治"的人也喜欢 · · · · · ·
去政治化的政治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 条 )
> 更多书评 15篇
论坛 · · · · · ·
不理解"去政治化"一词 | 来自shrooooom | 2013-06-29 19:07:51 | |
为什么三联要撤回此书? | 来自JOJO | 16 回应 | 2011-12-04 01:35:23 |
汪辉是D内都争的工具 | 来自高里·卡布列夫 | 2009-10-17 13:22:08 | |
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霸权的多重构成与六十年代... | 来自船山顶上草 | 2008-05-12 13:37:05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复旦【政治学研究与方法】网站推荐书目 (小舟)
- 2008年度图书100佳(中华读书报版) (天蝎小猪)
- 中国国情研究 (姜白石)
- 国族想像,公私分野【1】 (南池子)
- 37°暖书单(二) (37°暖)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去政治化的政治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ivauke 2018-05-31 01:22:05
对于wenge的历史知识欠缺和过度想象导致了最大的问题:将政治化和去政治化做了简单的二分,而把80年代的解放归于60年代开始的政治化,把60年代的血腥和至今的钳制算为去政治化。政治化和去政治化在66-68、72-74相互纠缠,毛运用个人崇拜同时半驾驭着两者,而放他们相互撕咬。毫无疑问从1955-1966,国内所有悲剧的发生全是因为毛的错误纲领、盲目预判。回过头,列宁和伯恩斯坦的争端仍然停留在那,”... 对于wenge的历史知识欠缺和过度想象导致了最大的问题:将政治化和去政治化做了简单的二分,而把80年代的解放归于60年代开始的政治化,把60年代的血腥和至今的钳制算为去政治化。政治化和去政治化在66-68、72-74相互纠缠,毛运用个人崇拜同时半驾驭着两者,而放他们相互撕咬。毫无疑问从1955-1966,国内所有悲剧的发生全是因为毛的错误纲领、盲目预判。回过头,列宁和伯恩斯坦的争端仍然停留在那,”国家之内非神即兽“。另:汪晖批判了这么多,自己也是去政治化的;张晴滟拿去政治化批判阿瑟米勒,又抬高样板戏,结果样板戏创作也是其实也是去政治化的。真讽刺呢。 (展开)
12 有用 En Route 2012-05-06 10:40:57
值得思考的,为什么当今左派在学术研究上的整体实力远超右翼。
43 有用 真猪奶茶 2014-10-12 10:44:47
唯一的问题还是,能好好说人话呗?
26 有用 远树 2015-01-20 17:00:34
一本思想史著作,本身也成为了思想史的一部分。
5 有用 内阁小学士 2014-05-24 21:24:55
文革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