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以秦汉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官阶制度为研究对象。作者采用“品位分等”和“职位分等”的概念,构建了一个新鲜的分析框架。通过这个新视角,作者对周代的爵命,秦汉二十等军功爵和禄秩,魏晋南北朝的官品、中正品、勋品、将军号、文散官,直到唐代的文武散阶,进行了细密考察,将之勾勒连缀为一条演进变迁的线索,并对其性质和意义提供了一系列独到解释。进而对整个帝国时代的官僚等级制度的发展,提出了划分为五个阶段的分期模式。
作者简介 · · · · · ·
阎步克,1954年生,辽宁沈阳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教学和研究。主要著作有《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从爵本位到官本位》《波峰与波谷》《服周之冕》《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官阶与服等》等。
目录 · · · · · ·
目录
第一章 品位与职位 / 1
一、品位与职位
二、禄秩与散阶
三、先秦至隋的阶、职关系变迁
四、动因与意义的进一步分析
五、一个尝试:传统官阶制的五段分期
第二章 爵禄与吏禄 / 76
一、贵族时代的爵禄等级
二、二十等爵制
三、吏禄的扩张和爵禄的退缩
四、爵制的品位意义
第三章 从稍食到月俸 / 131
一、问题的提出
二、《周礼》所见稍食考
三、领取稍食者之身份
四、月食与月钱
五、年俸与田禄
第四章 汉代禄秩之附丽于职位 / 171
一、离职再仕问题的意义
二、病免、服丧后再仕的考察
三、“故公”与“故二千石”的任用
四、增秩和贬秩
五、散官问题
六、禄秩等级与吏治精神
第五章 官品的创制 / 243
一、《魏官品》的问世时间
二、官品与朝位
三、官品与爵命
四、官品对官僚等级的调整
五、官品与禄秩
六、南齐官品拾遗
第六章 中正品与勋位 / 319
一、魏官品与中正品之异同先后
二、宋齐勋位的性质和等级
三、由勋位论官僚的身份结构
四、中正品与官品的对应和不对应
五、“门品秩序”
第七章 北魏对萧梁的官阶制反馈 / 385
一、梁官品的正从上下
二、梁十八班制与北魏太和官品析分
三、流外七班和流外七品
四、北魏官阶改革之溯源
第八章 军阶的演生 / 438
一、秦汉的将军制度
二、魏晋南朝将军号的散阶化
三、北朝军阶制的发展
四、置佐与食俸
五、军阶与官阶
第九章 西魏北周军号散官双授考 / 507
一、西魏北周的军号、散官序列
二、“双授”考实
三、尚左尚右问题
四、北魏的滥授与“双授”
五、军号对散官的“拉动”
第十章 东西官阶互动与南北清浊异同 / 565
一、北齐对“双授”的整饬
二、南朝散官阶官化的停滞不前
三、南北“清浊”观念之异同
四、北齐对西魏军号序列的借鉴
五、官阶制与南北朝隋唐制度源流问题
第十一章 隋唐间文武散阶制的定型 / 622
一、隋初的散实官和文散官
二、隋初的军号序列
三、八郎八尉的创设
四、隋炀帝的散职
五、谒者台九郎序列
六、唐初散阶制的定型
七、唐初郎尉体制的几点考辨
后记 / 691
· · · · · · (收起)
第一章 品位与职位 / 1
一、品位与职位
二、禄秩与散阶
三、先秦至隋的阶、职关系变迁
四、动因与意义的进一步分析
五、一个尝试:传统官阶制的五段分期
第二章 爵禄与吏禄 / 76
一、贵族时代的爵禄等级
二、二十等爵制
三、吏禄的扩张和爵禄的退缩
四、爵制的品位意义
第三章 从稍食到月俸 / 131
一、问题的提出
二、《周礼》所见稍食考
三、领取稍食者之身份
四、月食与月钱
五、年俸与田禄
第四章 汉代禄秩之附丽于职位 / 171
一、离职再仕问题的意义
二、病免、服丧后再仕的考察
三、“故公”与“故二千石”的任用
四、增秩和贬秩
五、散官问题
六、禄秩等级与吏治精神
第五章 官品的创制 / 243
一、《魏官品》的问世时间
二、官品与朝位
三、官品与爵命
四、官品对官僚等级的调整
五、官品与禄秩
六、南齐官品拾遗
第六章 中正品与勋位 / 319
一、魏官品与中正品之异同先后
二、宋齐勋位的性质和等级
三、由勋位论官僚的身份结构
四、中正品与官品的对应和不对应
五、“门品秩序”
第七章 北魏对萧梁的官阶制反馈 / 385
一、梁官品的正从上下
二、梁十八班制与北魏太和官品析分
三、流外七班和流外七品
四、北魏官阶改革之溯源
第八章 军阶的演生 / 438
一、秦汉的将军制度
二、魏晋南朝将军号的散阶化
三、北朝军阶制的发展
四、置佐与食俸
五、军阶与官阶
第九章 西魏北周军号散官双授考 / 507
一、西魏北周的军号、散官序列
二、“双授”考实
三、尚左尚右问题
四、北魏的滥授与“双授”
五、军号对散官的“拉动”
第十章 东西官阶互动与南北清浊异同 / 565
一、北齐对“双授”的整饬
二、南朝散官阶官化的停滞不前
三、南北“清浊”观念之异同
四、北齐对西魏军号序列的借鉴
五、官阶制与南北朝隋唐制度源流问题
第十一章 隋唐间文武散阶制的定型 / 622
一、隋初的散实官和文散官
二、隋初的军号序列
三、八郎八尉的创设
四、隋炀帝的散职
五、谒者台九郎序列
六、唐初散阶制的定型
七、唐初郎尉体制的几点考辨
后记 / 691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隋文帝在创设八郎八尉时,已经罢撤了员外散骑常侍、奉朝请等东省散官;而隋炀帝在设置八尉时,又进而罢撤其散骑常待、侍郎、谏议大夫等散官。至于西省,隋文帝创设八郎八尉时,已经罢撤了殿内将军、司马督、武骑常侍等散官;而隋炀帝进而罢撤的奉车都尉、驸马都尉,原来属于广义的西省散官。隋炀帝这个举措使东西省继续萎缩,事实上就等于销声匿迹了。隋文帝创八郎八尉,同时裁减东西省;隋炀帝创九大夫加八尉,也动手裁罢东西省。这就为东西省散官与隋唐散阶制的环环相扣、此起彼伏关系,再度提供了证据。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四、隋炀帝的散职 -
……其时阶级制度大致如下:从官职等级看,官品的正从上下构成一种阶级,军号构成了又一种阶级;从个人官资看,通过秩满、考课或“增位”获得的是一种阶级,由军勋而来的“勋阶”则构成另一种阶级。以上四项,既有区别又交相为用:首先,由秩满、考课而迁之“阶”构成了一般性选任资格,对“勋阶”则通常酬以更高军号;但也不尽如此,日常晋升也常以军号升迁阶级,获得“军级”、“勋阶”者也可能酬以军号以外的其他官职。 那么,北魏军号作为独立的位阶序列,在维系和调整官僚资望上就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用于迁升官僚品级,在官职较低时维系着官员个人的较高品位;授官时军阶高下构成官资之准,否则便应按“阶县不用”处理;低级军号拥有者如无实官,可以通过纳资获得铨选资格;军阶还可以听任个人转让“回授”,例如长孙子裕以十七级转让其子,崔光表请降位一阶转授给张彝,这也反映了它是从属于个人的“品位”,而非从属于职事的“职位”。其时军号并非简单的荣誉称号,它具有实实在在的“品位”意义。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五、军阶与官阶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中华学术·有道(共18册),
这套丛书还有
《服周之冕》《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靖海澄疆》《《春秋》与“汉道”》《唐代铨选与文学》
等
。
喜欢读"品位与职位"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9.3
-
- 汉唐间的制度文献与制度文化 8.4
-
- 酒之爵与人之爵 9.2
-
- 北朝地方行政制度研究 8.8
-
- 唐代藩镇与中央关系之研究 8.9
-
- 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 9.7
-
- 隋唐中枢体制的发展演变 8.7
-
- 商周兵制考论 8.0
-
- 唐代后期方镇辖区变动研究 8.0
品位与职位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制度史观下的官品之变
- 《品位与职位》,阎步克,中华书局 -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阶制度发生了一系列的流变,在以往的研究之中,学者们往往只是梳理了具体的演变过程,却较少关注这些演变的内在逻辑。而阎步克的这本《品位与职位》,却以制度史观的新视角,带着问题意识探讨了制度演变中的深层逻辑。...
(展开)

阎步克笔下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的深度解构与创见洞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问题意识与创新点 (一)问题意识 • 官阶制度的演变规律与内在逻辑:阎步克试图深入探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官阶制度演变的具体过程和内在驱动力。他关注不同朝代官阶制度变化的细节,以及这些变化如何相互关联和影响,进而揭示出整个时期官阶制度演变的宏观规律和内在逻... (展开)> 更多书评 7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中华书局 (2009)9.2分 563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02)8.6分 29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人丑就该多读书(Ⅳ) (湖山雨谷)
- 好读书不求甚解 (洗心易)
- 读书。豆瓣九分以上通识&专业教材。 (Vanessa。)
- 中國史学书目 (Bamboo Insight)
- 【追跡三代,鞭及秦汉】 (漆园吏玫)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品位与职位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夜行动物早睡版 2024-06-02 03:12:05 上海
历史学和行政学的交叉研究,“通古今之变”之一途。看得出阎老师是很有志向的学者,而且眼高手不低,学问做得扎实,实在钦佩。 联系起这几年的工作经历,再想想今年我工作上的大转折,确是“读史早知今日事”,更觉得这书是好书了。
1 有用 菠菜猫猫球 2024-01-26 15:14:11 浙江
寒假看书1
3 有用 远方ai^ 2023-09-17 23:47:04 甘肃
只能说五体投地哦,给阎老师的现实关怀爆赞!还有后记值得反复读!
1 有用 团子爸爸 2024-06-15 15:20:48 北京
有点偏难,有点冷门,但是挺有趣味的。
3 有用 哪端世界微尘里 2024-04-30 14:49:26 北京
就算明初真的一度“吏治澄清”,然而面对着专制帝王的剥皮刲舌、铲头刳肠、血肉横飞、尸虫满狱,我依然觉得那大明王朝不是人呆的地方。#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