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三十年(上)的书评 (503)

lemonsea 2013-02-27 22:32:15

那激荡的十五年

说的是78年到92年,中国的企业史,弹指15年。在变幻莫测的改革大潮中,同样的投机倒把,历史的宠儿们,完成了资本的积累,终成一方霸业,直到今天,依然好好地活着,顶着王者的光环,成为新闻的焦点;而不幸者,到底人命如蚁,或锒铛入狱,或步入万劫不复的没落之地,不过是史...  (展开)
抗拒拧巴的葳蕤 2013-02-16 13:10:00

《激荡三十年》读书札记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 那是睿智的年月,那是个蒙昧的年月; 那是信心百倍的时期,那是疑虑重重的时期; 那是阳光普照的季节,那是黑暗笼罩的季节; 那是充满希望的春天,...  (展开)
freezing 2013-01-21 18:01:47

土地归国家以及集体的所有制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已看下 评个屁,多多读书吧。。。。。。。。。。。。。。。。。。。。。。。。。。。。。。。。。。。。。。。。。。。。。。。。。。。。。。。。。。。。。。。。。。。。。。。。。。。。。。。。。。。。。。。。。。。。。。。。。。。。。。。。。。。。。。。。。。。。...  (展开)
夏雨 2012-12-03 22:23:37

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发展史

虽题名为发展史,还不如说是发家史 这本书记录了从78-93年间一些名人的发家史,同样也应证了一句话,时代造英雄,枪打出林鸟,乱世出英雄,敢拼就能赢,笑到最后才是赢家。 是的,任何的首兴家的人都有一种拼的精神,敢于冒险~、 我想,任何打工的,想创业的人都应看看这本书 ...  (展开)
吾术家 2012-12-01 15:25:07

那个年代

作为八十年代出生的人恰好在童年与少年期经历了这段动荡,变革,百废待兴的历史时期,书中描写的社会现象与国家情绪仿佛把我重新带回到昨天,那些耳熟能详,并且至今仍活跃的企业家:王石,储时亮,史玉柱,潘石屹,顾雏军..少时熟悉的品牌:健力宝,双星,娃哈哈,小霸王..,...  (展开)
自然光 2012-10-25 13:03:36

读后杂感

我很喜歡每章前面的诗歌或者是歌词。这像是那个时代的暗号,也像是文青的暗号。也因此对作者有了一丝的好感,在财经的书里提到诗歌,还算有趣。 看这本书的好处是,对我生活的环境有点更清楚地认识。当我找工作的时候,那些傲慢的面试官无法撼动我的自信,因为我有些清楚了他们...  (展开)
莽夫 2012-01-29 11:24:03

激荡30 浅见

接触企业史的第一本书选择了《激荡三十年》,读完之后,我可以很肯定的说,我没有选错。 作者吴哓波和中信出版社都将左右我以后选择读物的字眼。 78-08这30年,中国的巨大变化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作者用生动的例子和独特的见解给我们讲述了这段发展史。使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一...  (展开)
Roger 2011-09-03 23:35:47

!!

这本书告诉了我门在这三十多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自己错失了哪些个飞黄腾达的机会,同时也告诉了我们要把握现在每一个来之不易的成功机会,更重要的是从某种角度启示了我们怎样去发现隐藏在明天的机会》》》》》》》  (展开)
一米阳光 2011-08-22 02:07:29

春天的故事

这本上册的最后一章刚好是1992年。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脑海中一直回想的真的就是那首歌《春天的故事》: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或许我应该早些阅读这本书,在国内的时候...  (展开)
alice_f 2011-04-17 17:20:25

30年公司的博弈史

断断续续地读完了《激荡三十年》的上下册,觉得是本挺不错的书,记录一下我的几点心得: 1 本书清楚地呈现了30年来国企、民企和外企三股力量的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他们之间的博弈。 30年的改革对国企来说除了阵痛,还有无数的机遇与期待,但是限于体制和产权的弊端,它们总...  (展开)
澄心妈妈 2010-01-28 22:41:13

察而记之

作者权当是写一部中国企业当代史。以事件,人物来带动叙述。笔调不乏犀利,是一个专业的观察者。 其呈现的中国企业,有其先天不足,也有其难得的机遇。这三十年来的模式无法复制,只能让人在历史的洪荒中感受资本的力量。 有些是因为不懂所以胆大,有些是因为坚持所以生存,大...  (展开)
格物致知 2009-06-27 20:46:37

向《光荣与梦想》致敬的书

书讲述的方式很熟悉,想了很久我把那套在书柜上端的《光荣与梦想》翻出来就找到答案了。 新闻、历史中的人、商业场,这些振奋人心的东西。记者是伟大的职业。  (展开)
戏雨游风 2009-05-23 14:41:54

舆论的力量

在书中举了很多企业和企业家的例子,有失败,也有成功,但是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其中总少不了舆论和政府行政力量的推波助澜,把成功和失败进行放大,催化。  (展开)
飞翔之鸟 2009-04-05 10:55:59

激荡的青春中国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当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当,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 这是吴晓波《激荡三十年》的开头,这让我联想到了 傅雷先生翻译的《约翰·克里斯朵夫》: “濛濛晓雾初开, 皓皓旭日方升。 ...  (展开)
2young 2009-03-09 22:33:06

说一点不足

读完整套,越发觉得这本书09年出该多好   全国铺天盖地的宣传这本书   终于决定买了回来 用了一个星期 啃完了上下册      越往后的 越觉得这本书 是为了刚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大庆前出   借一借纪念的东风   但作为文化出版 营销的考虑是可以理解的     ...  (展开)
一刀未剪的童年 2009-03-09 13:56:48

激荡三十年:幫-你-我-她-恢-復-記-憶

我們家第一臺PC是聯想的,那時它還叫Legend,還有FM365和新東方教育在線…… 吳曉波在講述企業變遷的過程,有很多都能從我的生活印記中找到對應,這種勾兌的過程更像是一次自我復蘇記憶的喚醒。 當然,配合本書,看《24城記》,會更有感觸。  (展开)
时间的玫瑰 2009-02-06 03:42:00

转载

陆新之 不愿当官、办企业,我只会写字   本报记者:作为财经作家,有没有考虑像梁凤仪那样写商战小说?   吴晓波:不会的,我写到现在为止,很糟糕的一件事情就是我已经不会虚构了,丧失了虚构的能力。   本报记者:前一段时间,网上出现了一个图书方面的《福布斯财...  (展开)
leoport 2009-01-15 14:14:34

以史为鉴,解读生活

就整本书来说,或多或少给人以资料由于而分析不足的感觉。当然,如果太尖锐的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本书也许就没法面世了。 因为这本书的内容的确很多,实在无法一一提及。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收获如下: 1, 我是一个80后的人,本科毕业就已经2004年了。对于上个世纪发生的事情,...  (展开)
keven 2008-10-24 11:44:28

中国企业的“光荣与梦想”

不奇怪,这本书那么多评论,全都可圈可点。 只是作为“知识管理”课程,我选择这两本书(上下)作为参考书,有我的理由: 1、中国的企业,30年走完了人家400多年的历程(荷兰东印度公司算起),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社会组织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谈知识管理,不结合经济制...  (展开)
伪愤青 2008-09-22 21:30:53

回首改革30年历程,除了唏嘘,我们更需加大步伐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

 OH,mygod 。这个题目太共产主义、太官僚。   但这是事实,改革的路上继续孕育着生机。 题记: 厚厚的两大本书摆在我的眼前,一本黄色,一本红色。 草体激荡三十年流畅的印在黄红背景的封面上。 红色象征着过往30年改革路上的激情与血腥岁月, 黄色象征着改革之路的蓬勃...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25 26 后页> (共503条)

订阅激荡三十年(上)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