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史铁生 著
/
杨卫东 等摄影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年: 2002-9
页数: 143
定价: 2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现当代名家游记散文摄影珍藏版丛书
ISBN: 9787806036723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年: 2002-9
页数: 143
定价: 2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现当代名家游记散文摄影珍藏版丛书
ISBN: 9787806036723
内容简介 · · · · · ·
收录《我与地坛》《合欢树》《故乡的胡同》《墙下短记》《写作夜》《钟声》《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七篇散文,配有图片。
我与地坛的创作者
· · · · · ·
-
史铁生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由此开始文学创作。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有哲理性长篇小说《务虚笔记》及《病隙碎笔——史铁生人生笔记》行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目录 · · · · · ·
前言
我与地坛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意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 · · · · · (更多)
我与地坛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意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 · · · · · (更多)
前言
我与地坛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意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合欢树
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地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大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似乎得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
故乡的胡同
我才醒悟,不是我曾居于其间,是它们构成了我。密如罗网,每一条胡同都是我的一段历史、一种心绪。
我单不知,像鸟儿那样飞在不高的空中俯看那片密如罗网的胡同,会是怎样的景象?飞在空中而且不惊动下面的人类,看一条条胡同的延伸、连接、枝枝杈杈地漫展以及曲曲弯弯地隐没,是否就可以看见了命运的构造?
墙下短记
不要熄灭破墙而出的欲望,否则鼾声又起。
但要接受墙。
墙上有青润的和干枯的苔藓,有蜘蛛细巧的网,死在半路的蜗牛身后拖一行鳞片似的脚印,有无名少年在那儿一遍遍记下的3.1415926……
写作之夜
真实,有时候是一个传说甚至一个谣言,有时候是一种猜测,有时候是一片梦想,它们在心灵里鬼斧神工地雕铸我的印象。
而且,它们在雕铸我的印象时,顺便雕铸了我。否则我的真实又是什么呢,又能是什么呢?就是这些印象。这此印象的累积和编织,那便是我了。
钟声
那天夜里B又梦见了向日葵。向日葵被成片成片地砍倒,素朴而灿烂的花朵散落得漫山遍野到处都是,不知是因为害怕还是悲伤,他又哭起来。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我只是常常记起牛群在土地也上舔食那些渗出的盐的情景,于是就又想起破老汉那悠悠的山歌“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受苦人过得好光景……”
哦,我的白老汉,我的牛群,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 · · · · · (收起)
我与地坛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意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合欢树
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地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大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似乎得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
故乡的胡同
我才醒悟,不是我曾居于其间,是它们构成了我。密如罗网,每一条胡同都是我的一段历史、一种心绪。
我单不知,像鸟儿那样飞在不高的空中俯看那片密如罗网的胡同,会是怎样的景象?飞在空中而且不惊动下面的人类,看一条条胡同的延伸、连接、枝枝杈杈地漫展以及曲曲弯弯地隐没,是否就可以看见了命运的构造?
墙下短记
不要熄灭破墙而出的欲望,否则鼾声又起。
但要接受墙。
墙上有青润的和干枯的苔藓,有蜘蛛细巧的网,死在半路的蜗牛身后拖一行鳞片似的脚印,有无名少年在那儿一遍遍记下的3.1415926……
写作之夜
真实,有时候是一个传说甚至一个谣言,有时候是一种猜测,有时候是一片梦想,它们在心灵里鬼斧神工地雕铸我的印象。
而且,它们在雕铸我的印象时,顺便雕铸了我。否则我的真实又是什么呢,又能是什么呢?就是这些印象。这此印象的累积和编织,那便是我了。
钟声
那天夜里B又梦见了向日葵。向日葵被成片成片地砍倒,素朴而灿烂的花朵散落得漫山遍野到处都是,不知是因为害怕还是悲伤,他又哭起来。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我只是常常记起牛群在土地也上舔食那些渗出的盐的情景,于是就又想起破老汉那悠悠的山歌“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受苦人过得好光景……”
哦,我的白老汉,我的牛群,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我常梦想着在人间彻底消灭残疾,但可以相信,那时将由患病者代替残疾人去承担同样的苦难。如果能够把疾病也全数消灭,那么这份苦难又将由(比如说)像貌丑陋的人去承担了。就算我们连丑陋,连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和行为,也都可以统统消灭掉,所有的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 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看来上帝又一次对了。 于是就有一个最令人绝望的结论等在这里:由谁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又有谁去体现这世间的幸福,骄傲和快乐?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那么,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设若智慧的悟性可以引领我们去找到救赎之路,难道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这样的智慧和悟性吗?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我与地坛 -
谁又能把这世界想个明白呢?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说的。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降诸多苦难给这人间,你也可以为消灭种种苦难而奋斗,并为此享有崇高与骄傲,但只要你再多想一步你就会坠入深深的迷茫了: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我常梦想着在人间彻底消灭残疾,但可以相信,那是将由病者代替残疾人去承担同样的苦难。如果能够把疾病也全数消灭,那么这份苦难又将由相貌丑陋的人去承担了。就算我们连丑陋,连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和行为,也都可以统统消灭掉,所有的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 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前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看来上帝又一次对了。 于是就有一个令人绝望的结论等在这里:由谁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又有谁去体现这世间的幸福、骄傲和快乐?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那么,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 设若智慧或悟性可以引领我们去找到救赎之路,难道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这样的智慧和悟性吗? 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现当代名家游记散文摄影珍藏版丛书(共11册),
这套丛书还有
《欧游杂记(彩图本)》《我所知道的康桥》《呼兰河传》《西湖的雪景》《钓台的春昼》
等
。
喜欢读"我与地坛"的人也喜欢 · · · · · ·
我与地坛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881 条 )



论坛 · · · · · ·
毁誉参半 | 来自[已注消] | 3 回应 | 2014-05-07 20:02:16 |
生命,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 | 来自Sailing | 2010-09-28 11:33:35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4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9.3分 76931人读过
-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2)9.2分 220082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9.2分 22515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9.2分 956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的电子书文库 (Todd)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在我心上用力地开一枪 (SCOTTKF)
- 值得重温 (Andy)
- 游记 (小道士青烟)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9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我与地坛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五瓶 2011-01-02 23:04:52
小学时候上了节《秋天的怀念》公开课,就是节选的我与地坛,当时早读的想哭了,就借了姐姐的书来看,高中又上到我与地坛,节选了母亲那段,至今是最爱的课文。史铁生给了我对生命悲哀一面的最初印象
0 有用 燕仰 2016-04-21 20:44:39
「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地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这个版本的配图有画蛇添足之嫌,图片旁边的文字更不知道是谁写的,糟糕……
0 有用 草儿 2010-10-31 12:46:46
深沉厚重的爱
2 有用 Sean 2011-01-14 18:19:54
怀念那个流连在地坛的孩子
0 有用 MathewChu 2010-12-23 09:38:20
个人认为史铁生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