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视角的书评 (72)

beeplin 2011-06-19 14:55:30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版

小吐槽一下

这本书很有名,太有名了,但是我认真读之前没想到他竟然是这么坚定的无政府主义。 这本书前前后后批评了一大堆看上去没什么关联的东西,但是总起来看,其实就是批评了两件事,一是“认识论知识”或者说规范的正式知识的拥有者(也就是科学家们)对这些知识的盲目信任和对metis...  (展开)
justfool 2010-05-10 14:43:04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版

《国家的视角》导言简缩版

一本厚书,除非专门研究者,否则很难读完。导言基本涵盖了文章内容,但行文和翻译比较绕口。我就按照中国读者习惯的方式,对导言进行了再次压缩,有引用原文的,有按照我自己的理解重新编写过的,应该没有改变原意。 这是一个知识上的迂回旅行,我本来要去一个地方,结果顺着...  (展开)
caseyang 2006-07-11 16:26:14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版

预期之外的复杂

“我在头脑里建造一座样板城市,可以按照她来演变出所有可能的城市来,”忽必烈说,“她包含一切符合常规的东西。鉴于现有的城市都或多或少偏离常规,我就只须预先料想到常规的种种例外,便能计算出它们最可能的组合形式来。” ...  (展开)
游吟 2011-08-14 21:57:45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版

伟大的问题,混乱的答案

这本书其实我很早就买了,一直搁着没有阅读,主要是基于三个原因:一方面,政治社会学(虽然作者认为自己是一个政治人类学家,他的很多作品确实是非常经典的政治人类学探讨,但我始终认为这是一部政治社会学作品,甚至社会学的痕迹都值得商榷)毕竟是我的“副业”;另一方面,...  (展开)
冰原拾荒者 2013-06-04 16:38:57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版

极端现代主义的狂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者简介:耶鲁大学政治学与人类学斯特林教授,农业研究项目主任,1997~1998年被选为美国亚洲研究协会主席。著作有:《马来西亚的政治意识形态:精英的真实与信仰》(1968),《弱者的武器: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1986),《统治和反抗的艺术:隐藏的文本》(1990),《国家的...  (展开)
Pete Seeger 2011-12-24 15:25:37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版

王晓毅:国家的视角与人民的视角

读斯科特《国家的视角》一书,特别是将这本书翻译出来以后,觉得有很多话想说,但是犹豫了很久,因为一直没有理清思路,怕话说不清楚,也就一直没有说。其实最开始吸引我的是这本书的副标题《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因为这个副标题至少在两个方面引起了我...  (展开)
安提戈涅 2013-06-21 21:00:32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版

“灌米汤”之《国家的视角》

据说对技术的批评从老子就开始了,前卫的老子成为了两千年后与海德格尔遥相呼应的素心人,而中间这段浩浩荡荡的时间光谱里,只要你想得出,尽可以把姓氏字母从A到Z的人塞进去。不信?18世纪以来,仅举以B开头的——以赛亚•伯林(Isaiah Berlin),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展开)
AgainstNow 2020-02-17 10:53:03

《国家的视角》中的多种悖论

此文为笔者大一年级就读于行政管理专业的读书笔记,其中观点多有偏颇之处,有待指正。 “国家的简单化带有地图的特点,也就是说,它们被设计出来的目的只在于精确地概括复杂世界中地图绘制者最感兴趣的那些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作者在第二部分开头的这个隐喻给我留下了极为...  (展开)
海德格尔 2021-12-24 21:36:28

只有崇拜理性的头脑才会设想一种乌托邦

我们国家有一类小区叫工人新村,大致是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成批建造起来的,总体风格都很相近,小小的单元,外观方方正正,整齐划一。在那个五讲四美、四个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年代,这种多半建设于城郊的工人新村和市中心陈旧的老建筑比起来似乎更契合当时人们的心意。然而,它...  (展开)
知闲 2018-03-26 22:07:24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版

国家的知识和能力

当代国家出现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日复一日的安检搜身、没完没了的表格填写、到处都被要求出示身份证、“证明自己是自己”。这些具体的措施,既不是法治,也不是人治。每一种措施,都是普遍理性和任性人意的不可分混合。大多数时候无害且没有恶意,被统治者可以适应,但有时...  (展开)
小刀周遠 2017-08-15 19:16:22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版

本土知识与NGO项目何为

读《国家的视角》后 耶鲁大学的政治学和人类学教授James C.Scott的《国家的视角》一书,曾在十多年前被同事、同仁屡屡提起,彼时我还是一个NGO(公益组织)的一名专职员工,然而直到如今我才把这本书读完。读完之后,也刚好应了那句话:知识与实践刚好相结合起来。作为曾经在NG...  (展开)
爱吃鱼的大脸猫 2021-10-20 22:30:09

《国家的视角》划重点。

第一, 社会是复杂的,多元的。在古代,国王为了实现有效统治,他总是倾向于把社会简单化,统一化。在这个过程中,对社会就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 第二, 古代社会,如果地方上有贵族,贵族会抵抗,从而会减缓国王对社会的伤害。但是国王甩开贵族,用一套官僚体系来实现统治呢...  (展开)
哲夫成城 2020-03-24 12:27:15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版

【转】谷家荣、高隽丨复合社会遭遇国家权威:那些“被设计”项目的失败根源——读詹姆斯·C.斯科特《国家的视角》

【摘要】斯科特在《国家的视角》中呈现了现代科学与理性主义哲学所构成的“现代知识”与不断强化自身权力的“现代国家”的共谋促成了“极端现代主义”计划的制订与实施。然而,简单化和清晰化的“国家的视角”无法真正认清社会的本来面目,从而导致计划的最终失败。此外,“极...  (展开)
wolfhawk 2010-02-18 22:46:37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版

认识世界如何可能

在我看来,这本书是哈耶克理论的实证版,或者说,是案例版。 对于人类社会以及人类社会所处的自然环境,到底是否有可能获得全部的知识和规律?从波普尔的观点来看,是不可能的。理论的创设不过是信息的简化,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一个清晰的视角。评价理论的好坏,对世界的解释...  (展开)
【读品】 2006-11-24 10:59:4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版

【读品】预期之外的复杂

杨荷:预期之外的复杂-评《国家的视角》 “我在头脑里建造一座样板城市,可以按照她来演变出所有可能的城市来,”忽必烈说,“她包含一切符合常规的东西。鉴于现有的城市都或多或少偏离常规,我就只须预先料想到常规的种种例外,便能计算出它们最可能的组合形式来。” ...  (展开)
2022-04-01 08:40:32

国家的视角

斯科特这本《国家的视角》副标题是: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我看完后,觉着副标题是:那些试图通过驯服人类与自然实现自己野心的项目是为啥失败的。 站在国家的视角,主要只有一件事:税收。在国家这个地图上,自然能带来什么,人能带来什么。于是,需要规划...  (展开)
大菠萝 2020-05-16 18:11:35

有待改进的一些细节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较之2012年版,2019版更定了部分译名,例如,“勒库布西耶”更定为 “柯布西耶”,“雅各布”更定为“雅各布斯”,“米尔”更定为“密尔”,“阿伦德”更定为“阿伦特”,等等。不过,“马奎斯·德·沃邦”没有趁此机会更正为“沃邦侯爵”,“本杰明·康斯坦”更定为“本杰明·...  (展开)
药比糖甜 2011-09-08 14:46:43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版

弄巧成拙 事与愿违

国家的管理者出于控制的目的,总是希望把社会弄得像机器齿轮一样,冷冰冰的一环扣一环。在这种所谓统一有序、简单清晰的政治理念下,社会的多样性消失了,微观秩序生长的力量被抹杀惹尽。但这种“一刀切”的治理方式却往往事与愿违、弄巧成拙。从德国单一种植的科学林业...  (展开)
胡天翼 2011-05-13 16:41:3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版

上帝的视角(上)

原文:http://hutianyi.net/?p=2338 所有看到我iPod Touch界面的人都会惊讶: 主界面(左图)上一个App都没有,所有36个App都被分成3组安放在dock上,每组中的12个App的排列方式(右图)实际上也是经过反复进行揣摩的。例如第一排的四个排列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路径依赖”...  (展开)
无音1802 2023-04-30 20:48:48

《国家的视角》扩展阅读 / 相关书籍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大概还有200页才看完,之后补充) 作者在书里面引用了非常多的材料。部分材料没有中文出版,暂且跳过。 第一章 自然与空间 [规训与惩罚] 第二章 城市、人民和语言 [城市发展史] 第三章 独裁主义的极端现代主义 [现代性与大屠杀] 第四章 极端现代主义的城市:试验与批评 [光辉...  (展开)
<前页 1 2 3 4 后页> (共72条)

订阅国家的视角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