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法] 米歇尔·福柯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副标题: 人文科学考古学
原作名: Les Mots et les Choses. Une archéologie des sciences humaines
译者: 莫伟民 / 莫伟民
出版年: 2001-12
页数: 506
定价: 26.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上海三联学术文库
ISBN: 9787542616319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副标题: 人文科学考古学
原作名: Les Mots et les Choses. Une archéologie des sciences humaines
译者: 莫伟民 / 莫伟民
出版年: 2001-12
页数: 506
定价: 26.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上海三联学术文库
ISBN: 9787542616319
内容简介 · · · · · ·
《词与物》是西方文化考古学家福柯最要的代表作,是“一部关于新思想的伟大作品”(德勒兹语)。这不仅是因为《词物》对自文艺复兴以来直至20世纪的整个西方文化和知识史都作了细致入微的、富有创见和深度的梳理和剖析,而且更因为它从根本上驱除了笼罩在当代知识形式的决定性条件之上的人类学主体主义的迷雾,批判了自笛卡尔、尤其自康德以来200多年西方哲学传统的先验意识哲学和主体主义。
词与物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米歇尔·福柯(1926-1984)是并且仍将是最为光彩夺目的思想大师之一。福柯的著作已补译成60多种文字,就足以说明他所具有的世界性的影响。他的思想是“最伟大的现代哲学之一”。
目录 · · · · · ·
前言
第一编
第一章 宫中侍女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二章 世界的平铺直叙
第一节 四种相似性
第二节 记号
第三节 世界的界线
第四节 物的书写
第五节 语方的存在
第三章 表象
第一节 堂吉诃德
第二节 秩序
第三节 符号的表象
第四节 被复制的表象
第五节 相似性的想象
第六节 “智力训练”与“分类学”
第四章 言语
第一节 批评与评论
第二节 普通语法
第三节 动词理论
第四节 表达
第五节 指明
第六节 衍生
第七节 语言四边形
第五章 分类
第一节 史学家说了些什么
第二节 自然史
第三节 结构
第四节 特性
第五节 连续与灾难
第六节 怪兽与化石
第七节 自然的话语
第六章 交换
第一节 财富分析
第二节 货币和价格
第三节 重商主义
第四节 质押与价格
第五节 价值的形成
第六节 功效
第七节 一般图表
第八节 欲望与表象
第二编
第七章 表象的界限
第八章 劳动、生命和语言
第九章 人及其复本
第十章 人文科学
· · · · · · (收起)
第一编
第一章 宫中侍女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二章 世界的平铺直叙
第一节 四种相似性
第二节 记号
第三节 世界的界线
第四节 物的书写
第五节 语方的存在
第三章 表象
第一节 堂吉诃德
第二节 秩序
第三节 符号的表象
第四节 被复制的表象
第五节 相似性的想象
第六节 “智力训练”与“分类学”
第四章 言语
第一节 批评与评论
第二节 普通语法
第三节 动词理论
第四节 表达
第五节 指明
第六节 衍生
第七节 语言四边形
第五章 分类
第一节 史学家说了些什么
第二节 自然史
第三节 结构
第四节 特性
第五节 连续与灾难
第六节 怪兽与化石
第七节 自然的话语
第六章 交换
第一节 财富分析
第二节 货币和价格
第三节 重商主义
第四节 质押与价格
第五节 价值的形成
第六节 功效
第七节 一般图表
第八节 欲望与表象
第二编
第七章 表象的界限
第八章 劳动、生命和语言
第九章 人及其复本
第十章 人文科学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It is no longer a question, in fact, of repeating what had already been said(言下之意,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释经学是以对已经被言说的事物的“评论”或“重复”), but of defining through what figures and images, by following what order, to what expressive ends, and in order to declare what truth, God or the Prophets had given a discourse the particular form in which it was communicated to us.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9页 -
criticism judges it (representation and truth) and profanes it. Now as language in the irruption of its being, and questioning it as to its secret, commentary halts before the precipice of the original text, and assumes the impossible and endless task of repeating its own birth within itself: it sacralises language.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上海三联学术文库(共33册),
这套丛书还有
《中国人性论史 先秦篇》《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型》《情感与时间》《概念恐惧·致死的病症》《感应与心物》
等
。
喜欢读"词与物"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词与物"的人也喜欢 · · · · · ·
词与物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5 条 )


《词与物》2016版_勘误与注释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豆瓣上第一次写书评(第二次说话),决定写一个不定期更新的勘误与注释。 想法很简单:这些年在豆瓣和微信读书上看过的有限的几十本译介学术书,尤其其中学术向的畅销书 - 比如本书 - 在读者评论里总有人声嘶力竭地吐槽翻译。不可否认的是很大一部分学术书的翻译是很成问题的... (展开)> 更多书评 35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1 )
-
Vintage (1994)9.3分 196人读过
-
上海三联书店 (2016)8.7分 848人读过
-
Routledge (2002)9.1分 70人读过
-
Routledge (2001)9.5分 3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愿主使他们的灵魂得享安息----作家非正常死亡录 (RMR)
- 豆瓣五星图书【哲学】 (爱玛·包法利)
- 豆瓣五星图书【文化研究】 (爱玛·包法利)
- 书海无涯 (佾云)
- 吾之电子图书馆 (玫瑰红茶)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词与物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项平 2018-10-04 20:30:55
高二读,二十包邮买的复印版(质量堪忧,以及从未能读下去),有生之年一定入正。
309 有用 Sin 2015-09-10 23:25:48
评分敬翻译! 浩浩荡荡读了1年枕边书,从睡不着了读一读有助睡眠到越读越气,莫伟民老师你也真的再莫为民翻译了,整本书翻译的宛如一坨搅浑的屎,没有一句话是通顺的,宛如不懂法语的小学生对着法文辞典逐字翻译,怪不得三联十几年间无再版,乃现代人文学科的悲哀。早知不如啃法语了,这500页看的我如同嚼屎!
53 有用 Shayne 2014-01-25 21:39:39
本书让人在试图将其归为某类著作时感到汗颜,因为它处理了我们16世纪以来归置知识的几乎全部形态,并把它们置于一系列考古学地层中。福柯划分了三种“知识型”,即文艺复兴时期基于相似性的知识型、古典时代基于同一与差异之表象理论的知识型、以及19世纪以来基于先验的人之有限性的知识型,并以劳动、生命和语言三个领域中的知识流变为例。福柯的具体工作更多地是一种静态分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抛弃了现代性在17世纪一劳永... 本书让人在试图将其归为某类著作时感到汗颜,因为它处理了我们16世纪以来归置知识的几乎全部形态,并把它们置于一系列考古学地层中。福柯划分了三种“知识型”,即文艺复兴时期基于相似性的知识型、古典时代基于同一与差异之表象理论的知识型、以及19世纪以来基于先验的人之有限性的知识型,并以劳动、生命和语言三个领域中的知识流变为例。福柯的具体工作更多地是一种静态分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抛弃了现代性在17世纪一劳永逸地确立的陈词滥调,而是表明古典时代同样是一个我们今日难以触及的时代。在末尾,福柯分析了新的“人文科学”及其局限性,导出了人刚刚诞生两百年,且即将死去的结论,这既是对现象学哲学话语的精彩超越,又是对尼采系谱学工作的复苏。虽结论尚容争议,本书表现出的强大的驾驭一手文本、看出新意的能力还是令人叹为观止。 (展开)
8 有用 elisa 2014-05-18 10:00:34
承认自己看不懂汉字的堆砌
6 有用 丰老 2013-12-06 15:59:10
牛作,可惜不懂法语只能吃嚼过的,吃到恶心处自然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