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在《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一书中,韦伯长篇大论地分析了中国的国家、法律、城市、行会、士人阶层、正统礼教、异端信仰等等,无非是想借此构筑出:中国人想的是什么(例如:传统主义的价值取向、巫术性的世界图像)、做出的是什么(例如:家产制政体、家族社会、家族经济组合),以及所想与所做的之间的辩证关系。其中,主导此一辩证关系之进行的儒教官绅知识阶层,于韦伯所构筑的传统中国历史舞台上,展现出使得中国整体文明进展之与西方大相径庭的坚实活力。
由于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韦伯的研究虽然仍属历史范畴,其途径却与一般史学者惯常采用的稍有出入。简言之,韦伯较注重的是贯穿于整个文明中一些较为不变的现象。因此,尽管王朝屡屡更迭,官制也代代有差,在韦伯看来,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家产制支配后,中国基本上就是个家产官僚制国家,具有家产官僚制的一般特性(而置诸如君权相权消长等问题不谈)...
在《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一书中,韦伯长篇大论地分析了中国的国家、法律、城市、行会、士人阶层、正统礼教、异端信仰等等,无非是想借此构筑出:中国人想的是什么(例如:传统主义的价值取向、巫术性的世界图像)、做出的是什么(例如:家产制政体、家族社会、家族经济组合),以及所想与所做的之间的辩证关系。其中,主导此一辩证关系之进行的儒教官绅知识阶层,于韦伯所构筑的传统中国历史舞台上,展现出使得中国整体文明进展之与西方大相径庭的坚实活力。
由于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韦伯的研究虽然仍属历史范畴,其途径却与一般史学者惯常采用的稍有出入。简言之,韦伯较注重的是贯穿于整个文明中一些较为不变的现象。因此,尽管王朝屡屡更迭,官制也代代有差,在韦伯看来,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家产制支配后,中国基本上就是个家产官僚制国家,具有家产官僚制的一般特性(而置诸如君权相权消长等问题不谈)。
中国的宗教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马克斯·韦伯
Weber,1864-1920),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社会理论家,也是现代一位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社会学创立以来最伟大的社会学家之一。公认的社会学三大“奠基人”之一(其他二者为卡尔·马克思(Karl Marx)与爱米尔·杜尔凯姆(Durkheim),早期流行的另一说为马克斯·韦伯,埃米尔·迪尔凯姆,格奥尔格·齐美尔)。其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他的成就开创了比较社会学、理解社会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指出了理性对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系统的阐释了东西方宗教伦理差异对于社会现代性以及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他和迪尔凯姆被认为是宗教社会学最早的开创者,也是宏观社会学的集大成者。其学术成就之宏大精深,影响之深远,在社会学界乃至整个世界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上都是空前绝后的。
目录 · · · · · ·
总序二 苏国勋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
译序简惠美
导言韦伯与《中国的宗教》康乐
.
第一章 社会学的基础之一:城市、君侯与神祗
一、货币制度
二、城市与行会
三、诸侯的行政与神的观念:与中东相比较
四、中央君主的卡理斯玛祭司地位
.
第二章 社会学的基础之二:封建国家与俸禄国家
一、采邑制的世袭性卡理斯玛性格
二、统一的官僚体制国家之复兴
三、中央政府与地方官吏
四、公共的负担:徭役国家与租税国家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直接支配人类行为的是利益,而不是理念。但是,由理念所创造出的世界图像,常如铁道上的转辙器,决定了轨道的方向。在这轨道上,利益的动力推动着人类的行为。 历史的步伐时快时慢,然而其深层的结构或力量却只能从一个长时期中来了解及掌握。 ... 对下一代的期望仍在中举做官,而土地更是被当做一切财富中最为可靠的一种。这种模式的“经营”,在韦伯看来,只能算“掠夺式的资本主义”,而与西方近代理性的、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恰好背道而驰。 话说回来,尽管韦伯认为中国家族伦理的强固存在,是妨碍资本主义萌芽的重大因素之一,他并没有说这样的一种组织及其伦理就不能接受资本主义——至少在技术层面上。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导言 -
采邑本身的世袭性格,并不(像西方后来的发展那样)具有决定性,而毋宁被认为是一种恶习。 (查看原文)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中国的宗教"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宗教社会学・宗教与世界 9.0
-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9.3
-
- 经济与历史 支配的类型 9.3
-
- 支配社会学 9.5
-
- 学术与政治 9.5
-
- 印度的宗教 8.1
-
- 法律社会学・非正当性的支配 9.3
-
- 古犹太教 8.4
-
- 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 8.6
中国的宗教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6 条 )




信任与冷漠——对韦伯的中国观察
> 更多书评 76篇
论坛 · · · · · ·
韦伯所说的理性化究竟代表了什么? | 来自苏益格 | 2022-04-30 21:29:09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7 )
-
商务印书馆 (2004)8.1分 1180人读过
-
Free Press (1968)8.4分 43人读过
-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8)7.7分 521人读过
-
上海三联书店 (2020)8.1分 46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广西师大精装版韦伯文集 (疯行)
- 中国宗教史研究【2】 (南池子)
- 买书如山倒 读书如抽丝【叁】 (貳貳肆零叁仟萬)
- 开阔视野2 (靜)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中国的宗教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南池子 2012-04-20 16:24:36
有很多有意思的观点
31 有用 雨雨摇摇鱼 2014-10-23 18:02:53
这本书我看过,俞敏洪一定没看过 克里斯马感觉高大上 巫术研究了很多
3 有用 闹热的牛刀 2016-09-07 21:50:23
为什么中国没有诞生出资本主义?为什么佛教僧侣的冥思与理性的日常行为之间,是无法架桥相通的?由无数的因习所套在中国人身上的外在枷锁,与缺乏一种由内而外的、由某种中心的、自主的价值立场所呈现出来的统一的生活态度,形成基本的对比。所有这些,该作何解释呢?
1 有用 反派角色 2018-01-21 16:15:59
韦伯在该书中梳理了中国社会及其主要的价值体系,目的在于将“中国的宗教”的伦理拿来与资本主义精神和禁欲的新教伦理做一比较研究。大师的洞察力和精彩的分析无处不在,使人醍醐灌顶。除了正文部分以外,杨庆堃教授在书尾的导论,提纲挈领,颇值得细读。
6 有用 lemonsino 2017-05-30 00:35:39
被点通了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