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大家小书: 《西游记》漫话》是诗人、文史专家林庚先生对经典作品的解读:《西游记》是以童话的方式反映市民社会的英雄理想。作品围绕孙悟空的形象出发,展开了对《西游记》背后更深的内涵,驳斥了关于孙悟空性格与农民起义相对等这一论点,提出孙悟空更多地源于市井文化,《西游记》中描绘的神魔世 界,和世俗市民社会息息相关。
作者简介 · · · · · ·
林庚,字静希,著名诗人、学者。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1910年2月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1937年后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及北京大学教授。
1933年秋,林庚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共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等七本诗集。作为学者,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共出版著作十一部,其中《天问论笺》获1995年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他将新诗创作和学术研究完美地统一起来,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色。
目录 · · · · · ·
关于大闹天宫的故事情节 一 关于大闹天宫情节的分析 二 说“反了” 三 “可能”与“不可能”《西游记》漫话 从菩提祖师谈起 天上人间 江湖风波 取经记与闹天宫 喜剧角色 动物王国 童心说 童话的天真世界 结语后记
关于大闹天宫的故事情节 一 关于大闹天宫情节的分析 二 说“反了” 三 “可能”与“不可能”《西游记》漫话 从菩提祖师谈起 天上人间 江湖风波 取经记与闹天宫 喜剧角色 动物王国 童心说 童话的天真世界 结语后记
· · · · · · (收起)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历史上错过的阶段毕竟无法追补,神话时代既已成为过去,写作神话便不免沦为拟古的赝品,所以《封神演义》从整体上说是一部不算成功的作品。其中的故事情节往往涉及到神魔间的斗法宝,可是法宝的渲染不免流于神秘,一物降一物的情节演进模式则又显得贫乏单调。因此千篇一律,落于窠臼,缺少神话中那种生动的想象和活泼的生命,这边是一切伪神话的共同命运。而《西游记》之所以成功,正是因其在神话的古老躯壳上诞生了童话的艺术生命,这就是一个创造性的全新的开始。它凭藉着神话,又没有成为神话的复制和模仿,正如它凭藉历史传说,却也不曾被历史传说所局限。《西游记》的成功便在于从一切有形的和现成的安排中超越出来的力量,这也正是它童话般的活泼自由的精神。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32页 -
因为这里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孙悟空所面对的妖魔多数并非来自天神所豢养的,真正来自天神豢养的妖魔不过十几个而已。如通天河的鱼原是菩萨莲花池里的金鱼,黄袍怪本是天上的奎星。犼为菩萨的坐骑,独角兕来自太上老君的牛。此外狮驼洞的三个魔王,有两个分别是文殊骑的青狮和普贤骑的白象。九头狮子是太乙救苦天尊的坐骑,寿星的脚力白鹿变作比丘国的国丈,广寒宫的玉兔下凡到天竺国假冒成公主,龙王第九个儿子鼍龙在黑水河变成妖精。加上太上老君的金银二童子和弥勒佛的黄眉童,也不过十三四个而已。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动物王国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大家小书(共384册),
这套丛书还有
《传统文化六讲》《词学十讲》《唐宋词概说》《唐宋词概说》《二千年间》
等
。
喜欢读"《西游记》漫话"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经典常谈 8.2
-
- 《水浒传》与中国社会 7.7
-
- 《红楼梦》探源 8.0
-
- 文言尺牍入门 8.7
-
- 红楼小讲 8.4
-
- 文学性的命运 8.6
-
- 舒芜说诗 8.6
-
- 中国古代小说书目研究 8.7
-
- 西游记研究 8.4
-
- 郑天挺元史讲义 9.0
《西游记》漫话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3 条 )



陈平原:诗心与童心 ——读《西游记漫话》
作为现代中国有数的著名诗人,林庚先生四十年代起转治中国文学史。不难想象,一般读者对其著述的期待,大都集中在诗论部分。这种先入为主的偏见,并非毫无来由。从最初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学史》,到日后逐渐学院化的《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天问论笺》、《唐诗综论》,其...
(展开)

《西游记漫话》读书笔记
1.反驳反映农民起义说 1.农民安于一隅,而孙悟空则远渡重洋,与农民性格不一致。 2.农民起义多出于灾荒或重役,而孙悟空大闹天空则不是。反驳反映怀柔政策说:被怀柔不一定是农民,比如韩信。 3.孙悟空战斗是一人。而农民起义则是一呼百应。 4.举各种“反”例说明不能因为反就...
(展开)
> 更多书评 33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北京出版社 (2004)8.6分 1306人读过
-
北京出版社 (2016)8.4分 214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0)9.0分 162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7)8.1分 13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大家小书 (白露@思勉)
- 人丑就该多读书(Ⅳ) (湖山雨谷)
- 图书收藏阅读计划 (shuliguo2008)
- 个人藏书 (莫云轩)
- 大家小书 (北京出版集团人文社科部)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4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西游记》漫话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阿阮 2022-02-06 20:50:27
回归西游的本质,西游记是写给孩子看的童话书
0 有用 原乡人 2019-05-24 12:10:09
披着宗教外衣揣着一颗童心的市民英雄喜剧。
0 有用 韩鹿临 2011-11-07 13:08:27
这个版本的封面和装帧很精致。
0 有用 小韩 2022-02-02 10:10:43
大家小书系列读的第一本,坚定了信念,要继续读下去。做学问的文章,哪怕就是看似玩玩闹闹的学问,只要有思想,有独立见解,有科学论理的方法,依然是一篇有深度启发人好读好看的文章。 不比刘勃的差,序就读起来舒服,内文更是读起来顺畅,后记说是基本靠老先生口述的,也许是因此吧。 要一本一本读下去
0 有用 7410 2015-08-31 16:05:15
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