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法]米兰·昆德拉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品方: 上海译文新文本
译者: 尉迟秀
出版年: 2019-5
页数: 226
定价: 45
装帧: 精装
丛书: 米兰·昆德拉作品全新系列
ISBN: 9787532780969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品方: 上海译文新文本
译者: 尉迟秀
出版年: 2019-5
页数: 226
定价: 45
装帧: 精装
丛书: 米兰·昆德拉作品全新系列
ISBN: 9787532780969
内容简介 · · · · · ·
☆ 米兰·昆德拉是当今世界在文学地位和作品销量上最有号召力的大师之一,也是历年诺奖得奖呼声很高的西方作家。
☆ 《小说的艺术》是昆德拉作为小说的创作者和研究者,对小说艺术思考的总结,藉由此书,我们可以了解作家的艺术观点、风格、技巧,和他对写作的态度、对文学传统的理解,以及在这个态度背后对人和世界的想法。
☆台湾昆德拉作品系列译者尉迟秀先生译本
“人一思索,上帝就发笑。”昆德拉说,在这个格言的启发下,他喜欢想象:弗朗索瓦?拉伯雷有一天听到了上帝的笑声,欧洲第一部伟大的小说因此诞生了。小说艺术来到世界正是上帝笑声的回响。小说的智能不同于哲学的智能,它不是从理论蕴含,而是从幽默精神中产生的。这本作品是昆德拉对小说艺术思考的总结,藉由此书,我们可以了解这位作家的艺术观点、风格、技巧,和他对写作的态度、对文学传统的理解,以及在这个态度背后对人和世界的想法。
小说的艺术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 )
小说家,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自一九七五年起,在法国定居。
长篇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不朽》,以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原作以捷克文写成。
小说《慢》《身份》和《无知》,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和《相遇》,原作以法文写成。
《雅克和他的主人》,系作者戏剧代表作。
目录 · · · · · ·
第一部 被贬低的塞万提斯传承
第二部 关于小说艺术的对话
第三部 《梦游者》启发的笔记
第四部 关于结构艺术的对话
第五部 在那后面的某个地方
第六部 六十三个词
第七部 耶路撒冷演讲:小说与欧洲
· · · · · · (收起)
第二部 关于小说艺术的对话
第三部 《梦游者》启发的笔记
第四部 关于结构艺术的对话
第五部 在那后面的某个地方
第六部 六十三个词
第七部 耶路撒冷演讲:小说与欧洲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透明 Transparence,在政治与媒体的语言中,这个词意味着:面对公众的目光,揭示个体的生活。这让我想到安德烈·布勒东以及他那生活在众目睽睽之下玻璃屋中的愿望。玻璃屋:一个古老的乌托邦,同时又是现代社会最可怕的方面之一。存在着这样一个定律:国家的事务越是不清不楚,个人的事情就越必须透明;官僚主义尽管代表的是公事,但它是匿名的、秘密的、有密码的,是无法让人理解的,而私人则必须展示他的健康情况、经济情况、家庭情况。而且,假如大众媒体判决、决定的话,他就再也得不到一刻的隐私,不管是在爱情中,在疾病中,还是在死亡中。打破别人隐私的欲望是侵犯性的一种古老形式,今天,这一形式已经机构化(官僚主义体制以及它的那些卡片;媒体以及它的那些记者),在道德上合法化(获得资讯的权利成了人的第一权利),并被诗性化了(通过一个美丽的词:透明)。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六部分 六十七个词 -
对自我的探究总是而且必将以悖论式的不满足而告终。 我们越来越受到外界的制约,受到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处境的制约,而且这些处境使我们越来越变得人人相似。 有什么办法可以不通过心理去把握自我?把握自我,在我的小说中,就是意味着,抓住自我存在问题的本质,把握自我的存在密码。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6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米兰·昆德拉作品全新系列(共17册),
这套丛书还有
《好笑的爱》《庆祝无意义》《笑忘录》《相遇》《小说的艺术》
等
。
喜欢读"小说的艺术"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小说的艺术"的人也喜欢 · · · · · ·
小说的艺术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3 条 )




受诋毁的塞万提斯遗产
《小说的艺术》是昆德拉在任大学教授时,为学生上课编写的教材。严格地说,这都不能算是一部作品,但是这本书对于小说的探索却远远超出一般意义上的文学评论,昆德拉将视野更多地投向人的存在状态。 “受诋毁的塞万提斯遗产”是《小说的艺术》的第一篇,其中昆德拉系统地阐述了...
(展开)


小说的本质:照亮人的存在
三十天写作计划No.21 米兰·昆德拉是无可置疑的“理论型”小说家,我所理解的“理论型”是:小说家本人对于小说创作有一套构成体系的哲学观点。《小说的艺术》这本书所收录的七篇文章虽然是以各自独立的形式分别发表、宣讲于不同年间,但米兰·昆德拉自言,他在构思时已经想到...
(展开)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0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8.7分 7263人读过
-
Harper Perennial (2003)9.3分 77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2)9.0分 1375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9.0分 96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高分书籍是否名实相符(一) (无心恋战)
- 译文文学 (上海译文)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19 (普照)
- 文化漫笔 (森森)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91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小说的艺术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破晓朝阳 2021-01-20 10:39:47
不知道哪来的这么高分? 这是一本哲学书,难道这么多人都能看的懂?还是说看的懂的都聚到这来了?
0 有用 大红袍DKS 2021-03-28 14:21:15
我刚才一直忘了,上帝看见我在思考,他就会发笑
0 有用 ZOE 2020-09-28 12:13:18
大师引经据典之作。但是个人感觉内容太散了,内容、手法、技巧全讲。而且照这么分析,我自己写一篇小说也不自觉地用了很多艺术表现手法啊
8 有用 高蹈 2021-03-14 22:40:23
嗷呜~嗷呜!嗷呜!昆迷的狂欢!本来想看完《梦游人》第三卷再看这本的,结果忍不住。下跪推荐,不过最好是看完昆德拉所有小说再看。而且应当阅读一下:布洛赫、贡布罗维奇、卡夫卡、穆齐尔、富恩特斯、普鲁斯特、乔伊斯、别雷……(说巧不巧,我都看过,看的时候简直爽到颤抖)
0 有用 玖号小裁缝 2021-04-11 08:39:28
告诉我原来还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小说,对我来说绝对是前所未有的阅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