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大学问
副标题: 明清以来的文化、城市与启蒙
出版年: 2024-5
页数: 336
定价: 79
装帧: 精装
丛书: 明清以来文史研究系列
ISBN: 9787559867193
内容简介 · · · · · ·
著名历史学者李孝悌的文化史代表作,揭示明清以来城市、文化与思想的多个面向,展现隐藏在城市深处和历史尘埃里的生活真相。
从志怪、戏曲、报刊,进入活色生香的近代化世界。
【本书亮点】
1.著名历史学者李孝悌的文化史代表作,从明清讲述至近代,横跨500多年,揭示城市、文化与思想的多个面向。
2.从笔记、戏曲、报刊,进入活色生香的近代化世界,内容包罗万象。以解读“笔记双星”《白下琐言》和《客座赘语》为主要切入点,探讨上至统治阶层,下至个别士大夫对崇祀制度、神怪传说、风土人情等的观念和思想。
3.通过“志怪”这一明清文化的重要面向,揭示奇谈怪论背后的文化现象和价值功能。通过剖析不同群体对神仙鬼怪、命理占卜等明清文化中的重要面向的记载,反映帝王、士人及下层群众的心理活动和价值追求,展现“志怪”在接续和传播思想文化中的作用与影响。
4.为了解明清的城市生活,提供了...
著名历史学者李孝悌的文化史代表作,揭示明清以来城市、文化与思想的多个面向,展现隐藏在城市深处和历史尘埃里的生活真相。
从志怪、戏曲、报刊,进入活色生香的近代化世界。
【本书亮点】
1.著名历史学者李孝悌的文化史代表作,从明清讲述至近代,横跨500多年,揭示城市、文化与思想的多个面向。
2.从笔记、戏曲、报刊,进入活色生香的近代化世界,内容包罗万象。以解读“笔记双星”《白下琐言》和《客座赘语》为主要切入点,探讨上至统治阶层,下至个别士大夫对崇祀制度、神怪传说、风土人情等的观念和思想。
3.通过“志怪”这一明清文化的重要面向,揭示奇谈怪论背后的文化现象和价值功能。通过剖析不同群体对神仙鬼怪、命理占卜等明清文化中的重要面向的记载,反映帝王、士人及下层群众的心理活动和价值追求,展现“志怪”在接续和传播思想文化中的作用与影响。
4.为了解明清的城市生活,提供了有趣的细节。无论是洞察明太祖将超自然力量纳入到统治以提升治理的合理性,还是描绘南京街头巷尾那些魑魅魍魉传说,或是讲述举人占卜问卦求取功名的奇妙经验,都生动有趣地揭示了那些潜藏在历史尘埃之中的生活真相。
5.征引详实,除了《皇明典故纪闻》《国朝典汇》等正史官书,同时参考引用了《歧路灯》《大公报》等小说、文集和报纸资料,对明清城市文化作出极为严谨的考证与相当透彻的分析。
6. 装帧典雅。封面设计融合了《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十二月月令图》《仙山楼阁图》《金陵图》等元素;内文精选近10幅精美插图。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者李孝悌的社会文化史代表作,揭示明清以来文化、城市与思想的多个面向,展现隐藏在城市深处和历史尘埃里的生活真相。
全书内容横跨五百多年的历史,从明代洪武年开始延续到“五四”白话文运动,涉及城市社会、思想启蒙与文化等多个议题,为了解明清以来的近代中国,提供了有趣的细节。作者运用社会史、文化史研究的新视野,立足于御制文集、经世文编、戏曲民歌等材料,通过“志怪笔记”“历史掌故”“城市风貌”等主题,呈现了帝王、士人、知识分子以及下层群众的众生相,构建了一个活色生香的近代化世界。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故事感很强,跨度很广,读起来如同在看万花筒的社会文化史佳作。一开始,便被那些流窜于庙堂与江湖的神奇鬼怪吊足了胃口,而随着阅读的深入,发现已经置身于一个活色生香的近代世界!
本书的书名取自书中所讨论的《白下琐言》的“琐言”和《客座赘语》的“赘语”,“能以祸福轮回之空谈,警劝于人,可以化导愚昧”,这是琐言赘语的意义。
文如其名,本书研究的对象多是在正统历史中被认为是荒诞不经、无足轻重的边缘事物,如崇祀、祷告鬼神、占卜算卦、叫魂祝由,它们被看作是见不得光的魑魅魍魉,只能寄生于无人问津的柴门小巷。事实真是如此吗?从明太祖将超自然力量纳入到自己的统治从而提升治理的合理性和持久度,再到举子依靠关帝灵签获得考取功名的心理支持,再到士人批判妇人不能参加龙王祈雨的习俗来表达对妇女的同情……我们看到了这些琐碎、边缘、下层的巨大潜能,情难自已地进入了“什么是文化史”“什么是城市”的深沉思索。
社会史、文化史研究的新视野贯穿本书始终,每一章节都可以看作是新文化史理念的具体实践。导论部分包括作者对过去几十年美国和中国研究的简单评述,从“西方与中国”“乡村与城市”两组对比出发,清晰地梳理了社会史、文化史的研究转向和发展进路,是非常优秀的研究综述范本。相信读者阅读后,会对新文化史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范式创新有更为全面、深刻的了解。当我们跟随着文本把眼光向下、向琐碎去凝视的时候,反而更能理解什么是中心和不可切割的历史整体,也更能看到那些情感满溢的芸芸众生,这或许就是新文化史研究的魅力所在。
琐言赘语的创作者
· · · · · ·
-
李孝悌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李孝悌,美国哈佛大学博士。现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学术委员,台湾“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讲座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明清社会文化史、城市史及思想史。主要著作有《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 1901—1911》《恋恋红尘》《昨日到城市》《晚明泉州的士大夫》。
目录 · · · · · ·
西方视野与中国观点 1
从乡村到城市 18
第一章 天道与治道:明太祖统治意理中的神怪色彩 31
一、问题与资料 31
二、意理篇 37
· · · · · · (更多)
西方视野与中国观点 1
从乡村到城市 18
第一章 天道与治道:明太祖统治意理中的神怪色彩 31
一、问题与资料 31
二、意理篇 37
三、典章制度篇 42
四、垂训后世 53
五、洪武的神秘经验 59
结论 82
第二章 明清的统治阶层与宗教:正统与异端之辨 87
一、明清的宗教论述 87
二、罢释道 91
三、遵古礼 95
结论 111
第三章 顾起元的南京记忆 113
前言 113
历史传承 119
小结 137
第四章 《白下琐言》:19世纪的南京记事 138
一、历史视野下的《白下琐言》138
二、家世背景 142
三、甘熙叙事下的传奇与魑魅魍魉 152
四、《白下琐言》与方志 164
五、回顾《客座赘语》172
六、时代的变迁 174
第五章 清中叶以降开封演剧活动 177
一、明清开封 177
二、乾隆以降梆子戏的发展概要 183
三、演剧场合 188
四、俚俗的民众戏曲 204
结语 210
第六章 建立新事业:晚清的百科全书家 212
一、一个新的知识类型 212
二、百科全书家的身份 217
结论 266
第七章 胡适与白话文运动的再评估:从清末的白话文谈起 276
前言 276
一、清末白话文的发展 278
二、重新看胡适在中国近代白话运动史上的地位 301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百科全书”一词作为一个新的词语,首见于1897年康有为的《日本书目志》。钟少华在《人类知识的新工具:中日近代百科全书研究》一书中,第一次对在晚清出现的这一种特殊的知识类型,作了界定和较全面的介绍。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将百科全书和当时盛行的另一种丛书形式一“经世文编”一相对比,由此立刻可以看出百科全书作为一种新型类书的特色。大抵而言,清末,特别是19世纪90年代之前的“经世文编”,将当时人的时论、奏折、文件全数照收,虽和洋务、富强之道有关,但多半长篇累牍,全文登录,不太为读者的需求考虑。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从乡村到城市 18 -
社会史充满了道德的内涵,这引起不安,因为它假设人完全沉浸在美学的经验里。可是美学经验或它所建构的中国城市的回忆是假的吗? 社会史处理民众、处理下层是一个重大的发现。社会史学至此是一个极大的进步 发现这个边缘的下层社会。社会史学家原来的议题里面其实是没有女性的,文化史学家来告诉你,所有白人、所有统治者建构起来的历史,是你们自己建构的历史,还有一大群人因为你们所建立的范畴(像阴阳、像天地,或者像国家,或是像三纲五常)而牺牲掉,这些范畴在后来人看起来都是那么天经地义,可是文化史学家最大的贡献就是跳出来,告诉你,这些东西是有生命的。就像我讲的社会的观念,它是演进的观念,它背后有跟类似权力这样的要素的结合,许多观念都可能是被建构出来的,这是极端的文化史的发展。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从乡村到城市 18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琐言赘语"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清承明制 8.3
-
- 当代历史学新趋势 8.3
-
- 南国多秀士 8.1
-
- 人海之间 7.8
-
- 金钱、奇珍异品与造物术 7.8
-
- 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 8.1
-
- 结社的艺术 7.4
-
- 晚清西南社会与近代变迁 8.5
-
- 远西旅人 7.8
琐言赘语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 更多书评 8篇
论坛 · · · · · ·
对比目录貌似大陆版还增加了章节 | 来自斌斌 | 2024-06-17 21:15:41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清史研究 (青灯古卷)
- 【豆瓣每周荐书】非虚构类 (零度)
- 广西师大出版社2024年书目 (广西师大出版社)
- 2024年购书目录 (思郁)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 】2024 (普照)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25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琐言赘语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糖罐子 2024-08-13 17:55:54 山东
最喜欢戏曲分析那篇,“东宫娘娘烙大饼,孤王为你卷大葱”这句真是妙啊,民生真是难以虚构的东西,对于烙大饼卷大葱的普通人来说,天高地远的皇帝娘娘想来也是烙大饼卷大葱。
1 有用 夜雨芭蕉 2024-05-30 17:10:45 湖北
人文关怀很强,前两章关于社会史,文化史和人类学的思辨很有启发性。 吃了客座赘语的和白下琐言的安利。
2 有用 話有不言齋主人 2024-07-28 16:03:42 黑龙江
论文集,从三个维度(统治思想中的神秘经验/明清南京的城市史/晚清以降的知识与文化典范)入手,回应了导论所言社会史、文化史研究的新视野。虽然书名显然取自与南京有关的两篇文章选用的主体史料(客座赘语/白下琐言),但实在很喜欢讲明代典章与官民实践中无所不在的神秘经验的两篇文章。第一章最后一句话实在很妙,除了“记载在不同典册上的神怪事迹”,“共同界定了国家统治意理的内容和疆界”的观念与实践,还应含括哪些我... 论文集,从三个维度(统治思想中的神秘经验/明清南京的城市史/晚清以降的知识与文化典范)入手,回应了导论所言社会史、文化史研究的新视野。虽然书名显然取自与南京有关的两篇文章选用的主体史料(客座赘语/白下琐言),但实在很喜欢讲明代典章与官民实践中无所不在的神秘经验的两篇文章。第一章最后一句话实在很妙,除了“记载在不同典册上的神怪事迹”,“共同界定了国家统治意理的内容和疆界”的观念与实践,还应含括哪些我们以为自己熟知却未曾有疑的问题呢? (展开)
3 有用 Huiii 2024-08-21 23:15:12 江苏
如此迷人的标题,却原来是如此拼盘式的论文集…因为这些文章作一统一的论述几乎不可能,序言里直接导引出西方汉学界社会史文化史沿革的介绍。只能说编辑辛苦了!应是读李孝悌的第三本,不知怎的,总觉得他的书写太“飘”,太“浮”。论理层面上没有层层递进的针锋,叙事层面上也串不出曲折但清晰的主线。功夫几乎都在史料的收集上,但史料的运用又往往太过堆叠(尤其是论二十世纪第一个十年白话文的部分,整几页的内容几乎是《大公... 如此迷人的标题,却原来是如此拼盘式的论文集…因为这些文章作一统一的论述几乎不可能,序言里直接导引出西方汉学界社会史文化史沿革的介绍。只能说编辑辛苦了!应是读李孝悌的第三本,不知怎的,总觉得他的书写太“飘”,太“浮”。论理层面上没有层层递进的针锋,叙事层面上也串不出曲折但清晰的主线。功夫几乎都在史料的收集上,但史料的运用又往往太过堆叠(尤其是论二十世纪第一个十年白话文的部分,整几页的内容几乎是《大公报》数年文章的罗列),让人怀疑梳理拣选之功底。李之功底在于题目和视角的新颖,但我总觉得其呈现并配不上其所选题目所拥有的全部潜力。或许如今真正关注古文典籍中边角料的学者本就少吧!苦功夫总要换来他在学界独特的位置。 (展开)
1 有用 Nelly.L 2024-05-31 23:29:17 上海
导论对社会史、文化史的发展历程梳理得很清楚,最有趣的内容是讲述明清统治阶级具有强烈宗教性的两章。“见怪不怪是对付南京鬼怪的常见方式”——鼓腹而游再讨论志怪的话这本书会是我的参考书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