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克莱斯特小说全集
译者: 袁志英
出版年: 2022-6-15
页数: 284
定价: 5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独角兽文库
ISBN: 9787576023985
内容简介 · · · · · ·
【内容简介】本书囊括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生前创作的八篇短篇小说,其中《O侯爵夫人》塑造了一个敢于掌握自己命运,不受伦理观念束缚的女性形象;《米歇尔·科尔哈斯》讲述一个马贩子为官府所逼,啸聚山林,劫富济贫,声势愈来愈盛,他在调停下接受了招安,最后被判死刑,主题类似《水浒传》。《智利地震》以历史上一次大地震为背景,描写了一对纯洁的青年情侣的悲惨遭遇,小说被认为是“灾难文学”的上乘之作;其他几篇也颇具特色,情节紧张,语言精练。克莱斯特出生于一个贵族和军人世家。他生性敏感,天资聪颖,孩提时代便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克莱斯特尤其擅长使用逻辑谨严、委婉、细密的长句和套句,其小说开头的一句话往往就在读者心中造成一个悬念,叫人欲罢不能。随后情节的发展更是起伏跌宕,到了结尾又会有一个出人意表乃至震撼人心的转折。《智利地震》和《O侯爵夫人》等,都很好体现了克莱斯特小说的这...
【内容简介】本书囊括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生前创作的八篇短篇小说,其中《O侯爵夫人》塑造了一个敢于掌握自己命运,不受伦理观念束缚的女性形象;《米歇尔·科尔哈斯》讲述一个马贩子为官府所逼,啸聚山林,劫富济贫,声势愈来愈盛,他在调停下接受了招安,最后被判死刑,主题类似《水浒传》。《智利地震》以历史上一次大地震为背景,描写了一对纯洁的青年情侣的悲惨遭遇,小说被认为是“灾难文学”的上乘之作;其他几篇也颇具特色,情节紧张,语言精练。克莱斯特出生于一个贵族和军人世家。他生性敏感,天资聪颖,孩提时代便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克莱斯特尤其擅长使用逻辑谨严、委婉、细密的长句和套句,其小说开头的一句话往往就在读者心中造成一个悬念,叫人欲罢不能。随后情节的发展更是起伏跌宕,到了结尾又会有一个出人意表乃至震撼人心的转折。《智利地震》和《O侯爵夫人》等,都很好体现了克莱斯特小说的这些风格特色,因而问世以来一直脍炙人口。
【编辑推荐】
德语作家中很少有人生前像克莱斯特那样,怀着一颗焦躁的心栖栖惶惶,马不停蹄,行进在寻找真理、寻找归宿的道路上,最后竟然饮弹以终;也很少有人像他那样在世时受到百般误解,一百多年才重新被发现,声誉日隆。
克莱斯特处处无家,四海为家;穷其一生都在追逐,都在逃遁,气喘吁吁,心力交瘁,痛苦万状,最终走向了深渊。他短暂的一生在茫茫急急中度过,像是没有安顿的时刻。他的内心充满矛盾和分裂,一如他作品中的人物。
克莱斯特的小说故事性强,善于设置一个又一个悬念,情节发展极其自然,既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米歇尔·科尔哈斯》是中篇小说中的杰作,讲一个马贩子为官府所逼,啸聚山林,劫富济贫,声势愈来愈盛,官军奈何他不得,他在马丁·路德的调停下接受了招安,最后被判死刑,类似中国的《水浒传》。
《O侯爵夫人》沿用了西方文学中这样一个母题:在睡梦中抑或在昏厥中怀孕。而她有着清醒的自我意识,强烈的独立精神,坚信自己是清白无辜的,面对社会的非难,她满怀骄傲地走向独立生活的道路,充分表现了她独立的人格和高度的尊严,可说是女性主义的先声。《智利地震》讲一对门户不当对的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男女主人公躲过了天崩地陷的自然灾难,却惨死于受神父教唆的暴民的乱棍之下。“神性”战胜人性,人祸猛于天灾,在这里表现出对教会的否定。
《圣多明各的婚约》写出黑人反抗殖民统治的史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冲破种族藩篱,歌颂了不同种族之间的爱情。
【名家推荐】
艺术不是瞬即消逝的惊愕,而是长期起作用的典范。这一点,您从克莱斯特的小说里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这里是现代德语语言艺术的根。
——弗兰茨·卡夫卡
克莱斯特的整个生命仅仅是一场远离深渊的逃亡,仅仅是一场向着深渊的奔跑,仅仅是一场绝望的、痛苦的、心力交瘁的追逐。因此,当他最终厌倦了这种痛苦而心甘情愿地投入深渊时,才会发出那声壮美而绝望的欢呼。
——斯蒂芬·茨威格
O侯爵夫人的创作者
· · · · · ·
-
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1777—1811),德国十八、十九世纪之交的杰出作家,在德语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出生于奥德河畔法兰克福的一个贵族和军人世家,生性敏感,天资聪颖,孩提时代便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早年从军,后厌烦军旅生活而辞去军职。一生落魄凄惨,怀才不遇,终以自杀了结。他的作品简洁明晰,风格多变,善于表现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冲突。代表作品有戏剧《破瓮记》(1808)、《彭忒西勒亚》(1808)、《海尔布隆的小凯蒂》(1820)及心理剧《洪堡王子弗里德里希》(1810)等,并留有八部精彩的短篇小说。他是所处时代的一个异类,无法明确归属于任何文学流派:他既突破了古典主义对和谐的追求,也不接受浪漫派的美学理念。在他去世之后,学界和公众才逐渐认识到了他著作的价值。
袁志英 ,1939年3月出生,同济大学外语学院德语系教授,从事德语教学与翻译。主要翻...
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1777—1811),德国十八、十九世纪之交的杰出作家,在德语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出生于奥德河畔法兰克福的一个贵族和军人世家,生性敏感,天资聪颖,孩提时代便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早年从军,后厌烦军旅生活而辞去军职。一生落魄凄惨,怀才不遇,终以自杀了结。他的作品简洁明晰,风格多变,善于表现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冲突。代表作品有戏剧《破瓮记》(1808)、《彭忒西勒亚》(1808)、《海尔布隆的小凯蒂》(1820)及心理剧《洪堡王子弗里德里希》(1810)等,并留有八部精彩的短篇小说。他是所处时代的一个异类,无法明确归属于任何文学流派:他既突破了古典主义对和谐的追求,也不接受浪漫派的美学理念。在他去世之后,学界和公众才逐渐认识到了他著作的价值。
袁志英 ,1939年3月出生,同济大学外语学院德语系教授,从事德语教学与翻译。主要翻译作品有:《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歌德长诗》、《歌德文集》(第3卷)、《文明的进程》Ⅱ、《水妖的苦恋 》,主译《宇宙之迷》、《伯尔文论》、《德国浪漫派名著》、《智谋》等,审校《世界遗产》6卷本、《智谋》下册等。另有数百万字文学、哲学、社会学等译著。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伯爵很是幸福,有次他问妻子,在那可怕的三号她本来对任何缺德鬼都有所准备,而为什么对他却避之唯恐不及,就像逃避魔鬼一般?伯爵夫人一面投向他的怀抱,一面回答道:假如他第一次给她的印象不是一个天使的话,那么那时她也不会觉得他是一个魔鬼。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O侯爵夫人 -
“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怪念头,是谁把你从你所生活的国家集体中斥逐了?只要国家存在,难道会有谁从国家在被除名?”“我说的斥逐,”科尔哈斯说着便握起拳头,“是指一个得不到法律保护的人!这种保护是我太太平平地做生意,并使生意兴旺发达所不可缺少的。正是为了这种保护,我才广为结交,我才处于我们这个共同体中。谁要是拒绝给我这种保护,那便是将我流放于荒漠之地,也就是将大棒交到我的手中,让我用以保护自己,这难道您能否认吗?”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米歇尔·科尔哈斯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O侯爵夫人"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O侯爵夫人"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特赦 7.2
-
- 克莱芙王妃 7.4
-
- 牧师的女儿们 7.2
-
- 滑稽小说 8.4
-
- 伊萨谷 8.3
-
- 新生 8.6
-
- 海豚信 8.7
-
- 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上下) 8.2
-
- 阿尔玛 8.3
-
- 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 9.3
O侯爵夫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7 条 )

克莱斯特的五篇现实主义短篇小说

浪漫天使抑或现实魔鬼

《O侯爵夫人》的叙述技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95c7e10100y8cg.html 悬念1:声誉极佳的O侯爵夫人在M市的一家报纸突然登出一则广告:她在自己不知悉的情况下怀了身孕,即将出生的孩子的父亲应前来报到。为顾及家庭起见,她决计和此人结婚。 倒叙:O侯爵夫人是M市城防司令G先生的女儿,三年... (展开)
德意志,大写的人——评《米赫尔·戈哈斯》
> 更多书评 17篇
论坛 · · · · · ·
这本书现在改名叫《智利地震》了 | 来自一笑闵恩仇 | 2 回应 | 2024-11-03 12:34:55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年2月)8.3分 559人读过
-
Kleist, Heinrich von8.5分 33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2)8.5分 35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23)8.6分 1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若我窮苦,皆賴迷書 (豬貓虎六郎)
- 黄书 (丝绒陨)
- 有生之年一定要读的1001本书 (Viking)
- 2020年起出版的外国文学译本【网店上架】 (鲸岛)
- 国内出版的德语文学(2018——) (宝王白奖评委)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5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O侯爵夫人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 2023-01-25 16:37:30 北京
我很喜欢。喜欢浪漫主义的剧情走向 喜欢前面铺垫精心设计但是闲笔提及的所有小细节 也喜欢极其indifferent的笔调。九十几页的中长篇也好看 两三页的短篇也好看 最喜欢的还是同名篇
1 有用 狄狄 2023-02-10 11:59:59 云南
重读了一遍《米歇尔•科尔哈斯》。这个16世纪的马贩子,因为性格中有着一种对不公正的异乎寻常的敏感,以及对重获公正和尊严的过分认真的要求和执着,从而引发了一场狂暴的反抗行动。虽没有了初读时那种最坚决的个人意志所带来的震撼,但小说所具有的“故事感”依旧让人倾倒,克莱斯特称得上是本雅明所谓的“讲故事的人”,这种叙事手法在情节向前推进时拒绝过多的解释,不延展,不分叉,以保持情节的简洁和连贯,从而创造出了一... 重读了一遍《米歇尔•科尔哈斯》。这个16世纪的马贩子,因为性格中有着一种对不公正的异乎寻常的敏感,以及对重获公正和尊严的过分认真的要求和执着,从而引发了一场狂暴的反抗行动。虽没有了初读时那种最坚决的个人意志所带来的震撼,但小说所具有的“故事感”依旧让人倾倒,克莱斯特称得上是本雅明所谓的“讲故事的人”,这种叙事手法在情节向前推进时拒绝过多的解释,不延展,不分叉,以保持情节的简洁和连贯,从而创造出了一种持续的吸引。4.5 (展开)
0 有用 ⠀ 2024-04-12 17:11:07 四川
文风崎岖老旧也难苛责译者,毕竟说了原文句子结构是十分复杂的。上了年纪不想难为自己了,两个故事后弃。(另ISBN相同,书名错误,不知道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吗
0 有用 桥本良彦 2024-10-17 07:23:19 福建
感觉是我读过最有第三人称感的第三人称小说,写实感和宗教元素浓厚,剧情多关乎司法正义。初读时第一篇《科尔哈斯》就卡住了,不过适应叙述后很快读得愉悦了起来,是篇幅最长剧情最曲折的一篇,也是集子里同主题中最好的一篇。很多角度都有点像水浒传。《O侯爵夫人》,两百年前描写独立女性的短篇。《智利地震》,微妙的联想到了失明症漫记结,结尾是所有篇目中最莫名的。《圣多明各的婚约》,黑人反抗白人并形成新的暴虐,即使是... 感觉是我读过最有第三人称感的第三人称小说,写实感和宗教元素浓厚,剧情多关乎司法正义。初读时第一篇《科尔哈斯》就卡住了,不过适应叙述后很快读得愉悦了起来,是篇幅最长剧情最曲折的一篇,也是集子里同主题中最好的一篇。很多角度都有点像水浒传。《O侯爵夫人》,两百年前描写独立女性的短篇。《智利地震》,微妙的联想到了失明症漫记结,结尾是所有篇目中最莫名的。《圣多明各的婚约》,黑人反抗白人并形成新的暴虐,即使是背景如此奇妙,这类故事还是会令我很伤。并且整篇给我的感觉依然是偏白人的。《决斗》,最喜欢的一篇,角色的情感迸发动人,情节也相当精彩,算是集子里最向阳的两篇之一。我发现自己总喜欢一些非推理但是富有推理意味的作品,以及标题名是决斗的作品。剩下的养子、女丐、音乐太短不提了。找机会读作者的长篇) (展开)
1 有用 piccolo 2024-11-01 04:10:25 奥地利
克莱斯特有种你已经喘不上气了,他却还要喝口水才理你的感觉。译笔颇油腻,而且省略很多精致的小废话。《O伯爵夫人》原文中男主角的犯罪全在一个短短的连接号“-”里,译文难处理,但也不能不处理,况且本来是在其他女性也赶到现场之后,他“才”装成没事人去请医生;《决斗》里说现场情况危急,无法证实上帝的“在场”,可惜主宾译反,削弱了笼罩在主人公头上的黑暗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