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上下)》是一部系统完备的古代文学评论集,论述各种体裁作品的特征和演变,探讨创作与批评的原则和方法,抨击当时片面追求形式主义的文风,主张文学须有政治内容。
增订文心雕龙校注(全二册)的创作者
· · · · · ·
-
杨明照 校注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 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间,卷舒风云之色 其思理之致乎 故思理之妙,神与物游 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 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 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 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 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 疏龠五脏,澡雪精神 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 研阅以穷照,驯致怿辞 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 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 规矩虚位,刻镂无形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 方其搦翰,气倍辞前 暨乎篇成,半折心始 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 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 密则无际,梳则千里 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 或义在咫尺而思隔山河 是以秉心养术,无务苦虑 含章思契,不必劳情也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8页 -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卷一 原道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增订文心雕龙校注(全二册)"的人也喜欢 · · · · · ·
增订文心雕龙校注(全二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2 条 )

因为它曾经为忧伤所哺育,又在失眠的静寂里痛得长久。
可以有时间做书摘是很幸福的事,记一些浩如烟海的文字里的共鸣,犹如整本书盛装出席只为衬托这几句,有意无意再翻看时,就像置身于胸中丘壑里凝神一顾便无穷般若心自在,所以很多书偏向只复看自己的书摘。而少有几本书则觉得整本都该抄下来都该常捧原著,甚至希望有记忆面包可...
(展开)


《文心雕龙》“神思”辨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私认为,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现状不佳,关键原因就在于概念辨析不明,使用又过于随意含糊。以“神思”为例,有学者将之比附为“想象”、“灵感”,皆未得其本,在其之前有必要对“神”“思”的历史地位变迁,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变化发展进行细致辨析。 从中国文化的大背景来看,... (展开)
向传统经典学习写作的“经典”之道
很久一段时间,对《文心雕龙》的印象,就停留在了它的作者是南朝人刘勰,以及一句“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以及另一句“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其他的,那就一概不知道了。其实,就连这些内容,也非常有可能不是在语文课上学到的,极...
(展开)

上篇文体论,下篇创作论
古之文人,日讽夜诵、时时临文,于历代诗词歌赋、诸家文集谙熟于心,读《文心》估计如品茶,没有当代人的“时代距离”。 当代人读《文心》原文,估计大都力不从心。一是原文乃六朝旧文,唐宋以降“古文运动”与《古文观止》的普及,诸位的初中高中课本都是韩柳以下的古文,《文...
(展开)
> 更多书评 6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0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9.4分 1805人读过
-
New York Review Books (2015)暂无评分 8人读过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9.4分 1630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12)9.2分 64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文心雕龍》與文章學 (万奇(雲樵主人))
- 九分以上中国文史哲著作(乱序) (司空宅星)
- 08年12月 (疯清扬)
- 值得收藏的旧书 (湖畔风景)
- 文心雕龍 (淨壇使者作冊貓)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4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增订文心雕龙校注(全二册)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大炎 2011-10-10 22:52:05
嘛,新版定价俺脚着超过一张红色耄是灰常有可能滴...
0 有用 渐近线 2008-07-02 10:26:56
四星是对版本而言。 我还没读懂
0 有用 寒露 2020-05-09 23:20:28
一口老血……暂时放下。用来校对文字用的,校勘的过程帮我解决了好多问题。 仰慕之。
0 有用 Kalavinka 2008-09-02 14:54:36
中国仅有的成体系的文学理论著作
0 有用 乐至 2009-11-26 11:14:07
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