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人文与社会译丛:社会行动的结构(新版)》中,塔尔科特•帕森斯通过对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西方社会理论的代表人物马歇尔、帕雷托、涂尔干与韦伯的分析和吸收,重建了“一般社会行动理论”体系。《人文与社会译丛:社会行动的结构(新版)》把以目的—手段为成分的社会行动作为社会科学的根本方法,不仅确立了一门规范的社会学学科,而且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方法论进行了经典的规定。
社会行动的结构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帕森斯(1902—1979)出生于美国科罗拉多州,1920年进入阿默斯特学院学习,1924年获文学学士学位。后赴欧洲,先师从马林诺夫斯基学习人类学,后至德国海德堡大学研究经济学与社会学,并于1927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教于哈佛大学直至退休。帕森斯被公认为韦伯以后最重要的社会学家。他在《社会行动的结构》(1937)、《社会系统》(1951)、《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1960)、《行动理论与人类状况》(1978)等著作中,把结构功能主义发展成为一个对二十世纪中期几乎所有社会科学领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思想运动。
目录 · · · · · ·
第一部分 实证主义的行动理论 3
第一章 绪论 3
问题 3
理论和经验事实 6
剩余性范畴 18
理论、方法论和哲学 23
概念的类型 31
附注:关于“事实”的概念 46
第二章 行动理论 48
行动体系的单位 48
功利主义体系 56
实证主义的行动理论 66
经验主义 76
行动理论中的个人主义 78
附注A:关于“规范”性概念 81
附注B:行动理论中诸体系类型的图式提要 84
附注C:与行动理论有关的非主观范畴的内容 92
附注D:心理学与生物学的关系 95
第三章 个人主义的实证主义行动理论历史发展中的若干阶段 98
霍布斯与秩序问题 100
洛克与古典经济学 107
马尔萨斯与功利主义的不稳定性 115
马克思与阶级对抗 120
达尔文主义 124
导致激进实证主义的其他途径 129
效用 136
进化 138
第二部分 源于实证主义传统的唯意志论行动理论的出现 145
第四章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需求和行动及经济学的范围问题 145
活动和效用理论 146
生产要素的供应 159
实际成本 165
自由企业 169
社会进化 174
“自然秩序” 179
经济动机 182
经济学理论的范围问题 185
第五章 威尔弗莱多·帕雷托(一):方法论与主要分析框架 199
方法论 201
逻辑行动和非逻辑行动 207
剩余物和衍生物 220
非逻辑行动的两个结构性层面 225
第六章 威尔弗莱多·帕雷托(二):结构分析的展开与验证 244
帕雷托与社会达尔文主义 244
行动体系的“逻辑”方面 254
社会效用理论 268
社会体系的非逻辑方面 279
再论经济学理论的地位 295
第七章 威尔弗莱多·帕雷托(三):经验概括与结论 300
意识形态问题 300
社会变迁的周期 310
暴力的作用 322
总的结论 327
第八章 埃米尔·涂尔干(一):早期的经验研究 336
劳动分工 343
自杀 361
职业群体和社会主义 376
第九章 埃米尔·涂尔干(二):社会学实证主义的方法论 381
功利主义的困境 382
“社会性”因素 388
集体表象 400
伦理与社会类型 409
第十章 埃米尔·涂尔干(三):社会控制理论的发展 419
“强制”一词含义的变化 421
道德难题 435
定则的作用 445
第十一章 埃米尔·涂尔干(四):最后阶段:宗教与认识论 456
宗教观念 459
仪式 479
认识论 491
第十二章 第二部分的总结:实证主义行动理论的崩溃 503
实证主义的出发点 503
马歇尔 504
帕雷托 507
涂尔干 513
第三部分 从唯心主义传统中产生的唯意志论行动理论 527
第十三章 唯心主义传统 527
方法论背景 527
资本主义问题 543
马克思 544
桑巴特 552
第十四章 马克斯·韦伯(一):宗教和现代资本主义 558
A.新教与资本主义 558
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 562
资本主义精神 573
加尔文教与资本主义精神 576
附注:观念的作用 596
第十五章 马克斯·韦伯(二):宗教和现代资本主义(续) 603
B.比较研究 603
中国 606
印度 618
系统的宗教类型学 630
新教与资本主义:简明的纲要 644
第十六章 马克斯·韦伯(三):方法论 648
客观主义 650
直觉主义 656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662
理想类型与概括的分析理论 673
经验论证的逻辑 683
解释的充分性 699
行为和意义复合体 711
第十七章 马克斯·韦伯(四):系统理论 716
社会行动的类型 717
行动的取向方式 727
合法秩序、卡里斯马和宗教 737
仪式 755
趣味问题 760
附注:共同体和社会 771
第四部分 结论 787
第十八章 经过经验验证的结论 787
行动结构的概貌 788
经过验证的结论 813
第十九章 方法论试探 821
经验主义与分析性理论 822
行动的参照系 825
行动体系及其单位 832
分析性成分的作用 845
行动理论的一般状况 850
行动科学的分类 854
社会学的地位 866
索引 875
编后记 888
· · · · · · (收起)
第一章 绪论 3
问题 3
理论和经验事实 6
剩余性范畴 18
理论、方法论和哲学 23
概念的类型 31
附注:关于“事实”的概念 46
第二章 行动理论 48
行动体系的单位 48
功利主义体系 56
实证主义的行动理论 66
经验主义 76
行动理论中的个人主义 78
附注A:关于“规范”性概念 81
附注B:行动理论中诸体系类型的图式提要 84
附注C:与行动理论有关的非主观范畴的内容 92
附注D:心理学与生物学的关系 95
第三章 个人主义的实证主义行动理论历史发展中的若干阶段 98
霍布斯与秩序问题 100
洛克与古典经济学 107
马尔萨斯与功利主义的不稳定性 115
马克思与阶级对抗 120
达尔文主义 124
导致激进实证主义的其他途径 129
效用 136
进化 138
第二部分 源于实证主义传统的唯意志论行动理论的出现 145
第四章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需求和行动及经济学的范围问题 145
活动和效用理论 146
生产要素的供应 159
实际成本 165
自由企业 169
社会进化 174
“自然秩序” 179
经济动机 182
经济学理论的范围问题 185
第五章 威尔弗莱多·帕雷托(一):方法论与主要分析框架 199
方法论 201
逻辑行动和非逻辑行动 207
剩余物和衍生物 220
非逻辑行动的两个结构性层面 225
第六章 威尔弗莱多·帕雷托(二):结构分析的展开与验证 244
帕雷托与社会达尔文主义 244
行动体系的“逻辑”方面 254
社会效用理论 268
社会体系的非逻辑方面 279
再论经济学理论的地位 295
第七章 威尔弗莱多·帕雷托(三):经验概括与结论 300
意识形态问题 300
社会变迁的周期 310
暴力的作用 322
总的结论 327
第八章 埃米尔·涂尔干(一):早期的经验研究 336
劳动分工 343
自杀 361
职业群体和社会主义 376
第九章 埃米尔·涂尔干(二):社会学实证主义的方法论 381
功利主义的困境 382
“社会性”因素 388
集体表象 400
伦理与社会类型 409
第十章 埃米尔·涂尔干(三):社会控制理论的发展 419
“强制”一词含义的变化 421
道德难题 435
定则的作用 445
第十一章 埃米尔·涂尔干(四):最后阶段:宗教与认识论 456
宗教观念 459
仪式 479
认识论 491
第十二章 第二部分的总结:实证主义行动理论的崩溃 503
实证主义的出发点 503
马歇尔 504
帕雷托 507
涂尔干 513
第三部分 从唯心主义传统中产生的唯意志论行动理论 527
第十三章 唯心主义传统 527
方法论背景 527
资本主义问题 543
马克思 544
桑巴特 552
第十四章 马克斯·韦伯(一):宗教和现代资本主义 558
A.新教与资本主义 558
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 562
资本主义精神 573
加尔文教与资本主义精神 576
附注:观念的作用 596
第十五章 马克斯·韦伯(二):宗教和现代资本主义(续) 603
B.比较研究 603
中国 606
印度 618
系统的宗教类型学 630
新教与资本主义:简明的纲要 644
第十六章 马克斯·韦伯(三):方法论 648
客观主义 650
直觉主义 656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662
理想类型与概括的分析理论 673
经验论证的逻辑 683
解释的充分性 699
行为和意义复合体 711
第十七章 马克斯·韦伯(四):系统理论 716
社会行动的类型 717
行动的取向方式 727
合法秩序、卡里斯马和宗教 737
仪式 755
趣味问题 760
附注:共同体和社会 771
第四部分 结论 787
第十八章 经过经验验证的结论 787
行动结构的概貌 788
经过验证的结论 813
第十九章 方法论试探 821
经验主义与分析性理论 822
行动的参照系 825
行动体系及其单位 832
分析性成分的作用 845
行动理论的一般状况 850
行动科学的分类 854
社会学的地位 866
索引 875
编后记 888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人文与社会译丛(共246册),
这套丛书还有
《霍布斯的政治哲学》《统治阶级》《后形而上学思想》《农民的道义经济学》《象征交换与死亡》
等
。
喜欢读"社会行动的结构"的人也喜欢 · · · · · ·
社会行动的结构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帕森斯集社会学之作的“行动参照框架”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很厚,很难读,很复杂,很让人烦躁。但帕森斯是一个社会学永远绕不过的人,《社会行动的结构》也是永远绕不过的理论书籍。 这本书是研究理论的理论,是西方本体论研究即形而上学研究的典范,要怎么评价和定位这本书是首先必须说明的。帕森斯是西方第一位将古典社会学做集... (展开)> 更多书评 9篇
论坛 · · · · · ·
这版和08年版有什么不同吗?评分差0.8,请问看哪个? | 来自, | 2023-05-18 21:51:37 | |
如何查到译者的信息? | 来自arche | 1 回应 | 2020-02-14 16:08:16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Free Press (1967)暂无评分 9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03)8.5分 241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08.06.01)8.7分 52人读过
-
Free Press (1967)暂无评分 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 其一 (消逝风中的墓地)
- 人文与社会译丛(完整版) (胡伍玄)
- 想象乌托邦 (Kdropinstant)
- 老师上课提到的书和想看的书,虽然不可能看完,但列个书单万一哪天就都给看完了呢 (史雯慧)
- 社会理论 (天天放羊?)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社会行动的结构的评论:
feed: rss 2.0
20 有用 一只小企鹅 2018-05-04 23:36:00
汪洋巨著,赶在2018年的五四青年节才大致啃完。感觉是老爷子的读书笔记,而译者也没有把这本书的副标题翻译出来。第17页有这样一段话:“实际上,所有现存的关于他们的第二手文献都已读过了,但只是与当前的场合似乎特别相关的地方才加以引证。不要认为未加引用就意味着批判,只不过是没有重要关系罢了。”从中可见老爷子当年的嚣张和牛叉。另:这本书正式出版的时候,老爷子才35岁。35岁啊!只有35岁啊!
1 有用 能吃是福 2022-03-14 14:19:48
顶级读书笔记…
13 有用 Cormac 2019-09-14 14:18:51
19年No. 98 本书主要探讨一个被称为唯意志论的行动理论的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一个是源于实证主义传统的唯意志论行动理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与威尔弗莱多•帕累托、埃米尔•涂尔干),另一个是源于唯心主义传统的唯意志论行动理论(马克斯•韦伯),明线是行动理论的发展过程,暗线则是帕森斯对于“秩序与整合”的理论关注。归根到底,这本书是一本帕森斯本人的理论著作,而不是一本理论史著作,更多的是“六经注我”,... 19年No. 98 本书主要探讨一个被称为唯意志论的行动理论的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一个是源于实证主义传统的唯意志论行动理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与威尔弗莱多•帕累托、埃米尔•涂尔干),另一个是源于唯心主义传统的唯意志论行动理论(马克斯•韦伯),明线是行动理论的发展过程,暗线则是帕森斯对于“秩序与整合”的理论关注。归根到底,这本书是一本帕森斯本人的理论著作,而不是一本理论史著作,更多的是“六经注我”,这也是作者一直强调的。 帕森斯老爷爷试图通过唯意志论的行动理论弥合实证主义立场和唯心主义立场,只能说野心不小! (展开)
1 有用 王嘉Jackson 2020-02-14 16:07:39
选读p1-15,看的痛苦,本来就晦涩,翻译就不能好好断个句吗,每个词都认识看完不知道什么意思
1 有用 吃还是不吃? 2024-03-20 20:46:51 西班牙
2017年底,开头的思想史梳理极端优秀,刚学社会学懵懵懂懂,但国内真的有点过于轻视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