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的书评 (29)

浮云遮望 2017-06-01 00:56:49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版

试析萨瓦托《地道》的主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埃内斯托·萨瓦托是阿根廷当代著名作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炮火击碎了萨瓦托致力科学、造福人类的梦想后,他毅然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决心用手中的笔反映阿根廷社会现实,揭露人类社会的坏疽。 萨瓦托的《地道》,讲述了画家卡斯特尔在画展上偶遇玛丽亚——一个或许是唯一明...  (展开)
EncorQ 2013-02-26 22:34:05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版

隧道

曾经有一个也许能了解我的人。但是,此人恰恰是我杀死的那个人。 很喜欢封面上的这句话,不得而知别人的想法,但至少对我来说,它映照了我的内心。 曾因一开始主人公冗长繁复的内心独白而心生倦意,也曾为主人公不知所云的人生态度而失去阅读兴趣。但是,再往后看,当一扇画...  (展开)
逆·逆刃刀 2013-11-30 09:07:37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版

无可救药的孤独

文中的心理独白心理剖析写得真有趣,有点像侦探在推理案件时候的调调,博尔赫斯是对的,所以好的小说必定含有侦探小说的成分。 这剧情太熟悉了,孤独,相遇,爱上,之后猜疑,计算,不解,自负等等导致毁灭。 在不少美国通俗小说或者“二流”小说里面都有这样的情节,甚至不少...  (展开)
北岛音 2023-06-10 21:58:17

拉美文学大爆炸下的遗珠。被加缪极度推崇,某种程度上加缪笔下的梅尔索与巴勃罗没什么大的区别,甚至是性转版本的玛丽亚。 玛丽亚这个名字在整个基督教世界的意义是不需要解释的,早去巴勃罗也讲女性的一切美好都寄托于其身过(哪怕大多都是臆想)。巴勃罗对于玛丽亚的初见来自...  (展开)
小哈 2014-09-17 13:29:41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版

一篇可能是过度阐释的书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部作品我最开始看觉得情节和手法都非常简单和无聊,但是一是因为我之前看过同一作者的《英雄与坟墓》,被其诡谲的文笔和深井冰的情节震惊了;二是因为这本书里面还是有很多我觉得莫名其妙的的细节,而我又对这位作者怀着没有来由的信心,于是再次读这本书时我得出了一...  (展开)
未果之事 2021-07-15 18:14:37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版

用静止镜头拍一个边缘人(BPD)的溺毙

在孤独中溺死前,先把心理意义上欺骗“我”的人杀了——骗“我”说她和“我”一样在隧道里生活,但她不过把“我”当做平原上的隧道人展览来观看。所有可能的骗与怀疑,不过是世界最深的骗局——孤独者有救的骗局——的一小块阴影。 读过的把边缘人格障碍写得最清晰的小说,清晰...  (展开)
#蔚伊斯# 2021-05-01 09:00:07 Catedra1989版

短评

Un libro sobre las ganas de poseer y soledad, con su expresión emocional pero lógica torcida, intenta mostrar el estado mental de un pintor. Pensé que este hombre dominó en vez de ser controlado, no obstante, su fortaleza física no venció la inmensa ...  (展开)
Lazy念念 2023-07-11 12:00:18

孤独的人总会铤而走险

文/舒念 或许你也有过这样的阅读感受,在一本书的开篇,你以为自己明白作者的故事走向,但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走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而读到最后,当你合上书的那一刻,又突然间豁然开朗。阅读《隧道》的过程就是这样,在不断思考为何作者将这部作品命名为隧道,而在结尾之处...  (展开)
你好阿唐 2023-06-21 12:38:48

笔记:每个人都住在阴暗孤独的隧道

埃内斯托·萨瓦托的《隧道》出版后,加缪喜欢书里紧张和平静的语气,将它翻译成法语出版,此后,这本书被翻译成多钟欧洲语言出版。博尔赫斯、格雷厄姆·格林、托马斯曼也对萨瓦托大加赞赏。 萨瓦托高寿,辞世时离100岁生日只有两个月,但他一生中只写过三部小说,《隧道》是处...  (展开)
Victor 2017-02-17 22:22:51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版

一曲爱恨交织的挽歌

说起来这还是第一次写西语原版小说的书评,不过因为这部作品没有太多艰深的形容词和名词,句型也不是特别复杂,所以感觉大部分的点还是能够抓到的。《隧道》从情节上简单来说是一个由爱生恨的画家杀人犯的回忆录,不过它既不是爱情小说也不是犯罪小说,而是一部实打实的心理小...  (展开)
WXWXWXWXWXWXWX 2012-04-27 02:54:05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版

隧道

既然知道自己在一个“隧道”里,就没有必要再去寻找其他感同身受的人,但不去寻找看来是不可能的(这是发现自己在隧道的方法但也是条不归路,否则谁能忍受绝对的孤独呢?) 自己又不可能放弃自己的隧道,所以只能遵循自己的“逻辑”杀死别人。 既然知道别人也在他们自己的隧...  (展开)
戒断痛苦 2024-05-29 09:45:55

从来并无洞察旁人心底的本领

读的时候震惊了,自己的思维模式几乎和主角一摸一样,不过没有他那么偏执罢了。我总是在追求抛开表面的真相,追求对自己的绝对坦诚。这些天饱受着折磨,也是因为控制不住开始分析他人和自己的所言所行,以一种自认为的绝对理性。我有时是如此擅长收集细节去拼凑去证实他人的阴...  (展开)
2024-02-25 11:49:43

读得头疼

非常理解主角,但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不太愿意过多地和拒绝看到别人痛苦的人来往,要接住这些情绪,还是需要专业人士帮助。 为什么要求玛丽亚直白地表露荒凉与孤独(然后并不想听)?为什么要求别人用同样的方式表达痛苦?对于有过某类经历的人,解释是困难的(看起来像不屑解...  (展开)
Yeetastic 2023-09-28 14:59:09

隧道:爱是一闪而过的眩晕,而黑夜永恒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埃内斯托·萨瓦托作为现代文学先驱,他既能在自然科学的数据里缜密推敲,亦能在文学领域里坚定潜泳。 他曾说:“如果我们把好梦和噩梦都算作一个人生活的一部分,那么没有哪部小说不是作者的自传。” 那么《隧道》作为心理小说三部曲之一,萨瓦托无疑成功地向大家描述了当一个...  (展开)
值得 2023-09-07 13:07:15

越是想要了解他人,越是陷入那一片漆黑

当我第一次打算了解一个人的时候,才发现这个事根本办不到。我能知道他的名字,他的身高,他的智商,他的高考成绩,但是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对我是什么样的感情,完全不可能知道。而且只要一仔细想,就会钻牛角尖。 这个故事讲了类似的事,在没有网络的年代,男主有幸和女主一...  (展开)
译只大宝贝 2023-07-10 22:20:02

《隧道》阅读体验

萨瓦托的《隧道》,讲述的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一部心理小说)。我认为,萨瓦托的“《隧道》”更像是一个无底的深渊,画家深陷在自我意识的荒诞猜疑的漩涡中(近乎病态的偏执于毫无依据的构想)。作为画家,他是“孤独且自负”的,是“没有人理解又渴望被理解”的(文中:“我...  (展开)
静静学姐爱读书 2023-07-05 07:23:46

这个男人亲手杀死了爱情

萨瓦托被誉为“心理现实主义大师”应该是从《隧道》开始的。这个故事的一开始就是男主大段大段的内心独白,整个的故事也以男主的心理活动为主线,从始至终将读者按在第一人称的位置上看完整场悲剧。 这是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一个著名画家,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亲人,举世震惊。...  (展开)
人间惆怅客 2022-10-13 23:38:30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版

读后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其实说长也不长,我在网上下的pdf版,一共也才75页,就算是拖拖拉拉地看两天也就看完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在看完后我有很多想表达的,甚至一时不知道从何动笔。 先说一下这本书的大致内容,这本书是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叙述了主角,一个名叫Juan Pablo Castel的画家与Mari...  (展开)
飘PIAO- 2021-10-13 14:40:10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版

从孤独到绝望 评分:4星

他一个人踏步在人生中,潜意识的呐喊成就了一副不亦可查的一角透过窗,景中是一个望着海浪的女人的画作。泛泛的观望者,寥寥的驻望者,无人被那一角吸引。却在某一天出现了一个懂他孤独的女人玛丽亚。仿佛置于隧道的灵魂,从此刻可以雀跃的展望,马上可以触及到尽头过后的处处...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9条)

订阅隧道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