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著名汉学家卜正民大力推荐!
十件古物讲述各自跌宕“人生”
层层破解文明的千年“奇案”,
连缀起跨越欧亚非的丝绸之路大网络!
内附8幅高清彩色地图和43幅精美图片
◎ 编辑推荐
☆ 丝绸之路领域权威学者魏泓经三十余年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著名汉学家卜正民大力推荐。
☆ 一桩桩扑朔迷离的丝路“奇案”——汉墓中为何出现草原耳环?北周将军为何青睐希腊神话?非洲修道院为何藏有中亚古钱币?风水符箓和占星术书为何现身于偏远的敦煌古城?“破案”关键尽在十件古物中。
☆ 一部了解丝绸之路的必备百科手册——大量一手史料和最新考古成果,全方位解码丝路文化基因,既探明玻璃、丝绸、纸张、印刷等技术的发明与演变,也揭晓了各大陆上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的相互影响,文化与思想的相互碰撞与交流。
☆ 一次千年前的全球化之旅——物与人的羁绊、人与人的牵连、千百次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共同编织了一...
著名汉学家卜正民大力推荐!
十件古物讲述各自跌宕“人生”
层层破解文明的千年“奇案”,
连缀起跨越欧亚非的丝绸之路大网络!
内附8幅高清彩色地图和43幅精美图片
◎ 编辑推荐
☆ 丝绸之路领域权威学者魏泓经三十余年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著名汉学家卜正民大力推荐。
☆ 一桩桩扑朔迷离的丝路“奇案”——汉墓中为何出现草原耳环?北周将军为何青睐希腊神话?非洲修道院为何藏有中亚古钱币?风水符箓和占星术书为何现身于偏远的敦煌古城?“破案”关键尽在十件古物中。
☆ 一部了解丝绸之路的必备百科手册——大量一手史料和最新考古成果,全方位解码丝路文化基因,既探明玻璃、丝绸、纸张、印刷等技术的发明与演变,也揭晓了各大陆上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的相互影响,文化与思想的相互碰撞与交流。
☆ 一次千年前的全球化之旅——物与人的羁绊、人与人的牵连、千百次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共同编织了一张跨域欧亚非的宏大“丝绸之网”。
☆ 一场丝绸之路的视觉盛宴——内附8幅高清彩色地图和43幅精美图片,生动还原古丝绸之路的奇丽风采。
◎ 内容简介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穿越了沙漠、草原、高山和江河湖海,数不尽的物质和文化在其中诞生,形成了璀璨的丝路文明。作者从中拣选了十件古物,将它们的故事娓娓道来,不仅展现了物质的工艺和形制、主题与纹饰,也讲述了人与物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是谁创造了物质?谁带着它们跨越山河?谁将它们视为珍宝、奉为圣物?它们被谁遗弃,又被谁从层层黄土中发掘出来……物质与其背后的人和社会相互影响,不同的文化彼此碰撞、交融,经济、制度、技术和思想在传播中不断发展和演变,这一切都融汇成了一部生动有形的丝路文明史。
◎ 专业推荐
没有一本书能像《十件古物中的丝路文明史》这样贴近丝路生活。
—— 卜正民,《纵乐的困惑》《维米尔的帽子》作者
通过本书,魏泓再次向读者证明,她是当之无愧的研究丝绸之路的杰出学者。该书展示了作者对丝绸之路研究的全面掌握,也体现了她从特殊到一般、从单个物品到整个研究领域,流畅叙说这一重要时期及其故事的能力。
——《中亚观察》
魏泓的新书是一个书写物质历史的绝佳范例。
——《亚洲研究》
没有人比魏泓更了解丝绸之路的物质文化。通过对丝绸之路文物的广博且深入的研究,魏泓带领读者走向广阔时空中的各个角落。
—— 刘欣如,《世界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作者
十件古物中的丝路文明史的创作者
· · · · · ·
-
魏泓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魏泓(Susan Whitfield),曾任大英图书馆国际敦煌项目(International Dunhuang Project,简称IDP)负责人,现为东安格利亚大学教授,过去三十年一直致力于研究丝绸之路的历史、艺术、宗教、物质和文化,著有《丝绸之路:十二种唐朝人生》(Life along the Silk Road)、《丝绸之路上的斯坦因》(Aurel Stein on the Silk Road)等作品。
目录 · · · · · ·
引 言
第一章 草原耳环
第二章 希腊式玻璃碗
第三章 贵霜钱币窖藏
第四章 阿姆鲁克·达拉佛塔
第五章 巴克特里亚壶
第六章 于阗木板画
第七章 蓝色《古兰经》
第八章 拜占庭猎人丝绸
第九章 中国历日
第十章 不为人知的奴隶
注 释
参考文献
出版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嚈哒人是谁?他们怎么看待自己,又怎样选择将自己置身于中亚的希腊化世界?同时代的其他国家怎么看待他们?他们会通过改造器物(如这件壶和钱币)来坚持自己的观念吗?魏义天( La Vaissiere)认为他们没有很强的民族认同:“与那时所有的部落群体一样,他们是政治和氏族关系错综复杂的混合体,而不仅仅是一个族群和语言实体。”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人不会以一个族群来看待他们,也不意味着他们不会以此来定义自己,尤其在将自己与其他民族区分时。希安・琼斯( Sian Jones)在她的族属研究中指出:“族属认同基于自我以及与他者之间变化不定的因势而异的和主观的认定。它植根于持续的日常实践与历史经验之中,但也易被改造和截断。 魏义天认为,4世纪时在巴克特里亚建立寄多罗政权的民族和所谓的噘哒人,可能都在4世纪下半叶的同一批次中从草原迁徙到了中亚,而不是像其他人认为的分数次迁徙。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五章 巴克特里亚壶 -
或许是因为在马术方面缺乏自信,中国人发明了马镫。在马镫发明后,很多邻近地区的游牧民族还是继续骑乘无马镫的马。一些资料显示,熟练的骑马者不需要马镫。在与于闻木板画同时代、制作于波斯和拜占庭的丝绸和银器上所描绘的皇家狩猎者,也都几乎没有马镫(见第八章)。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六章 于阗木板画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十件古物中的丝路文明史"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十件古物中的丝路文明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丝绸之路 7.7
-
- 穿越亚洲腹地(上卷) 8.7
-
- 歷史學家寫給所有人的絲路史 8.2
-
- 地中海的画像 8.6
-
- 北方骑士团的兴衰 7.8
-
- 古代中国内陆 7.2
-
- 波斯之剑 8.2
-
- 从历史到传说 7.8
-
- 隋唐世界帝国的形成 7.6
-
- 帝国之路 8.3
十件古物中的丝路文明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6 条 )
> 更多书评 3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8)暂无评分 6人读过
-
遠流 (2020)暂无评分 4人读过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8)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汗青堂」 (后浪)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评分可能虚高书籍(一) (无心恋战)
- 陈威伸装帧设计 (美劳教室)
- 2021年艺术类图书出版观察 (陆花鱼)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04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十件古物中的丝路文明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WilliamJunkie 2022-04-04 17:55:59
通过“十件古物”,讲述物质在丝绸之路上发生的故事,将一张宏大的“丝绸之路”交流网铺展开来,揭示了在过去的数千年里,欧亚大陆和非洲大地上各地区、各文化之间那些鲜为人知的联系。
1 有用 冰淇淋小白 2021-07-18 20:55:40
很喜欢这种以几个物件为切入点来书写历史的方式。可是作者提到斯坦因的时候一口一个“考古学家”,开始看着有点难受,到后面也习惯了……
1 有用 momo 2023-08-07 13:24:28 甘肃
感觉还是太松散,像散文论文集
0 有用 Biomass 2021-06-02 10:16:24
内容并不是很简单,所以非常考验翻译。看似是讲了十个单独的故事 其实还是可以串出一套中央欧亚为核心的器物交流史。
0 有用 廢肥匪·老🐰 2021-06-11 17:53:46
讓文物自己開口說話自己是在文化接觸與衝突中如何被製造、傳播、保存、變形的,也是很有趣的小冊子了,更偏於科普性而非學究性,順便傳授了很多考古學的基本常識。大英博物館在文物全球化的進程中不愧急先鋒。謝@hinabookhqt 📚 #讀而益#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