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马桥词典》集录了湖南汨罗县马桥人日常用词,计一百一十五个词条。它以这些词条为引子,讲述了古往今来一个个丰富生动的故事,引人入胜,回味无穷。
这部长篇小说没有采取传统的创作手法,而是巧妙地糅合了文化人类学、语言社会学、思想随笔、经典小说等诸种写作方式,用词典构造了马桥的文化和历史,使读者在享受到小说的巨大魅力时,领略到每个词语和词条后面的历史、贫困、奋斗和文明,看到了中国的“马桥”、世界的中国。小说主体从历史走到当代,从精神走到物质,从丰富走到单调,无不向人们揭示出深邃的思想内涵。
这是一次成功的创作实践,是中国当代文学一个重要的收获。
马桥词典的创作者
· · · · · ·
-
韩少功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韩少功,1953年1月出生于湖南省,汉族,现居海南。1968年初中毕业后赴湖南省汨罗县插队务农;1974年调该县文化馆工作;1978年就读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后任湖南省《主人翁》杂志编辑、副主编;1985年进修于武汉大学英文系,随后任湖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1988年迁调海南省,历任《海南纪实》杂志主编(1988)、《天涯》杂志社长(1995)、海南省作协主席(1996)、海南省文联主席(2000)等职。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委员、主席团委员(1997,2001),中国文联全委委员(2001)。
曾在青年部门(1985)、林业部门(1986)以及大学(1995)兼职,曾社会兼任省政协委员、常委(1983、1989、1993)和省人大代表(2003)等职。
目录 · · · · · ·
1 江
2 罗江
3 蛮子(以及“罗家蛮”)
4 三月三
5 马桥弓
6 老表
7 甜
8 碘酊
9 乡气
10 同锅
11 放锅
12 小哥(以及其他)
13 神仙府(以及“烂杆子”)
14 科学
……
后记
· · · · · · (收起)
2 罗江
3 蛮子(以及“罗家蛮”)
4 三月三
5 马桥弓
6 老表
7 甜
8 碘酊
9 乡气
10 同锅
11 放锅
12 小哥(以及其他)
13 神仙府(以及“烂杆子”)
14 科学
……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显然,散发是死的意思 这是马桥词典中我比较喜欢的几个词之一。比较起来,死、死亡、完蛋、老了、去了、见阎王、翘辫子、蹬了腿、闭了眼、没气儿、万事皆休等等,作为“散发”的同义词,都显得简单而肤浅,远不如“散发”那样准确、生动、细腻地透示出一个过程。生命结束了,就是聚合成这个生命的各种元素分解和溃散了。比如血肉腐烂成泥土和流水,蒸腾为空气和云雾。或者被虫豸噬咬,成为他们的秋鸣;被根系吸收,成为阳光下的绿草地和五彩花瓣,直至成为巨大辽阔的而无形。我们凝视万物纷纭生生不息的野地时,我们触摸到各种细微的声音和各种稀薄的戚薇,在黄昏时略略有些清凉和潮湿的金色氤氲里浮游,在某棵老枫树下徘徊。我们知道这里寓含着生命,无数前人的生命——只是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从他们停止脉跳的一刻起,他们的名字及其故事也顿时溃散为人们回忆和传说中的碎片,经历不算太久的若干年,就会最终完全湮灭于人海,再也不可能复原。 四季可以循环,钟表的指针一直在循环,只有一切物体的散发是不可逆反的直线,显示出时间的绝对。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这是一个增熵的过程,即一个有序的组织,缓缓耗散为无序、匀散、互同、冷寂的状态——在那个状态里尸骨与坟泥已无从区别。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2页 -
他出门了,眼角里突然闪耀出一滴泪。 …… 我知道这颗泪珠只属于远方。远方的人,被时间与空间相隔,常常在记忆的滤洗下变得亲切、动人、美丽,成为我们魂牵梦绕的五彩幻影。一旦他们逼近,一旦他们成为眼前的“渠”,情况就很不一样了。他们很可能成为一种暗淡而乏味的陌生,被完全不同的经历,完全不同的兴趣和话语,密不透风坚不可破地层层包藏,与我无话可说——正像我可能也在他们的目光里面目全非,与他们的记忆绝缘。 我想找到的是他,但只能找到渠。 我不能不逃离渠,有没有办法忘记他。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2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中国当代名家长篇小说代表作(共45册),
这套丛书还有
《伪满洲国(上下)》《生活的路》《尘埃落定》《歇马山庄》《红高梁家族》
等
。
喜欢读"马桥词典"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马桥词典"的人也喜欢 · · · · · ·
马桥词典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3 条 )

他们在我眼前的立体起来
《马桥词典》最让我感动的是韩少功悲天悯人的情怀,他用平等的眼光注视着叙说着马桥人特有的生活习俗,不特意拔高美化猎奇,也没有嘲讽敌视,并用鲜活生动的语言勾勒描摹出这一神奇的地方。 首先他对语言极其敏感,有些发音在普通话里根本找不到相应的词语,甚至马桥人也不知道...
(展开)

读书想树——读《马桥词典》
读书想树——读《马桥词典》 长篇小说的结构方法越来越灵活多样了。 借每个词条交待故事背景,发展故事情节,《马桥词典》好像没有主线,其实它是有的,比如时间。 以前闻听《马桥词典》大名就是因为它的写法独特,一直没有下决心买来看,直等到在《天涯》上看了韩少功写的两...
(展开)

从《马桥词典》看语言
从《马桥词典》看语言 说来有趣,越是人人熟悉的事情,越是容易认识不清。语言就是这样一种事物。正因为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它,所以,我们当然知道它很重要。可是,我们却很少会去思考,所谓的“重要”到底意味着什么?换言之,语言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在哪些方面塑造着我们...
(展开)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6 )
-
Dial Press Trade Paperback (2005)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7)9.1分 1338人读过
-
作家出版社 (1996)8.4分 1013人读过
-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7)8.7分 81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不完全收藏陳阿信推薦書籍。 (Miss黑眼圈♥)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排行榜(由于非技术原因,仅显示99种) (迎风追)
- 北大11秋中國當代文學課提到的重点篇目 (贯叶金丝桃)
-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阅读书目(戏剧)。 (Sue)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马桥词典的评论:
feed: rss 2.0
7 有用 大甜甜~~ 2010-03-16 13:20:31
毛茸茸的小说
0 有用 / 2019-10-22 02:04:02
非常喜欢了
49 有用 碎叶吹又绿 2016-03-08 09:23:05
形式上是米洛拉德·帕维奇《扎哈尔辞典》的仿作。碎片拼贴图形,不以情节的连贯、人物的流线发展,而以穿插拼贴一幅幅小图,最终构成一幅完整的图形。总体上,充满创造力的语言,充满“非传统”元素的创作,让文字的魅力突破了故事的束缚,在散碎的描写中,打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马桥”。每个词条都是在无理中叙说哲理。这些年,陈平原、贾平凹、张玮、莫言......好像每个作家都在用土地书写历史,力图打造出一部属于自己,... 形式上是米洛拉德·帕维奇《扎哈尔辞典》的仿作。碎片拼贴图形,不以情节的连贯、人物的流线发展,而以穿插拼贴一幅幅小图,最终构成一幅完整的图形。总体上,充满创造力的语言,充满“非传统”元素的创作,让文字的魅力突破了故事的束缚,在散碎的描写中,打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马桥”。每个词条都是在无理中叙说哲理。这些年,陈平原、贾平凹、张玮、莫言......好像每个作家都在用土地书写历史,力图打造出一部属于自己,属于土地,以至于属于民族的史诗,然而,在历史的立体化上,这部学习之作,给了我更多的体验。 (展开)
3 有用 本阿弥·光悦 2013-08-28 17:38:48
平庸的作品,与其说是形式的冒险,不如说是形式的绵软和懒惰,与其说是社会,文化和哲理的思考,不如说是拙劣的议论反而破坏了乡土的质朴
6 有用 魏春亮 2011-10-20 11:12:07
要解释的东西太多,不用辞典体反而显 得做作,也许这就是本书与《哈扎尔辞 典》的区别,形式在此是没有额外的结 构上的意义的。韩少功太过关注马桥人 类学意义上的新奇状态,用现代文明的 眼光加以审视,这符合文化寻根的总体 诉求;而《哈扎尔辞典》则是直接面对 虚构历史的魔幻状态,没有参照物,建 构可能的虚构王国。同是写历史,韩少功显然背负了历史的沉重包袱,而帕维奇显然轻松许多。前者有一种想... 要解释的东西太多,不用辞典体反而显 得做作,也许这就是本书与《哈扎尔辞 典》的区别,形式在此是没有额外的结 构上的意义的。韩少功太过关注马桥人 类学意义上的新奇状态,用现代文明的 眼光加以审视,这符合文化寻根的总体 诉求;而《哈扎尔辞典》则是直接面对 虚构历史的魔幻状态,没有参照物,建 构可能的虚构王国。同是写历史,韩少功显然背负了历史的沉重包袱,而帕维奇显然轻松许多。前者有一种想要拨乱反正的辩护欲望,他说历史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而后者直接从本质上否定历史的真实,而不是以一种历史代替另一种历史。前者的松散结构貌似解构,实则是建构;后者结构更负责更严密,本质上却是解构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