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德] 赫尔曼·黑塞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者: 张佩芬
出版年: 2024-5
页数: 184
定价: 42.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译文经典(精装本)
ISBN: 9787532795437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者: 张佩芬
出版年: 2024-5
页数: 184
定价: 42.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译文经典(精装本)
ISBN: 9787532795437
内容简介 · · · · · ·
《悉达多》叙述一个婆罗门贵族青年寻求人生真谛的一生。古印度贵族青年悉达多英俊聪慧,拥有人们羡慕的一切。为了追求心灵的安宁,他孤身一人展开了求道之旅。他在沙瓦梯城聆听佛陀乔答摩宣讲教义,在繁华的大城中结识了名妓卡玛拉,并成为一名富商。心灵与肉体的享受达到顶峰,却让他对自己厌倦、鄙弃到极点。在与卡玛拉最后一次欢爱之后,他抛弃了自己所有世俗的一切,来到那河边,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在那最绝望的一刹那,他突然听到了生命之河永恒的声音……经过几乎一生的追求,悉达多终于体验到万事万物的圆融统一,所有生命的不可摧毁的本性,并最终将自我融入了瞬间的永恒之中。
作者简介 · · · · · ·
赫尔曼•黑塞(1877-1962)是20世纪欧洲最有影响的小说家之一,原籍德国,1923年入瑞士籍,此后长期在瑞士隐居乡间。他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其代表作《荒原狼》(1927)曾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尤利西斯》”。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了一个范例”,获诺贝尔文学奖。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知识可以传授,但智慧不能。人们可以寻见智慧,在生命中体现出智慧,以智慧自强,以智慧来创造奇迹,但人们不可能去传授智慧。我年少时就有过这种疑问,正是我的怀疑驱使我远离教师们。我还有过一种思想,侨文达,你又会认为那是玩笑或只是一种愚蠢的念头,就是说,每一真理的反面也同样真实。比如说,只有片面的真理才能形诸于言辞;事实上,以语言表达或思维的一切都只能是片面的,只是半个真理而已,它们都缺乏完备、圆融与统一;当佛陀世尊宣讲关于世界的教义,他不得不把世界分为轮回与涅槃,虚幻与真如,痛苦与救赎。人别无选择,对于那些要传授教义的导师们来说尤其如此。而世界自身则遍于我之内外,从不沦于片面。从未有一人或一事纯属轮回或者纯属涅槃,从未有一人完全是圣贤或是罪人。世界之所以表面如此是因为我们有一种幻觉,即认为时间是某种真实之物。时间并无实体,侨文达,我曾反复悟到这一点。而如果时间并非真实,那么现世与永恒,痛苦与极乐,善与恶之间的所谓分界线也只是一种幻象。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37页 -
我的生活确实古怪,他想,走过了奇怪的弯路。少年时,我只知道敬神和祭祀。青年时,我只知道苦行、思考和潜行,探索婆罗门,崇拜阿特曼之中的永恒。作为青年人,我效仿那些忏悔者,生活在森林里,忍受酷暑与严寒,学会挨饿,教自己的身体麻木。接着,那位活佛的教诲又奇妙地启迪了我,我感到关于世界统一性的认识又在我体内犹如自身的血液一样循环不已。可是,后来我又不得不离开了活佛以及他那伟大的真知。我走了,去向卡玛拉学习爱之欢乐,跟卡马斯瓦密学做买卖,积攒金钱,挥霍金钱,学着娇惯自己的肠胃,学着迎合自己的感官。我就是这样混了好多年,丧失了精神,又荒疏了思考,忘掉了统一性。就好像我慢慢绕了个大弯,从一个男子汉又变成了孩子,从一个思索者又变成了孩子般的俗人,不正是这样么?这条路也曾经美好过,我胸中的鸟儿并没有死去,然而,这又是怎样一条路哇!我经历了那么多的蠢事,那么多的罪恶,那么多的错误,那么多的恶心、失望和苦恼,只是为了重新成为一个孩子,以便重新开始。但这显然是正确的,我的心赞成,我的眼睛为此而欢笑。我经历了绝望,甚至堕入了最最愚蠢的想法,也就是自杀的想法,以便能得到宽大,重新听到“唵”,重新睡得好并且适时地醒来。为了能在我心中重新找到阿特曼,我不得不成为一个傻瓜,为了能重新生活,我不得不犯下罪孽。我的路还会把我引向何处?这条路怪里怪气,它绕着8字形,也许是在兜圈子。随它怎么走吧,我愿意顺着它走下去。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译文经典(精装本)(共201册),
这套丛书还有
《好兵帅克》《伤心咖啡馆之歌》《人论》《罪责论》《美丽新世界》
等
。
喜欢读"悉达多"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悉达多"的人也喜欢 · · · · · ·
悉达多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474 条 )






论坛 · · · · · ·
最后我的传略部分,他为什么说自己因为引诱年轻小姐 | 来自墨阳 | 2025-02-17 13:06:19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5 )
-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7)9.2分 176134人读过
-
Bantam Classics (1981)8.9分 881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9.0分 57984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9.1分 1055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译文文学 (上海译文)
- 译文经典·文学类(持续更新中) (上海译文文学室)
- 国内出版的德语文学(2018——) (宝王白奖评委)
- 我的书目-上海译文窗帘布 (zk)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 】2024 (普照)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0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悉达多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最美的时光 2024-04-22 21:15:24 北京
没太看懂
0 有用 虚构 2024-06-16 15:54:23 重庆
2024年第21本
0 有用 少年老王 2024-05-15 14:49:19 河南
佛系漂泊的旅途。
0 有用 an花辞鸢树nan 2025-01-12 01:11:07 江西
这是种怎样的读书感觉,书里无时无刻不想传达点什么,但书中却一次又一次否认思想的重要,承认生活的必要,很难去说这个故事关乎于什么?恨吗?亲情吗?爱情吗?他只是写了一个人的故事,一个人在路程中成长,一个人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却像是写了世界上所有的故事。让我感觉不甚其解,却又受益良多,也许这就是佛家学说的世俗化表达,正如最后结尾处描述得“悉达多即所有,他们爱着,他们恨着,他们消亡却并不死去,所有事物... 这是种怎样的读书感觉,书里无时无刻不想传达点什么,但书中却一次又一次否认思想的重要,承认生活的必要,很难去说这个故事关乎于什么?恨吗?亲情吗?爱情吗?他只是写了一个人的故事,一个人在路程中成长,一个人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却像是写了世界上所有的故事。让我感觉不甚其解,却又受益良多,也许这就是佛家学说的世俗化表达,正如最后结尾处描述得“悉达多即所有,他们爱着,他们恨着,他们消亡却并不死去,所有事物都在自我转化。” (展开)
0 有用 千寻 2024-06-16 15:37:38 湖北
平淡但深沉的求佛之路,入世与出世哪个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