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的书评 (396)

欧米 2007-03-23 11:15:14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7版

凡所有相,皆为虚妄

很多朋友听说我准备看宗教书籍,都说我变态。呵呵,其实,看宗教类的书籍不是为了信教,寻求解脱,而是喜欢宗教中富有哲理的那部分,我相信,这寓意其中的哲理,是对我们有帮助的。 因为宗教是以爱为出发点的,它能让我们在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社会中保持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  (展开)
Ivyvy 2009-08-03 21:04:42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7版

佛陀教你幸福

夏末的午后,并不热。道家分析今年属“霹雳火”,结果真的就多雷雨天气。预报天天都说有雷雨。但是今天并没有发生,而是有久违的蓝天。朋友短信说在南锣鼓巷的三棵树听着小野丽莎读《阿米》,生活简单美好。于是在钢筋水泥写字楼里的我,霎那间也有一丝微笑浮上嘴角。幸福在此...  (展开)
如是奉星 2008-02-11 12:21:06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7版

人生,没有线路没有止境的漂泊

如果信仰佛教是为了祈求自己生活得更好,这没什么错误。世界上任何一种宗教都不是为了让人生更痛苦而创立的。 不管你人生快乐的基础是建立在财富,爱情,家人健康,还是为了这个世界上不再有贫穷和不公,总之你需要寻求心灵的轻松和安宁而活着。  从这样的观点去理解《正见...  (展开)
改名叫无名 2008-11-19 22:45:38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7版

无明又有什么不好

如果以佛教的理念来看,读到这本书就是因缘。 记得《金刚经》里佛陀说,若读此经,并信奉其中的一句话,则所得的惠泽胜过对佛用万两金银的供养。(大体就这意思吧,我背不出原文) 我是因为这句话而流了眼泪的,你只要想想,这是怎样的对比。你只需要微微靠近这扇门,哪怕就只...  (展开)
账号已注销 2012-01-18 12:22:19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7版

怎样才算是真正的佛教徒?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2007-2008年期间,我曾经严格遵守佛教戒律,食素、诵经、持咒、禁欲,希望借助佛教仪轨来摆脱烦恼,获得精神解脱。由于没有明师的指点,自己盲修瞎练,不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而使心智越来越古怪,性格越来越沉郁。再加上目前的大陆佛教日渐堕落,有很多所谓的“大师”不但学无...  (展开)
申仙 2018-03-05 19:26:33 新星出版社2017版

千年暗室,一灯即明

《武林外传》58回里出场过一位佟掌柜的师妹,名叫南宫残花,有印象的读者一定都不会陌生她信佛后追求天人合一所坚持的素食主义,甚至到了一种癫狂的程度。在大众的印象中,不疯魔不成佛似乎是一种类同贬义的佛教定义,枯燥、偏执、忧虑、悲情、格格不入,更有人讽刺说佛家教徒...  (展开)
毛羊 2010-01-05 19:30:28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7版

三大感想

《正见》-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2007 此书是我的大爱,一直想写点什么,但是头绪太多,无从写起。或者又对自己说,了解了就好了,没什么好写的。LY同学昨天却给了我一个契机,嘿嘿。 我的重要感想包括: 1. 佛教几乎不像宗教,悉达多没有叫你把他当神或偶像崇拜。它更是一种...  (展开)
Cy钰 2007-12-21 16:10:21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7版

-----

'无论理论讲得多深,最终都要回到大家的身心行持上来,理念课的目的也不是讲多深的理论,而是注重佛法在大家身心上发生作用,让大家转心、转变不好的业习气。“听闻随转修心要”,这种好的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和不容易。 '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著《近乎佛教徒》,简体中文版书...  (展开)
白起 2011-06-19 16:01:11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7版

无常、空、苦、涅槃

在豆瓣开了一个专栏,主要写投资与自我管理方面,欢迎关注:http://read.douban.com/column/93927/ 所谓 无常 所谓“常”,就是独立的存在,可以不受其他事物变动的影响。无常的含义就是没有绝对的独立的存在。空间、时间也是一样,这个爱因斯担已经证明过了。现在的科学规...  (展开)
那天 2009-09-09 19:30:26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7版

越正直,越舒服

《正见》中有句话:“正确的姿势不只容易做到,而且十分经济,它还能让你的情绪不被快速反应所控制。它给了你一些空间,让你更清醒。”《正见》并不是一本谈瑜伽的书,但用这句话来形容瑜伽体式何其恰适!我现在已经将这句话作为我瑜伽练习的指南了。 长期伏案的不良姿势造成...  (展开)
素聞(明照) 2007-09-18 14:27:55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7版

正知正见,涅磐之始

正知正见,涅磐之始 ——记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正见》 文/张素闻 李连杰在这本书的序言里说:“若想从无明到无名,真诚推荐大家细读这本书。”建筑师姚仁喜将翻译这本书的功德回向给三十年前往生的母亲,以及一切如母众生。这么简单的一句话,饱含着对六道众生的恭敬...  (展开)
一曲微茫 2010-11-18 16:05:15 Shambhala2006版

Lost in translation

终于把这本书读完了,感谢胡同学校,为了准备佛像的讲解给了我一个理由把这本书通读了一遍。 之前看过这本书的中译本《正见》,当时真是推崇的不得了,因为很少看到这样真诚的关于佛教得书。 这次看英文版感觉到最大的不同就是这本书的语言似乎犀利了,好像柔软的外壳磨损了...  (展开)
omahum 2009-12-21 14:24:10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7版

《正见》读书笔记

四印法的美妙逻辑: 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一切事物为短暂而无价值) 一切情绪皆苦 (不攀缘自我 个性制造障碍) 一切事物皆无自性 (执着现象是徒劳) 解脱超越概念 1.无明 无明单纯的就是不了解事实,或对事实了解不正确,或认识得不完整。 所有这些形式的无明,都导致误解...  (展开)
川貝 2009-02-18 18:03:09 商周出版2007版

半个佛教徒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佛教四法印 诸行无常: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 诸漏皆苦:一切情绪皆悲苦 诸法无我:一切事物皆无自性 涅磐寂静:涅磐超越概念 最开始的开始,净饭王的儿子悉达多·乔达摩是一个脆弱的人,并非传说中的少林神僧身怀绝技,功夫盖世,但是有一颗悲天悯人的慈善之心,看不得衰败...  (展开)
柚子竹 2012-10-23 08:36:50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7版

部份書後摘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部份書後摘記: #作者簡介# 宗薩江洋欽哲仁波切:編寫并執導過電影《高山上的世界杯》(The Cup)及《旅行者與魔術師》(Travellers and Magicians)。 ——已在豆瓣電影備註,抽空翻一翻。 #中文版序# 幾世紀一來,極度實用主義的中國人採用了儒家,而非佛...  (展开)
Ada 2011-11-14 17:09:01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7版

近乎佛教徒——《正见》

说起来,我并不是一位佛教徒。 如果引用作者所说的“合格佛教徒”定义来讲,我连“非合格”都达不到,并不是皈依与否的区别,是我自己还心存怀疑。 每一个开始相信佛教的人,都会有各自的故事,而这所有我们统称为“个人因缘”。 至于我自己的因缘,则是通过教义令我明白了我执...  (展开)
独孤伽罗 2010-06-08 17:34:03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7版

佛即是心

在我看来,佛即是心! 佛学不是神学,佛学正确的说应该是哲学,或者说是人生之学。佛在世时是人,佛往生后,即是每个人的心。学佛,也就是修心。所谓六道轮回,六道即在每个人的心中,心生善念,即你的心在天道、,修罗道、人间道之间游走;而心生恶念,你的心即在畜生道、饿...  (展开)
mygigi 2008-09-22 11:11:31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7版

空性无边

一,还原真实的佛教 看完这本书,很欣慰地发现我以前对佛教的偏见原来真的只是世俗的误导,还原了佛教的本性。 佛教本不等于剃度、出家、斋戒、也不等于禅宗密宗之争,更不是供奉菩萨罗汉,这些,都是外相。真是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所有的守则只是条例,只有你自...  (展开)
T.T推荐 2007-09-23 08:31:29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7版

来自田原BLOG的评价

特别推荐大家看《正见》,作者是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一名修行者、上师、作家还是一名导演。贝托鲁奇的《小活佛》就有他的一份功劳,而他自己也导演了《高山上的世界杯》及《旅行家和魔法师》两部片子。 这本书特别深入浅出,不管你是否对佛教感兴趣,看看这本书都会获益非浅...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9 20 后页> (共396条)

订阅正见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