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快乐的科学》被视为《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先声,也是尼采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该书以断想式的体例和格言式的语言点击西方文明,穿射陈规腐见的迷障,展示了一个极富
雄健力度的思想世界。其跳跃式的、冲击波式的风格,想必与尼采的精神病潜质有关,但与
非理性的冲劲并行的是理性的锋芒。
快乐的科学的创作者
· · · · · ·
-
尼采 作者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你们是否听说有个疯子,他在大白天手提灯笼,跑到市场上,一个劲儿地呼喊:“我找上帝!我找上帝!”那里恰巧聚集着一群不信上帝的人,于是他招来一阵哄笑。 其中一个问,上帝失踪了吗?另一个问,上帝像小孩迷路了吗?或者他躲起来了?他害怕我们?乘船走了?流亡了?那拨人就如此这般又嚷又笑,乱作一团。 疯子跃入他们之中,瞪着两眼,死死盯着他们看,嚷道:“上帝哪儿去了?让我们告诉你们吧!是我们把他杀了!是你们和我杀的!咱们大伙儿全是凶手!我们是怎么杀的呢?我们怎能把海水喝干呢?谁给我们海绵,把整个世界擦掉呢?我们把地球从太阳的锁链下解放出来,再怎么办呢?地球运动到哪里去呢?我们运动到哪里去呢?离开所有的太阳吗?我们会一直坠落下去吗?我们是否会像穿过无穷的虚幻那样迷路呢?那个空虚的空间是否会向我们哈气呢?现在是不是变冷了?是不是一直是黑夜,更多的黑夜?在白天是否必须点燃灯笼?我们还没有听到埋葬上帝的掘墓人的吵闹吗?我们难道没有闻到上帝的腐臭吗?【上帝也会腐臭啊!上帝死了!永远死了!是咱们把他杀死的!】我们,最残忍的凶手,如何自慰呢?那个至今拥有整个世界的至圣至强者竟在我们的刀下流血!谁能揩掉我们身上的血迹?用什么水可以清洗我们自身?我们必须发明什么样的赎罪庆典和神圣游戏呢?这伟大的业绩对于我们是否过于伟大?我们自己是否必须变成上帝,以便显出上帝的尊严而抛头露面?从未有过比这更伟大的业绩,因此,我们的后代将生活在比至今一切历史都要高尚的历史中!” 疯子说到这里打止了,他举目四望听众,听众默然,异样地瞧他。终于,他把灯笼摔在地上,灯破火熄,继而又说:“我来得太早,来得不是时候,这件惊人的大事还在半途上走着哩,它还没有灌进人的耳朵哩。雷电需要时间,星球需要时间,凡大事都需要时间。即使完成了大事,人们听到和看到大事也需要假以时日。这件大事还远着呢!比最远的星球还远,但是,总有...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22页 -
“上帝死了”,基督教的上帝不可信了,此乃最近发生的最大事件。这事件开始将其最初的阴影投射在欧洲的大地上,至少,那些以怀疑的目光密切注视这出戏的少数人认为,一个太阳陨落了,一种古老而深切的信任变成怀疑了,我们这个古老的世界必将日渐黯淡、可疑、怪异、“更加衰老”。我们大概还可以说:这事件过于重大、遥远,过于超出许多人的理解能力,故而根本没有触及他们,他们也就不可能明白由此而产生的后果,以及哪些东西将随着这一信仰的崩溃而坍缩。有许多东西,比如整个欧洲的道德,原本是奠基、依附、植根于这一信仰的。 断裂、破败、沉沦、倾覆,这一系列后果即将显现,可是有谁眼下能对此作出充分的预测才不愧为宣布这一可怕逻辑的导师呢?才不愧为宣布这一史无前例的日食和阴暗的预言家呢? 我们——天生的释迷者,立于高山之巅期待着未来,置身在当今和未来以及这二者的矛盾之间,是下个世纪的头胎婴儿和早产儿——现已看到那即将笼罩欧洲的阴影了,然而究竟是何原因使得我们对这阴暗不抱丝毫同情,丝毫不为自己担忧和惧怕,反而期待这阴暗的来临呢?也许是我们受这一事件的近期影响太深之故吧,这影响也许同人们估计的恰好相反,断不是悲伤和消沉,而是难于言说的新的光明、幸福、轻松、欢愉、勇气、朝霞…… 不错,我们这些哲学家和“自有的天才”一听到“老上帝已死”的消息,就顿觉周身被新的朝 暾照亮,我们的心就倾泻着感激、惊诧、预知和期待的洪流。终于,我们的视野再度排除遮拦,纵然这视野还不十分明亮;我们的航船再度起航,面对重重危险;我们再度在知识领域冒险;我们的海洋再度敞开襟怀,如此“开放的海洋”堪称史无前例。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2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尼采文集(共6册),
这套丛书还有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论道德的谱系 善恶之彼岸》《曙光》《悲剧的诞生》《权力意志》
。
喜欢读"快乐的科学"的人也喜欢 · · · · · ·
快乐的科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0 条 )




【转】孙周兴:尼采的科学批判——兼论尼采的现象学
原载《世界哲学》 2016年第2期 P50-60,160页。 我们在此是要讨论尼采与科学,为此先得来限定一下“科学”的边界,因为德语的“科学”(Wissenschaft)不是我们通常了解的science,前者比后者更广义;前者总的说来更接近于希腊文的episteme(知识),而后者更接近于“自然科学”(Na...
(展开)
> 更多书评 30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9 )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1月)8.7分 1488人读过
-
Random House USA Inc (1991)9.6分 137人读过
-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8.6分 341人读过
-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9年5月)8.4分 30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存在之思 (雾中悟)
- 尼采作品全集 (三学斋主人)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尼采(原、译著) (即梵)
- 尼采作品 (行走的笔尖)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快乐的科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扬阳 2015-08-31 22:23:10
一直喜欢尼采。看他的书,就是在重塑价值观。更重要的是有了自己的思考。
3 有用 小马也 2016-04-23 09:44:47
注释少得可怜
0 有用 pussguaiguai 2006-05-20 14:01:24
每句话单独拿出来读都是那么有力量 ........
0 有用 winter 2006-06-03 14:51:23
我的是中国和平出版社1986年余鸿荣翻译的版本.
0 有用 学生B的大表哥 2013-08-14 12:48:41
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