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何谓大时代?
整个社会面临着巨大的转型,知识分子的思想和人格不仅与政治环境发生激烈的冲突,而且自身也面临着巨大的矛盾。
处在近代这样一个低沉与亢奋、忧患与通达、沮丧与自信错综交织的大时代里,知识分子对命运如何抉择?安身立命,继而立国兴邦。
何以安身?以其精神为火焰,在历史的演变与脉络中照亮出一条道路。
为谁立命?以其气节与尊严,重燃日益幽暗之人性、维系民族之文化。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从曾国藩、梁漱溟、胡适、林语堂,到沈从文、巴金、史铁生、王小波,中国知识分子形成了怎样的代际更替?
悉数新与旧、东与西、传统与现代的接续,剖析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窥见现代中国的思想变迁——
“但在安身立命之处,我们仍旧是传统的中国人。”
-------------
安身立命,继而立国兴邦。
知识分子的安身立命可以表现为三种不同的人生关怀:社会(政治)关怀、文化...
何谓大时代?
整个社会面临着巨大的转型,知识分子的思想和人格不仅与政治环境发生激烈的冲突,而且自身也面临着巨大的矛盾。
处在近代这样一个低沉与亢奋、忧患与通达、沮丧与自信错综交织的大时代里,知识分子对命运如何抉择?安身立命,继而立国兴邦。
何以安身?以其精神为火焰,在历史的演变与脉络中照亮出一条道路。
为谁立命?以其气节与尊严,重燃日益幽暗之人性、维系民族之文化。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从曾国藩、梁漱溟、胡适、林语堂,到沈从文、巴金、史铁生、王小波,中国知识分子形成了怎样的代际更替?
悉数新与旧、东与西、传统与现代的接续,剖析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窥见现代中国的思想变迁——
“但在安身立命之处,我们仍旧是传统的中国人。”
-------------
安身立命,继而立国兴邦。
知识分子的安身立命可以表现为三种不同的人生关怀:社会(政治)关怀、文化(价值)关怀和知识(专业)关怀。这是三种不同层面的人生关怀,有着由显到隐、由外向内、由入世到出世的区别。作为任何一代和任何一个知识分子,这三种关怀都是有可能而且有必要同时具备的。
《安身立命:大时代中的知识人》从20世纪中国六代知识分子的个案研究出发,进而关照到整个知识分子群体和中国的社会变迁与思想转型,既是一幅宏观的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群像,亦是一张张纤毫毕现的知识分子个体的心灵图景。
安身立命的创作者
· · · · · ·
-
许纪霖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许纪霖
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历史系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华东师范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现代中国与世界联合研究中心中方主任。主要从事20世纪中国思想史与知识分子的研究以及上海城市文化研究,近著有:《中国知识分子十论》、《启蒙的自我瓦解》(合著)、《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合著)、《启蒙如何起死回生》、《当代中国的启蒙与反启蒙》、《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等。
目录 · · · · · ·
上篇 特写
第一编 在中西新旧之间
曾国藩:中国式的入世禁欲
张之洞:生于末世的一代儒臣
黄远生:忏悔中的精神升华
杜亚泉:“旧派中的新派”在五四前后的命运
梁漱溟:最后一个儒家
第二编 知识与心灵的世界
胡 适:好政府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乌托邦
周作人:现代隐士的一幕悲剧
林语堂:战士、名士与隐士
林同济:紧张而丰富的心灵
第三编 知识分子与权力体制
陈布雷:“道”与“势”之间的挣扎
丁文江:出山不比在山清
翁文灏:一个科学家的错位
蒋廷黻:瓷器店中的猛牛
叶公超:误入宦途侯门深
第四编 激情、豪气与虚无
沈从文:做志士还是绅士?
巴 金:永远的安那其主义者
傅斯年:一代豪杰傅大炮
汪精卫:虚无主义的任性牺牲
第五编 思想的自我改造
金岳霖:走出阁楼之后
朱自清:从象牙塔到十字街头
闻一多:激情的归途
吴 晗:可怜一觉开封梦
第六编 世纪末的知识分子
张中晓:思想史上的又一位先知
顾 城:在诗意与残忍之间
史铁生:另一种理想主义
王小波:他思故他在
王元化:“我是十九世纪之子”
下篇 群像
第一编 知识分子的宏观图景
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人格的历史考察
入世与出世——进退维谷的两难困境
外圆与内方——现代知识分子的双重人格
超然与介入——东西方知识分子比较与其他
“少数人的责任”——知识分子的士大夫意识
第二编 知识分子与中国社会
重建社会重心——现代中国的知识分子社会
都市空间视野中的知识分子
帝都与魔都:现代中国的城市知识分子(1900—1937年)
20世纪中国六代知识分子
附录
在刺猬与狐狸之间——我的知识分子研究之路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一个农民的国家的典型特征就是“行政权力支配社会”。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自 序 -
在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当中,胡适最可敬,鲁迅最可佩,而最可爱的,非林语堂莫属。 他80岁写自传的时候,说“我只是一团矛盾而已,但是我以自我矛盾为乐”。其实,林语堂活得很单纯,很风趣,即使到了晚年,依然有童心,孩子般的调皮与可爱。 最好的人生是闲适的人生。在林语堂看来,劳碌和智慧是根本相左的。智慧的人绝不劳碌,过于劳碌的人很不智慧,善于优游岁月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 懂得闲适的人,只是将自己的人格看得比事业的成就更重,将一己灵魂看得比名利更紧要,鄙视人世间欲望功名,只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名士与隐士皆追求自由,但名士对“外在的自由”是在乎的,有机会还要讽刺几句。而隐士全然相忘于江湖,彻底回归到“内心的自由”。纵然屋外风雨交加,也要在自我中撑起一片不完美的小天地。 世道无常,命运多舛,读书人不得不遁入自然寻求内心的自由,苟全性命于乱世。在不完美的世道里面活下去,而且要活得快乐,活出性灵;在不自由的血雨腥风中,守住自我的一片天地,这就是林语堂所继承的中国道家式隐士的精神传统。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林语堂:战士、名士与隐士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安身立命"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安身立命"的人也喜欢 · · · · · ·
安身立命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 条 )

自由与不能自由的,安身立命
> 更多书评 1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中华书局 (2007)8.2分 307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12)8.1分 67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学人文丛-许纪霖 (白露@思勉)
- 好奇心日报的推荐书单2019 (Dao里个Dao)
- 前度刘郎今又来——人物评&传 (睡眠兄弟)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19 (普照)
- 2019年文景出品 (文景)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06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安身立命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深蓝 2022-02-12 21:58:05
3.5星
0 有用 青青之佩悠悠 2022-09-19 09:43:29 江西
后半部分作者过多地投入了自我的情感,这些知识分子的痛苦与挣扎想必也是作者自身所感受到的吧。
0 有用 我爱古诗词 2022-09-29 20:46:57 北京
在林语堂看来,劳碌和智慧是根本相左的。智慧的人绝不劳碌,过于劳碌的人很不智慧,善于优游岁月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 林语堂认为,世界上伟大的发明家和艺术家,都拥有三种特殊的气质:游戏的好奇心、梦想的能力和纠正梦想的幽默感。这也是一种浪漫主义精神。 在我不会说话的时候最想说话。在我真正能说,知道的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反倒沉默了。 王小波 千万不要落笔太快,学问是一股精气,要做大学问,平时要善于养气... 在林语堂看来,劳碌和智慧是根本相左的。智慧的人绝不劳碌,过于劳碌的人很不智慧,善于优游岁月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 林语堂认为,世界上伟大的发明家和艺术家,都拥有三种特殊的气质:游戏的好奇心、梦想的能力和纠正梦想的幽默感。这也是一种浪漫主义精神。 在我不会说话的时候最想说话。在我真正能说,知道的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反倒沉默了。 王小波 千万不要落笔太快,学问是一股精气,要做大学问,平时要善于养气,假如稍有灵感,就释放,自然养不成浩然大气。 (展开)
5 有用 亂室佳人 2020-02-25 22:02:56
簡直是公眾號的水準。。。
0 有用 Eldarion 2022-11-04 01:18:38 上海
很有启发 甚至缓解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