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George Steiner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启真馆
副标题: 语言及翻译面面观
原作名: 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译者: 孟醒
出版年: 2020-9
页数: 590
定价: 138.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308194211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启真馆
副标题: 语言及翻译面面观
原作名: 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译者: 孟醒
出版年: 2020-9
页数: 590
定价: 138.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308194211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乔治•斯坦纳最重要的学术著作之一,也是翻译研究领域的一部力著,涵盖语言学、文学、哲学、艺术甚至科技及生物学领域,可谓语言学及翻译理论的一项总体研究。
巴别塔之后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当代最杰出的知识分子之一,不列颠学会会员。1929年出生于法国巴黎,以德语、法语、英语为母语。先后在哈佛大学和牛津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任《经济学人》杂志编辑,后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剑桥大学、日内瓦大学等知名学府,教授比 较文学课程。研究领域涉及文学理论、比较文学、翻译理论等,提出了重要的“翻译四步骤”理论。
斯坦纳著作等身,主要作品包括《托尔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悲剧之死》《巴别塔之后》《马丁·海德格尔》《语言与沉默》等。2007年,斯坦纳获得阿方索·雷耶斯国际奖。
目录 · · · · · ·
第一章 理解即翻译 1
第二章 语言与灵知 55
第三章 语词反对象 115
第四章 所谓的理论 239
第五章 解释学过程 297
第六章 文化拓扑学 445
后 记 511
参考书目 516
索 引 533
· · · · · · (收起)
第二章 语言与灵知 55
第三章 语词反对象 115
第四章 所谓的理论 239
第五章 解释学过程 297
第六章 文化拓扑学 445
后 记 511
参考书目 516
索 引 533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音乐字宙( music of the spheres)与毕达哥拉斯的和声表现的正是神圣言语的隐秘构造,而日后歌德也在《浮士德》的开篇中重述了这点。席勒休斯的沉思将波墨的隐喻发挥到了极致,他重新回到了艾克哈特的神秘主义,宣称神自天地开初起就只说过一个词。这次发言蕴含了全部真实。没有任何已知语言中能找到这个宇宙发言的影子;巴别后的语言也不能复归于此。人类声音的散乱多样而神秘,它让人们互为聋哑,它屏蔽了道( Logos)的声音。除了寂静别无他途。因此席勒休斯认为,所有活人之中,唯聋哑人最接近于失落的伊甸园中的语言。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章 语言与灵知 55 -
儿童,作为受压迫的、反抗的阶层,会像无产阶级或少数种族群体一样盗用压迫者的词语,把他们的修辞、禁忌和规范的习语做成笑话。幼儿园或胡同里下流戏谑的歪诗可能具有社会学意义,而不是精神分析学意义。孩提时代有关性的鄙语通常基于对真实性事神秘化的解读,而不是生理上的了解,这反映了儿童对成人领地的入侵。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理解即翻译 1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巴别塔之后"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巴别塔之后"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叙事的虚构性 9.3
-
- 理论的幽灵 9.1
-
- 讽刺的解剖 8.6
-
- 文学批评 8.7
-
- 欧洲文学中的传统与现代 8.4
-
- 当代文学中的世界文学 9.2
-
- 我们隐秘的法则 8.9
-
- 异域的考验 9.0
-
- 首译之功 9.1
-
- 悲剧与文明 9.3
巴别塔之后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目前能看懂部分的摘抄和总结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序言 1、 作者1997年设想的世界语言趋势: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英语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被使用的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出现越来越多的区域化变体;汉语和西班牙语愈发地要撼动英语的地位。而那些小而孤立的语言将趋于消失。 第一章 理解即翻译 Understanding as Translation 1、 对... (展开)
> 更多书评 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9.3分 43人读过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9.1分 60人读过
-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1987)8.6分 39人读过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暂无评分 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文学理论】 (爱玛·包法利)
- 豆瓣高分书籍是否名实相符(一) (无心恋战)
- ㄨ翻译学ㄨ (皮特4)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攒▓书▓如▓山▓倒▓ (不流ᝰ)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75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巴别塔之后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Juvenalis 2020-11-26 01:01:53
渊雅的巨型随笔。再好的理论怕也要敬这种手扪语言三分。
13 有用 都柏林的斯蒂芬 2020-10-19 22:59:29
入选法国《理想藏书》【文学批评】类(1996年的《理想藏书》中文版把书名译成了“巴比伦之后”),研究翻译理论的巨著,实实在在的博大精深。读得磕磕绊绊。
0 有用 哈吉米是袋鼠 2021-04-10 00:01:07
这本书断断续续一个月才读完。不好读,但真的给我很多惊喜。
17 有用 Sven 2020-12-04 15:44:41
近年来读过的最好的书之一,属于极少数值得重读的那类学术书,与其说是翻译研究,不如说是文学批评和语言学研究,而且相比一些经典的文学批评著作,比如《镜与灯》《模仿论》《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这本书谈及的问题以及作者的观点更能在当代读者那里得到理解和共鸣。翻译和文学研究必备。
1 有用 四季的風 2020-12-26 15:43:18
很久很久以後,終於有了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