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副标题: 科学知识的增长
原作名: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译者: 傅季重 / 纪树立 / 周昌忠 / 蒋弋为
出版年: 2005-9
页数: 579
定价: 35.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新版)
ISBN: 9787532738106
内容简介 · · · · · ·
《猜想与反驳》围绕着知识通过猜想与反驳、不断清除错误而增长这一主题展开论述,广泛涉猎知识论、科学论、真理论以及自然科学史和社会科学史等领域。
作者简介 · · · · · ·
卡尔·波普尔(Karl R. Popper, 1902-1994)是当代西方最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社会哲学家之一。他继承德国爱因斯坦的批判精神和康德的唯理主义思想,形成“批判理性主义哲学”,建立同逻辑实证主义相对的科学知识观,提出反归纳主义和证伪主义的知识理论。
主要著作有《开放社会及其敌人》(1945)、《历史决定论的贫困》(1957)、《科学发现的逻辑》(1959)、《猜想与反驳》(1963)、《客观知识》(1972)。
目录 · · · · · ·
第二版序
导 论
论知识和无知的来源
猜 想
一、科学:猜想和反驳
附录:科学哲学的若干问题
二、哲学问题的本质及其科学根源
三、关于人类知识的三种观点
1.伽利略的科学和对它的新背叛
2.利害攸关的问题
3.第一种观点:终极的对本质的解释
4.第二种观点:理论是工具
5.对工具主义观点的批判
6.第三种观点:猜想,真理和实在
四、关于一种理性的传统理论
五、回到前苏格拉底哲学家
附录:历史上的猜想和赫拉克利特论变化
六、谈贝克莱是马赫和爱因斯坦的先驱
七、康德的批判和宇宙学
1.康德和启蒙运动
2.康德的牛顿宇宙学
3.批判和宇宙学问题
4.空间和时间
5.康德的哥白尼革命
6. 自主性原则
八、论科学和形而上学的地位
1.康德和经验逻辑
2.哲学理论的不可反驳性问题
九、逻辑演算和算术演算为什么可应用于实在
十、真理、合理性和科学知识增长
1.知识的增长:理论和问题
2.客观真理论:合乎事实
3.真理和内容:逼真性与概然性的对立
4.背景知识和科学增长
5.知识增长的三个要求
附录:可能错误但形式上却高度概然的非经验陈述
反 驳
十一、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分界
1. 引言
2.我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3.卡尔纳普最早的无意义理论
4.卡尔纳普和科学语言
5.可检验性和意义
6.概率和归纳
十二、语言和身—心问题
1. 引言
2.语言的四种主要功能
3.一组命题
4.机器论证
5.命名的因果理论
6.相互作用
7.结论
十三、身—心问题的—个说明
十四、日常语言中的自我涉及和意义
十五、辩证法是什么?
工.对辩证法的解释
2.黑格尔的辩证法
3.黑格尔以后的辩证法
十六、社会科学中的预测和预言
十七、公众舆论和自由主义原则
1.公众舆论的神话
2.公众舆论的危险
3. 自由主义原则:一组命题
4.关于自由讨论的自由主义理论
5.公众舆论的形式
6.一些实际问题:新闻审查和宣传垄断
7.政治事例简表
8.总结
十八、乌托邦和暴力
十九、我们时代的历史:一个乐观主义者的观点
二十、人文主义和理性
附录 若干技术性的注释
1.经验内容
2.概率和检验的严格性
3.逼真性
4.数值的例子
5.人造语言和形式化语言
6.对逼真性的一个历史注释(1964)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喜欢读"猜想与反驳"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猜想与反驳"的人也喜欢 · · · · · ·
猜想与反驳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猜想与反驳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猜想与反驳》:波普尔论科学知识的增长

> 更多书评8篇
-
As we learn from our mistakes our knowledge grows, even though we may never know--that is, know for certain. Since our knowledge can grow, there can be no reason here for despair of reason. And since we can never know for certain, there can be no authority here for any claim to authority, for conceit over our knowledge, or for smugness.
2017-02-17 20:04 1人喜欢
As we learn from our mistakes our knowledge grows, even though we may never know--that is, know for certain.
Since our knowledge can grow, there can be no reason here for despair of reason. And since we can never know for
certain, there can be no authority here for any claim to authority, for conceit over our knowledge, or for smugness.
回应 2017-02-17 20:04 -
Babel Tea (Ochild! do not go out。。)
P004 英国学派坚持认为,一切知识的最终源泉是观察,而大陆学派则坚持认为,知识的终极源泉是对清晰明确的观念的理智直觉。虽然我勉强算得上既是经验主义者又是理性主义者,我仍认为,它们是错误的。不过,我相信,虽然观察和理性各有其重要作用,但是这些作用并不像它们的古典的倡导者所描述的那样。无论观察还是理性都不能说成是知识的源泉。 P007 培根和笛卡儿教导,在真理问题上,任何人都不必求助于权威,因为每个人自身...2016-07-15 20:23 1人喜欢
P004英国学派坚持认为,一切知识的最终源泉是观察,而大陆学派则坚持认为,知识的终极源泉是对清晰明确的观念的理智直觉。虽然我勉强算得上既是经验主义者又是理性主义者,我仍认为,它们是错误的。不过,我相信,虽然观察和理性各有其重要作用,但是这些作用并不像它们的古典的倡导者所描述的那样。无论观察还是理性都不能说成是知识的源泉。P007培根和笛卡儿教导,在真理问题上,任何人都不必求助于权威,因为每个人自身拥有知识的源泉;他具有感官知觉的能力,可用以仔细观察自然界,也具有理智直觉的能力,可用以区分真理和谬误;其方法是拒绝接受任何未为理智所清晰而确定地察觉的观念。P011据说是显现的真理就不仅始终需要解释和证实,而且始终需要再解释和再证实。需要一种权威几乎日复一日地来宣布和规定什么是显现的真理,而这权威可能会随心所欲地、玩世不恭地做这事。P021知识的源泉必须保持纯洁,因为任何不纯洁都可能成为无知的根源。P022认识你自己,从而承认你之所知微乎其微!P024无知的根源是我们自己。因此,我们被割裂成一个人的部分和一个超人的部分。人的部分即我们自己,这个部分是我们的可错意见、我们的错误和我们的无知的根源;超人部分,如感觉或理智,是真知的源泉,对我们具有近乎神圣的权威。感觉是不可靠的、没有权威的。这点呗实证主义者和现象学者提出的大多数问题中和他们提供的解答中都遭到漠视。原因如下:他们认为,犯错误的不是我们的感觉,而总是“我们自己”在对我们的感觉“给予”我们的东西作解释时犯了错误。我们的感觉告知真理,但我们可能犯错误,例如当我们试图把感觉告诉我们的东西转换成语言——约定的、人造的、不完善的语言的时候。是我们的语言描述有缺陷,因为它可能带有偏见。P034我们的知识有各种各样的源泉,但没有一种源泉有权威性。P036如何改变我们的问题,我们才有希望达到一种合理的政治制度理论。传统的政治理论问题即“谁应当统治?”相比,这问题企求一种独裁主义的回答,例如“最好的人”、“最聪明的人”、“人民”或者“大多数人”。这个政治问题提得错误,引出的回答似是而非。它应当被一个截然不同的问题取代,例如“我们怎样组织我们的政治机构,使得坏的或无能的统治者(我们应当避免他们,但我们还是可能碰到他们)不能造成太大的危害?”色诺芬知道,我们的知识是猜测、意见——doxa,而不是episteme,像他的诗句所表明的那样:神并没有从一开头就为我们把万物昭示;但是随着时间流逝,通过探索,人们发现了什么是较好的东西。可是,至于确实的真理,没有人知道过它,将来也不会有人知道它;既不知道关于众神的也不知道关于我所说的一切的真理。即使他偶尔说出终极真理,他自己也并不知道它;因为一切只不过是猜测织成的网。P038“你如何知道?你的断定的源泉或基础是什么?哪些观察引导你作出这断定?”等问题的回答是:“我不知道:我的断定仅仅是一个猜测。不用考虑它可能由之产生的那个或那些源泉——存在许多可能的源泉,我可能对它们有一半不知道;起源或谱系在任何场合都同真理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如果你对我试图用我的尝试性断定加以解决的那个问题感兴趣,那么,你可以通过尽可能严格地批判它来帮助我;如果你能设计出某种你认为能反驳我的断定的实验检验,那我将高兴地、竭尽全力地帮助你反驳它。”P038康德“无论如何,应当使上帝为你所知,即使……他显露于你,也得由你……去判断:你是否要相信他和崇拜他。”P040观察和理性都不是权威。理智的直觉和想象极端重要,但它们并不可靠:它们可能非常清晰地向我们显示事物,但他们也可能把我们引向错误。它们作为我们理论的主要源泉是必不可少的;但我们的理论大都是虚假的。观察、推理甚至直觉和想象的最重要功能,是帮助我们批判考察那些大胆的猜想,我们凭借这些猜想探索未知。P041人不具有用律令确立真理的那种权威;我们应当服从真理;真理超越人的权威。P052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的标准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或可检验性。P053占星术士把自己的解释和预言都讲得相当含糊,以致任何有可能反驳他们理论的事情(假如理论和预言说得更明确一点的话),他们都能解释得通。为了逃避证伪,他们破坏了自己理论的可检验性。把预言讲得非常含糊,使预言简直不会失败,这是典型的占卜者伎俩;使预言变得无从反驳。P067哪个在先,是假设(H)还是观察(O)。就像鸡(H)和鸡蛋(O)哪个先有。对后一个问题的回答是,“一种较早的鸡蛋”,对前一个问题的回答是“一种较早的假设”……如果追溯到越来越原始的理论和神话,我们最后将找到无意识的、天生的期望。P068康德:“我们的理性并不是从自然引出规律,而是把它的规律强加于自然”时,他是对的。但是认为这些规律必然是正确的,或者我们必然会成功地把这些规律加诸自然,他就错了。……我们动辄寻找规律性,把规律强加于自然。这种倾向导致教条思维的心理现象,或者更一般地导致教条的行为:我们期望规则性无所不在,试图甚至在子虚乌有的地方也找到它们;不服从这些企图的事件,我们很容易看做一种“背景噪音”;我们墨守自己的期望,甚至在这些期望并不恰当、我们应当承认失败的时候也是这样。P070显然,这种教条的态度使我们墨守自己的最初印象,表示一种坚定的信念;相反,批判的态度,随时准备修改其信条,允许怀疑并要求检验,则表示一种不太坚定的信念。……越开化的人信念总是越强……经验和成熟程度的增长有时养成一种审慎的、批判的态度,而不是教条的态度。P072科学必然开始于对神话的批判;既不是开始于观察的集合,也不是开始于发明实验,而是开始于对神话、对巫术技巧和实践的批判讨论。P073假定我们自觉规定我们的任务是:生活在这个未知世界之中,使我们自己尽可能适应它;利用我们可能从中找到的机会;如有可能(不必假定真是这样),则尽可能借助于规律和解释性理论来解释世界。如果我们以此为我们的任务,那么,就没有比试探和除错——猜想和反驳的方法更加理性的程序。这种方法就是大胆地提出理论,竭尽我们所能表明它们的错误;如果我们的批判努力失败了,那就试探地加以接受。P076科学的成功不是基于归纳规则,而是取决于运气、独创性和纯演绎的批判论证规则。 结论概述:1、归纳即基于许多观察的推理,是神话。它不是心理事实,不是日常生活事实,也不是一种科学程序。2、实际的科学程序是带着猜测工作,匆忙下结论——通常是在一次观察之后。3、重复的观察和实验在科学上起的作用是检验我们的猜测或假说,也即试探性反驳。4、传统上错误地认为,只有归纳方法才能提供分界标准。因此,对分界标准的需要加强了归纳的错误信仰。5、像可证实性标准一样,这种归纳方法的观念意味着一种不完善的分界。6、如果我们说归纳只是使理论成为可能的而不是必然的,那也丝毫无济于事。P093认为物理学、生物学或者考古学这些“学科”因它们研究的题材而有所区别,这种信念我认为是以往时代遗留下来的,那时候人们都以为一种理论必须从它自身的题材出发。但是我认为,题材或事物的种类,并不构成区分学科的基础。学科的区分,部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便于行政管理(有如教学和职位的组织)的原因,部分是因为我们为了解决问题而建立的理论有一种发展为统一系统的趋势。但是所有这些分类和区别都是比较不重要的和浮面的。我们不是某些题材的研究者,而是某些问题的研究者。而问题可能冲破任何题材或学科的界限。回应 2016-07-15 20:23 -
无知有畏 (a hug)
九个命题 1 不存在中级的只是源泉。除历史学领域以外,我们通常都是考察事物事实本身,而不是考察我们信息的来源。 2 真正的认识论问题不是关于源泉的问题;我们要问的倒是所作的断定是否真——就是说,它是否同事实一致。 3 对于这种考察,一切形势的论证都可能是恰当的。 4 量上和质上都最重要的知识源泉——除了先天知识而外——是传统。 5 我们知识的源泉大都是传统,这一事实表明反传统主义是无益的。 6 知识不可能从无...2011-06-05 17:12 2人喜欢
九个命题1 不存在中级的只是源泉。除历史学领域以外,我们通常都是考察事物事实本身,而不是考察我们信息的来源。2 真正的认识论问题不是关于源泉的问题;我们要问的倒是所作的断定是否真——就是说,它是否同事实一致。3 对于这种考察,一切形势的论证都可能是恰当的。4 量上和质上都最重要的知识源泉——除了先天知识而外——是传统。5 我们知识的源泉大都是传统,这一事实表明反传统主义是无益的。6 知识不可能从无——从白板——开始,也不可能从观察开始。知识的进步主要在于对先前知识的修改。7 如果幸运的话,它们允许我们认识错误和谬误。清晰性和明确性不是真理的标准,但隐晦和含混之类的东西却可能象征错误。8 观察和理性都不是权威。9 对一个问题的每一种解决都引出新的未解决的问题,原初的问题越是深刻,它的解决越是大胆,就越是这样。我们学到的关于这世界的知识越多,我们的学识越深刻,我们对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的认识以及我们的无知的认识就越是自觉、具体,越有发言权。回应 2011-06-05 17:12
-
As we learn from our mistakes our knowledge grows, even though we may never know--that is, know for certain. Since our knowledge can grow, there can be no reason here for despair of reason. And since we can never know for certain, there can be no authority here for any claim to authority, for conceit over our knowledge, or for smugness.
2017-02-17 20:04 1人喜欢
As we learn from our mistakes our knowledge grows, even though we may never know--that is, know for certain.
Since our knowledge can grow, there can be no reason here for despair of reason. And since we can never know for
certain, there can be no authority here for any claim to authority, for conceit over our knowledge, or for smugness.
回应 2017-02-17 20:04 -
Babel Tea (Ochild! do not go out。。)
P004 英国学派坚持认为,一切知识的最终源泉是观察,而大陆学派则坚持认为,知识的终极源泉是对清晰明确的观念的理智直觉。虽然我勉强算得上既是经验主义者又是理性主义者,我仍认为,它们是错误的。不过,我相信,虽然观察和理性各有其重要作用,但是这些作用并不像它们的古典的倡导者所描述的那样。无论观察还是理性都不能说成是知识的源泉。 P007 培根和笛卡儿教导,在真理问题上,任何人都不必求助于权威,因为每个人自身...2016-07-15 20:23 1人喜欢
P004英国学派坚持认为,一切知识的最终源泉是观察,而大陆学派则坚持认为,知识的终极源泉是对清晰明确的观念的理智直觉。虽然我勉强算得上既是经验主义者又是理性主义者,我仍认为,它们是错误的。不过,我相信,虽然观察和理性各有其重要作用,但是这些作用并不像它们的古典的倡导者所描述的那样。无论观察还是理性都不能说成是知识的源泉。P007培根和笛卡儿教导,在真理问题上,任何人都不必求助于权威,因为每个人自身拥有知识的源泉;他具有感官知觉的能力,可用以仔细观察自然界,也具有理智直觉的能力,可用以区分真理和谬误;其方法是拒绝接受任何未为理智所清晰而确定地察觉的观念。P011据说是显现的真理就不仅始终需要解释和证实,而且始终需要再解释和再证实。需要一种权威几乎日复一日地来宣布和规定什么是显现的真理,而这权威可能会随心所欲地、玩世不恭地做这事。P021知识的源泉必须保持纯洁,因为任何不纯洁都可能成为无知的根源。P022认识你自己,从而承认你之所知微乎其微!P024无知的根源是我们自己。因此,我们被割裂成一个人的部分和一个超人的部分。人的部分即我们自己,这个部分是我们的可错意见、我们的错误和我们的无知的根源;超人部分,如感觉或理智,是真知的源泉,对我们具有近乎神圣的权威。感觉是不可靠的、没有权威的。这点呗实证主义者和现象学者提出的大多数问题中和他们提供的解答中都遭到漠视。原因如下:他们认为,犯错误的不是我们的感觉,而总是“我们自己”在对我们的感觉“给予”我们的东西作解释时犯了错误。我们的感觉告知真理,但我们可能犯错误,例如当我们试图把感觉告诉我们的东西转换成语言——约定的、人造的、不完善的语言的时候。是我们的语言描述有缺陷,因为它可能带有偏见。P034我们的知识有各种各样的源泉,但没有一种源泉有权威性。P036如何改变我们的问题,我们才有希望达到一种合理的政治制度理论。传统的政治理论问题即“谁应当统治?”相比,这问题企求一种独裁主义的回答,例如“最好的人”、“最聪明的人”、“人民”或者“大多数人”。这个政治问题提得错误,引出的回答似是而非。它应当被一个截然不同的问题取代,例如“我们怎样组织我们的政治机构,使得坏的或无能的统治者(我们应当避免他们,但我们还是可能碰到他们)不能造成太大的危害?”色诺芬知道,我们的知识是猜测、意见——doxa,而不是episteme,像他的诗句所表明的那样:神并没有从一开头就为我们把万物昭示;但是随着时间流逝,通过探索,人们发现了什么是较好的东西。可是,至于确实的真理,没有人知道过它,将来也不会有人知道它;既不知道关于众神的也不知道关于我所说的一切的真理。即使他偶尔说出终极真理,他自己也并不知道它;因为一切只不过是猜测织成的网。P038“你如何知道?你的断定的源泉或基础是什么?哪些观察引导你作出这断定?”等问题的回答是:“我不知道:我的断定仅仅是一个猜测。不用考虑它可能由之产生的那个或那些源泉——存在许多可能的源泉,我可能对它们有一半不知道;起源或谱系在任何场合都同真理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如果你对我试图用我的尝试性断定加以解决的那个问题感兴趣,那么,你可以通过尽可能严格地批判它来帮助我;如果你能设计出某种你认为能反驳我的断定的实验检验,那我将高兴地、竭尽全力地帮助你反驳它。”P038康德“无论如何,应当使上帝为你所知,即使……他显露于你,也得由你……去判断:你是否要相信他和崇拜他。”P040观察和理性都不是权威。理智的直觉和想象极端重要,但它们并不可靠:它们可能非常清晰地向我们显示事物,但他们也可能把我们引向错误。它们作为我们理论的主要源泉是必不可少的;但我们的理论大都是虚假的。观察、推理甚至直觉和想象的最重要功能,是帮助我们批判考察那些大胆的猜想,我们凭借这些猜想探索未知。P041人不具有用律令确立真理的那种权威;我们应当服从真理;真理超越人的权威。P052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的标准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或可检验性。P053占星术士把自己的解释和预言都讲得相当含糊,以致任何有可能反驳他们理论的事情(假如理论和预言说得更明确一点的话),他们都能解释得通。为了逃避证伪,他们破坏了自己理论的可检验性。把预言讲得非常含糊,使预言简直不会失败,这是典型的占卜者伎俩;使预言变得无从反驳。P067哪个在先,是假设(H)还是观察(O)。就像鸡(H)和鸡蛋(O)哪个先有。对后一个问题的回答是,“一种较早的鸡蛋”,对前一个问题的回答是“一种较早的假设”……如果追溯到越来越原始的理论和神话,我们最后将找到无意识的、天生的期望。P068康德:“我们的理性并不是从自然引出规律,而是把它的规律强加于自然”时,他是对的。但是认为这些规律必然是正确的,或者我们必然会成功地把这些规律加诸自然,他就错了。……我们动辄寻找规律性,把规律强加于自然。这种倾向导致教条思维的心理现象,或者更一般地导致教条的行为:我们期望规则性无所不在,试图甚至在子虚乌有的地方也找到它们;不服从这些企图的事件,我们很容易看做一种“背景噪音”;我们墨守自己的期望,甚至在这些期望并不恰当、我们应当承认失败的时候也是这样。P070显然,这种教条的态度使我们墨守自己的最初印象,表示一种坚定的信念;相反,批判的态度,随时准备修改其信条,允许怀疑并要求检验,则表示一种不太坚定的信念。……越开化的人信念总是越强……经验和成熟程度的增长有时养成一种审慎的、批判的态度,而不是教条的态度。P072科学必然开始于对神话的批判;既不是开始于观察的集合,也不是开始于发明实验,而是开始于对神话、对巫术技巧和实践的批判讨论。P073假定我们自觉规定我们的任务是:生活在这个未知世界之中,使我们自己尽可能适应它;利用我们可能从中找到的机会;如有可能(不必假定真是这样),则尽可能借助于规律和解释性理论来解释世界。如果我们以此为我们的任务,那么,就没有比试探和除错——猜想和反驳的方法更加理性的程序。这种方法就是大胆地提出理论,竭尽我们所能表明它们的错误;如果我们的批判努力失败了,那就试探地加以接受。P076科学的成功不是基于归纳规则,而是取决于运气、独创性和纯演绎的批判论证规则。 结论概述:1、归纳即基于许多观察的推理,是神话。它不是心理事实,不是日常生活事实,也不是一种科学程序。2、实际的科学程序是带着猜测工作,匆忙下结论——通常是在一次观察之后。3、重复的观察和实验在科学上起的作用是检验我们的猜测或假说,也即试探性反驳。4、传统上错误地认为,只有归纳方法才能提供分界标准。因此,对分界标准的需要加强了归纳的错误信仰。5、像可证实性标准一样,这种归纳方法的观念意味着一种不完善的分界。6、如果我们说归纳只是使理论成为可能的而不是必然的,那也丝毫无济于事。P093认为物理学、生物学或者考古学这些“学科”因它们研究的题材而有所区别,这种信念我认为是以往时代遗留下来的,那时候人们都以为一种理论必须从它自身的题材出发。但是我认为,题材或事物的种类,并不构成区分学科的基础。学科的区分,部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便于行政管理(有如教学和职位的组织)的原因,部分是因为我们为了解决问题而建立的理论有一种发展为统一系统的趋势。但是所有这些分类和区别都是比较不重要的和浮面的。我们不是某些题材的研究者,而是某些问题的研究者。而问题可能冲破任何题材或学科的界限。回应 2016-07-15 20:23 -
师兄推荐的, 拿来读一读. 如果确实看懂了的话, 感觉他确实帮我们梳理了一下思路. 不过, 看来他的观点已经通过了时间的考验并被科学哲学的实践者们保留下来了.这个观点是说, 一个好的理论应该是可证伪的. 我们的科研过程确实是在不停的证伪过程. 我自己也体会到了, 如果允许自己的实验结果被质疑, 那整个实验设计和hypothesis的提出都会从容的多. 还有一句话, 是说任何好的科学理论都是一种'禁令', 他不允许某种事情的发生. 一个... (2回应)
2011-04-05 11:08
师兄推荐的, 拿来读一读. 如果确实看懂了的话, 感觉他确实帮我们梳理了一下思路.不过, 看来他的观点已经通过了时间的考验并被科学哲学的实践者们保留下来了.这个观点是说, 一个好的理论应该是可证伪的.我们的科研过程确实是在不停的证伪过程. 我自己也体会到了, 如果允许自己的实验结果被质疑, 那整个实验设计和hypothesis的提出都会从容的多.还有一句话, 是说任何好的科学理论都是一种'禁令', 他不允许某种事情的发生. 一个理论不允许的事情越多, 他就越好. 耳目一新.只是觉得, 做哲学的人都要这么罗嗦吗? 很简单的一件事, 絮絮叨叨了一个小册子.喜欢一切简化.2回应 2011-04-05 11:08 -
无知有畏 (a hug)
九个命题 1 不存在中级的只是源泉。除历史学领域以外,我们通常都是考察事物事实本身,而不是考察我们信息的来源。 2 真正的认识论问题不是关于源泉的问题;我们要问的倒是所作的断定是否真——就是说,它是否同事实一致。 3 对于这种考察,一切形势的论证都可能是恰当的。 4 量上和质上都最重要的知识源泉——除了先天知识而外——是传统。 5 我们知识的源泉大都是传统,这一事实表明反传统主义是无益的。 6 知识不可能从无...2011-06-05 17:12 2人喜欢
九个命题1 不存在中级的只是源泉。除历史学领域以外,我们通常都是考察事物事实本身,而不是考察我们信息的来源。2 真正的认识论问题不是关于源泉的问题;我们要问的倒是所作的断定是否真——就是说,它是否同事实一致。3 对于这种考察,一切形势的论证都可能是恰当的。4 量上和质上都最重要的知识源泉——除了先天知识而外——是传统。5 我们知识的源泉大都是传统,这一事实表明反传统主义是无益的。6 知识不可能从无——从白板——开始,也不可能从观察开始。知识的进步主要在于对先前知识的修改。7 如果幸运的话,它们允许我们认识错误和谬误。清晰性和明确性不是真理的标准,但隐晦和含混之类的东西却可能象征错误。8 观察和理性都不是权威。9 对一个问题的每一种解决都引出新的未解决的问题,原初的问题越是深刻,它的解决越是大胆,就越是这样。我们学到的关于这世界的知识越多,我们的学识越深刻,我们对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的认识以及我们的无知的认识就越是自觉、具体,越有发言权。回应 2011-06-05 17:12
-
As we learn from our mistakes our knowledge grows, even though we may never know--that is, know for certain. Since our knowledge can grow, there can be no reason here for despair of reason. And since we can never know for certain, there can be no authority here for any claim to authority, for conceit over our knowledge, or for smugness.
2017-02-17 20:04 1人喜欢
As we learn from our mistakes our knowledge grows, even though we may never know--that is, know for certain.
Since our knowledge can grow, there can be no reason here for despair of reason. And since we can never know for
certain, there can be no authority here for any claim to authority, for conceit over our knowledge, or for smugness.
回应 2017-02-17 20:04 -
Babel Tea (Ochild! do not go out。。)
P004 英国学派坚持认为,一切知识的最终源泉是观察,而大陆学派则坚持认为,知识的终极源泉是对清晰明确的观念的理智直觉。虽然我勉强算得上既是经验主义者又是理性主义者,我仍认为,它们是错误的。不过,我相信,虽然观察和理性各有其重要作用,但是这些作用并不像它们的古典的倡导者所描述的那样。无论观察还是理性都不能说成是知识的源泉。 P007 培根和笛卡儿教导,在真理问题上,任何人都不必求助于权威,因为每个人自身...2016-07-15 20:23 1人喜欢
P004英国学派坚持认为,一切知识的最终源泉是观察,而大陆学派则坚持认为,知识的终极源泉是对清晰明确的观念的理智直觉。虽然我勉强算得上既是经验主义者又是理性主义者,我仍认为,它们是错误的。不过,我相信,虽然观察和理性各有其重要作用,但是这些作用并不像它们的古典的倡导者所描述的那样。无论观察还是理性都不能说成是知识的源泉。P007培根和笛卡儿教导,在真理问题上,任何人都不必求助于权威,因为每个人自身拥有知识的源泉;他具有感官知觉的能力,可用以仔细观察自然界,也具有理智直觉的能力,可用以区分真理和谬误;其方法是拒绝接受任何未为理智所清晰而确定地察觉的观念。P011据说是显现的真理就不仅始终需要解释和证实,而且始终需要再解释和再证实。需要一种权威几乎日复一日地来宣布和规定什么是显现的真理,而这权威可能会随心所欲地、玩世不恭地做这事。P021知识的源泉必须保持纯洁,因为任何不纯洁都可能成为无知的根源。P022认识你自己,从而承认你之所知微乎其微!P024无知的根源是我们自己。因此,我们被割裂成一个人的部分和一个超人的部分。人的部分即我们自己,这个部分是我们的可错意见、我们的错误和我们的无知的根源;超人部分,如感觉或理智,是真知的源泉,对我们具有近乎神圣的权威。感觉是不可靠的、没有权威的。这点呗实证主义者和现象学者提出的大多数问题中和他们提供的解答中都遭到漠视。原因如下:他们认为,犯错误的不是我们的感觉,而总是“我们自己”在对我们的感觉“给予”我们的东西作解释时犯了错误。我们的感觉告知真理,但我们可能犯错误,例如当我们试图把感觉告诉我们的东西转换成语言——约定的、人造的、不完善的语言的时候。是我们的语言描述有缺陷,因为它可能带有偏见。P034我们的知识有各种各样的源泉,但没有一种源泉有权威性。P036如何改变我们的问题,我们才有希望达到一种合理的政治制度理论。传统的政治理论问题即“谁应当统治?”相比,这问题企求一种独裁主义的回答,例如“最好的人”、“最聪明的人”、“人民”或者“大多数人”。这个政治问题提得错误,引出的回答似是而非。它应当被一个截然不同的问题取代,例如“我们怎样组织我们的政治机构,使得坏的或无能的统治者(我们应当避免他们,但我们还是可能碰到他们)不能造成太大的危害?”色诺芬知道,我们的知识是猜测、意见——doxa,而不是episteme,像他的诗句所表明的那样:神并没有从一开头就为我们把万物昭示;但是随着时间流逝,通过探索,人们发现了什么是较好的东西。可是,至于确实的真理,没有人知道过它,将来也不会有人知道它;既不知道关于众神的也不知道关于我所说的一切的真理。即使他偶尔说出终极真理,他自己也并不知道它;因为一切只不过是猜测织成的网。P038“你如何知道?你的断定的源泉或基础是什么?哪些观察引导你作出这断定?”等问题的回答是:“我不知道:我的断定仅仅是一个猜测。不用考虑它可能由之产生的那个或那些源泉——存在许多可能的源泉,我可能对它们有一半不知道;起源或谱系在任何场合都同真理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如果你对我试图用我的尝试性断定加以解决的那个问题感兴趣,那么,你可以通过尽可能严格地批判它来帮助我;如果你能设计出某种你认为能反驳我的断定的实验检验,那我将高兴地、竭尽全力地帮助你反驳它。”P038康德“无论如何,应当使上帝为你所知,即使……他显露于你,也得由你……去判断:你是否要相信他和崇拜他。”P040观察和理性都不是权威。理智的直觉和想象极端重要,但它们并不可靠:它们可能非常清晰地向我们显示事物,但他们也可能把我们引向错误。它们作为我们理论的主要源泉是必不可少的;但我们的理论大都是虚假的。观察、推理甚至直觉和想象的最重要功能,是帮助我们批判考察那些大胆的猜想,我们凭借这些猜想探索未知。P041人不具有用律令确立真理的那种权威;我们应当服从真理;真理超越人的权威。P052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的标准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或可检验性。P053占星术士把自己的解释和预言都讲得相当含糊,以致任何有可能反驳他们理论的事情(假如理论和预言说得更明确一点的话),他们都能解释得通。为了逃避证伪,他们破坏了自己理论的可检验性。把预言讲得非常含糊,使预言简直不会失败,这是典型的占卜者伎俩;使预言变得无从反驳。P067哪个在先,是假设(H)还是观察(O)。就像鸡(H)和鸡蛋(O)哪个先有。对后一个问题的回答是,“一种较早的鸡蛋”,对前一个问题的回答是“一种较早的假设”……如果追溯到越来越原始的理论和神话,我们最后将找到无意识的、天生的期望。P068康德:“我们的理性并不是从自然引出规律,而是把它的规律强加于自然”时,他是对的。但是认为这些规律必然是正确的,或者我们必然会成功地把这些规律加诸自然,他就错了。……我们动辄寻找规律性,把规律强加于自然。这种倾向导致教条思维的心理现象,或者更一般地导致教条的行为:我们期望规则性无所不在,试图甚至在子虚乌有的地方也找到它们;不服从这些企图的事件,我们很容易看做一种“背景噪音”;我们墨守自己的期望,甚至在这些期望并不恰当、我们应当承认失败的时候也是这样。P070显然,这种教条的态度使我们墨守自己的最初印象,表示一种坚定的信念;相反,批判的态度,随时准备修改其信条,允许怀疑并要求检验,则表示一种不太坚定的信念。……越开化的人信念总是越强……经验和成熟程度的增长有时养成一种审慎的、批判的态度,而不是教条的态度。P072科学必然开始于对神话的批判;既不是开始于观察的集合,也不是开始于发明实验,而是开始于对神话、对巫术技巧和实践的批判讨论。P073假定我们自觉规定我们的任务是:生活在这个未知世界之中,使我们自己尽可能适应它;利用我们可能从中找到的机会;如有可能(不必假定真是这样),则尽可能借助于规律和解释性理论来解释世界。如果我们以此为我们的任务,那么,就没有比试探和除错——猜想和反驳的方法更加理性的程序。这种方法就是大胆地提出理论,竭尽我们所能表明它们的错误;如果我们的批判努力失败了,那就试探地加以接受。P076科学的成功不是基于归纳规则,而是取决于运气、独创性和纯演绎的批判论证规则。 结论概述:1、归纳即基于许多观察的推理,是神话。它不是心理事实,不是日常生活事实,也不是一种科学程序。2、实际的科学程序是带着猜测工作,匆忙下结论——通常是在一次观察之后。3、重复的观察和实验在科学上起的作用是检验我们的猜测或假说,也即试探性反驳。4、传统上错误地认为,只有归纳方法才能提供分界标准。因此,对分界标准的需要加强了归纳的错误信仰。5、像可证实性标准一样,这种归纳方法的观念意味着一种不完善的分界。6、如果我们说归纳只是使理论成为可能的而不是必然的,那也丝毫无济于事。P093认为物理学、生物学或者考古学这些“学科”因它们研究的题材而有所区别,这种信念我认为是以往时代遗留下来的,那时候人们都以为一种理论必须从它自身的题材出发。但是我认为,题材或事物的种类,并不构成区分学科的基础。学科的区分,部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便于行政管理(有如教学和职位的组织)的原因,部分是因为我们为了解决问题而建立的理论有一种发展为统一系统的趋势。但是所有这些分类和区别都是比较不重要的和浮面的。我们不是某些题材的研究者,而是某些问题的研究者。而问题可能冲破任何题材或学科的界限。回应 2016-07-15 20:23 -
不存在可供我们依据的真理标准。但是,我们具有这样的标准:如果幸运的话,它们允许我们认识错误和谬误。清晰性和明确性不是真理的标准,但隐晦和含混之类的东西却可能象征错误。同样,连贯性和一致性不能确立真理,但是不连贯性和不一致性却能确立谬误。当认识到了它们,我们自己的错误便能提供暗淡的红光,帮助我们在洞穴的黑暗中摸索出路。 这一切意味着,对于一个希望作出发现的年轻科学家来说,如果他的老师告诉他,“到各...
2013-11-12 12:49
不存在可供我们依据的真理标准。但是,我们具有这样的标准:如果幸运的话,它们允许我们认识错误和谬误。清晰性和明确性不是真理的标准,但隐晦和含混之类的东西却可能象征错误。同样,连贯性和一致性不能确立真理,但是不连贯性和不一致性却能确立谬误。当认识到了它们,我们自己的错误便能提供暗淡的红光,帮助我们在洞穴的黑暗中摸索出路。这一切意味着,对于一个希望作出发现的年轻科学家来说,如果他的老师告诉他,“到各处去观察”,那这是一个糟糕的建议;而如果他的老师对他说,“设法去了解人们现在在科学上讨论些什么。找出困难所在,把兴趣放在不一致的地方。这些就是你应该从事研究的问题。”那么,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休谟正确地强调,我们的理论不可能从我们能够知其为真的东西中有效地推出来--不可能从观察也不可能从任何别的东西中推出来。他由此得出结论:我们对理论的信念是非理性的。如果我们有选择的确实力量,那么最终的责任还是在我们身上。是否遵从一个命令,是否服从一种权威,都要我们自己来批判决定。无论如何,应该使上帝为你所知,即使他显露于你,也得由你去判断,你是否要相信他和崇敬他。回应 2013-11-12 12:49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评星很高很强大【哲学】 (爱玛·包法利)
- 浙江大学新生推荐书 (Oscar)
- IT、商业与思想@潘乱1 (luanbooks)
- 100+提升思想深度的書&雜文(Day Day Up) (浩子有猫饼🍥)
-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上海译文出版社 (彼岸)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猜想与反驳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罗文文 2010-09-12
质朴
0 有用 morimi 2012-12-30
哇,我竟然看过这书,内容全忘了,就记得好厚
1 有用 披头盖脸士 2014-12-15
嗯嗯。再看几遍 和法伊尓阿本德那本反对方法一起读尤其有趣。
0 有用 magnus 2015-10-10
比历史决定论那本好得多,甚至政治哲学部分,不能因为文笔好就以为人家不深刻
1 有用 柯希莫的枷锁 2011-11-30
我……终于……决定……去……还掉了……不要做无意义的挣扎= =
0 有用 一剪梅 2018-04-08
还行
0 有用 艾睿思 2018-02-16
终于读完一本理想主义者波普尔…比科学发现的逻辑好读很多,以及有相当大比例的社会科学的批判见解。
0 有用 Allen器_一定要 2018-01-27
本人学金融的,这本书其实是由于塑造索罗斯的价值观和投资框架而在圈内受到推荐 但坦白说 我可能是由于底蕴不够 基本没读下去 太晦涩了 而且看了100多页也没什么感觉 估计是需要一些哲学底子才能看清这书
0 有用 履空 2018-01-13
Falsifiability
0 有用 废墨 2018-02-02
没有纯正的经验,也没有纯粹的理性,两者是混合的。对试错法的阐述和在科学、社会科学方面的应用很融贯,对康德的解读在自身立场上比较到位,但对辩证法的批判(主要集中在矛盾上)有些不让人满意,但也是另一种理解和批判辩证法的角度(虽然可能连黑格尔著名的反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都理解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