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管理者的创作者
· · · · · ·
-
彼得·德鲁克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现代管理大师,对世人贡献卓越,影响深远,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之父”。2002年6月20日,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宣布彼得·德鲁克成为当年的“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彼得·德鲁克于1909年生于奥匈帝国的维也纳,祖籍为荷兰人。其家族在十七世纪时从事书籍出版工作(Drucker原意为“印刷者”)。德鲁克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文章已超过30篇,著作多达50余本,传播及130多个国家,甚至在前苏联、波兰、南斯拉夫、捷克等国也极为畅销。其中最受推崇的是他的原则概念及发明,包括:“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是管理哲学、组织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和满足顾客、企业的基本功能是行销与创新、高层管理者在企业策略中的角色、成效比效率更重要、分权化、民营化、知识工作者的...
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现代管理大师,对世人贡献卓越,影响深远,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之父”。2002年6月20日,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宣布彼得·德鲁克成为当年的“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彼得·德鲁克于1909年生于奥匈帝国的维也纳,祖籍为荷兰人。其家族在十七世纪时从事书籍出版工作(Drucker原意为“印刷者”)。德鲁克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文章已超过30篇,著作多达50余本,传播及130多个国家,甚至在前苏联、波兰、南斯拉夫、捷克等国也极为畅销。其中最受推崇的是他的原则概念及发明,包括:“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是管理哲学、组织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和满足顾客、企业的基本功能是行销与创新、高层管理者在企业策略中的角色、成效比效率更重要、分权化、民营化、知识工作者的兴起、以知识和资讯为基础的社会。”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德鲁克认为:“作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必须在思想上养成如下的习惯: 1 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时间; 2 注意使自己的努力产生必要的成果,而不是工作本身,重视对外界的贡献; 3 把工作建立在优势上--他们自己的优势,善于利用自己的长处,上级、同事和下级的长处; 4 精力集中于少数主要领域; 5 善于做出有效的决策;” 管理哲学的改变 在知识分子或专业人士云集的企业中,“管理的有效性”是一个挑战,我们还没有学会。“管理有效性”的关键,不在于有效地“管理别人”,而在于有效地“管理自己”;不在于“如何管理他人”,而在于“如何管理自己”。 如果企图像对待“体力工作者”一样去管理别人,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对待知识工作者,我们的管理哲学必须改变,管理者必须学会使自己的工作有效。通过自己有效的管理工作,使整个企业有效,使知识转化为成果。 善用时间的管理者,必须排除一切干扰,集中时间和精力于一件事情---一件值得做的事情。不要把时间弄碎了,零星时间等于没有时间。比如,腾出一两天时间,集中处理疑难问题或真正重大的事情。 围绕着“直接成果”,每一个管理者都应该弄清楚,要使上司或管理当局能够作出正确的决策,自己应该报告些什么?每个管理者都应该把数据、事实、知识、判断、对策、指挥、直觉或经验,贡献给自己的上司。这种“向上的贡献意识”,可以使上司做出正确的决策,使上司的决策能够有效地支持自己的工作,至少不会给自己添麻烦。 围绕着“直接成果”,每一个管理者都应该弄清除,究竟能为其他人、其它部门乃至整个组织贡献什么?这种“横向的贡献意识”,能使专业化的分工体系有效地协同起来,并产生更大的成就。 管理者要学会容忍他人的短处,而不要企图使人成为“完人”或“全才”。有才能者往往自视甚高,以自我为中心,但这并不会影响这个人成为有作为的人或伟人。只有当一个人的短处影响到其优势发挥的时候,才应该考虑如何予以限...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序 -
根据我的观察,有效的管理者并不是一开始就着手工作,他们往往会从时间安排上入手。他们并不以计划为起点,认识清楚自己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才是起点。然后他们管理自己的时间,减少非生产性工作所占用的时间。最后,再将“可自由运用的时间”,由零星而集中成大块连续性的时段。这三个步骤,是管理者有效性的基础: 记录时间 管理时间 统一安排时间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有效管理者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23 条 )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需要首先管理好自己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8 )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8.7分 29814人读过
-
HarperBusiness (2006)8.6分 180人读过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8.8分 2127人读过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9.0分 196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经典40本 (2012撒哈拉人)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有效管理者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