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
内容简介 · · · · · ·
《伦理学》是荷兰著名哲学家斯宾诺莎,在“现代哲学之父”笛卡尔的启发下,以一种奇特的撰写手法写就的一部经典著作。该书运用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原理,每章都从定义开始,接着陈列一系列命题,就像几何学命题一样有证明、有推论,并在注释中论述自己的独特见解。 斯宾诺莎认为,人类需要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激情,这样理智才能引导人走向完善。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他倡导的数学方式和哲学研究向人们揭示了更深层次的规律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自由的人很少想到死亡,他的智慧不是对于死亡,而是对于生活的沉思。”
伦理学的创作者
· · · · · ·
-
巴鲁赫·斯宾诺莎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斯宾诺莎(1632—1677),十七世纪“典型资本主义国家”——荷兰的伟大哲学家,唯物主义者和战斗的无神论者,同时又是一位理性主义的先驱。斯宾诺莎的世界观是在尼德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急剧发展的时期形成的,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他的哲学思想应该看作是对资产阶级自由的论证。
目录 · · · · · ·
论神
论心灵的本性和起源
论情感的起源和本性
论人的奴役或情感的力量
论理智的力量与人的自由
论心灵的本性和起源
论情感的起源和本性
论人的奴役或情感的力量
论理智的力量与人的自由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命题十】之附释 所以凡是纯因爱自由之故,而努力克制其感情与欲望的人,将必尽力以求理解德性和德性形成的原因,且将使心灵充满着由对关于德性的正确知识而引起的愉快;但他将必不去吹求他人的缺点鄙视世人,或以表面的虚矫的自由恬然自喜。并且凡能深切察见因为这并非难事此理并能实践此理的人,则他在短期中必能大部分基于理性的至高命令以指导其行为。 〖命题十七〗神没有被动的情感,且决不会为任何快乐和愁苦的情感所激动。 〖命题四十一〗即使我们不知道我们的心灵是永恒的,我们也必须特别重视虔诚与宗教,以及一切我们在第四部分里所指出来的有关于刚毅与仁爱的诸德性。 〖命题四十二〗幸福不是德性的报酬、而是德性自身;并不是因为我们克制情欲、我们才享有幸福,反之,乃是因为我们享有幸福,所以我们能够克制情欲。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五部分 论理智的力量或人的自由 -
命题三十八假如一个人开始恨他所爱的对象,于是他对它的爱便完全消逝了。那么由于同样的原因,他将因此愈是恨它,比如果他从来没有爱过它还要厉害些,并且他从前对它的爱愈大,则他对它的恨也将愈大。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三部分 论情感的起源和性质
> 全部原文摘录
伦理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1 条 )






【转】邓安庆丨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以斯宾诺莎《伦理学》为例
作者简介:邓安庆,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433 内容提要:本文立论的基础是把整个西方哲学的历史看作是一部“形而上学”与“伦理学”的关系史,作为“第一哲学”的形而上学本来具有伦理学的旨意和目标:寻求存在之意义,但由于其定位于“理论”(思辨)而...
(展开)
> 更多书评 8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5 )
-
商务印书馆 (1998)9.1分 3157人读过
-
Penguin Classics (2005)9.4分 49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4)9.1分 135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1997)9.0分 13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思想宗教&哲学&历史&经济&社会学 (Margie Hu)
- 书单|《人性的,女人性的》参考读物 (玛婴)
- 《伦理学》诸译本 (南瓜蒸鯨)
- 书单|斯宾诺莎 (宴之敖)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伦理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