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書為《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二書之合編,皆為錢賓四先生對自己生平所作的記敘。《八十憶雙親》為先生八旬所誌,概述其成長的家族環境、父親的影響和母親的護恃。後著《師友雜憶》,繼述其生平經歷,以饗並世。不僅補前書之不足,歷數了先生的求學進程、於各地的工作經驗、做學問的契機、撰著寫就的過程以及師友間的往事等,使讀者對賓四先生有更完整、更深刻的認識;亦可藉由先生的回憶,了解其時代背景,追仰前世風範。
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的创作者
· · · · · ·
-
钱穆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錢穆(1895 ~ 1990年)
字賓四,江蘇無錫人。年十八即任小學教師,歷中學而至大學。先後於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師範大學、西南聯大、齊魯大學、華西大學、四川大學、雲南大學、江南大學等校任教。1949年,赴港創辦新亞書院。曾先後獲香港大學、美國耶魯大學頒贈名譽博士。1967年,來臺定居,膺選中央研究院院士,並任中國文化學院史學研究所教授。1986年,受聘為總統府資政。
賓四先生治學,大抵以史學為核心,廣涉諸經諸子之學,從而擴及中華學術與思想文化諸多領域;其中又以理學最為深刻,自云「得力最深者莫如宋明儒」。其成就,直接反映了中國近代學術史之變遷。畢生心力鑽研中國古典文獻,即使晚年苦於眼疾,仍著作不輟,冀以喚醒中華民族文化之靈魂,儼然為晚清以來西方文化洪流之中流砥柱。所著《先秦諸子繫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國史大綱》、《秦漢史》、《兩...
錢穆(1895 ~ 1990年)
字賓四,江蘇無錫人。年十八即任小學教師,歷中學而至大學。先後於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師範大學、西南聯大、齊魯大學、華西大學、四川大學、雲南大學、江南大學等校任教。1949年,赴港創辦新亞書院。曾先後獲香港大學、美國耶魯大學頒贈名譽博士。1967年,來臺定居,膺選中央研究院院士,並任中國文化學院史學研究所教授。1986年,受聘為總統府資政。
賓四先生治學,大抵以史學為核心,廣涉諸經諸子之學,從而擴及中華學術與思想文化諸多領域;其中又以理學最為深刻,自云「得力最深者莫如宋明儒」。其成就,直接反映了中國近代學術史之變遷。畢生心力鑽研中國古典文獻,即使晚年苦於眼疾,仍著作不輟,冀以喚醒中華民族文化之靈魂,儼然為晚清以來西方文化洪流之中流砥柱。所著《先秦諸子繫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國史大綱》、《秦漢史》、《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朱子新學案》等八十餘種,俱享譽中外學術界。
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7 条 )


读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宾四先生《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五一终于读完。叹其一生交益友之多,学术道路之奇,历世阅史之丰,而怜其幼年生活之艰。 上世纪历史风云诡异多变,一代学人,上苦寻传统文化之渊源流变,以期于乱世中,廓清本民族文化之根蒂与本来面目,下苦心于传统文化之传承发扬,正本清源... (展开)

时代沉浮中的民族文化阐扬者——浅谈祖父钱穆先生的学术人生

【转】瞿骏︱《纪念集》还是《遗稿》——《师友杂忆》阅读札记一则
> 更多书评 5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5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9.0分 2035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8.8分 426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9.5分 232人读过
-
九州出版社 (2011)9.6分 184人读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清荷小筑 2012-07-17 14:51:07
高山仰止
0 有用 小暢kari 2012-04-12 16:29:30
这本没有删节。购于澳门
0 有用 两勺卡士双皮奶 2021-04-11 19:46:10
好家伙,没有删减,但是是繁体竖版。
0 有用 臺灣蘇維埃萬歲 2022-01-30 21:12:31
老年似收不住筆,略感雜蕪;中青年可見民初學人,以及錢先生本來就很有趣的性格;少年階段,最感童趣可愛。
0 有用 hojin 2017-10-17 21:39:32
东大 三民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