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太阳照常升起》是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者藉此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并以此书开创了海明威式的独特文风。美国青年巴恩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受伤,失去性能力,结婚后夫人一味追求享乐,而他只能借酒浇愁。两人在西班牙游玩时,夫人迷上了年仅十九岁的斗牛士。相处了一段日子后,由于年龄上的差异,这段恋情黯然告终。夫人最终回到了巴恩斯身边,尽管双方都清楚,彼此永远也不能真正地结合在一起。
太阳照常升起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后来去加拿大多伦多市星报任记者。1921年重返巴黎,结识美国女作家斯坦因、青年作家安德森和诗人庞德等。1923年发表处女作《三个短篇小说和十首诗》,随后游历欧洲各国。1926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初获成功,被斯坦因称为“迷惘的一代”。1929年,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长篇巨著《永别了,武器》的问世给作家带来了声誉。 30年代初,海明威到非洲旅行和狩猎。1935年写成《非...
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后来去加拿大多伦多市星报任记者。1921年重返巴黎,结识美国女作家斯坦因、青年作家安德森和诗人庞德等。1923年发表处女作《三个短篇小说和十首诗》,随后游历欧洲各国。1926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初获成功,被斯坦因称为“迷惘的一代”。1929年,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长篇巨著《永别了,武器》的问世给作家带来了声誉。 30年代初,海明威到非洲旅行和狩猎。1935年写成《非洲的青山》和一些短篇小说。 1937年发表了描写美国与古巴之间海上走私活动的小说《有钱人和没钱人》。西班牙内战期间,他3次以记者身份亲临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以美国人参加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他曾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斗争。1941年偕夫人玛莎访问中国,支持我国抗日战争。后又以战地记者身份重赴欧洲,并多次参加战斗。战后客居古巴,潜心写作。1952年,《老人与海》问世,深受好评,翌年获普利策奖。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卡斯特罗掌权后,他离开古巴返美定居。因身上多处旧伤,百病缠身,精神忧郁, 1961年7月2日用猎枪自杀。 海明威去世后发表的遗作,主要有:《岛在湾流中》(1970)和《伊甸园》(1986)。他那独特的风格和塑造的硬汉子形象对现代欧美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听我说,罗伯特,到别的国家去也这么样。我都试过。从一个地方挪到另一个地方,你做不到自我解脱。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页 -
I went back upstairs and from the open window watched Brett walking up the street to the big limousine......This was Brett, that I had felt like crying about. Then I thought of her walking up the street and stepping into the car, as I had last seen her, and of course in a little while I felt like hell again. It is awfully easy to be hard-boiled about everything in the daytime, but at night it is another thing.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太阳照常升起"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太阳照常升起"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永别了,武器 8.4
-
- 丧钟为谁而鸣 8.4
-
- 岛在湾流中 7.8
-
- 非洲的青山 7.2
-
- 危险的夏天 6.8
-
- 乞力马扎罗的雪 8.4
-
- 曙光示真 6.6
-
- 死在午后 7.2
-
- 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下) 9.0
-
- 加缪全集 (小说卷) 9.3
太阳照常升起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64 条 )


酒精和咖啡,性和男女,太阳照常升起


Heroes and Vagrants--subjectivity in Ernest Hemingway’s the Sun Also Rises


这世间的痛苦本身无可救赎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群深受战争创伤的青年男女前往西班牙潘普洛纳参加奔牛节,来追寻精神刺激和心灵慰藉,这场垮掉一代的寻欢作乐之旅时常能带给我长久的启迪:枯燥无聊的日常乏味难耐,他们便沉溺于醉酒舞蹈,耽迷于性欲爱恋,陶醉于钓鱼斗牛;他们寄情于一切刺激之物,尝试获得精神痛楚的解药... (展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3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7.9分 6167人读过
-
Scribner (19940101)暂无评分 748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12)7.9分 2444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7.4分 190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兰登书屋: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 (洛弟Zelig)
- 黥面志 (Luke)
- 海明威及相关 (冬子)
- 诺奖购书单 (Laika)
- 有生之年非读不可的1001本书③[20 世纪(上)] (Onetti)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太阳照常升起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一度的微苏 2013-01-16 10:23:39
挺好看。喜欢海明威这种闲了吧唧的感觉,这儿喝喝酒那儿钓钓鱼,不扩大忧伤,还那么生动地安插了几个讨人喜欢,说多了又让人烦的神经病儿~
0 有用 Taglioni 2015-11-26 17:25:35
冷峻、洁癖的文字
1 有用 バカ蓝蓝 2011-07-07 12:07:38
这是至今度过的海明威的作品中最吸引我的
0 有用 ☜ 三寿 ☞ 2009-10-20 15:12:28
当年,海明威写完了《老人与海》以后,福克纳写了一个评论,福克纳在这篇短短的评论里最后一句话是:“赞美上帝,但愿创造出、爱与怜悯着海明威的那么力量——不管那是什么——约束住海明威,千万别让他再改动这篇作品了。”这句话里包含的意思很明显,它就是想说这小说多一点则散,少一点则缺。而这篇《老人与海》既不是长篇,也不是短篇,而是正好介于其间的中篇。所以海明威的小说就是这样一种小说,这是一种既要写完整又要一丝... 当年,海明威写完了《老人与海》以后,福克纳写了一个评论,福克纳在这篇短短的评论里最后一句话是:“赞美上帝,但愿创造出、爱与怜悯着海明威的那么力量——不管那是什么——约束住海明威,千万别让他再改动这篇作品了。”这句话里包含的意思很明显,它就是想说这小说多一点则散,少一点则缺。而这篇《老人与海》既不是长篇,也不是短篇,而是正好介于其间的中篇。所以海明威的小说就是这样一种小说,这是一种既要写完整又要一丝也不多的小说,而它的篇幅什么也不代表,仅仅代表着它就是恰恰应该成为的那个长度。《太阳照常升起》同样适用..... (展开)
5 有用 nuts 2013-05-28 09:56:04
不能打分,因为没有读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