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历史的书评 (457)

lockinpocket 2010-03-26 11:27:36

这个世界会好吗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代,也是怀疑的时代;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绝望的寒冬。” ——Charles Dickens 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  (展开)
韩霄 2009-11-12 02:24:21

粗读《中国大历史》

最近人倦怠且疲惫 只有每晚读几页此书的时候才稍感有些振奋 匆匆读完之后也想写些感想 而这些感想自然是难以系统成文 因为此书不似休闲的小说可以一目十行 任何一个小的段落都不敢错过 所以仓促读过只是囫囵吞枣 仿佛一日游巨大的博物馆之后 除了敬仰惊叹就只剩下几个记忆深刻...  (展开)
sabretooth 2008-11-13 13:53:11

哲人日已远 典刑在夙夕

在美国大学最容易完成的专业大约就是历史系,一般三年左右即可完成所有课程并拿到学位。甚至在一般的中小学甚至是两年制社区大学教授历史也未必是一件需要有精湛人文功底的差事。然而我以为在一切人文科学范畴内,历史学家是需要具备最超人的学识以及治学精神的职业。这职业需...  (展开)
深山夜读 2006-08-10 23:44:08

每个人心中的历史都不同

黄仁宇的书,最早看的是《万历十五年》,看到了一种解说历史的新视觉,很喜欢。然后又去看他的别的书,《黄河青山》、《中国大历史》、《撒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等等,看多了,就有些失望。 也许本身就是学历史的缘故,还是比较喜欢钱穆们讲述历史的方式。并不是对黄仁宇的方式...  (展开)
eyes on book 2005-07-10 09:09:17

历史有很多种

历史有很多种,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一次。 当然黄可以提出自己的感觉和观点,但是希望不要把他的眼光 当成自己唯一的眼光。  (展开)
Di 2017-07-29 14:51:20

读史随感

接连重读了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和《万历十五年》,感觉以前都白读了。所以说,于我等资质愚钝之人,书只读一遍是没用的,重读才开始咂出些味道。相应的,那些值得重读,并且再三重读的书,才是好书。 读历史的初衷,在于内心一个巨大的好奇,好奇为什么世界会变成如今...  (展开)
Tomly 2015-12-05 11:06:02

感觉不好

半古半白的文字看起来真的好累,而且行文本身感觉逻辑性不强,对于一个理科生来说也蛮折磨的。 从内容上来说,立足于“大历史”的宏观角度来叙述两千年的历史,立意上还是比较有新意的。但是要“大”就需要有足够好的抽象,像马克思般将人类历史大刀阔斧砍成“原始”“奴隶...  (展开)
发条君 2014-01-06 10:29:5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版

间架历史

作者对历史的叙述正如他对中文的形容,"将可以眼见耳闻的事物极度的延伸,才能成为可以理解的观念"作者试图从中国各个历史阶段抽出架构来,去掉细枝末节,留下印象。 在他看来中国漫长的阶段中都在对付制度如何适应如此庞大的国家的问题。但是似乎倒金字塔式的权利结构一直...  (展开)
ww 2013-10-09 19:48:09

边读边写

读到模范帝国了,应该是第5章。 开篇从孟子和秦始皇讲起,个人感觉是因为秦始皇开启了中央集权下,皇帝控制官僚机构控制百姓的模式,而孟子提供了治国的基本理念:“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国民分为“君子”和“小人” 两个阶层,君子...  (展开)
黑山小妖 2013-06-26 10:50:45 聯經1993版

没有万历十五年那么有意思

和教科书里的历史对比着看,想看看不同的人对同样的历史有何种不同的看法。 也许是因为台湾和大陆有些语言上的表述不同,会有一点不理解。 我纠结于细节,书里有错别字。 还有一个不理解的地方,什么叫数目上的管理?我不太理解,希望有人解惑。 总之,没有《万历十五年》那么...  (展开)
iris 2013-01-24 15:02:16

笔记

从纪录着来,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从公元前迄20 世纪始终直接向各个农户抽税的国家。 中国农民虽不受庄园管制,享有理想上之自由,每家农户也是自耕农身份,也算得是一个小本的生意人。只是由于本地市场之窄狭,他们也经常受高利贷及各种盘剥之苦。 中央集权的程度既已如是,中国...  (展开)
optman 2006-07-17 19:38:23

中国大历史

对历史,我是知之甚少的。记得大学刚入学时要考中国语文,其中就有一个题目要排列各个唐宋元明清等各个朝代的顺序的,我就傻眼了......还在中学时就觉得华工的人文教育理念不错,没有想到自己竟给先挨了当头一棒。一向自认为语文还不错的,竟然要重修! 不过与其我是败在语文...  (展开)
非零世纪 2021-01-17 19:39:13

批评者不在少数,但于我而言给出5星仍不足表达读后之畅快

对黄仁宇本人和《中国大历史》提出批评的人不在少数,但对我来说给出5星仍不足表达阅读之后的畅快。 关于是否推荐本书:想依靠这本书获取一些微观历史事件的故事储存以供和朋友胡吹乱侃的就不用读这本书了。他只会提供给你一个中国5000年历史的大致纲要,并告诉你作者研究的这...  (展开)
普罗 2020-03-25 14:49:07

历史与今日并不远

现在用输入法键入“dalishi”,能出来“大历史”一词,可见黄先生的想法已得到大众认可。个人也持类似观点,把历史上的一个个事件拆分来看,再捉摸出“一套一套”的东西,倒也不为错,但于当下除了刻意勾连外,确实没什么意义。再者,分析本身就会破坏整体,对于历史这种宏观的...  (展开)
MATIN 2019-04-12 20:19:03

见一叶而知深秋,窥一斑而见全豹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读书的开始,我喜欢先读读目录。第一眼看到《中国大历史》这本书,想来一定是以中国历史时间为主线展开研究的吧,可乍一看,第一部分的标题竟为“西安与黄土地带”,甚至还有标题关于“土壤、风险与雨量”,我不禁开始怀疑起这本从图书馆借来,书页早已泛黄的书。直到后面的...  (展开)
你在高原 2013-10-07 01:12:54

大历史视野下的中国梦

统一梦:书同文 车同轨 自黄河流域孕育华夏以来,炎黄两帝、夏商周乃至一统六合的嬴政,周礼、孔孟学说乃至百家争鸣,这些行为和事件都有在地域和文化上制定统一规制的目的。家天下是军事和思想文化的共同追求。如今中国已经统一梦解说为“一国两制”,但依旧没能完成中华民...  (展开)
windrunner 2013-06-04 12:40:59

税收决定国运

断断续续看了一段时间,终于看完了 作者列举了几千年来各种王朝的体制和税收,强调了要成为现代国家,用数字管理,踏实的税收,是必经之路。 成书于90年代,但结尾处,对于将近20年后当今中国的处境做了较为准确的推演,也提出了将要面临的问题。 值得一读再读。  (展开)
山鬼2.0 2013-02-13 16:07:26

通古今之變

這本書講的是中國的通史, 但不是傳統的講故事的通史 其側重點不在講故事, 而是司馬遷所說的“通古今之變” 本書側重於分析歷史上的變化, 以及變化中的內在邏輯。 總體來說,這是本將理論分析的書 作者從制度,經濟等方面入手 用他的理論分析中國歷史, 並把分析的過程展示給...  (展开)
吾术家 2012-11-18 19:24:21

古代的政治体系

中国古代的体制是通过一种宗族与迷信的方式维系的,而不是通过法律,统治中枢与底层平民之间时常会有隔胲,具体表现在政令不能很好地根据底层的现状灵活调整,而只能依靠广大的文官群体代为管理,而这一群体内部讲究的是制衡与平衡,缺少法治的规范,而底层平民除了赋税与兵役...  (展开)
是我 2012-05-06 20:43:03

独尊儒,皇帝苦

先占位~~ 看到第六章了 明白了中国为何是“独尊儒家”,原因是,早期的中国社会早熟,在环境没有成熟时,就采用集权主义,必定难产。 为了维护集权,以在家庭中就采取了尊儒。以尊儒的形式思想关系灌输给社会大众。 这种尊儒,就是要从上至皇帝,下指普通老百姓中父辈,要以...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22 23 后页> (共457条)

订阅中国大历史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