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副标题: 儿童心理学奠基之作
原作名: Children: The Challenge
译者: 李剑敏
出版年: 2023-3
页数: 405
定价: 58.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807683971
内容简介 · · · · · ·
【内容简介】
本书诞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作者在四十年里,跟数百个家庭保持联系,观察这些家庭的孩子,记录下父母跟孩子之间的互动,由此得到了关于儿童心理和行为的第一手资料。
全书用200个鲜活案例和34条育儿新原则与我们探讨如何教育孩子,如何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给孩子平等自由的同时,让孩子尊重规则、承担责任、赢得合作,与孩子共同成长。
“我研究亲子关系长达四十年,越发认识到我们对家庭冲突的解决方案确实行之有效。它们在我们的家庭咨询中心实验室经过了验证。我们的方法基于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及其同侪提倡的生活哲学和人之所以为人的独特观念。大体而言,我们的方向契合心理学潮流。”
“就像孩子需要训练,父母也是。训练自己以新方式应对孩子的挑衅,转变观念和态度,也许可以开辟和谐亲子关系的新天地。”
【名人推荐】
李一诺...
【内容简介】
本书诞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作者在四十年里,跟数百个家庭保持联系,观察这些家庭的孩子,记录下父母跟孩子之间的互动,由此得到了关于儿童心理和行为的第一手资料。
全书用200个鲜活案例和34条育儿新原则与我们探讨如何教育孩子,如何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给孩子平等自由的同时,让孩子尊重规则、承担责任、赢得合作,与孩子共同成长。
“我研究亲子关系长达四十年,越发认识到我们对家庭冲突的解决方案确实行之有效。它们在我们的家庭咨询中心实验室经过了验证。我们的方法基于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及其同侪提倡的生活哲学和人之所以为人的独特观念。大体而言,我们的方向契合心理学潮流。”
“就像孩子需要训练,父母也是。训练自己以新方式应对孩子的挑衅,转变观念和态度,也许可以开辟和谐亲子关系的新天地。”
【名人推荐】
李一诺 (一土教育创始人):
书的内容从身为父母的“普遍的困境”开始,引导我们思考儿童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家庭微观环境,进而理解在这些环境下儿童行为后面的“动机”。
书中每一章里都有大量真实的案例,而且这些案例一点都不“学术”。虽然这些案例都是六十年前的例子,也并不发生在中国,但是每一个案例都让人感觉似曾相识。这也让人感叹,毕竟儿童就是儿童。在进入青少年时期之前,儿童和儿童之间最大的区别其实不是“地域”“语言”这些我们成年人世界里想当然的“鸿沟”,而是这些底层的心理动因和目标,“是否”和“如何”被看到、被对待。在这个层面上,每一个家长只要愿意学习、愿意看到,无论在什么时代和什么样的文化环境里,都可以给孩子提供合适的支持和引导。
陈赛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少年》杂志执行主编):
我采访过正面管教育儿法的创始人简·莫里森女士。她说她的整套教养方法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没有尊重的爱,我不稀罕”。至于如何在日常生活无数具体的冲突中维持这份尊重,她的方法论很大程度上来自鲁道夫·德雷克斯的这本《孩子:挑战》。在无数个“不知道该拿他 / 她怎么办”的灰头土脸的时刻,这本书仍然给我们这个时代的为人父母者启发和勇气。
李小萌 (亲子教育专家,萌享汇创始人,前央视著名主持人):
如何养育孩子,就是如何创造未来,父母们却似乎不必经过良好培训而可径自上岗。谁敢坦承,从未对孩子这样说过做过:过高期待,严厉管教,无声冷战,纵容、包办,乃至体罚?要做合格的父母,多少要懂点教育学、心理学。
近些年,我阅读过国内外不少教育学著作,调研了大量实际案例,聚焦于中国父母关注的学习、亲子、隔辈养育、儿童友好社会等等问题,也期望经由拙作《你好,小孩》来提供儿童“善意养育”方案。
本书作者德雷克斯一生做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工作,他的代表作《孩子:挑战》理论易懂,案例丰富,读来亲切,感同身受,给我以有益的思考。用心读一读,会让我们豁然开朗,直面挑战。就像一位优秀教师说的: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顾远 (Aha 社会创新学院创始人,群岛教育创变者社区创始人,《教育 3.0》作者):
这是一本清晰、简洁、实用的育儿书。面对亲子关系中那些最常见的挑战,本书既提供了许多有效而巧妙的应对技巧,也通过典型的场景来指出父母们最容易犯下的错误。更难得的是,作者并不意图让这本书变成标准操作手册,而是支持父母们去理解儿童,并坚持自由与平等的教育理念,在书中丰富案例的启发下,去探索和创造出属于自己家庭场景的更多实践与技巧。
粲然 (三五锄教育创始人,知名童书作家):
多年来,我一直坚持为孩子们写故事,也致力于儿童跨学科阅读系统的推广,接触过百万家庭。其中,不少父母都被“熊孩子”困扰:掌控还是放手,严厉还是宽松,训话还是对话,时常难以把握。成人焦虑、思索: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才能举家庭之力,共谋更美好的未来。
已问世六十年的《孩子:挑战》,有理论有实例有解决方法,据说是当代大部分育儿书的母本。从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人格教育”,到鲁道夫·德雷克斯的“民主、尊重”,再到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我们不难感受到贯穿其中的承续、探索、创新。
父母不是代劳者、控制者、权威,孩子带来的诸多挑战也并非负面的,反而是提升自我、家庭的绝佳契机。相信孩子,和孩子手拉手,勇敢开创出一条走向未来合作成长的路。
徐莉 (知名儿童课程设计师,专栏作者):
在人类追求自由平等的过程中,曾经不断审视自己与权力关系中较弱一方的关系,重新发现人、发现女性、发现儿童,进而将他人视作拥有同等权利的独立个体,这相较于人类漫长的历史而言,十分短暂。
特别是在面对身体、情绪情感、社会性、认知技能都尚在发展中的儿童时,大人总是担心对孩子过于放纵,也总是担心对孩子过于苛责。如何不过度控制孩子,破坏孩子的自我认知?如何赢得孩子的合作?仍然是陪伴孩子的大人们普遍面临的挑战。
这本《孩子:挑战》是我们经常推选共读的书,适合所有陪伴孩子的大人。你会透过作者精准的描述,重回儿童与大人相处的各种现场,用理智脑替代当时的情绪脑,发现儿童行为问题背后的原因,审视自己当时的反应,甚至假想如果一切重来,你是会做出一样还是不一样的选择?
其实,大人已经无数次在无知无觉中做出过正确反应,而所谓新方法,是将无意识转为有意识后,在教养中刻意去做大概率正确的事,将自由民主作为共同的生活方式。
肖央 (导演、演员、歌手、编剧,“筷子兄弟”成员):
跟孩子的相处,核心还是跟人的相处。每个成年人内心也都保留了一个孩子,亲子关系的挑战本质上是人际关系的挑战,尚未做父母的看这本书也有收获,我想这是这本书如此畅销的原因之一。
我近几年拍过一些亲情主题的电影,发现有一种思潮,就是:如果我不能给孩子好的生活,那我不应该把他或她带到这个世界上。我在想,历史上很多重要的人,似乎也并不都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上天给每个人的命运不同,父母可以做的其实是很有限的,把过多责任揽到自己身上,而放弃了让生命来到这个世界,是遗憾的事。
孩子自身是有强大的生命力的,在爱的基础上引导孩子成为自己应该成为的人,是父母需要学习的事,反过来,孩子也在帮助我们成长。
【编辑推荐】
家庭教育中,每日与你紧密相伴的困惑、苦恼、误区,本书作者与团队已汇总、研究、实践、破解40年
200个具有代表性的真实案例,让你感同身受、相见恨晚
知名译者李剑敏全新翻译
清华学霸、原盖茨基金会北京首席代表李一诺作序
肖央、李小萌、陈赛、徐莉、顾远、粲然多位教育专家、媒体大咖、童书作家、儿童课程设计师 诚挚推荐
当下的畅销书《正面管教》作者简·尼尔森,在有了第5个孩子时,第一次接触到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的个体心理学理论。在此理论基础上,简·尼尔森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正面管教”的亲子理念
孩子:挑战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鲁道夫•德雷克斯(Rudolf Dreikurs,1897—1972),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和教育家,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生于维也纳,1923年从维也纳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与阿德勒合作开展研究。1952年在芝加哥建立阿德勒学院。他开创性地将阿德勒的精神分析法和个体心理学发展为一系列实践方法,启发了正面管教、父母效能训练等方法的提出,在教育界具有深远的影响。
目录 · · · · · ·
前 言 鲁道夫·德雷克斯/10
第一章 我们现在的困境/16
第二章 理解孩子/26
第三章 鼓励孩子/52
第四章 孩子的不当目标/77
第五章 惩罚和奖赏的谬误/90
第六章 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的应用/100
第七章 坚定但不支配/112
第八章 尊重孩子/118
第九章 引导孩子尊重秩序/124
第十章 引导孩子尊重他人权利/133
第十一章 不批评和少犯错/137
第十二章 保持作息规律/149
第十三章 花时间训练孩子/156
第十四章 赢得孩子的合作/163
第十五章 避免过度关注/176
第十六章 避免权力之争/183
第十七章 退出冲突/195
第十八章 行动!而不是空话 /205
第十九章 不要“赶苍蝇”/217
第二十章 取悦孩子务必小心:有勇气说“不”/221
第二十一章 不要冲动,出其不意/229
第二十二章 避免过度保护/237
第二十三章 激发独立/244
第二十四章 置身“架”外!/253
第二十五章 不为恐惧所动/269
第二十六章 少管闲事/279
第二十七章 拒绝怜悯/293
第二十八章 合理要求,少提要求/306
第二十九章 说话算数,坚持到底/311
第三十章 一视同仁/317
第三十一章 倾听!/323
第三十二章 注意说话的口气/328
第三十三章 放轻松/331
第三十四章 让“坏”习惯降级/339
第三十五章 有乐同享/347
第三十六章 应对电视的挑战/352
第三十七章 对话,而不是训话/357
第三十八章 家庭会议/365
育儿新原则/371
附录 运用篇/373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本书中,作者认为:惩罚和奖赏是适用于独裁社会的,在独裁社会,权威者享有支配地位,有给予他人赏罚的特权,能够决定谁有功有过,谁该赏谁该罚。而现在我们所处的是一个民主的社会,民主包含平等,父母不能独享权威。权威意含支配权----一人高于他人。而平等理念中,没有所谓的支配权。我们必须意识到,试图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是毫无用处的,没有哪种惩罚能得到持久的服从。惩罚只能帮孩子发展出更强烈的反抗和挑战。惩罚只能给父母带来期望的短期效果。而奖赏孩子和惩罚孩子一样,对他们的人生观都是弊大于利,这两种行为都缺乏尊重。在相互平等和尊重的关系中,人们做完一件事情,是因为这件事情本身需要被完成。这时的满足感来自于和谐的互助与合作。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6页 -
1。鼓励孩子 2。避免奖赏和惩罚 3。利用合理和自然的结果。 4。坚定而非强硬。 5。尊重孩子 6。引导孩子遵守规则 7。引导孩子尊重别人的权利。 8。杜绝批评和减少错误。 9。让生活有规律 10。花时间训练 11。赢得合作 12。避免过分关注 13。避免权力之争 14。不介入冲突 15。做,而不是说 16。不要“赶苍蝇” 17。慎用取悦,有勇气说“不” 18。避免冲动行为,做孩子意料之外的行为 19。避免过度保护 20。鼓励孩子独立 21。不介入争执 22。不被恐惧驱使 23。做好自己 24。避免怜悯孩子 25。要求合理简洁 26。言出必行,保持一致 27。对孩子一视同仁 28。倾听 29。注意说话的语气 30。放松从容 31。对坏习惯不要小题大做 32。一同享受乐趣 33。“和”他们说话,而不是“对”他们说话 34。家庭会议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养育孩子的新原则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孩子:挑战"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孩子:挑战"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父母:挑战 8.5
-
- 父母效能训练 9.4
-
- 屏幕时代,重塑孩子的自控力 8.3
-
- 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 8.7
-
- 适度养育 8.1
-
- 梅奥育儿全书 9.0
-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8.9
-
- 0-8岁儿童纪律教育 9.5
-
-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第7版) 9.3
-
- 信息分析心理学 8.9
孩子:挑战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73 条 )



自救的起点——回顾童年

《孩子挑战》二十五句话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没有所谓的“最理想孩子数量”,无论一个家庭有多少孩子,都会有自己家的问题。这个问题是由家庭全体以及每个成员如何诠释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产生的。无论家里有多少个成员,都会互相影响。 2、没有所谓的完美关系的秘密,我们需要的是有所进步而不是完美。 3、当小宝宝第一... (展开)
让我在育儿方面大彻大悟的书

《孩子:挑战》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对惩罚和奖赏的误解 惩罚只能帮孩子发展处更强烈的反抗和挑战。越惩罚,越报复,亲子陷入权力之争。 奖赏和惩罚孩子一样,对他们的人生观都是弊大于利,这两种行为都缺乏尊重。在相互平等和尊重的关系中,人们做完一件事情,是因为这件事情本身需要被完成,这时的满足感来自于... (展开)
孩子,你确实是我生命力里的挑战

面对孩子的挑战,你是“赶苍蝇”,还是“让他的风,无帆可吹”?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孩子。——(法)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 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孩子。然而,当这些曾经的孩子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不记得这一点了。 如果为人父母是一份没有工资的职业,当越来越多的行业要求具备从业资格证时,为人父母却是一个例外,不需要持... (展开)
好的家庭教育要:看见孩子 提升自己 懂得退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2021年的5月31日,我们国家公布实施“三孩”政策,在“国际儿童节”前夕给全国的父母送上了一份节日“大礼包”。网络上瞬间沸腾了,很多网友拿“民不聊生”这个词调侃,表明不想再生三胎的态度,诙谐中带着很多无奈。 当下,人们对家庭教育的质量越来越重视,但是现实情况却是... (展开)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2015)9.1分 3364人读过
-
Dutton Adult (1987)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天地出版社 (2020)9.2分 613人读过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23)暂无评分 1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藏书满屋是生涯<续> (如是)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3 (普照)
- 书单|2023年前3季度新书 (如峻峰)
- 小孩教育 (蔡祚晟)
- 钟灵毓秀 (思源致远)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5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孩子:挑战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豆👀 2024-01-27 18:28:30 上海
逛安福路的好多鱼缘分遇见,没想到这么惊喜!看序言第一感觉有点乱,后来却发现除了开头两张引导,正是总结了孩子的4类典型挑战给父母、给家长,甚至给老师,非常实用!我觉得孩子的错误目标(第4章)以及15、16章的具体例子是可以向全家推广的。这本书虽然很久之前已经出版,却一点都不过时还非常有实际具体意义,比一些虚空的理论书有价值很多,很多行为路径可以通过导图提炼或是也能通过案例法复盘自己的做法。育儿从来都... 逛安福路的好多鱼缘分遇见,没想到这么惊喜!看序言第一感觉有点乱,后来却发现除了开头两张引导,正是总结了孩子的4类典型挑战给父母、给家长,甚至给老师,非常实用!我觉得孩子的错误目标(第4章)以及15、16章的具体例子是可以向全家推广的。这本书虽然很久之前已经出版,却一点都不过时还非常有实际具体意义,比一些虚空的理论书有价值很多,很多行为路径可以通过导图提炼或是也能通过案例法复盘自己的做法。育儿从来都是育己。这本书分析的很多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另一方面也看到自己成长中某些性格为什么会形成,很棒! (展开)
0 有用 rukia03 2024-09-12 12:31:18 北京
经典之作,3岁以上育儿留这本,3岁以下留那本定本育儿百科就可以了。
0 有用 小邪 2025-02-03 13:13:17 浙江
当社会处于巨变的进程中,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对成人尚且可贵,对育儿更是无例可循的挑战。这本书的启发性在于道与术兼有。正如儒家与科举对两千多年来帝王自上而下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化,根植于自下而上的check and balance同样需要理念的基础从家庭教育开始。从当前娃们成长初期的环境而言,民主自由的逻辑会天然符合互联网的一代;但当传统语境的特色依然占据社会关系的主流,不可避免会激发深层的价值... 当社会处于巨变的进程中,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对成人尚且可贵,对育儿更是无例可循的挑战。这本书的启发性在于道与术兼有。正如儒家与科举对两千多年来帝王自上而下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化,根植于自下而上的check and balance同样需要理念的基础从家庭教育开始。从当前娃们成长初期的环境而言,民主自由的逻辑会天然符合互联网的一代;但当传统语境的特色依然占据社会关系的主流,不可避免会激发深层的价值观冲突,这也许就是青少年心理在东西方夹缝中难以自处的本质矛盾。 (展开)
0 有用 zero 2023-10-14 00:38:27 四川
普世价值观育儿观,除去部分案例有些极端。
0 有用 恩沫 2024-11-26 07:16:52 内蒙古
这本书实在是太好了,育儿过程中遇到的大小问题几乎都能涉及到。不是单纯告诉你理论,还告诉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可谓一部育儿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