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在我们身处其中的变化迅猛的世界,竞争日益激烈。以企业为主要代表的组织忙于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因此变得越来越机械、越来越没有人性,越来越强迫员工长时间工作;而个人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只有疲于奔命,许多人实际上除了工作外几乎不再有别的自由空间,即使双休日、节假日也都在公司中度过,对他们来说,人生就是完成一项又一项永远也完成不了的任务。当组织或个人整天忙忙碌碌,失去自我,忘记自己本来的角色,只把自己当作是社会进步的必要元素。无名无姓的工作角色、政府报告中的统计数字时,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实际上已经变成了纯粹的工作机器,除了工作外生命不再有别的含义,就像是一件空空如也的雨衣。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我们沦为空雨衣?在本书中,查尔斯・汉迪不仅感悟到组织或个人生命之有可能沦为空雨衣,还进一步探究了其中深刻的原因所在,他将之归结为“,怖谬的存在”。在本书中,...
在我们身处其中的变化迅猛的世界,竞争日益激烈。以企业为主要代表的组织忙于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因此变得越来越机械、越来越没有人性,越来越强迫员工长时间工作;而个人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只有疲于奔命,许多人实际上除了工作外几乎不再有别的自由空间,即使双休日、节假日也都在公司中度过,对他们来说,人生就是完成一项又一项永远也完成不了的任务。当组织或个人整天忙忙碌碌,失去自我,忘记自己本来的角色,只把自己当作是社会进步的必要元素。无名无姓的工作角色、政府报告中的统计数字时,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实际上已经变成了纯粹的工作机器,除了工作外生命不再有别的含义,就像是一件空空如也的雨衣。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我们沦为空雨衣?在本书中,查尔斯・汉迪不仅感悟到组织或个人生命之有可能沦为空雨衣,还进一步探究了其中深刻的原因所在,他将之归结为“,怖谬的存在”。在本书中,查尔斯・汉迪列举了9个悖谬――我相信这些,怖谬也存在于中国社会之中。并且,你要是留意并愿意用心思考的话,势必还能找到更多的悖谬。
作者简介 · · · · · ·
查尔斯・汉迪生于1932年,商业经济学家,曾任伦敦商学院教授、英国技术协会(the Royal Society of Arts)主席,并在BBC“今日”节目中主持“今日思想”栏目。著有《空雨衣》、《超越确定性》、《非理性的时代》、《理解组织》、《管理之诸神》、《等待大山挪开》等多部著作,已在全球销售一百多万册。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空雨衣"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空雨衣"的人也喜欢 · · · · · ·
空雨衣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1 条 )

每个人都有一件空雨衣

《空雨衣》:现代人的悖论与存在之思
> 更多书评 21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东方出版中心 (2017)7.4分 36人读过
-
-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2)7.8分 182人读过
-
人大出版社 (2006)7.7分 14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管理人必看的300本书籍(2) (tony)
- 【个人】《冬吴相对论》参考书目 (丁文元和王德成)
- 已经购买的书 (YorkCheung)
- 企业理论 (Divine)
- 2012年读过的书 (simpson)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空雨衣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顾嘉 2024-10-11 21:19:12 云南
查尔斯汉迪是我最欣赏的管理学家之一,他的很多理论分析富有洞见,往往能给人很深的启发。这本书其实在几年前就读过了,这次是无意间在微信读书上又看到了,甚为惊喜,在伊斯坦布尔飞回北京的途中很快就读完了。这本书并非空洞地让人平衡工作和生活,而是在社会和组织的叙事框架中为个人的愿望和决策找到合适的位置。我认为这本书并非空洞地让人平衡工作和生活,而是在社会和组织的叙事框架中为个人的愿望和决策找到合适的位置,这... 查尔斯汉迪是我最欣赏的管理学家之一,他的很多理论分析富有洞见,往往能给人很深的启发。这本书其实在几年前就读过了,这次是无意间在微信读书上又看到了,甚为惊喜,在伊斯坦布尔飞回北京的途中很快就读完了。这本书并非空洞地让人平衡工作和生活,而是在社会和组织的叙事框架中为个人的愿望和决策找到合适的位置。我认为这本书并非空洞地让人平衡工作和生活,而是在社会和组织的叙事框架中为个人的愿望和决策找到合适的位置,这件事此时此刻在此地对我来说很重要,相信对很多人都很重要。 (展开)
1 有用 卫西 2006-06-25 22:17:58
大师之作
0 有用 狗打肉包子 2009-10-30 07:47:34
汉迪的文字中我看到了老庄的space man view
0 有用 fineday 2010-06-28 03:26:42
当初在图书馆看了好久,想要什么时候再看看
0 有用 zxit2 2018-09-01 23:25:41
空雨衣悖论:现代人该如何逃脱高速运转却无意义的人生。汉迪提出了甜甜圈原理:如果把人生看成两个同心圆,核心部分是人生必须完成的任务和必须履行的责任,外圈部分是属于个人的自由空间,要实现这两个部分的平衡。为此,我们需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建立起延续感、连接感和方向感,从而获得人生的意义 | 成功的悖论:让我们过去获得成功的方法和路径,却不能保证我们未来继续成功。要打破这个悖论,就要未雨绸缪,在原来产品还在增... 空雨衣悖论:现代人该如何逃脱高速运转却无意义的人生。汉迪提出了甜甜圈原理:如果把人生看成两个同心圆,核心部分是人生必须完成的任务和必须履行的责任,外圈部分是属于个人的自由空间,要实现这两个部分的平衡。为此,我们需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建立起延续感、连接感和方向感,从而获得人生的意义 | 成功的悖论:让我们过去获得成功的方法和路径,却不能保证我们未来继续成功。要打破这个悖论,就要未雨绸缪,在原来产品还在增长的情况下,尽快探索新方向,追求持续增长。 | 在未来社会,员工头脑中的知识和智慧成了最主要的财富来源,公司本质上就是一群组织起来的人,公司是由员工组成的自治型社区,它不是财产,没有股东,目的就是追求永远存在下去。未来公司的组织结构应该是既大又小的“联邦制”,员工在组织中具有“双重公民身份”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