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金字塔原理:逻辑思维与表达呈现
金字塔原理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主次分明的逻辑思路、表达方式和规范动作。
金字塔的基本结构是:中心思想明确,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先重要后次要,先全局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
金字塔训练表达者:关注、挖掘受众的意图、需求、利益点、关注点、兴趣点和兴奋点,想清内容说什么、怎么说,掌握表达的标准结构、规范动作
金字塔帮助达到沟通目的:重点突出,思路清晰,主次分明,让受众有兴趣、能理解、能接受、记得住
搭建金字塔的具体做法是:自上而下表达,自下而上思考,纵向疑问回答/总结概括,横向归类分组/演绎归纳,序言讲故事,标题提炼思想精华
金字塔原理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芭芭拉•明托
麦肯锡公司第一位女性咨询顾问。明托是哈佛商学院录取的第二批女学员之一,毕业时被国际知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聘请为该公司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性咨询顾问。她在写作方面的优势很快得到麦肯锡高层的赏识,负责提高麦肯锡公司员工的写作能力,致力于探索条理清晰的文章所必需的思维结构。本书在1973年首次出版,当即引起轰动,畅销欧美市场30年不衰,书中传授的方式与技巧,被公认为即便对于最有经验的管理者来说也是十分关键的。
目录 · · · · · ·
中文版序 1
前言 5
第1篇 表达的逻辑
第1章 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
归类分组,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
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
自下而上思考,总结概括
第2章 金字塔内部的结构
纵向关系
横向关系
序言的结构
第3章 如何构建金字塔
自上而下法
自下而上法
初学者注意事项
第4章 序言的具体写法
序言的讲故事结构
序言的常见模式
序言的常见模式——以咨询为例
第5章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区别
第2篇 思考的逻辑
第6章 应用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
结构顺序
程度顺序
第7章 概括各组思想
总结句避免使用“缺乏思想”的句子
总结句要说明行动产生的结果/目标
找出各结论之间的共性
第3篇 解决问题的逻辑
第8章 界定问题
界定问题的框架
展开问题的各要素
发掘读者的疑问
开始写序言
实战案例
第9章 结构化分析问题
从信息资料入手
设计诊断框架
使用诊断框架
建立逻辑树
是非问题分析
第4篇 演示的逻辑
第10章 在书面上呈现金字塔
突出显示文章的框架结构
上下文之间要有过渡
第11章 在PPT演示文稿中呈现金字塔
设计文字PPT幻灯片
设计图表PPT幻灯片
故事梗概
第12章 在字里行间呈现金字塔
画脑图(在大脑中画图像)
把图像复制成文字
附录1 在无结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方法
附录2 序言结构范例
附录3 本书要点汇总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前言 5
第1篇 表达的逻辑
第1章 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
归类分组,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
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
自下而上思考,总结概括
第2章 金字塔内部的结构
纵向关系
横向关系
序言的结构
第3章 如何构建金字塔
自上而下法
自下而上法
初学者注意事项
第4章 序言的具体写法
序言的讲故事结构
序言的常见模式
序言的常见模式——以咨询为例
第5章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区别
第2篇 思考的逻辑
第6章 应用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
结构顺序
程度顺序
第7章 概括各组思想
总结句避免使用“缺乏思想”的句子
总结句要说明行动产生的结果/目标
找出各结论之间的共性
第3篇 解决问题的逻辑
第8章 界定问题
界定问题的框架
展开问题的各要素
发掘读者的疑问
开始写序言
实战案例
第9章 结构化分析问题
从信息资料入手
设计诊断框架
使用诊断框架
建立逻辑树
是非问题分析
第4篇 演示的逻辑
第10章 在书面上呈现金字塔
突出显示文章的框架结构
上下文之间要有过渡
第11章 在PPT演示文稿中呈现金字塔
设计文字PPT幻灯片
设计图表PPT幻灯片
故事梗概
第12章 在字里行间呈现金字塔
画脑图(在大脑中画图像)
把图像复制成文字
附录1 在无结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方法
附录2 序言结构范例
附录3 本书要点汇总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第一篇:写作的逻辑 文章条理不清很多时候与写作风格(即遣词造句的方式)无关,却同文章的结构,也就是句子的组织顺序有关(不管句子本身写得是好是坏)。如果某人写出的文章条理不清,很可能是因为其表达思想时采用的顺序与读者的理解发生了矛盾。 在金字塔结构中,思想之间的联系方式可以是纵向的,即任何一个层次上的思想都是对其下一个层次上的思想的总结;也可以是横向的,即多个思想因共同组成同一个逻辑推断式,而被并列组织在一起。 金字塔结构组织的思想——从金字塔的最顶部开始,沿各个分支下展开。首先表达的主要思想将使读者对该表述产生疑问,而主要思想的下一层上的思想将对此做出回答。通过不断地进行疑问/回答式的对话,读者就可以了解文章中的所有思想。 第一章:为什么选择金字塔结构 基本上,大脑会认为一同发生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某种关系,并且会将这些事情按某种逻辑模式组织起来。 当大脑发现其需要处理的项目数量增加到4个或5个以上时,就会开始将其归类到不同的逻辑范畴中,以便于记忆。 但是仅仅以逻辑的方式将思想或概念分组是不够的,还必须找出其逻辑关系。= 控制表达思想的顺序是做到清晰写作的惟一最重要的行为,而最清楚的顺序就是先提出总结性思想,然后再提出被总结的具体思想。 条理清楚的书面文书应当具有金字塔结构,并且不断“自上而下”地向读者传递信息。 第二章:金字塔中的子结构 纵向:疑问/回答式对话:确定某一层次上的思想组必须表达哪种信息(必须回答针对上一层次提出的疑问) 横向:演绎或归纳逻辑:你组织在一起的思想是否以符合逻辑的形式表达了这种信息 序言结构:开头应向读者说明“情境”的时间和地点,在这一情境中应当发生了某件事情称为“冲突”,使读者提出你的文章中将要回答的疑问。 第三章:如何构建金字塔结构 自上而下法 准备讨论的主题——准备回答的关于这个主题的问题(文章针对的对象希望文章写完后能够回...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人类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只有用某种方式将思想表达出来——说出来或者写下来,我们才能够准确地把握自己的思想。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1篇 表达的逻辑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金字塔原理(共6册),
这套丛书还有
《金字塔原理(全新精装修订版)》《金字塔原理》《金字塔原理2》《金字塔原理》《金字塔原理》
。
喜欢读"金字塔原理"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金字塔原理"的人也喜欢 · · · · · ·
-
- 麦肯锡方法 7.3
-
- 学会提问 8.2
-
- 暗时间 8.4
-
- 思考的技术 7.9
-
- 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 7.4
-
- 你的灯亮着吗? 8.0
-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精华版) 8.2
-
- 改变 8.7
-
- 批判性思维 8.3
-
- 演说之禅 8.4
金字塔原理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29 条 )






《金字塔原理》:这本书正在改变国人的写作习惯
在职场上,汇报工作是有技巧的。汇报做得好,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实践的不足。正如新东方员工在年会上的吐槽:“干得累死累活,到头来干不过写PPT的。”这种现象当然不好,但也从反面印证了汇报技巧的重要性。我们先来看这样一段话,这是某个秘书人员跟主管汇报一个需要改期的会...
(展开)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02)8.1分 9701人读过
-
Minto Intl (1996)8.6分 113人读过
-
南海出版公司 (2019)8.0分 7837人读过
-
南海出版公司 (2013)7.8分 331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广告人必读书系 (空手)
- 金融博物馆书院2012年1-3月推荐书单 (金融博物馆书院)
- 从用户出发的互联网产品经理(PM)读物 (KentZhu)
- 37°暖书单(二) (37°暖)
- 经济金融管理类书籍 (行者天莱)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金字塔原理的评论:
feed: rss 2.0
291 有用 卡尔 2013-10-11 19:40:54
其实,我用一百字就能说清楚。……金字塔原则就是,任何事情都可以归纳出一个中心论点,而此中心论点可由三至七个论据支持,这些一级论据本身也可以是个论点,被二级的三至七个论据支持,如此延伸,状如金字塔。 ——冯唐
6 有用 ILYZ 2014-04-28 17:41:08
简直拯救了我这个白痴。几乎手把手的教我如何整理思想,希望我能越来越好。
12 有用 137710 2014-09-30 08:30:37
这么简单的理论能写两本书来叙述,可自证作者本人完全掌握了整个概念
9 有用 二十九斋 2012-04-01 12:20:29
时隔一年后再读金字塔原理还是另有他窥的。能否与书产生共鸣,也是和你的知识与阅历相关的。
19 有用 null 2013-02-21 15:44:30
只要受过研究生学术训练并能写出合格科研论文,本书就全是废话;但考虑到国内管理学学术水平,本书还是很有用。当然不排除我是SB未能读懂本书精髓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