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
Discours de la méthode的创作者
· · · · · ·
-
笛卡尔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笛卡尔(1569-1650),生于法国西部,8岁时被送到欧洲当时最有名的学校之一的拉夫赖公学学习。1616年获得法学硕士学位。1639年,他用拉丁文写了他最著名的著作《第一哲学沉思录》。1644年出版了《哲学原理》,1649年出版了《论灵魂的激情》。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永远只求克服自己,不求克服命运,只求改变自己的愿望,不求改变世间的秩序。总之,要始终相信:除了我们自己的思想以外,没有一样事情可以完全由我们作主。所以,我们对自身以外的事情尽了全力之后,凡是没有办到的,对于我们来说,就是绝对办不到的事情。我觉得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消除痴心妄想,凡是得不到的东西就不要盼望将来把它弄到手;这样也就安分守己、心满意足了。因为我的意志所能要求的,本来只是我的理智认为大致可以办到的事情,如果我们把身外之物一律看成由不得我们自己作主的东西,那么,在平白无故地被削除封邑的时候,就决不会因为丧失那份应当分封给我这位贵族的采地而懊恼,就像不会因为没有当上中国皇帝或墨西哥国王而懊恼一样;推而广之,生了病也就不会妄想健康,坐了牢也就不会妄想自由,就像不会妄想生成金刚不坏之身、长出高飞远翥的翅膀一样。不过我也承认,一定要经过长期训练,反复思考,才能熟练地从这个角度去看万事万物。我相信,那些古代哲学家之所以能够摆脱命运的干扰,漠视痛苦和贫困,安乐赛过神仙,其秘密主要就在于此。因为他们不断地考察自然给他们划定的界限,终于大彻大悟,确信除了自己的思想之外,没有一样东西可以由他们作主,确信只要认清这一点就可以心无挂碍,不为外物所动;他们对自己的思想作出了绝对的支配,因此也就有理由认为自己又富又强,逍遥安乐,胜过所有的别人,别人不懂这种哲学,不管得到自然和命运多大优待,还是不能支配一切、事事如愿以偿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三条准则 -
因为在我看来,普通人的推理所包含的真理比读书人的推理所包含的多得多:普通人是对切身的事情进行推理,如果判断错了,它的结果马上就会惩罚他;读书人是关在书房里对思辨的道理进行推理,思辨是不产生任何实效的,仅仅在他身上产生一种后果,就是思辨离常识越远,他由此产生的虚荣心大概就越大,因为一定要花费比较多的心思,想出比较多的门道,才能设法把那些道理弄得好像是真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Discours de la méthode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76 条 )



《谈谈方法》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我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用《谈谈方法》来作为实践的读书笔记,基本上按照《如何》一书的方法进行阅读。 基本信息: 书名:谈谈方法 作者:【法】笛卡尔 译者:王太庆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版次:2009年6月北京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是哪类书:论说性的书,具体来说哲学... (展开)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1 )
-
商务印书馆 (2000)8.7分 8153人读过
-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20)7.6分 374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1)8.0分 141人读过
-
Focus Publishing / R. Pullins Co. (2007)9.3分 5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为什么读经典---卡尔维诺的书单 (rockyblur)
- 法语书单 (ЯUZA)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Discours de la méthode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北京海淀网友 2024-11-07 21:11:42 法国
说实话,没看太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