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诱引者的手记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索伦•克尔凯郭尔
(1813—1855)
丹麦哲学家,存在主义哲学之父。
克尔凯郭尔在27岁时与少女蕾吉娜订婚。然而由于自己敏感的性格,他又解除了婚约。《诱惑者日记》折射了这段经历,而这也成为他全部哲学思索的一个支点。
克尔凯郭尔终生冥想“如何去做一个基督徒”。他认为, 面对“不可能”,人只能作出“绝望的一跃”,直接进入精神生活。
多年之后,晚年的蕾吉娜说:“他把我作为牺牲献给了上帝。”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记忆不仅仅是一种保存工具,也是一种扩增工具,被回忆渗透了的事物让人感觉是双倍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8页 -
恋爱的人不走大路,结婚的人才踏在国王大道中间。若是两人处于恋爱中,从诺堡出发,就会避开埃斯鲁姆湖畔的路。虽然那只是一条狩猎小径,但终究是其他人开辟出来的,而恋人们想要走自己的路,所以深入格里布森林。爱侣们手挽着手,心连着心,往事中蒙眬的喜悦和痛苦一一云开雾散。没有旁人,只有这棵漂亮的榉树为爱情做见证。回忆栩栩如生:你们在它的枝叶下第一次告白,第一次牵手,第一次搂着对方跳舞。天快亮了,即将分离,发生的一切你们自己都不敢相信,更遑论记得要对方给个誓言。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4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一个诱引者的手记"的人也喜欢 · · · · · ·
一个诱引者的手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6 条 )

罪恶里开出花朵 - 评卡巴莱音乐剧《诱惑者日记》
歌唱真实的罪恶。”—— 迈克尔·苏《新加坡商业时报》 “行走在集表演艺术手法和音乐才能为一体的优美细线上的The Lillies”——高德威《 纽约消费导刊》 “通过出奇制胜的朋克战术和传统的卡巴莱歌舞表演元素相结合,多年以来得到巨大的发展”—— 保罗·谷 (著名剧评家)《...
(展开)

很好,但功力不够者慎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极为刺激,讲的一个男主角(一个猎艳高手)如何把他偶遇的一个极美的少女追到手的,其间的细节小到每一个举动,细到教读者如何去和心仪者搭讪,如何去制造“偶遇”,如何去跟踪她而不被发现,以及如何利用各种人际关系来结识她,包括她身边的朋友,以... (展开)

作为集子的组成部分和作为单行本的同译本的不同待遇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借用克尔凯郭尔的描述,“令人感兴趣的”是为何同个译本,在克氏的文集里(《非此即彼(上卷)》)评分甚高而单独拿出来却有各种类似“PUA鼻祖”之类的低分误读?兴趣物本身不重要,为何如此才是约翰纳斯实验的要义。 《诱惑者日记》选自克尔凯郭尔的《非此即彼(上卷)》,也... (展开)
> 更多书评 2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1 )
-
译林出版社 (2014)7.7分 437人读过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暂无评分 13人读过
-
雅众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20)7.7分 371人读过
-
作家出版社 (1992)8.4分 26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克尔凯戈尔作品 (行走的笔尖)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婚恋必备理论知识(适合男性用户) (刘化童)
- Soren Kierkegaard,1813-1855 他老人家的译名可真多OTL (萌绘)
- Kierkegaard (Orpheus)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7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一个诱引者的手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malingcat 2011-08-28 00:39:57
波德里亚对此书的评论很有意思
0 有用 Der Ritter 2011-03-20 17:37:54
N年前
0 有用 一个叶菲莫夫 2016-05-30 19:18:41
克尔凯郭尔的苏格拉底问题,很多地方充满了清晰的暗示
0 有用 茉莉奶绿 2022-03-10 17:04:19
很难不说yy过头,自以为是的引诱,根本没有尊重对方。有几句话写得不错,仅限于此了。
1 有用 momo 2023-04-11 15:52:10 北京
把自己诗化在一个女孩的心中,又把自己从她心中诗化出去,多么残忍、多么残忍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