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捕捉儿童敏感期(全新增订第2版)》内容简介:有多少父母知道,你的孩子,为什么爱吃手?为什么总是抓住什么都往嘴里塞?他为什么不断扔掉手里的东西,你捡起来递给他,他会再扔掉?他为什么总爱玩水,经常浑身上下都湿透了?为什么总是把桶呀瓢押往头上套?为什么总是往桌子下衣柜里钻?
你忽略了,因而忘记帮助了,或者制止了他的活动,你却不知道破坏了他的什么。
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捕捉儿童敏感期的创作者
· · · · · ·
-
孙瑞雪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孙瑞雪,中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与心理学专家;“爱和自由、规则和平等”教育精神的发起者和倡导者;中国系统引进、实施国际蒙特梭利教育第一人;成功实践了科学教育法的本土化,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果;发展和延伸了蒙特梭利敏感期理论;其创作的社会科学专著《爱和自由》与科学教育专著《捕捉儿童敏感期》开创了中国幼儿园教育界的新纪元。
目录 · · · · · ·
第二版序
第一版序
第1章 4个孩子的敏感期故事
一出生,敏感期就开始啦
畅畅,0~4岁
世界就是味道
对接
宝贝。你的玩具呢
幼年如歌
敏感期,一个接一个的出现
桓桓,2~3岁
小狗下坡
求助
小哥哥,你别走
拿掉剪刀
找椅凳
探索空间
插不上的圆柱
爱,妙不可言
征求别人的意见
绘画与音乐
一个人的空间
迟到的敏感期,一个个补上未了
缇缇,2岁半~5岁
孩子忧郁了
缇缇的手
迟到的敏感期接踵而至
失去的敏感期如何恢复/孙瑞雪
缇缇的巨变
放肆的语言
天赋
伴随母爱,儿童心智全面发展
毛毛,2岁半0~6岁
“妈妈,上主题课!”
西天
“不让妈妈打电话”
涂画的乐趣
语言的敏感期
随便给
生活中的数学
第2章 0岁~2岁半
视觉
小托蒂的悲剧
视觉的敏感期/孙瑞雪
口
迟到的口腔敏感期
爱咬人的玮玮
口的敏感期/孙瑞雪
手
手的敏感期
三指抓
儿童在用手思考/孙瑞雪
走
坡上漫游
走楼梯
走:换个角度看世界
空间
策策的故事
困难
爱扔东西的楠楠
抛撒、搬运和垒高
空间、时间的敏感期/孙瑞雪
细小事物
紧握小木钉
对细小事物的敏感
细小事物的敏感期
秩序
秩序
秩序是文明的基础/孙瑞雪
模仿
学舌
模仿的敏感期
模仿的敏感期/孙瑞雪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敏感期
审美
残缺了的威化
审美建构道德/孙瑞雪
沙和孩子们的成长/孙瑞雪
学会表达爱意
宝宝学说话
酷爱高跟鞋的芊芊
第3章 2岁半~3岁
建立概念
汽车概念的建立
自我意识产生
“我的”
“他打我了!”
自我的诞生/孙瑞雪
秩序
重新开门
车走了新路线
挂毛巾
“老师,我要归位”
一个环节也不能错
分享成长
儿童天然要走向独立/孙瑞雪
“我是孙悟空”
“老师,我很棒”
三项式
“你不是好男人”
请爸爸工作
熟悉新环境
……
第4章 3岁~4岁
执拗
垒高
色彩
语言
诅咒
追求完美
剪、贴、涂
藏、占有欲
逻辑思维
绘
延续秩序
人际关系
分享成长
第5章 04~5岁
出生
情感
人际关系
婚姻
审美
数学概念
身份确认
性别
音乐
绘画
符号
分享成长
第6章 5~6岁
婚姻
书写
数学逻辑
社会性兴趣
动植物、实验、收集
延续交往的敏感期
分享成长
第7章 6岁以上
第8章 孩子应该怎样学习
我要感谢
· · · · · · (收起)
第一版序
第1章 4个孩子的敏感期故事
一出生,敏感期就开始啦
畅畅,0~4岁
世界就是味道
对接
宝贝。你的玩具呢
幼年如歌
敏感期,一个接一个的出现
桓桓,2~3岁
小狗下坡
求助
小哥哥,你别走
拿掉剪刀
找椅凳
探索空间
插不上的圆柱
爱,妙不可言
征求别人的意见
绘画与音乐
一个人的空间
迟到的敏感期,一个个补上未了
缇缇,2岁半~5岁
孩子忧郁了
缇缇的手
迟到的敏感期接踵而至
失去的敏感期如何恢复/孙瑞雪
缇缇的巨变
放肆的语言
天赋
伴随母爱,儿童心智全面发展
毛毛,2岁半0~6岁
“妈妈,上主题课!”
西天
“不让妈妈打电话”
涂画的乐趣
语言的敏感期
随便给
生活中的数学
第2章 0岁~2岁半
视觉
小托蒂的悲剧
视觉的敏感期/孙瑞雪
口
迟到的口腔敏感期
爱咬人的玮玮
口的敏感期/孙瑞雪
手
手的敏感期
三指抓
儿童在用手思考/孙瑞雪
走
坡上漫游
走楼梯
走:换个角度看世界
空间
策策的故事
困难
爱扔东西的楠楠
抛撒、搬运和垒高
空间、时间的敏感期/孙瑞雪
细小事物
紧握小木钉
对细小事物的敏感
细小事物的敏感期
秩序
秩序
秩序是文明的基础/孙瑞雪
模仿
学舌
模仿的敏感期
模仿的敏感期/孙瑞雪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敏感期
审美
残缺了的威化
审美建构道德/孙瑞雪
沙和孩子们的成长/孙瑞雪
学会表达爱意
宝宝学说话
酷爱高跟鞋的芊芊
第3章 2岁半~3岁
建立概念
汽车概念的建立
自我意识产生
“我的”
“他打我了!”
自我的诞生/孙瑞雪
秩序
重新开门
车走了新路线
挂毛巾
“老师,我要归位”
一个环节也不能错
分享成长
儿童天然要走向独立/孙瑞雪
“我是孙悟空”
“老师,我很棒”
三项式
“你不是好男人”
请爸爸工作
熟悉新环境
……
第4章 3岁~4岁
执拗
垒高
色彩
语言
诅咒
追求完美
剪、贴、涂
藏、占有欲
逻辑思维
绘
延续秩序
人际关系
分享成长
第5章 04~5岁
出生
情感
人际关系
婚姻
审美
数学概念
身份确认
性别
音乐
绘画
符号
分享成长
第6章 5~6岁
婚姻
书写
数学逻辑
社会性兴趣
动植物、实验、收集
延续交往的敏感期
分享成长
第7章 6岁以上
第8章 孩子应该怎样学习
我要感谢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几盒不同的巧克力,几种不同口味的果冻,都被孩子们打开了,吃一口这个,再吃一口那个。 成人的想法:吃完这一个,再吃那一个。成人仅仅把它理解为吃,按计划地吃,并关注节约,这是一个社会系统的价值观。 孩子吃的目的是认识味道,了解外在,建构自我,这是一个生命系统的价值观。 当成人强制性地要求儿童节约时,儿童的生命建构和内心的需求就会受损和不断地挣扎。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2页 -
一个孩子用一颗话梅换走了另一个孩子的电子宠物,一个孩子用一颗掉了的牙换走了另一个孩子的遥控车。 在成人看来,交换的东西份额差距很大,常担心自己的孩子吃亏。 对儿童而言,这是最早儿童对物质世界物与物交换的发现,这个阶段,儿童还不能够判断出此物与彼物之间的各种差别,那是利益关系。 因此,我们需要尽可能的保护孩子之间的这种交易关系,直到他们的敏感期顺利度过。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捕捉儿童敏感期"的人也喜欢 · · · · · ·
捕捉儿童敏感期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8 条 )


除了感谢,我们还能说什么?
这是我以前写的评论,但随着我对蒙特梭利教育了解的深入,逐渐意识到这本书的作者对蒙特梭利教育的认识有局限性。因此,想了解蒙特梭利教育的人,还是请大家去阅读蒙特梭利本人的著作,尤其是《童年的秘密》和《吸收性心智》两本。 2008.8....
(展开)



没有错误的孩子,只有错误的成人——评《捕捉儿童的敏感期》
带孩子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对自己的耐心、爱心与意志都是一种考验,尤其是身为孩子的父亲,尽管十分疼爱宝贝女儿,但说实在的,哄着一个不会说话、不能自理、走路都走不稳的小家伙,确实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当孩子长到一定阶段,特别是一岁左右,她...
(展开)


论坛 · · · · · ·
免费送书 | 来自随意 | 2016-12-17 23:07:08 | |
和2004年版有何区别? | 来自喵呜 | 2012-05-17 14:55:15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中国妇女出版社 (2013)8.1分 2479人读过
-
新蕾出版社 (2004)8.2分 1060人读过
-
每满100减50
-
中国妇女出版社 (2018)7.9分 77人读过
-
中国妇女出版社 (2024)暂无评分 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为做父母而学习 (布莱特)
- 童年研究 (把吴钩看了)
- 南都推荐的40本早教书 (Cherry)
- 育儿书籍收藏 (linthorxiao)
- 教育孩子 (navashiva)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捕捉儿童敏感期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梵小凡 2016-02-01 15:13:25
给予会心一击的一本书,如果每个儿童都能在爱和自由里顺利度过敏感期,那将多美好。理论是吸收了,不知道将来能实践多少,成果如何。但无论如何,它传授给了懵懂的我一种新的理念。【所以说那些有强迫症的小旁友们,是没有好好度过秩序这一敏感期?这么大还喜欢咬吸管,偶尔咬自己手的自己,是没有顺利度过口的敏感期?啊感觉给人思考很多的一本书
0 有用 抛书人 2015-04-09 08:00:54
与其说捕捉,不如说发现和辨别。
0 有用 understrange 2011-05-17 22:15:09
非常实用的育儿书
0 有用 正念心师赵全宇 2014-09-25 06:49:40
指导性很强。
0 有用 蝉 2013-10-13 00:18:29
:G61/1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