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副标题: 有关电脑、人脑及物理定律
原作名: The Emperor's New Mind: concerning computers, minds, and the laws of physics
译者: 许明贤 / 吴忠超
出版年: 2007-6-1
页数: 604
定价: 3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第一推动丛书
ISBN: 9787535715814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对电脑科学、数学、物理学、宇宙学、神经和精神科学以及哲学进行了广泛、深入浅出的讨论,体现了作者向哲学上最大问题——“精神-身体关系”挑战的大无畏精神。书中充满了天才般的猜测,贯穿着探索真理的灵感和激情。这是一本这者的精心杰作,它阐释科学论题的新方式令人眼前为之一亮。这本巨著重新衡量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作者提出他对现代物理及人工智能的新看法,建议人们必须彻底改变时间与空间的观念。本书曾在《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许多星期。
作者简介 · · · · · ·
罗杰·彭罗斯
英国数学物理学家,从1973年起担任牛津大学的罗斯·波勒数学教授,是全世界公认的最博学和最有创见的科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译者简介
许明贤,1947年出生于上海,1968年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毕业,之后任教于中国科技大学。目前在美攻读博士学位。
吴忠超,1946年出生于福州,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系,并任教于该校。1984年在霍金教授指导下,得到剑桥大学博士学位。
目录 · · · · · ·
前言
感谢
序言
第一章 电脑能有精神吗?
第二章 算法和图灵机
第三章 数学和实在
第四章 真理、证明和洞察
第五章 经典世界
第六章 量子魔术和量子神秘
……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W·格雷·瓦尔特的“乌龟” 是1950 年代早期制造的第一批人工智能 仪器之一。在电池快用光前,它会以自己的动力在地面上四处爬行,然后 它跑到离得最近的电插座那儿,把自己插上给电池充电。当充满了电以后, 自己会从插座拔出,并重新在地面上爬行!从那时起人们制造出来许多类 似的东西.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电脑能有精神吗 -
我们让这两数中的一个被另一个除并取余数,在3654 中取出1365 的两倍, 其余数为924(=3654-2730)。我们现在用此余数即924 以及我们刚用的除数即1365 去取代原先的两个数。我们用这一对新的数重复上述步骤,用924 去除 1365,余数为441。这又得到新的一对441 和924,我们用441 除924,得 到余数42(=924-882),等等,直到能够被整除为止。我们把这一切如下 列出: 3654÷1365 给出余数924 1365÷924 给出余数441 924÷441 给出余数42 441÷42 给出余数21 42÷21 给出余数0。 我们最后用于做除数的21 即是所需要的最大公约数。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章 算法与图灵机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皇帝新脑"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皇帝新脑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皇帝新脑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7 条 )



> 更多书评 47篇
-
死理性派 (致力于将吐槽事业上升到理论水平)
刚看了一个开头,总序中的几句话给我印象深刻。 首先:“科学教育,特别是自然科学教育,不仅使人获得生活和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人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使人获得非生物本能的智慧。” 总有一些人会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学习柴油机应用的还要学高等数学?为什么学中医的还要学四六级英语? 我想,这句话很好的解答了这些人关于是否有必要学习一些非实用学科的疑问。 *...2013-03-03 15:08 6人喜欢
刚看了一个开头,总序中的几句话给我印象深刻。 首先:“科学教育,特别是自然科学教育,不仅使人获得生活和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人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使人获得非生物本能的智慧。” 总有一些人会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学习柴油机应用的还要学高等数学?为什么学中医的还要学四六级英语? 我想,这句话很好的解答了这些人关于是否有必要学习一些非实用学科的疑问。 ********************************************************************** 其次:“没有科学的“教育”,只是培养信仰,而不是教育。” 这句话解释了我一直困惑的关于当前中国教育弊端产生的原因 不是教育本身出了问题,而是长期的过于重视信仰教育,而忽视了教育本身的特点。 ********************************************************************* 第三:没有受过科学教育的人,只能称为受过训练,而非受过教育。 这句话很好的解释了当前中国社会创新不足的原因。无他,只是因为我们受过的都是培训,谁也没受到过良好的完整的教育。 ********************************************************************* 总看科幻小说,大刘出现之前,一直对国内的科幻小说不屑一顾,没有用的原因,只是觉得国内民众大多没有科学观,写出来的东西三分科学七分幻觉。看过之后只觉得漏洞百出,身心俱疲,实在是不堪其累。 也想过原因,但总没有一个解释透彻的。但今天看过了这段序,突然明白了很多事情。
回应 2013-03-03 15:08 -
星星糖 (夫唯不盈,蔽而新成。)
1 人工智能宣称为理解精神品质,譬如快乐、痛苦、饥渴等提供了途径。让我们举格雷·瓦尔特的乌龟为例子。它的行为模式在电池快用完时就要改变,然后它以被设计好的行为方式补充自己的能量存储。这和人类或任何动物感到饥饿时的行为非常类似。当格雷·瓦尔特乌龟以这种方式行为时,说它饥饿了并没十分歪曲语言。其中的某些机制对它电池的状态很敏感,低到一定点时就会让乌龟转换到不同的行为模式。在动物饥饿时,除了其行为模式...2019-01-01 20:47 1人喜欢
1 人工智能宣称为理解精神品质,譬如快乐、痛苦、饥渴等提供了途径。让我们举格雷·瓦尔特的乌龟为例子。它的行为模式在电池快用完时就要改变,然后它以被设计好的行为方式补充自己的能量存储。这和人类或任何动物感到饥饿时的行为非常类似。当格雷·瓦尔特乌龟以这种方式行为时,说它饥饿了并没十分歪曲语言。其中的某些机制对它电池的状态很敏感,低到一定点时就会让乌龟转换到不同的行为模式。在动物饥饿时,除了其行为模式的改变更复杂、更微妙之外,无疑存在某些类似的动作。它不是简单地从一种行为模式改变到另一种行为模式,而是存在一种以确定方式行为的倾向的变化,当补充能量供应的需求增加时,这些变化就会更强烈(达到某一点)。罚
现在,假设我们的仪器按照所有这一切已被成功地造出。我们有什么权利去宣称它的苦乐值为正时它确实感到快乐,而苦乐值为负时感到痛苦呢?AI(或行为主义)的观点是,我们简单地从仪器行为的方式来判断。由于它以一种尽可能增加其正值的(并且尽可能久的)以及相应地尽量避免负值的方式行为,那么我们可以合理地把它的值的正的程度定义为快乐的感觉,而相应地把负值定义为痛苦的感觉。人们会说,此定义的“合理性”正是来自于人类对于快乐和痛苦以目标方式反应的这一事实。当然,正如我们都知道的,人类的事情实际上并不像这么简单:我们有时似乎特地招惹痛苦,故意回避某种快乐。很清楚,我们的行为实在是由比这些更复杂得多的判据所导引的(参阅Dennett 1978)。但是作为一个非常粗糙的近似,我们的行为的确是避免痛苦和追求快乐。对于一个行为主义者来说,这已经足够在类似的近似水平上,为我们的仪器的苦乐度和它的痛苦快乐评价的相认同提供正当的理由。这种认同仿佛也是AI理论的一个目的。
回应 2019-01-01 20:47 -
欧几里德算法求最大公约数 我们让这两数中的一个被另一个除并取余数,在3654 中取出1365 的两倍, 其余数为924(=3654-2730)。我们现在用此余数即924 以及我们刚用的除数即1365 去取代原先的两个数。我们用这一对新的数重复上述步骤,用924 去除 1365,余数为441。这又得到新的一对441 和924,我们用441 除924,得 到余数42(=924-882),等等,直到能够被整除为止。我们把这一切如下 列出: 3654÷1365 给出余数924 1365÷924... (5回应)
2012-12-14 17:59
欧几里德算法求最大公约数
我们让这两数中的一个被另一个除并取余数,在3654 中取出1365 的两倍, 其余数为924(=3654-2730)。我们现在用此余数即924 以及我们刚用的除数即1365 去取代原先的两个数。我们用这一对新的数重复上述步骤,用924 去除 1365,余数为441。这又得到新的一对441 和924,我们用441 除924,得 到余数42(=924-882),等等,直到能够被整除为止。我们把这一切如下 列出: 3654÷1365 给出余数924 1365÷924 给出余数441 924÷441 给出余数42 441÷42 给出余数21 42÷21 给出余数0。 我们最后用于做除数的21 即是所需要的最大公约数。 引自 第二章 算法与图灵机 ---------------------
人们发现有些无理数 (非常引人注目地)根本不能由任何图灵机产生。能以这种方式产生的数 叫作可计算的(图灵1937)。那些不能的(实际上是绝大多数!)是叫作 不可计算的。 引自 第二章 算法与图灵机 ---------------
希尔伯特问题:是否存在某种回答属于某一广泛的、但是定义得很好的集 合的所有数学问题的机械步骤? 引自 第二章 算法与图灵机 (我擦,这句话我都看不懂) ------------------ 费马最后定理:(x+1)^w+3+(y+1)^w+3=(z+1)^w+3
虽然费马以律师作为职业(并且是笛卡尔的同时代人),他却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数学家。他宣称得到了这一断言的“真正美妙的证明”,但那里的空白太小写不下。 可惜迄今为止既没有人能够重新证明之,也没有人能找到任何和费马断言 相反的例子! “哥德巴赫猜想”即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它断言比2 大的任何偶数都 是两个质数之和。 引自 第二章 算法与图灵机 --------
不存在决定一台图灵机将来停止与否的普适算法。 一台特定的图灵机是否停止是一个定义完好的数学问题(反过来,我 们已经看到,各种有意义的数学问题可被重述成图灵机的停机问题) 引自 第二章 算法与图灵机 5回应 2012-12-14 17:59 -
W·格雷·瓦尔特的“乌龟” 是1950 年代早期制造的第一批人工智能 仪器之一。在电池快用光前,它会以自己的动力在地面上四处爬行,然后 它跑到离得最近的电插座那儿,把自己插上给电池充电。当充满了电以后, 自己会从插座拔出,并重新在地面上爬行!从那时起人们制造出来许多类 似的东西. 会不会太萌了 (1回应)
2012-12-14 17:59
-
吉檀迦利 (中二病患的自我救赎)
这是完整目录,豆娘不肯采用……贴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第一章 电脑能有精神吗? 引论 图灵检验 人工智能 用人工智能得到“快乐”和“痛苦” 强人工智能和西尔勒中文屋子 硬件和软件 第二章 算法和图灵机 算法概念的背景 图灵概念 数据的二进位码 撤屈——图灵主题 不同于自然数的数 普适图灵机 希尔伯特问题的不可解性 如何超过算法 撤屈的拉姆达计算法 第三章 数学和实在 托伯列南国 实数 有多少个实数? 实数的“实在性” 复...2012-09-20 11:31
这是完整目录,豆娘不肯采用……贴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第一章 电脑能有精神吗? 引论 图灵检验 人工智能 用人工智能得到“快乐”和“痛苦” 强人工智能和西尔勒中文屋子 硬件和软件 第二章 算法和图灵机 算法概念的背景 图灵概念 数据的二进位码 撤屈——图灵主题 不同于自然数的数 普适图灵机 希尔伯特问题的不可解性 如何超过算法 撤屈的拉姆达计算法 第三章 数学和实在 托伯列南国 实数 有多少个实数? 实数的“实在性” 复数 孟德勒伯洛特集的构成 数学概念的柏拉图实在? 第四章 真理、证明和洞察 数学的希尔伯特规划 形式数学系统 哥德尔定理 数学洞察 柏拉图主义或直觉主义? 从图灵结果到类哥德尔定理 递归可列集 孟德勒伯洛特集是递归的吗? 一些非递归数学的例子 孟德勒伯洛特集像非递归数学吗? 复杂性理论 物理事物中的复杂性和可计算性 第五章 经典世界 物理理论的状况 欧几里得几何 伽利略——牛顿动力学 牛顿动力学的机械论世界 撞球世界中的生活是可计算的吗? 哈密顿力学 相空间 马克斯韦电磁理论 可计算性和波动方程 洛伦兹运动方程;逃逸粒子 爱因斯坦和彭加莱狭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 相对论因果性和决定论 经典物理的可计算性:我们的立场如何? 质量、物质和实在 第六章 量子魔术和量子神秘 哲学家需要量子理论吗? 经典理论的问题 量子理论的开端 双缝实验 概率幅度 粒子的量子态 不确定性原理 U和R演化步骤 粒子同时在两处 希尔伯特空间 测量 自旋和态的黎曼球面 客观性和量子态的可测量性 复制量子态 光子自旋 大自旋物体 多粒子系统 爱因斯坦——玻多尔斯基——罗逊“矛盾” 光子实验:相对论的一个问题? 薛定谔方程;狄拉克方程 量子场论 薛定谔猫 现存量子理论的不同看法 何处出了差错? 第七章 字宙论和时间箭头 时间的流逝 熵的无情增加 什么是熵? 第二定律在起作用 宇宙中低熵的起源 宇宙论和大爆炸 太初火球 大爆炸能解释第二定律吗? 黑洞 空间——时间奇点的结构 大爆炸是何等特殊? 第八章 量子引力的寻求 为什么需要量子引力? 魏尔曲率假设的背后是什么? 态矢量缩减的时间不对称 霍金盒子:和魏尔曲率假设的一个关联? 态矢量何时缩减 第九章 真实头脑和模型头脑 头脑实际上是什么样子的? 意识栖息在何处? 头脑分裂实验 盲视 视觉皮层的信息加工 神经信号如何工作? 电脑模型 头脑可塑性 并行电脑和意识的“一性” 量子力学在头脑活动中有作用吗? 量子电脑 超越量子理论? 第十章 精神物理的寻求 精神是做什么的? 意识究竟是做什么的? 算法的自然选择? 数学洞察的非算法性质 灵感、洞察和创造性 思维的非言语性 动物意识? 与柏拉图世界的接触 物理实在的一个观点 宿命论和强宿命论 人择原理 镶嵌和准晶体 与头脑可塑性可能的关联 意识的时间延迟 时间在意识知觉中的奇怪作用 结论:孩子的观点 跋 引自 目录 回应 2012-09-20 11:31 -
死理性派 (致力于将吐槽事业上升到理论水平)
刚看了一个开头,总序中的几句话给我印象深刻。 首先:“科学教育,特别是自然科学教育,不仅使人获得生活和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人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使人获得非生物本能的智慧。” 总有一些人会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学习柴油机应用的还要学高等数学?为什么学中医的还要学四六级英语? 我想,这句话很好的解答了这些人关于是否有必要学习一些非实用学科的疑问。 *...2013-03-03 15:08 6人喜欢
刚看了一个开头,总序中的几句话给我印象深刻。 首先:“科学教育,特别是自然科学教育,不仅使人获得生活和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人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使人获得非生物本能的智慧。” 总有一些人会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学习柴油机应用的还要学高等数学?为什么学中医的还要学四六级英语? 我想,这句话很好的解答了这些人关于是否有必要学习一些非实用学科的疑问。 ********************************************************************** 其次:“没有科学的“教育”,只是培养信仰,而不是教育。” 这句话解释了我一直困惑的关于当前中国教育弊端产生的原因 不是教育本身出了问题,而是长期的过于重视信仰教育,而忽视了教育本身的特点。 ********************************************************************* 第三:没有受过科学教育的人,只能称为受过训练,而非受过教育。 这句话很好的解释了当前中国社会创新不足的原因。无他,只是因为我们受过的都是培训,谁也没受到过良好的完整的教育。 ********************************************************************* 总看科幻小说,大刘出现之前,一直对国内的科幻小说不屑一顾,没有用的原因,只是觉得国内民众大多没有科学观,写出来的东西三分科学七分幻觉。看过之后只觉得漏洞百出,身心俱疲,实在是不堪其累。 也想过原因,但总没有一个解释透彻的。但今天看过了这段序,突然明白了很多事情。
回应 2013-03-03 15:08 -
星星糖 (夫唯不盈,蔽而新成。)
1 有一种称作强人工智能的观点在这些问题上采取相当极端的态度7。根据强AI,不仅刚才提到的仪器的确是智慧的并且有精神等等,而且任何计算仪器,甚至最简单的机械的,诸如恒温器的逻辑功能都具有某种精神的品质。这种观点认为精神活动只不过是进行某种定义得很好的、经常称作算法的运算。 2 关于图灵“机”有一件事必须记在心里,就是说它是一段“抽象数学”,而不是一个物理对象。2017-11-04 00:03
-
星星糖 (夫唯不盈,蔽而新成。)
1 人工智能宣称为理解精神品质,譬如快乐、痛苦、饥渴等提供了途径。让我们举格雷·瓦尔特的乌龟为例子。它的行为模式在电池快用完时就要改变,然后它以被设计好的行为方式补充自己的能量存储。这和人类或任何动物感到饥饿时的行为非常类似。当格雷·瓦尔特乌龟以这种方式行为时,说它饥饿了并没十分歪曲语言。其中的某些机制对它电池的状态很敏感,低到一定点时就会让乌龟转换到不同的行为模式。在动物饥饿时,除了其行为模式...2019-01-01 20:47 1人喜欢
1 人工智能宣称为理解精神品质,譬如快乐、痛苦、饥渴等提供了途径。让我们举格雷·瓦尔特的乌龟为例子。它的行为模式在电池快用完时就要改变,然后它以被设计好的行为方式补充自己的能量存储。这和人类或任何动物感到饥饿时的行为非常类似。当格雷·瓦尔特乌龟以这种方式行为时,说它饥饿了并没十分歪曲语言。其中的某些机制对它电池的状态很敏感,低到一定点时就会让乌龟转换到不同的行为模式。在动物饥饿时,除了其行为模式的改变更复杂、更微妙之外,无疑存在某些类似的动作。它不是简单地从一种行为模式改变到另一种行为模式,而是存在一种以确定方式行为的倾向的变化,当补充能量供应的需求增加时,这些变化就会更强烈(达到某一点)。罚
现在,假设我们的仪器按照所有这一切已被成功地造出。我们有什么权利去宣称它的苦乐值为正时它确实感到快乐,而苦乐值为负时感到痛苦呢?AI(或行为主义)的观点是,我们简单地从仪器行为的方式来判断。由于它以一种尽可能增加其正值的(并且尽可能久的)以及相应地尽量避免负值的方式行为,那么我们可以合理地把它的值的正的程度定义为快乐的感觉,而相应地把负值定义为痛苦的感觉。人们会说,此定义的“合理性”正是来自于人类对于快乐和痛苦以目标方式反应的这一事实。当然,正如我们都知道的,人类的事情实际上并不像这么简单:我们有时似乎特地招惹痛苦,故意回避某种快乐。很清楚,我们的行为实在是由比这些更复杂得多的判据所导引的(参阅Dennett 1978)。但是作为一个非常粗糙的近似,我们的行为的确是避免痛苦和追求快乐。对于一个行为主义者来说,这已经足够在类似的近似水平上,为我们的仪器的苦乐度和它的痛苦快乐评价的相认同提供正当的理由。这种认同仿佛也是AI理论的一个目的。
回应 2019-01-01 20:47
-
旅行者不用空间飞船以“正常”方式运送其身体,而是从头到脚地被扫描,他身体的每一原子和电子的准确位置和完整的特征都被全部细致地记录下来。然后所有这些信息由一电磁信号束(以光速)发射到目的地。在目的地把这信息收集到,并作为装配旅行者以及他所有记忆、企图、希望和最内心的感情的复本的指导书。至少这就是所期望的,因为他的头脑状态的每一细节都被完全忠实地记录、传送和重造了。假如这个机制能成功,则旅行者的原...
2020-02-08 09:59
-
如果一个人脑中的一个电子和一块砖头中的一个电子相互交换,则系统的态和它过去的态不仅不能区分。而且完全相同。这同样适用于质子和任何其他种类的粒子,整个原子、分子等。如果一个人的整个物质内容和他房子里的砖头的相应的粒子相交换,那么在某种强的意义上来讲,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把人和他的房子区分开来的是把这些成分安置的模式,而不是这些成分本身的个性。
2020-02-08 09:52
-
1.只停留在对科学所带来的后果的接受和承认,而不是对科学的原动力、科学的精神的接受和承认 2.科学活动在原则上是不隶属于服务于神学的,不隶属于服务于儒学的,科学活动在原则上也不隶属于服务于任何哲学的。科学是超越宗教差别的,超越民族差别的,超越党派差别的,超越文化的地域差别的,科学是普适的、独立的,它自身就是自身的主宰。
2019-05-20 23:05
-
星星糖 (夫唯不盈,蔽而新成。)
1 人工智能宣称为理解精神品质,譬如快乐、痛苦、饥渴等提供了途径。让我们举格雷·瓦尔特的乌龟为例子。它的行为模式在电池快用完时就要改变,然后它以被设计好的行为方式补充自己的能量存储。这和人类或任何动物感到饥饿时的行为非常类似。当格雷·瓦尔特乌龟以这种方式行为时,说它饥饿了并没十分歪曲语言。其中的某些机制对它电池的状态很敏感,低到一定点时就会让乌龟转换到不同的行为模式。在动物饥饿时,除了其行为模式...2019-01-01 20:47 1人喜欢
1 人工智能宣称为理解精神品质,譬如快乐、痛苦、饥渴等提供了途径。让我们举格雷·瓦尔特的乌龟为例子。它的行为模式在电池快用完时就要改变,然后它以被设计好的行为方式补充自己的能量存储。这和人类或任何动物感到饥饿时的行为非常类似。当格雷·瓦尔特乌龟以这种方式行为时,说它饥饿了并没十分歪曲语言。其中的某些机制对它电池的状态很敏感,低到一定点时就会让乌龟转换到不同的行为模式。在动物饥饿时,除了其行为模式的改变更复杂、更微妙之外,无疑存在某些类似的动作。它不是简单地从一种行为模式改变到另一种行为模式,而是存在一种以确定方式行为的倾向的变化,当补充能量供应的需求增加时,这些变化就会更强烈(达到某一点)。罚
现在,假设我们的仪器按照所有这一切已被成功地造出。我们有什么权利去宣称它的苦乐值为正时它确实感到快乐,而苦乐值为负时感到痛苦呢?AI(或行为主义)的观点是,我们简单地从仪器行为的方式来判断。由于它以一种尽可能增加其正值的(并且尽可能久的)以及相应地尽量避免负值的方式行为,那么我们可以合理地把它的值的正的程度定义为快乐的感觉,而相应地把负值定义为痛苦的感觉。人们会说,此定义的“合理性”正是来自于人类对于快乐和痛苦以目标方式反应的这一事实。当然,正如我们都知道的,人类的事情实际上并不像这么简单:我们有时似乎特地招惹痛苦,故意回避某种快乐。很清楚,我们的行为实在是由比这些更复杂得多的判据所导引的(参阅Dennett 1978)。但是作为一个非常粗糙的近似,我们的行为的确是避免痛苦和追求快乐。对于一个行为主义者来说,这已经足够在类似的近似水平上,为我们的仪器的苦乐度和它的痛苦快乐评价的相认同提供正当的理由。这种认同仿佛也是AI理论的一个目的。
回应 2019-01-01 20:47
论坛 · · · · · ·
翻译有失偏颇 | 来自Morph | 2020-10-14 | |
所有的熵都写成了嫡!!! | 来自所有人都死了 | 2 回应 | 2020-03-31 |
英文扫描版 "The Emperor's New Mind - Roger Penr... | 来自Ākāśa | 2 回应 | 2018-02-27 |
《 皇帝新脑 》PDF电子书试读分享(高清扫描版) | 来自爱书公寓 | 1 回应 | 2018-02-27 |
建议大家放弃这本书,直接看《通向现实之路》 | 来自free_POC | 4 回应 | 2018-02-27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Oxford Paperbacks (1999)8.5分 54人读过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6.5分 40人读过
-
暂时无货, 5天前曾上架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暂无评分 7人读过
-
藝文印書館 (1993)暂无评分 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皇帝新脑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萧萧南浦 2011-06-05
语言乏味、歧义百出,狗屎科普
9 有用 万一🌈 2014-12-18
事实证明一个专业的人写的书就算他本人觉得再简单 作为一名工科生兼具计算机离散概率论数字逻辑还有一点点心理学也是依然看不懂 但是我居然在没看懂的情况下看完了这本书真是太装逼了… 看完最大的收获居然是对角线删除法…不过这个方法真的很智慧啊 想要了解的问题诸如时间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无法超越光速 思维到底是什么 代码究竟能否有思维以及为什么其实都没有得到解答 其实作者花了很大功夫来向我们解释但我真的看不懂... 事实证明一个专业的人写的书就算他本人觉得再简单 作为一名工科生兼具计算机离散概率论数字逻辑还有一点点心理学也是依然看不懂 但是我居然在没看懂的情况下看完了这本书真是太装逼了… 看完最大的收获居然是对角线删除法…不过这个方法真的很智慧啊 想要了解的问题诸如时间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无法超越光速 思维到底是什么 代码究竟能否有思维以及为什么其实都没有得到解答 其实作者花了很大功夫来向我们解释但我真的看不懂啊看不懂… 当然我觉得翻译也是很大的问题 尤其是一本不怎么好读的书还加上这么差的翻译还让不让人好好学科学 希望以后更耐心英语更好的自己可以好好读原著并把所有公式和证明都弄懂! (展开)
7 有用 蓬山远 2011-05-05
原作是朵鲜花,译文是坨牛粪
4 有用 雷甲 2016-05-26
这本书囊括了我很多感兴趣的领域,不过我的知识还不足以完全理解全部的内容。书中对人类意识不是单单是算法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论证。同时另一个有意思的启发就是,所有公理系统都可以映射到一个可数集合上。
5 有用 城堡 2012-11-28
各种渣翻译……
0 有用 秋 2021-02-22
翻译是真的差啊
0 有用 浙江大队长✨🌙 2021-02-18
停机问题不是说每个问题都不能判断停机,而是说总有问题不能判断停机,不存在一个判断所有算法是否可计算的算法。 证明是简单的,假使有一个“万能全知”机器U能够判断任何机器的可停机与否,那么又可以构造一个包含U的机器X,X在最终输出时候否定U,这就使得U不可判定X。
0 有用 登堂入室 2021-01-11
浅的我知道,深的看不懂
0 有用 墨水心 2021-01-04
内容有些重复,有些翻译不太准
0 有用 土鳖艺术家 2020-12-31
“对我来说,意识是如此重要的现象,我简直不能相信它只不过是从复杂的计算“意外”得来的。宇宙的存在正是由于意识现象才被得知。人们可以争论道,若宇宙被不允许意识存在的定律所制约,就根本不是宇宙。我甚至愿意说,迄今为止所有人们提出的宇宙数学描述都不能达到允许意识存在的要求。只有意识现象才能把一个想象的“理论”宇宙变成真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