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历史的书评 (456)

CaSPer 2010-02-02 12:24:07

good

很好看的一本史书,很言简意赅的讲述了中国3000年的历史,确实都是高度压缩的史料,也确实从中看出了些很不一样的东西。作者从财政的角度(或者说中央政府汲取民力的能力的角度)去解释朝代更替的原因也是颇有解释力的。有点点不爽的就是作者太“果粉”了,当然,他做了14年国...  (展开)
李WERNERV 2010-01-16 23:57:20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版

历史长期合理?

黄生一再强调的长期合理性, 或不能单从当时的情景来臧否历史,无非是要保持一种高于当时道德判断的态度。这样的态度大约是清晰治史的必要,但一再滥用的所谓合理性,尤其是将历史上耸人听闻的事件也牵扯里面之时,这个合理性终究变成一种神学,或者也不过是黑格尔式伪科学。 ...  (展开)
虎崽Daddy 2009-09-10 20:19:01

不及万历十五年

有点失望,大历史观的观点提得很吸引人,历史的偶然中是否存在必然,中国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是否有现实的需求?想在书中找到答案,可惜只看到一些说服力不足的论据,大历史观看完更像是个人的历史观。  (展开)
黄果 2009-04-13 11:30:48

西安与中国大历史

坐在飞机上,看到窗户外面的黄土高原一步一步接近,西安就近在咫尺了,忽然想到了这段话: 西安的位置接近中国的地理中心,现在已成了旅游者注目的焦点。撇开其他的 条件不说,它是中国历史上11个朝代的都城所在,最早的还可以追溯到秦朝统一中 国之前。它在历史上所享有的盛...  (展开)
东方不败 2008-08-07 17:25:18

咋说呢

向来看译版作品就非常吃力,因为英文的表述与中文习惯大大不同。见了很多人的高评才买来此书阅读,然后发现读不太懂。 此书以英文写成,翻译过来又夹之文言,看着实在很累。睡前阅读有益睡眠。  (展开)
时间的灰烬 2008-07-04 09:32:14

中国大历史

我在茫茫然中将此书看完,对于明以前的历史基本处于中学不读课外书的水平上,可以想像,水平在哪里. 全新的视角对中国的纵向发展进行了述写,也许就是他所说的分析法. 我想在大陆的今天情况看,依旧是市场少,骂声不会少的情况. 一定有人会骂这是为了符合老外的口味. 我无法想明白太...  (展开)
toyman_28 2008-07-01 09:03:25

《大历史》的读书笔记

《中国大历史》的读书笔记: 历史的连续性,宏观与微视亦不过放宽视界与计及精微之不同。改称大小,转用于历史。广泛地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的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和西欧史与美国史有了互相比较的幅度与层次,才谈得上进一步的研究。 周代的文化: ...  (展开)
草莓 2008-05-14 15:40:31

外国人写的中国历史书

久慕黄仁宇大名,很久前就买了《中国大历史》,但一直没读下去。看完柏杨《中国人史纲》,又重新翻出这本《中国大历史》。虽然兴趣很浓,书也不厚,但读了很久还是读不下去。原因是这本书太涩。 作者虽是黄皮肤的中国人,也有个中文名字,但从此书来看,他实在是个黄皮香蕉——...  (展开)
icefish 2007-04-27 13:08:22

换个角度看历史

自从看了《万历十五年》就很喜欢黄先生的书,不是因为别人说的所谓散文似的笔法写历史,而是因为黄先生与大陆学者不同的历史观。 历史观无所谓对错,更没有优劣,只是每个人的角度不同,我从来不觉得一部历史书要面面具到,毫无纰漏,能让所有的人都接受。普遍性的真理是从来...  (展开)
lookout 2007-03-10 20:21:56

我的3点说明

1、每一本书写作时都有特定的阅读对象,因此我们认为这本书是一本好书时候,往往是自己耦合了著者的预想的读者。具体到黄先生的《大历史》,它本来是黄先生上课的讲义稿,听课的学生是从未到过中国的洋学生,所以书中不能旁征博引,甚至于中国文化史上的专有名词也要尽量少用,...  (展开)
玄客啸士 2006-07-08 18:23:18

很好的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他以一种地缘为基础,以至于文章完全依靠于核心。或许正如作者最后写的他历史哲学,在对理想主义的扩张和地缘的向心力作用下,历史呈现这一种蜗牛壳形地变化。黄先生的书,大气磅礴,行云流水,读来畅快淋漓,可是这本书史实不足,和《万历十五年》相较,难...  (展开)
naturalzx 2006-06-23 16:50:52

关键词:方法论、macro-history

关键词:方法论、macro-history 受笛卡儿的还原方法论的影响,分析哲学造就了如此多的个人和组织的历史,而很难跳出时间和空间限制,来看历史,历史本身就是宏大的,富有智慧特征的,立足时空又超越时空的。 西方还原论的方法论体系影响到了任何一门学问,如数学(分析数学)、...  (展开)
yuedang 2006-05-06 01:03:38

新华书店的人告诉我这是畅销书

黄仁宇的著作是从《万历十五年》开始在国内图书市场火爆起来的。 讲的事情其实大部分大家都知道(只要你没有每一节历史课都在睡觉)。 但是黄仁宇妙就妙在看的角度。 值得买一本看。  (展开)
b612 2005-11-23 17:32:14

这是一本很好读的历史书

我向来对生涩的东西敬而远之.比如说剑桥插图中国史这类的东西.但是读黄仁宇写的这本,完全没有这种感觉.这可能与我的功力和兴趣有关,我喜欢通俗一点的东西,太高深了我会看不懂.可能因为黄仁宇先生最初是用英文写就的,所以他要照顾外国人的理解力,于是整本书简洁流畅,甚至你会觉...  (展开)
李依诺 2024-05-06 11:54:06

如果只读一本历史书,这本可以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仿佛无论怎么写,难得百分之百客观。 -但也因此,读史趣味无穷。黄仁宇先生这本《中国大历史》,写得宏大又简洁。从大处着眼中国历史,将现有(1997年中文版出版前)史料高度压缩,利用归纳法,和西欧史、美国史做比较。对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抛开...  (展开)
yisheng124 2024-04-04 11:01:18

一部简而通的大历史

读完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我的内心感受颇为复杂。这本书在带给我一种宏观视角的同时,也给我留下了一些困惑。其中的原因,可能包括了翻译的问题,也可能是黄仁宇的个人语言风格所致。全书充满了那种似有所指,却难知所谓的表述,让人无法深度理解作者的意图。也许要读过黄...  (展开)
keep251 2024-03-12 13:14:06

浅谈下王莽

历史到汉朝这一段的时候,我就知道肯定会聊聊王莽的,事实上这个人也确实是在汉代历史上相当值得一讲的人物,非常非常的有趣。 很多人觉得他的理想主义非常超前,甚至怀疑他是一位穿越者,我倒是觉得他其实只是想要回归到最初古人自以为的尧舜盛世罢了。 恐怖的是他给自己和众...  (展开)
暖风 2024-01-26 22:43:23

一点点小感想

书是借的不能勾画,一口气看完,有些想法有遗失,就简单说印象深的几点。 首先,因为地理气候等自然新区,三代之时,便有中央集权的趋势。从周人封建井田等有限开发边缘,加强中枢控制到秦始皇大一统,此后中华帝国的不同阶段,作者都在强调高层的制度设计与底层现实的适应。每...  (展开)
Manul 2024-01-25 08:21:43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版

跳出善恶看历史

本书著于1993年,采用归纳法将中国历史高度压缩,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把视角从道德与否中剥离出来,探究中华文明的演变规律。虽然称为“大历史”但并非只谈朝代的兴衰,也将视角着眼于历史趣闻,悠闲叙至敦煌石窟的外观和西湖桥上的“白蛇”。 按照书中观点,作者将...  (展开)
北极光 2024-01-20 14:44:34

客观震撼而又冷漠平实的史书

翻译的真的很难受 但是内容很好 还是给了五星 有三个观点发人深省。 1.提到清朝出现了织布小作坊,聘请了劳动力做工,印象中历史书上曾提到这一情节,认为是资本主义萌芽,然而黄仁宇教授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以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为基础的,比如承认私人财...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22 23 后页> (共456条)

订阅中国大历史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