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德国)马克斯·韦伯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译者: 王容芬
出版年: 2004-11
页数: 341
定价: 17.00元
丛书: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政治法律社会
ISBN: 9787100027663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译者: 王容芬
出版年: 2004-11
页数: 341
定价: 17.00元
丛书: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政治法律社会
ISBN: 9787100027663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之一,作者马克斯.韦伯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也是当代西方有影响的社会科学家之一。在本书中,韦伯所研究的课题是: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西方那样的资本主义?韦伯以较大的篇幅分析研究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又重点研究了建立在这种社会结构基础之上的中国正统文化--儒教伦理,同时还顺便考察了被视为异端的道教。韦伯将儒教与西方的清教作了较为透彻的分析比较,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儒家伦理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儒教与道教的创作者
· · · · · ·
-
马克斯·韦伯 作者
目录 · · · · · ·
作者说明
导论(《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 / 儒教与道教 / 关于文献 /
第1章 社会学基础--A:城市、君侯与神
第2章 社会学基础--B:封建俸禄国家
第3章 社会学基础--C:行政管理与农业制度
第4章 社会学基础--D:自治、法律与资本主义
· · · · · · (更多)
导论(《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 / 儒教与道教 / 关于文献 /
第1章 社会学基础--A:城市、君侯与神
第2章 社会学基础--B:封建俸禄国家
第3章 社会学基础--C:行政管理与农业制度
第4章 社会学基础--D:自治、法律与资本主义
· · · · · · (更多)
作者说明
导论(《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 / 儒教与道教 / 关于文献 /
第1章 社会学基础--A:城市、君侯与神
第2章 社会学基础--B:封建俸禄国家
第3章 社会学基础--C:行政管理与农业制度
第4章 社会学基础--D:自治、法律与资本主义
第5章 士等级
第6章 儒教的处世之道
第7章 正统与异端(道教)
第8章 结论:儒教与清教
过渡研究
译名表
· · · · · · (收起)
导论(《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 / 儒教与道教 / 关于文献 /
第1章 社会学基础--A:城市、君侯与神
第2章 社会学基础--B:封建俸禄国家
第3章 社会学基础--C:行政管理与农业制度
第4章 社会学基础--D:自治、法律与资本主义
第5章 士等级
第6章 儒教的处世之道
第7章 正统与异端(道教)
第8章 结论:儒教与清教
过渡研究
译名表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直接支配人类行为的是利益,而不是理念。但是,由理念所创造出的世界图像,常如铁道上的转辙器,决定了轨道的方向。在这轨道上,利益的动力推动着人类的行为。 历史的步伐时快时慢,然而其深层的结构或力量却只能从一个长时期中来了解及掌握。 ... 对下一代的期望仍在中举做官,而土地更是被当做一切财富中最为可靠的一种。这种模式的“经营”,在韦伯看来,只能算“掠夺式的资本主义”,而与西方近代理性的、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恰好背道而驰。 话说回来,尽管韦伯认为中国家族伦理的强固存在,是妨碍资本主义萌芽的重大因素之一,他并没有说这样的一种组织及其伦理就不能接受资本主义——至少在技术层面上。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导言 -
采邑本身的世袭性格,并不(像西方后来的发展那样)具有决定性,而毋宁被认为是一种恶习。 (查看原文)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政治法律社会(共247册),
这套丛书还有
《法学导论》《皮佑选集》《城市》《笛福文选》《街角社会》
等
。
喜欢读"儒教与道教"的人也喜欢 · · · · · ·
儒教与道教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6 条 )





陈赟:儒家孝道伦理与超越性问题——重思马克斯·韦伯关于儒家孝道的论述
原文刊登于《道德与文明》2021年第3期 〔摘要〕韦伯以为孝道是中华文明中一切德行的源头,是作为家产官僚制中国的统治阶层——儒士阶层的身份伦理或官僚哲学。由于韦伯祛除了儒家孝道的“孝天”维度而专注于孝亲,并且不能看到孝与仁的一体关联,所以孝道被降格为缺乏形而上学...
(展开)
> 更多书评 76篇
论坛 · · · · · ·
我是冲这翻译来的 | 来自Mancy Tsai | 6 回应 | 2021-02-01 02:26:34 |
一句话评 | 来自琧婯 | 11 回应 | 2020-09-27 20:43:42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7 )
-
Free Press (1968)8.4分 44人读过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8.7分 645人读过
-
上海三联书店 (2020)8.1分 485人读过
-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8)7.7分 52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宗教与哲学】刘小枫推荐书目120本 (蛋蛋姐)
- 商务汉译 (张遂州)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政治法律”——商务印书馆 (彼岸)
- 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政治•法律•社会类(绿色) (无线火车)
- 百年学术精品(人文社会科学) (Bora Bora)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儒教与道教的评论:
feed: rss 2.0
9 有用 Kreutzer 2022-10-09 17:14:09 上海
竟然忘标了 韦伯的确是大师,他对中国资料的掌握程度远远超过我的预期。那些责备他“西方视角”的评论……中国一百年后也没有人能像韦伯研究东方这样研究西方
4 有用 神威 2012-02-10 17:06:03
学到很多,思考很多,怀疑也很多,详评见长评
1 有用 momo 2023-09-24 15:55:10 江苏
儒道佛本就复杂玄奥精深,“外行又外行、二手又二手”的做法只能有两个结果:一是把原本的道理讲得鸡零狗碎不知所云,而是弄得班门弄斧煞有其事。搞得外人不理解,国人不认可。我只能说佩服韦伯做学术研究的毅力和勇气吧。
43 有用 第五象限 2012-08-06 20:30:36
韦伯是第一个让我感到矛盾的严肃作者,对一个有如此盛名的人表示怀疑是一件很需要勇气的事,但是读一本书,首先要看到哪里好,读这本书学得了很多东西,最为让我郁闷的事,有些道理就是从明摆在我眼前的事情里推导出来的,而且非常正确,非常精彩,所以,我看不出的原因只有一个,我还不会思考
9 有用 澈之 2012-06-03 22:52:48
商务03年版本收入了导论以及最后的过度研究,最后的宗教拒世的阶段与方向理论基本没有看懂。全书以资本主义是普遍性的社会模式为预设,旨在论证在中国没有出现西方的主要原因正在于儒教的主导地位(在末尾论证的异端道教的非理性的特点和传统性的特征),它是与清教决然对立的一种世界观,虽然都含有理性的成分,但是儒教的理性主义意味着理性的适应世界,也就是看重一种秩序理性,而清教的理性主义则意味着理性的把握和改造世界... 商务03年版本收入了导论以及最后的过度研究,最后的宗教拒世的阶段与方向理论基本没有看懂。全书以资本主义是普遍性的社会模式为预设,旨在论证在中国没有出现西方的主要原因正在于儒教的主导地位(在末尾论证的异端道教的非理性的特点和传统性的特征),它是与清教决然对立的一种世界观,虽然都含有理性的成分,但是儒教的理性主义意味着理性的适应世界,也就是看重一种秩序理性,而清教的理性主义则意味着理性的把握和改造世界,因此,虽然中国有一系列看似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例如国内贸易以及官绅资本的投入,但是中国的社会也就只能停留于此,没有市民资本主义以及理性的货币制度,都是资本主义没能在中国出现。最后,作者在前几部分社会学基础中着重论述的宗法制社会结构也应着重注意,宗族组织虽然具有一定的自治性质,但这与现代民主无关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