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貓頭鷹出版社
副标题: 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
译者: 鄭明萱
出版年: 2008/10/14
页数: 288
定价: 120.00元
ISBN: 9789866651434
内容简介 · · · · · ·
一段人類忽視了五百年的歷史,一則遲了三十六年才傳到台灣的史實,將深刻改變我們的全球史觀!
每當我們談起世界史,主角總是圍繞在歐洲;一旦談起我們這本書所研究的美洲,卻也往往把它依附在一四九二年哥倫布登陸巴哈馬後歐洲軍事、政治、財富等歷史事件之下。直到本書作者克羅斯比在一九七二年揭開深深影響歐美以及現代世界的關鍵力量後,這段消失五百年的歷史才又重回人類史冊,人類也才意識到,植物、牲畜乃至細菌,才是新舊二個世界交戰的真正火力,而且它們的後果絕不只是一些美洲國家的誕生,更是全球生活文化、飲食風俗的大轉變。
歐洲人在美洲所種植的作物,不但影響了我們的餐盤風貌,也影響了全球人口的迅速成長,餵飽發展中國家的人口。例如玉米,原生於美洲的營養穀物,目前已成全世界人類與牲口最重要的糧食之一……就連一向被視為台灣「國食」的「地瓜」,也是在「大交換」下來到台灣的。
然而在這...
一段人類忽視了五百年的歷史,一則遲了三十六年才傳到台灣的史實,將深刻改變我們的全球史觀!
每當我們談起世界史,主角總是圍繞在歐洲;一旦談起我們這本書所研究的美洲,卻也往往把它依附在一四九二年哥倫布登陸巴哈馬後歐洲軍事、政治、財富等歷史事件之下。直到本書作者克羅斯比在一九七二年揭開深深影響歐美以及現代世界的關鍵力量後,這段消失五百年的歷史才又重回人類史冊,人類也才意識到,植物、牲畜乃至細菌,才是新舊二個世界交戰的真正火力,而且它們的後果絕不只是一些美洲國家的誕生,更是全球生活文化、飲食風俗的大轉變。
歐洲人在美洲所種植的作物,不但影響了我們的餐盤風貌,也影響了全球人口的迅速成長,餵飽發展中國家的人口。例如玉米,原生於美洲的營養穀物,目前已成全世界人類與牲口最重要的糧食之一……就連一向被視為台灣「國食」的「地瓜」,也是在「大交換」下來到台灣的。
然而在這個歐洲獲利的歷史過程中,歐洲人所帶過去的細菌,卻殺害了無數的美洲印地安人,成功解釋了為何一小隊西班牙士兵即能攻下當時位於墨西哥已高度組織化和軍事化的社會。當時甚至有人描述:「一群印地安人只要嗅到一個西班牙人的味道,他們就會立即死去。」此外,歐洲人有意無意帶過去的生物,也掠奪了美洲原生物種的生存空間。自哥倫布登陸美洲大陸這五百年來所消滅的物種,可能比一百萬年演化而滅絕的物種都還要多。
對於這段可說是史上最重大的一次「全球化」歷史事件,本書作者克羅斯比切入的角度與其他歷史學家不同,也開啟了史學、人類學和生態史的新領域,將過去人類所忽視的史實重新拉回歷史。因此本書一九七二年一出版(中譯版譯自二○○三年慶祝三十週年紀念新版),書名「哥倫布大交換」即成為經典術語,更刺激了許多以生態解釋歷史的著作誕生,例如《槍砲、病菌與鋼鐵》。
作者简介 · · · · · ·
艾尔弗雷德 W.克罗斯比(Alfred W.Crosby J R.),得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地理、历史和美洲研究的荣誉教授,曾任教于耶鲁大学和华盛顿州立大学。他花了大半生的时间在研究,为何欧洲会在历史上崛起?和许多历史学家探索的路径不同,作者深入人类生存的生态方向,揭露了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人类史。
喜欢读"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的人也喜欢 · · · · · ·
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1 条 )

生态视角的下历史书写

梅毒:人类历史上黑暗的一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495年的秋风像刀一样割过法王查理八世的脸,面对着身体上满是脓包红泡的军队,查理八世捏紧了拳头,咬牙切齿的发出了从那不勒斯撤兵的命令。 一个士兵瘸着腿从查理八世面前走过,一股黄澄澄的脓水从他的透了气的鼻孔里流了出来。他身后的无数士兵也有着相同的症状:梅花一样... (展开)
以生态观点重新解读历史——美国著名史学家 麦克尼尔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同一个译者,但是简体字版经过大陆出版社对台湾繁体字版的修订,看不到白痴的错误了(诸如1492误写为1892,人名或地名前后不一致,等等)。而且为了适应大陆文化,修改了台湾那种很“台”的腔调,但译者毕竟是台湾人,不可能全盘修改。不管怎样,译者的文笔还是很顺畅的,... (展开)
“人類和其環境長遠互動的史實”
> 更多书评 2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0)7.7分 489人读过
-
Praeger (2003)暂无评分 8人读过
-
中信出版社 (2018)8.3分 460人读过
-
貓頭鷹 (2013)8.4分 2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台譯 鄭明萱 (the Wor(l)d)
- 书单|没放进kindle的书 (恐龙时代)
- 台译 (libinyi)
- 科学与自然 (诗菡)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 鞭子与提燈ッ 2019-10-23 22:17:13
三星半。殖民帝國幾乎消滅了印地安人,比起戰爭打鬥侵略,更可怕的是天花病毒的傳播,美洲原始人一片片死掉,而且歐洲人對這種病毒完全免疫,所以殖民起來順理成章。這樣陰險的病毒戰爭摧毀了本地人以及瑪雅文明與文化,不過,不知道是不是羅馬帝王所說的「受到了上帝的懲罰」,梅毒又被帶回了歐洲,害死更多的本地人;印地安人在反抗時,看到騎在馬上的歐洲殖民者時嚇壞了,因為他們沒有想過人可以騎在馬上,沒有想過可以馴服這樣... 三星半。殖民帝國幾乎消滅了印地安人,比起戰爭打鬥侵略,更可怕的是天花病毒的傳播,美洲原始人一片片死掉,而且歐洲人對這種病毒完全免疫,所以殖民起來順理成章。這樣陰險的病毒戰爭摧毀了本地人以及瑪雅文明與文化,不過,不知道是不是羅馬帝王所說的「受到了上帝的懲罰」,梅毒又被帶回了歐洲,害死更多的本地人;印地安人在反抗時,看到騎在馬上的歐洲殖民者時嚇壞了,因為他們沒有想過人可以騎在馬上,沒有想過可以馴服這樣的動物,後來他們學會了,便騎在牛上,把殖民者驅趕出自己的領域(這是西部牛仔的由來?)生物與細菌被歐洲人帶著來來往往,使美洲成為新的大陸。改變世界格局,以摧毀原始文明與原始物種為前提,並不值得讚頌。「為了眼前的方便,我們掠奪了未來。」,而這樣的悲劇,依舊在中東和非洲重演中,但是螢幕卻被白人的臉佔據著。 (展开)
0 有用 小岛 2020-08-28 10:39:55
@2013-03-28 18: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