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以精神、智力、意识、潜意识以及教室常规等等,多方面阐述了新儿童教育法。全书内容丰富,观点新颖独特,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科学性、理论性、知识性及指导性。本书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是教师的必备工具书,亦可供家长阅读、参考。
爱和自由的创作者
· · · · · ·
-
孙瑞雪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孙瑞雪,中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与心理学专家;“爱和自由、规则和平等”教育精神的发起者和倡导者;中国系统引进、实施国际蒙特梭利教育第一人;成功实践了科学教育法的本土化,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果;发展和延伸了蒙特梭利敏感期理论;其创作的社会科学专著《爱和自由》与科学教育专著《捕捉儿童敏感期》开创了中国幼儿园教育界的新纪元。
目录 · · · · · ·
儿童的精神胚胎
智力来自感觉
智力来自特别
智力来自自我
智力来自思维
智力来自抽象
智力的内容
谈智力
“爱”的问题
从爱走向独立(一)
从爱走向独立(二)
从理解到自由
从自由走向纪律
意识和潜意识
意识和知识
教室常规
怎样授课
顺从和意志
达到顺从的三个阶段
……
· · · · · · (收起)
智力来自感觉
智力来自特别
智力来自自我
智力来自思维
智力来自抽象
智力的内容
谈智力
“爱”的问题
从爱走向独立(一)
从爱走向独立(二)
从理解到自由
从自由走向纪律
意识和潜意识
意识和知识
教室常规
怎样授课
顺从和意志
达到顺从的三个阶段
……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如果我们懂得爱孩子,我们就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很多人说,成为他自己跟不能成为他自己,差别究竟在哪里?有一个天大的差别,就是儿童成为自己的时候,他会形成了一个自我,然后成为实现自我的人,最后他就能走出他的自我。我们父母不是特别追求现实中的成功吗?没有自我,就无自我实现的可能,也无所谓成功可言。 孩子获得爱和尊重的时候,就会用生命的大部分精力用来创造和形成自我。这是生命的本能和法则。这个阶段独特的生命现象就是,完全处在生命中,以自我为中心。全部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自我的创造上,他没办法从自我中出来的。这是人生命中顶顶重要的六年,或者说十二年的时间。错过这12年,再想建构自己,实在是太艰难了。错过12年,到了成人期,再以自我为中心,就是障碍和病态。 当孩子把自己建构起来了,就会用下一阶段的时间,也就是青春期到十八岁,用已经建构起来的自我跟现实的外在世界搭建一个桥梁,他把自己与外界连接了起来。 等他搭完这座通往现实的桥梁以后,他已经超越了他自我创造的历程,走向社会,他将要实现一个社会人的价值。当一个人从自我的自然人中走出来的时候,这个人就能去实现他社会的自己了。这就是成长的一个自然里程,无需培养,只求不破坏。 现在情况变了,现实的情况是,当儿童形成自我的时候,父母不让他形成自己,而是告诉他,这个也不对,那个也不好。你不能成为你,你要按妈妈、爸爸的心愿做事情,帮助妈妈爸爸形成妈妈爸爸。这才是你的使命。然后,这个人长到18岁的时候,他没法从自我中走出来,他依旧处在自我中心中,父母就怒不可遏。父母有什么可怒的,这是最简单的因果报应,只是成人太健忘了,也可能是时间太长了吧。真正愤怒的是孩子,他已经难以想出办法了。大家能看到周围的很多成人,永远都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那是因为他没有从自我中走出来,他依然没有建构起自我,他就一直陷入到五岁到六岁。一个几岁的孩子如何为自己负...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时间,对于生命头6年的儿童来说如黄 金般责重。我知道很多家长让孩子在这段时 间内背会了几十首甚至几百首诗词。家长以为这是在开发智力。诗词表达的情境属于成人的世界,孩子不可能理解,知道这一点的 人谁会逼孩子去背什么诗呢?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2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爱和自由"的人也喜欢 · · · · · ·
爱和自由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9 条 )




爱和自由:教育远处的钟声
这本书是中国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孙瑞雪的一本经典之作,她是“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教育精神、“完整的人和完整的成长”教育思想、“儿童敏感期”理论的创始人和倡导者,她的专著《爱和自由》《捕捉儿童敏感期》《完整的成长》是中国幼儿教育界的重量级作品,她多次做...
(展开)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中国妇女出版社 (2009)8.4分 1552人读过
-
新蕾出版社 (2004)8.6分 1588人读过
-
中国妇女出版社 (2013)8.3分 114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爱和自由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米来妈妈 2011-11-24 12:18:58
我喜欢精神胚胎的提法!终于明白自己确实的儿时情感是如何显现在日常生活中的 不可多读的自省书籍,不仅仅应用在孩子,还有我们可爱的成人
0 有用 菜籽 2018-07-03 18:44:22
可以列入幼儿师范教材了。
0 有用 小粉 2012-08-09 22:12:12
养育孩子是给他爱和自由,而不是绑住孩子,让他听家长的话。她是一独立的个体
0 有用 老龙 2009-04-16 17:12:16
看完很震撼!先要懂爱,才会去爱。对任何人,对身边人都适用!
0 有用 团团的妈妈 2006-12-09 00:19:21
相对小巫系列而言比较理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