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Les Faux-monnayeurs
译者: 盛澄华
出版年: 2010-6
页数: 383
定价: 26.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纪德作品系列
ISBN: 9787532749713
内容简介 · · · · · ·
《伪币制造者》在纪德全部作品中占据一个非常特殊的地位:以篇幅论,这是纪德作品中最长的译本;以类型论,这是至今纪德笔下唯一的一本长篇小说;以写作时代论,这是纪德最成熟时期的产物。在日记中,纪德称他用毕生积累而写成这部作品,是他最重要的使命,写成以后,死而无憾。因此,可以说它代表了作为思想家与艺术家的纪德的最高、最总和性的表现。该书内容宏大,描绘了较为广泛的社会现实面。它既是一部成长小说、伦理小说,也是一部心理小说,甚至还是一部表现如何提炼生活、进行艺术创作的“元小说”,在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裴纳尔偶然间发现自己私生子的身份而离家出走,又在机缘巧合下成为了作家爱德华的秘书,而爱德华又正是他最好的朋友俄理维所爱恋着的叔叔……小说真实地记录下了年轻人的困惑、疑问与反抗,记录下他们如何在道德沉沦价值失落的社会里不断摸索,又不断迷失。“伪币”寓意丰富;追查...
《伪币制造者》在纪德全部作品中占据一个非常特殊的地位:以篇幅论,这是纪德作品中最长的译本;以类型论,这是至今纪德笔下唯一的一本长篇小说;以写作时代论,这是纪德最成熟时期的产物。在日记中,纪德称他用毕生积累而写成这部作品,是他最重要的使命,写成以后,死而无憾。因此,可以说它代表了作为思想家与艺术家的纪德的最高、最总和性的表现。该书内容宏大,描绘了较为广泛的社会现实面。它既是一部成长小说、伦理小说,也是一部心理小说,甚至还是一部表现如何提炼生活、进行艺术创作的“元小说”,在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裴纳尔偶然间发现自己私生子的身份而离家出走,又在机缘巧合下成为了作家爱德华的秘书,而爱德华又正是他最好的朋友俄理维所爱恋着的叔叔……小说真实地记录下了年轻人的困惑、疑问与反抗,记录下他们如何在道德沉沦价值失落的社会里不断摸索,又不断迷失。“伪币”寓意丰富;追查伪币,也即揭露用话语及行为编织的各种谎言、伪装和虚假表象。
伪币制造者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安德烈·纪德(1869-1951),法国作家,出生于巴黎,一八九一年发表第一部小说,开始写作生涯。一九〇九年参与创办《新法兰西评论》。一九四七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小说《背德者》、《窄门》、《田园交响曲》、《梵蒂冈地窖》、《伪币制造者》,散文《地粮》、《刚果之行》等。
纪德是现代西方文学史、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广泛关注宗教、爱情、家庭、性、政治等各类问题,热烈歌吟解放与自由,以赤诚之心去担当人性中的最大可能。他是时代的见证人,更是时代的创造者,法国文坛的后起之秀如萨特、加缪等,都曾将纪德视为自己的精神导师。同时,纪德也称得上二十世纪最具争议、最令人费解的作家之一。他的“纵情”、他的“颠覆”,曾一度使他“声名狼藉”;但另一方面,他内心中同样真挚的是一种对于“神圣生活”的需要的肯定。他对同性恋的辩护、在道德伦理上的特别主张至今仍是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焦...
安德烈·纪德(1869-1951),法国作家,出生于巴黎,一八九一年发表第一部小说,开始写作生涯。一九〇九年参与创办《新法兰西评论》。一九四七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小说《背德者》、《窄门》、《田园交响曲》、《梵蒂冈地窖》、《伪币制造者》,散文《地粮》、《刚果之行》等。
纪德是现代西方文学史、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广泛关注宗教、爱情、家庭、性、政治等各类问题,热烈歌吟解放与自由,以赤诚之心去担当人性中的最大可能。他是时代的见证人,更是时代的创造者,法国文坛的后起之秀如萨特、加缪等,都曾将纪德视为自己的精神导师。同时,纪德也称得上二十世纪最具争议、最令人费解的作家之一。他的“纵情”、他的“颠覆”,曾一度使他“声名狼藉”;但另一方面,他内心中同样真挚的是一种对于“神圣生活”的需要的肯定。他对同性恋的辩护、在道德伦理上的特别主张至今仍是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译者盛澄华(1912-1970),浙江萧山坎山人。曾先后于复旦大学外文系、清华大学外文系、北京大学西语系任教。国内最早研究纪德的权威专家,他与纪德的交往已超越了一般的关系,达到相当的深度。纪德在给盛澄华的信中写道:“我保存着我们相识以来你的全部信札……我多么对你感激:因你的诱导,使我在青年学生群中获得新的友谊。”盛先生重要译著有:莫泊桑《一生》、纪德《伪币制造者》和《地粮》等。其中《地粮》自民国三十四年初版,已有六十余年未予重印,乃稀有珍本。
目录 · · · · · ·
第二部 萨斯费
第三部 巴黎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他对我的生活一无所知,但我详细地把我写《伪币犯》的计划告诉了他。他的建议总是对我有益处,因为他的视点和我不同。他担心我过于矫揉造作,以致放弃了真实的主题,而只是抓住这主题在我脑中的影子。使我不安的是,感到生活(我的生活)在这里脱离了我的作品,感到我的作品脱离了我的生活。但是,这点我是不能对他说的。在此之前,我的爱好、我的感情和我个人的经验恰如其分地给我的作品提供养料,在我写得最好的那些句子之中,我还能感到我的心在跳动。从今以后,我思想的东西和我感觉的东西之间的联系已被切断。但我在怀疑,我的作品落到抽象和虚假的地步,是否正是因为我感到自己今天不让我的心说话。想到这点,我突然明白了阿波罗和达佛涅的神话传说的含义。我在想,能同时抱住桂冠和所爱之人才是幸福。 “在小说中去除并非专门属于小说的一切成分。以前,摄影使绘画无须去关心某些确切性,同样,明天的留声机无疑将会在小说中清除增添的对话,而现实主义作家往往以这些对话为荣。外部事件、意外事件和创伤属于电影,小说应该把这些东西留给它。即使是对人物的描写,在我看来也并非完全属于这一体裁。确实如此,在我看来,纯小说(在艺术中犹如在其他事物中那样,我认为只有纯才重要)不必去管此事。戏剧也是如此。人们不用来对我说,剧作家不描写自己的人物,是因为观众会看到他们栩栩如生地出现在舞台上,因为在剧院里,我们曾多少次因演员而感到不舒服,并难受地看到他演得一点不像,要是没有他,我们会准确无误地想象出这一人物。——通常,小说说家没有充分相信读者的想象力。” 我昨天写的一切都不是真的。还有这点:现实是作为一种塑性材料才使我感到兴趣;我对可能发生的事的关注,远远超过对过去发生的事的关注。我对每个存在物的各种可能性兴趣盎然,对被道德的盖子压得萎靡不振的一切痛哭流涕。 我感到,有一种悲剧至今为止几乎被文学遗忘。小说注意的是命运的起伏、好运或恶运、社会关系、激情、性格...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22页 -
洛拉看来没有发现自己的能力,而我则洞察自己心中的秘密,但我清楚地知道,在此之前,我写的每一行文字都是间接地受到她的启示。她在我身边时,我感到她还很幼稚,但我能言善辩的能力,却要归功于我不断教育她、说服她和吸引她的愿望。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就会立刻想到:她知道了会说什么?我抛弃了自己的喜怒哀乐。我甚至感到,如果不是她在这里使我明确地显示出来,我这个人的轮廓就会变得过于模糊,我只有在她旁边才有自己的模样,才有确定的形状。在此之前,是什么错觉使我认为,我把她塑造得和我相像?相反,是我变得和她相像,这点我却没有发现!或者不如说,由于爱情的影响奇特地交织在一起,我们两人相互改变对方的形状。两个相爱的人都在不知不觉之中不由自主地根据自己在对方心中看到的这种偶像来塑造自己……真爱的人都弃绝真诚。 她就这样使我受骗上当。她的思想到处伴随着我的思想。我欣赏她的嗜好、她的好奇心和她的素养,却并不知道她对我喜爱的东西具有极大的兴趣只是出于对我的爱。因为她不善于发现任何东西。我今天才知道,她欣赏的每个事物,对她来说都是一张休息的床铺,使她的思想可以偎依着我的思想躺在上面,这完全不符合她本性的深切需要。“我对自己修饰、打扮,都是为了你。”她一定会这样说。而我所希望的,却都是为了她,希望她这样做会满足某种个人的内心需要。但是,她为了我而在自身中增添的一切,都将荡然无存,甚至不会有遗憾,不会有缺乏的感觉。总有一天,人会重现其真相,因为时间慢慢地脱掉他借来的一件件衣服。如果对方爱的只是这些衣服,那么他紧紧抱住的就只是已经脱掉的华丽服装,只是一种回忆……只是悲伤和绝望。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2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伪币制造者"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伪币制造者"的人也喜欢 · · · · · ·
伪币制造者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9 条 )

新生的方式——读纪德《伪币犯》

俄罗斯套筒中的真实与虚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伪币制造者》是纪德唯一的长篇小说,也是公认的元小说的开山之作。小说主题并非唯一,不是单纯反映生活的某一方面,而是城市生活的全部,涉及了家庭矛盾、婚姻关系、家庭教育、社会伦理、人性道德等多个方面,还探讨了未成年人现状和犯罪、三角同性恋等问题,对生活进行了万... (展开)
《伪币制造者》:安德烈·纪德的清明上河图

感觉法国的文艺感源于这部小说

由此处走进纪德构建的“镜渊”世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纪德通过斐奈尔、俄理维、爱德华及其他一系列人物的视角切换,而且是一种非常频繁的视角切换,给读者做成一种若即若离的阅读体验。另外,纪德还用日记、信件和小说叙述的切换中,给读者提供了进出小说并深入作者创作过程的通道。 在这本《伪币制造者》中,你会发现斐奈尔朋友俄... (展开)
在生活的表象中寻找自由选择
论坛 · · · · · ·
翻译如何? | 来自fleur(焦虑中) | 2022-10-11 17:26:57 | |
请问这本什么时候上架呀? | 来自Yann | 6 回应 | 2010-08-08 10:57:48 |
许钧:独特的目光和多重的选择 | 来自上海译文新文本 | 2010-06-11 13:53:41 | |
王辛笛:忆盛澄华与纪德 | 来自上海译文新文本 | 2010-06-11 13:48:10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5 )
-
Vintage (1973)暂无评分 10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8.4分 444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3)8.5分 449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8.3分 389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世纪百部最佳同志小说 (几何)
- 2010年5.1~7.10大陆推出的外国文学新书 (Onetti)
- 世纪新文本出版中心出书目录 (上海译文新文本)
- 那些虽不热门,却想推荐给所有人的好书 (°Landy)
- 欧美严肃文学与流行文学作品选 (Lightsage)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伪币制造者的评论:
feed: rss 2.0
10 有用 Viola 2012-02-07 22:57:52
原以为纪德依旧在描写着那种无望的爱,事实上却看到了各式无望的人生。
4 有用 虫虫 2018-12-11 14:40:23
极具特色的一部佳作,大师们的写作手法都很任性,书中没有一个绝对的主角,众多人物像树枝一样复杂地围绕在情节的主干上,纪德采用书中书的形式将伪币制造者一书的创作嵌入到书中人物当中,博尔赫斯称这是一部令人称奇的作品,风格上感觉受陀思妥耶夫斯基影响颇深,有点《群魔》的影子。
2 有用 小米=qdmimi 2011-12-14 00:23:53
与旧版无区别,除了没有译者序和人名对照表,连出版说明都没了。
2 有用 徐若风 2014-05-10 20:04:17
2014读书目前最佳,极尽成熟、精巧、复杂于一身。
4 有用 暮云平ym 2014-07-06 19:39:55
其实,看完这本书,本来很想写一篇评论,最后还是搁下了笔。唯一想说的浓缩成了一句话:不会讲故事的哲学家最好不要写小说。 也许小说本身包含很深刻的思想,可是小说毕竟是小说,说不清一个完整清晰的故事,读者读起来很累,理解起来很费劲,相信作者写完后也会缺少成就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