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之細道的书评 (91)

老彭是個书脊党 2020-05-08 11:51:13 现代出版社2020版

《奥州小道》:莫疑问,潮头花,亦是滨海春

一六八零年,三十六岁的松尾宗房离开早已诗才享誉盛名的江户来到远离喧嚣的深川,打算于此隐居。某一日,在自家院中栽下一株芭蕉,并自此以“芭蕉翁”为笔名,开始了今后的创作,这便是后来名满全日本的俳圣松尾芭蕉之由来。 两年后,一场大火毁掉了这个小院,同年又在母亲过世...  (展开)
zjz 2009-02-02 12:01:18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版

清风之旅——《奥州小道》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对俳句的认识始于一篇杂志文章。文章后选有松尾芭蕉的俳句作品: 暂且笼身瀑布中 夏日方初融 以及 夏日草凄凉 功名昨日古战场 一枕梦黄粱 还有那首最为人熟知的 古池塘 蟾蜍入水发幽响 我突然产生了对这种古日本诗体的莫名的爱,同时对...  (展开)
電気黑蘭 2018-09-03 16:12:33 译林出版社2011版

奥の细道(中日对照全文)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40字才能发 所以放段摘抄 “一开始你会爱上新的一切,陶醉于拥有它的每一个清晨,就好像害怕会有人突然冲进房门指出这是一个错误,你根本不该住的那么好。但经年累月房子的外墙开始陈旧,木板七翘八裂,你会因为它本该完美的不完美而渐渐不再那么爱它。然后你渐渐谙熟所有的破...  (展开)
减卐肥™ 2011-10-08 21:50:17 译林出版社2011版

曲径通幽处,奥之细道今何在?芭蕉一卷书

今年年初,日本遇到历史上罕见的大海啸、大地震,其中最严重的地方当是仙台地区。震后人员财物损失不计,元禄年间俳谐大师松尾芭蕉笔下的经典旅行线路“奥之细道”或许已然面目全非,这大约是地震在文化上给人们带来的最大损失。 可能是因为受到古代中国传统的影响,日...  (展开)
叶齐 2009-04-08 20:28:35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版

松尾芭蕉

阅读芭蕉,就想到那句“古道西风瘦马”。不过芭蕉却非天涯沦落的“断肠人”,而是苍凉又丰富的旅者,他戴斗笠,穿草鞋,着僧衣的样子是以苦为乐的飘然出尘。    写《奥之细道》时,芭蕉四十五岁,正值男人盛年。他凭脚力走完两千四百公里旅程,历...  (展开)
蝶之羽翼 2020-12-10 15:44:47 现代出版社2020版

源于杜甫和庄子的日本文学传奇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松尾芭蕉是日本江户时代的俳谐大师,他首倡“闲寂、不易流行”之说,自创一代“蕉风”,将日本俳句从前人的文字游戏中解脱出来,并将其推向了历史的高峰,开创了俳谐的黄金时代,他本人更是被后人尊为“俳圣”。而此次有诗出版的《奥州小道》一书,则将其最具代表的随笔和俳句...  (展开)
路千枫 2020-07-06 14:41:16 现代出版社2020版

遗世独立的文人

松尾芭蕉(1644—1694),这个年份在我们国家就是顺治、康熙年间。虽然当时在清朝,但他却是受诗经与唐诗的影响比较深,在他的俳句里,以我浅薄的文学功底,看不到清诗的影子。 可见当年唐朝之兴盛,唐诗之繁荣,不仅在我国流传至今,还影响到了海外。 江户十秋送流光,反指他...  (展开)
暗夜大佬 2020-05-21 00:43:53 现代出版社2020版

美之意境

美之意境 很有幸我拿到了这本松尾芭蕉创作,歌川广重插图,国内其名日语翻译大家郑民钦翻译的《奥州小道》。这本书是小开本的精装书,还是圆背精装书。彩色印刷,印刷精美。 这本书主体分成了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就是松尾芭蕉写的正文部分。我读起来,仿佛回到高中时代阅读...  (展开)
懿诫 2020-04-22 16:47:10 现代出版社2020版

【推迷会鉴书团】春日寻秘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幸甚撰新文

春日寻秘处 也无风雨也无晴 幸甚撰新文 以上这些仅仅只是我对于俳句的拙劣的模仿,并没有按照严格的俳句要求的规格而作,毕竟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于俳句以及松尾芭蕉的了解也止于《搞笑漫画日和》里面的情节,更何况动画里面的情节完全是对松尾芭蕉的恶搞。 所以在翻阅这本...  (展开)
TT 2020-05-02 18:30:40 现代出版社2020版

松尾芭蕉的荒原驰骋梦魂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松尾芭蕉,日本江户时代诗人,被称作“俳圣”。少年时曾为武士家中侍从,学习俳句。后来为避江户俗气,隐居深川,研读汉诗,并将居所取名芭蕉庵。 松尾芭蕉的俳句作品风格独特,后世称之为“蕉风”。 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由“五-七-五”,共十七字音组成。俳句是中国...  (展开)
嘎嘣嘎嘣脆 2011-08-08 10:27:42 译林出版社2011版

《奥州小路》译本比较

摘自《时代周报》 作者:李恒生 1689年,俳句大师松尾芭蕉带着徒弟河合曾良从江户(今东京)深川出发,游历本州中部、北部,沿途风景激发师徒二人的诗情,让芭蕉在这趟旅程中写下不朽名作-《奥之细道》(又译为《奥州小路》 );全长约2400公里的“奥之细道”也因此而闻...  (展开)
雅众文化 2020-04-20 18:23:46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0版

译者序:送您一个完整的芭蕉

一 日本三重县的伊贺上野是一座小城,距离名古屋不算远,乘关西线快速电车西行约两个半小时就能到达。这里是传统文化气息浓厚的古城,十七世纪中叶,就在这座上野古城里,诞生了一位伟大的俳人(俳句诗人)、散文家、文坛一代宗师松尾芭蕉。 芭蕉十三岁丧父。随后入藤堂家,随...  (展开)
水男孩的复活 2012-12-13 00:48:01 译林出版社2011版

终宵狂风浪排空,月光低垂汐越松

作为泡澡读物,此书至少有滋有味读了下去。一来想知晓被李登辉憧憬无比的奥之细路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另一方面也体味到唐风东渐,似曾相识的触感。芭蕉受到唐土汉诗的影响很大,单凡触目之景都会与想象中的唐土风物诗相较。譬如把松岛比喻成景色不次于西湖洞庭,再比如龙泉之刀...  (展开)
莫茉 2020-04-21 14:26:51 现代出版社2020版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记得大概是一年前吧,阅读过一套关于日本俳句的春夏秋冬四季的诗集,对于这种日本的诗歌有了很大的兴趣,于是就想找了同类型的书籍来看,而说到日本俳句,就不能不提到的俳圣――松尾芭蕉。 大概是被书封面的颜值吸引,入手之后又很快被书中描绘的景象给诱惑,陷入了关于过去...  (展开)
【读品】 2007-11-26 13:37:34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版

【读品•专栏】白雪山茶:东瀛识小

奥之细道 李登辉访日,除了激起政治上的议题外,也使“奥之细道”这个名字成为大热字眼。李登辉说:“把年纪体力已经不行了,500多公里的奥之细道这次只能走一半,到秋田为止。”显然李登辉的认识有误,俳圣松尾芭蕉花了一百六十天走完的奥之细道,其长度有两说,一说二千四百...  (展开)
怒而飞 2011-04-24 21:43:49 译林出版社2011版

完败的曾良君……

基本就是两个人的游记,芭蕉桑和曾良君的基情之路啊。 特别是第四十四、山中与曾良分手篇: 温泉喜入浴 水滑肌肤香入躯 延年何需菊 何需菊……需菊……菊…… 然后曾良君腹疾,去投亲戚了,两人就此分手…… 好了,下面说点正题。 这本书我看得很快...  (展开)
蒼藍之潮 2011-03-24 08:39:44

細道慢行——讀鄭清茂譯《奧之細道》

【前言】 此文乃轉載自林文月教授今年3月19日於聯合報上所發表的文章。中間敘述了她與本書作者之間,以及與日本文學、翻譯之間的綿密。雖《奧之細道》中文版早有簡體中文版(譯名為《奧州小路》),但與此書相比,似乎氣弱了些。相對的,也顯出了鄭清茂教授學貫中日的功力!值得...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后页> (共91条)

订阅奧之細道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