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日本文豪大江健三郎的文学里程碑!
经典译本+特别附赠莫言导读手册!
·
“大江健三郎以诗意的力量创造了一个想象的世界,将现实与虚幻凝结成一副展现当下人类困境的惶惑画面。”——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
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特别提及了《个人的体验》和《万延元年的Football》这两部作品的重要意义。
·
○大江根据亲身经历创作,直面人性幽暗,一份寻求救赎的深刻记录!
《个人的体验》是大江健三郎把自己所经历的精神炼狱升华为文学的长篇小说。面对残疾儿出生这一现实,主角苦恼、动摇,甚至想放任孩子死去,最后终于走过心灵炼狱,决心和残疾的孩子一起开创共同生存的道路,在精神上获得了新生。
○经典译本全新修订版,特别附赠莫言导读手册!
“大江先生不是那种能够躲进小楼自得其乐的书生,他有一颗像鲁迅那样嫉恶如仇的灵魂。他的创作,可以看成是那个不断...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日本文豪大江健三郎的文学里程碑!
经典译本+特别附赠莫言导读手册!
·
“大江健三郎以诗意的力量创造了一个想象的世界,将现实与虚幻凝结成一副展现当下人类困境的惶惑画面。”——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
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特别提及了《个人的体验》和《万延元年的Football》这两部作品的重要意义。
·
○大江根据亲身经历创作,直面人性幽暗,一份寻求救赎的深刻记录!
《个人的体验》是大江健三郎把自己所经历的精神炼狱升华为文学的长篇小说。面对残疾儿出生这一现实,主角苦恼、动摇,甚至想放任孩子死去,最后终于走过心灵炼狱,决心和残疾的孩子一起开创共同生存的道路,在精神上获得了新生。
○经典译本全新修订版,特别附赠莫言导读手册!
“大江先生不是那种能够躲进小楼自得其乐的书生,他有一颗像鲁迅那样嫉恶如仇的灵魂。他的创作,可以看成是那个不断地把巨石推到山上去的西绪福斯的努力,可以看成是那个不合时宜的浪漫骑士堂吉诃德的努力,可以看成是那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夫子的努力,他所寻求的是‘绝望中的希望’,是那线‘透进铁屋的光明’。这样一种悲壮的努力和对自己处境的清醒认识,更强化为一种不得不说的责任。”——莫言
·
随着残疾婴儿的出生,身为父亲的“鸟”陷入了道德困境。梦想去非洲展开探险之旅的他,生怕自己就此被这婴儿拴住,可又不敢亲手了结他的生命,于是选择了逃避。鸟将新生儿弃置于医院,一心盼望他衰弱而死,自己则钻入旧情人火见子的温柔乡,用性与酒麻痹自己。陷入自我炼狱的鸟,该如何找寻人生的出路?
个人的体验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日] 大江健三郎
亚洲第四位、日本第二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日本文学新时期的象征和代表。1935 年1月31日出生于日本爱媛县,1959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国文学专业。
1994年,大江健三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特别提及了《个人的体验》和《万延元年的Football》这两部作品的重要意义。
2023年3月3日,大江健三郎因衰老去世,终年88岁。
喜欢读"个人的体验"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个人的体验"的人也喜欢 · · · · · ·
个人的体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0 条 )



个人的体验:替罪羊让我们继续意淫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首先简述下故事内容。从前有个人叫“鸟”,是个鸟人,他生活每一步都很坑爹——被单位开除、年少体衰、性生活不和谐……而他认为他坑爹的源头在于刚出生的脑瘫儿,因此想进一切办法逃避问题。 结果突然出来了个女友,叫火見子,用她伟岸的身躯(混血,长得很壮)安慰... (展开)
论坛 · · · · · ·
封面上的两个圆圈有什么寓意呢 | 来自isc | 2023-11-01 09:46:59 | |
国庆拍卖:大江健三郎签赠本《个人的体验》 | 来自独乐斋主人 | 2023-10-03 11:33:46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4 )
-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8.5分 3678人读过
-
Grove Press (1982)8.0分 47人读过
-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5)8.4分 2267人读过
-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5)8.4分 68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大江健三郎 ((⌒-⌒; ))
- 文治图书2025书目 (文治图书)
- 2020年起出版的外国文学译本【网店上架】 (鲸岛)
- 文新思 (森森)
- 2023年购书目录 (思郁)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54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个人的体验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柳无码🌈 2024-08-01 08:11:01 北京
又看了一遍,还是很喜欢。另,看文学作品时,要放下道德评判,跟着作者走。不然就看不到文学作品,只看到新闻事件了。然后,人物是人物,作者是作者。
3 有用 臭屁花生米 2024-02-24 22:08:49 山东
无处不在的比喻句段真是恰到好处丝丝入扣。是本读完能获得前进力量和启发的书。
1 有用 刀叢中的小詩 2023-09-30 09:03:02 四川
《个人的体验》——和《局外人》一样,可以说是存在主义在东西方不同映射的两面镜子,鸟可以说是莫尔索的反面,二者从不同的角度,揭示生命存在的普遍境遇。鸟之种种性交,用自我异化去反对社会强加的种种属性。这里和火见子的种种,是性萎靡之时的挣扎,是性困顿过程的疗愈,是性扭曲意识的回归,也是性迷失之后的觉醒。
11 有用 bookbug 2023-06-28 22:57:16 北京
大江在即将而立之年时完成的这部长篇可以视作其漫长创作生涯的分水岭。此前,他一直身体力行地实践着二十岁出头时立下的宏愿:创造日本迄今未有的小说文体。故而在他早年的作品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任何日本文学的源流,反而更多国际化的文学特质。但1963年家中的一场变故改变了大江的整个创作理念与方向,这年他的孩子光出生,但因先天头盖骨损伤导致一定程度的智力缺陷,而如何与光共同生存就成了之后大江几乎所有文学创作的主... 大江在即将而立之年时完成的这部长篇可以视作其漫长创作生涯的分水岭。此前,他一直身体力行地实践着二十岁出头时立下的宏愿:创造日本迄今未有的小说文体。故而在他早年的作品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任何日本文学的源流,反而更多国际化的文学特质。但1963年家中的一场变故改变了大江的整个创作理念与方向,这年他的孩子光出生,但因先天头盖骨损伤导致一定程度的智力缺陷,而如何与光共同生存就成了之后大江几乎所有文学创作的主线。《个人的体验》作为大江在变故发生后甚至发生时就以这事件为原型创作的小说,其实仍旧不是私小说的传统沿袭,而是大江对生活及心理困境的文学再现(尤其是诸多性之隐喻),是作为小说家的人与变故与世界与情感乃至最终与自己作战的写照。所以,与其说是大江从困境中走出完成了创作,不如说是在创作中走出了困境。 (展开)
2 有用 陆钓雪de飘飘 2023-09-22 11:51:05 山东
大江早年学习法国文学,对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深有研究。在他的创作的初始阶段,他立志要借助存在主义的他山之石,摧毁让他感到已经腐朽衰落的日本文学传统。但随着他个人生活中发生的重大变化和他对拉伯雷、巴赫金的大众戏谑文化和荒诞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深人研究,他重新发现了以《源氏物语》为代表的日本文学传统的宝贵价值。读大学时期,他对日本曾经非常盛行的私小说传统进行过凌厉的批评,但随着他创作的日益深化,他及时地修... 大江早年学习法国文学,对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深有研究。在他的创作的初始阶段,他立志要借助存在主义的他山之石,摧毁让他感到已经腐朽衰落的日本文学传统。但随着他个人生活中发生的重大变化和他对拉伯雷、巴赫金的大众戏谑文化和荒诞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深人研究,他重新发现了以《源氏物语》为代表的日本文学传统的宝贵价值。读大学时期,他对日本曾经非常盛行的私小说传统进行过凌厉的批评,但随着他创作的日益深化,他及时地修正了自己的态度。他“泼出了脏水,留下了孩子”。许多人直到现在还认为大江是一个彻底背叛了日本文学传统的现代派作家,这是对大江的作品缺乏深人研读得出的武断结论。大江的创作其实是深深地植根于日本文学传统之中的,是从日本的传统文学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文学森林。这森林里尽管可能发现某些外来树木的枝叶,但根本却日本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