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理性时代的疯癫史(修订译本)
译者: 刘北成 / 杨远婴
出版年: 2025-1
页数: 264
定价: 7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现代西方学术文库(新版)
ISBN: 9787108079596
内容简介 · · · · · ·
疯狂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种文明产物。没有把这种现象说成疯狂并加以迫害的各种文化的历史,就不会有疯狂的历史。
福柯在西方被视为思想知识界的一个斯芬克斯,一个谜样的人物,因为他的离经叛道和难以归类性。他不论述柏拉图、笛卡尔和康德,不讨论传统的哲学概念,而是从西方文化的边界入手,考察疯癫、医学、监狱和性的历史。在他的历史分析,疯癫、疾病、犯罪和性,乃至“人”,都不是确定不移的“客观事实”,而是“观念”、“知识”、“话语”。
--
本书是中文世界最为人熟知的福柯作品。
罗兰•巴尔特说,这部著作是对知识的清洗和质疑。它把“自然”的一个片断交还给历史,改造了疯癫,即把我们当作医学现象的东西变成了一种文明现象。实际上,福柯从未界定疯癫;疯癫并不是认识对象,其历史需要重新揭示;可以说,它不过是这种认识本身;疯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随时间而变的异己感;福柯从未把...
疯狂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种文明产物。没有把这种现象说成疯狂并加以迫害的各种文化的历史,就不会有疯狂的历史。
福柯在西方被视为思想知识界的一个斯芬克斯,一个谜样的人物,因为他的离经叛道和难以归类性。他不论述柏拉图、笛卡尔和康德,不讨论传统的哲学概念,而是从西方文化的边界入手,考察疯癫、医学、监狱和性的历史。在他的历史分析,疯癫、疾病、犯罪和性,乃至“人”,都不是确定不移的“客观事实”,而是“观念”、“知识”、“话语”。
--
本书是中文世界最为人熟知的福柯作品。
罗兰•巴尔特说,这部著作是对知识的清洗和质疑。它把“自然”的一个片断交还给历史,改造了疯癫,即把我们当作医学现象的东西变成了一种文明现象。实际上,福柯从未界定疯癫;疯癫并不是认识对象,其历史需要重新揭示;可以说,它不过是这种认识本身;疯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随时间而变的异己感;福柯从未把疯癫当作一种功能现实,在他看来,它纯粹是理性与非理性、观看者与被观看者相结合所产生的效应。
作者简介 · · · · · ·
米歇尔•福柯(1926—1984)20世纪极富挑战性和反叛性的法国思想家。青年时期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以后曾担任多所大学的教职。1970年起任法兰西学院思想体系史教授,直至去世。
福柯的大多数研究致力于考察具体的历史,由此开掘出众多富有冲击力的思想主题,从而激烈地批判现代理性话语;同时,福柯的行文风格具有鲜明的文学色彩,讲究修辞,饱含激情,这也是他在欧美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录 · · · · · ·
第一章 “愚人船”
第二章 大禁闭
第三章 疯人
第四章 激情与谵妄
第五章 疯癫诸相
第六章 医生与病人
第七章 大恐惧
第八章 新的划分
第九章 精神病院的诞生
结 论
译者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知识变得越来越抽象复杂,产生疯癫的危险性就越大。按照普莱赛万的说法,如果一种知识接近于直觉,只需要大脑器官和内部感觉的轻微活动,那么这种知识只能刺激起一种生理快感:“如果科学的对象是我们的感官能够很容易感受的,那么这种和谐的共鸣便使灵魂处于和谐一致。……这种科学在整个身体机器中进行着一种有益于各部分功能的轻微活动。”反之,如果一种知识与感官的联系过于薄弱,过于脱离直觉,那么就会引起大脑的紧张,进而使整个身体失调;“有些事物的联系人们很难把握,因为我们的感官不容易接近它们。或者因为它们的关系过于复杂,需要我们费力去研究它们。(有关的科学)使灵魂陷于这样一种活动,即不断地使内部感官处于极度紧张状态,从而产生极大的疲劳感。”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01页 -
自恋是愚蠢在其舞蹈中的第一个舞伴。其原因在于,它们具有一种特殊关系:自恋是疯癫的第一个症状。其原因还在于,人依恋自身,以致谬误为真理,以谎言为真实,以暴力和丑陋为正义和美。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疯癫与文明"的人也喜欢 · · · · · ·
疯癫与文明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77 条 )
转载文章:福柯《疯癫与文明》:疯癫的历史只是一场理性的独白,疯癫自身是沉默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者:黄晖 原载《法国研究》 《疯癫与文明》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科学史著作。福柯认为法国的科学史研究者应主要关注科学的对象是如何建构起来的这一问题,他本人力图用他的考古学以及后来的谱系学来解构传统的历史学,动摇传统历史所标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批判西方文化中的求真... (展开)米歇尔·福柯的后结构主义理论之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精神病学从一开始就具有维护社会秩序的镇压功能,精神病院实际是具有医学外表的软禁之所。禁止发疯如同禁止发言,现代医学把医学变成司法,把治疗变成镇压。” 本书是由福柯的博士论文《古典时期的疯狂史》(1961)演化而来。 福柯在面对普遍偏向保守的古典哲学研究大环境下... (展开)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5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9.0分 4630人读过
-
Vintage Books (1988)9.1分 217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8.8分 12286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9.1分 265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5年图书 (三联书店三联书情)
- 新版“现代西方学术文库” (三联书店三联书情)
- 书单|【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5 (普照)
- 脑和认知科学数字化----数字化核心2 (小毛叔)
- 心智大合集 (IPNB)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7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疯癫与文明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李健 2025-09-17 23:36:54 北京
看不懂 五星打给自己 硬看完了
5 有用 十四 2025-06-12 22:02:10 上海
新出的两本福柯轻的要死,我不知道用的是轻型纸,还是垃圾胶版纸?规训与惩罚527g,疯癫与文明440g。对比平装只多出了89g和120g。你告诉我布面+纸板+外封就这么点重量?内页用纸偷工减料。周年再版也真的不要脸,不怕砸了招牌和口碑。
1 有用 巴斯光喵 2025-04-26 16:39:19 广东
福柯从“疯癫是一种生理疾病”这一普遍共识往前求索,17世纪的疯癫经历着被排斥和放逐,而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疯癫甚至一度被视作日常的美学表达。他从艺术、文学、历史和病理学的合力找到了疯癫的发展脉络,语言-历史-权力,疯癫也是被各种方面合力建构出来的。
0 有用 ykz9527 2025-10-07 15:35:32 上海
又是一本不适合现在的我读的书,以为是从一个很新的角度来阐述疯癫,但是更多的是西方文明与疯癫的关系史以及一些哲思。提及的著作和其他一些引用都是我不了解的,导致读了两三章都不确定作者说的疯癫到底是指什么。十分抽象。读完除了知道自己对西方文化了解少好像别的啥也没有了解到。
0 有用 小岩杂俎 2025-07-08 19:32:50 广东
为了重读,买了一个新修订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