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源泉》之所以具有如此恒久的魅力,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是对青年志气的认可,同时它歌颂了人类的光荣,显示了人类的可能性有多大。
每一代人中,只有少数人能完全理解和完全实现人类的才能,而其余的人都背叛了它。不过这并不重要。正是这极少数人将人类推向前进,而且使生命具有了意义。
我所一贯追求的,正是向这些为数不多的人致意。其余的人与我无关;他们要背叛的不是我,也不是《源泉》。他们要背叛的是自己的灵魂。
——安•兰德,《源泉》二十五周年再版序言
《源泉》的主人公洛克是一个诚实而坚强的建筑师,他志在启蒙社会,却在大学毕业前夕被学校开除,他的设计风格被社会视为异端,一度沦落到去采石厂当小工。他深爱的女人也处处和他作对,并与他的夙敌结了婚。最后,他答应无偿为政府设计经济实用房,但他的设计被政府主管部门任意修改,万般无 奈之下,他抗起炸药包就把建到一半的楼炸回...
《源泉》之所以具有如此恒久的魅力,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是对青年志气的认可,同时它歌颂了人类的光荣,显示了人类的可能性有多大。
每一代人中,只有少数人能完全理解和完全实现人类的才能,而其余的人都背叛了它。不过这并不重要。正是这极少数人将人类推向前进,而且使生命具有了意义。
我所一贯追求的,正是向这些为数不多的人致意。其余的人与我无关;他们要背叛的不是我,也不是《源泉》。他们要背叛的是自己的灵魂。
——安•兰德,《源泉》二十五周年再版序言
《源泉》的主人公洛克是一个诚实而坚强的建筑师,他志在启蒙社会,却在大学毕业前夕被学校开除,他的设计风格被社会视为异端,一度沦落到去采石厂当小工。他深爱的女人也处处和他作对,并与他的夙敌结了婚。最后,他答应无偿为政府设计经济实用房,但他的设计被政府主管部门任意修改,万般无 奈之下,他抗起炸药包就把建到一半的楼炸回了砖头瓦砾。在法庭上,他也同样孤军奋战,为自己作为天才的原创行为(911份子大概还没出生呢)自辩:“创造是各己私事,是天赋权利,维护创造也是同等天赋个人的权利。”那个时候著作权、知识产权等概念还未曾为人们所认同。结果罗克被认定为“狂人”,并因此而无罪释放。
源泉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安·兰德(1905—1982),俄裔美国作家、哲学家。青年时代从苏联流亡美国,以其小说和哲学闻名于世。小说《源泉》(The Fountainhead)1943年出版后立即成为畅销书,并为她赢得了巨大的声誉,至今仍以每年超过10万册的数量再版。1957年《阿特拉斯耸耸肩》(Atlas Shrugged)出版,成为美国历史上仅次于《圣经》的超级畅销书,被誉为对美国影响最大的10本书之一,全球累计销售近亿册。
安·兰德推崇理性,认为人的最高美德便是理性;她不顾传统舆论的偏见,力倡个人主义,认为不能使个人利益得到最大伸张的社会,就不是理想社会。她的客观主义哲学自20世纪50年代起风靡美国,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她本人也成为美国青年崇拜的偶像。
安·兰德一生著述百余种,根据她的生平拍摄的纪录片和故事片曾获奥斯卡奖。1982年安·兰德去世,此后美国创立了许多兰德书友...
安·兰德(1905—1982),俄裔美国作家、哲学家。青年时代从苏联流亡美国,以其小说和哲学闻名于世。小说《源泉》(The Fountainhead)1943年出版后立即成为畅销书,并为她赢得了巨大的声誉,至今仍以每年超过10万册的数量再版。1957年《阿特拉斯耸耸肩》(Atlas Shrugged)出版,成为美国历史上仅次于《圣经》的超级畅销书,被誉为对美国影响最大的10本书之一,全球累计销售近亿册。
安·兰德推崇理性,认为人的最高美德便是理性;她不顾传统舆论的偏见,力倡个人主义,认为不能使个人利益得到最大伸张的社会,就不是理想社会。她的客观主义哲学自20世纪50年代起风靡美国,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她本人也成为美国青年崇拜的偶像。
安·兰德一生著述百余种,根据她的生平拍摄的纪录片和故事片曾获奥斯卡奖。1982年安·兰德去世,此后美国创立了许多兰德书友会和专门研究安·兰德思想的机构。
目录 · · · · · ·
第一部 彼得·吉丁
第二部 埃斯沃斯·托黑
第三部 盖尔·华纳德
第四部 霍华德·洛克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几千年前,最早的一个人发现了如何生火。他很可能就是被烧死在他教会他的兄弟们如何去点燃的树桩上。他被认为是一个与人类所害怕的恶魔打交道的坏人。然而此后,人类就有了火来取暖,来烹煮食物,来照亮他们的洞穴。他给他们留下了一份意想不到的厚礼,而且他把黑暗逐出了地球。经过了数个世纪以后,出现了发明车轮的第一个人。他很可能就是在他教会的兄弟们建造成的车架上被处以车裂的极刑。他被认为是一个冒险闯入禁区的越轨者。 但是,从此,人类就有了跨越任何界线和范围的能力。他留给了他们未曾想到的厚礼,而且,他也打开了世界之门,开辟了通向世界的条条道路。 那个人,那个桀骜不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第一个人,站在人类有关自己起源的记载的每一个传奇的开端。普罗米修斯被锁在岩石上任凭秃鹰撕裂啄食——因为他从众神那里偷来了火种。亚当被判罪去受苦——因为他偷吃了知识树上的果实。无论是什么样的传说,在人类的记忆深处的某个角落,人类知道它自身的光荣是与那第一个人分不开的,而且清楚,那个人为他的勇气付出了代价。 经历了多少个世纪,总会有人在新的道路上迈出宝贵的第一步,而他除了自己的先见和洞察力之外并没有任何别的装备。他们的目的各不相同,可是他们都有这样一个共性:他们迈出的那一步是第一步,那条道路是前人所没有走过的,那种想像力和洞察力不是模仿和剽窃而得来的,然而,他们得到的答复却是仇恨。那些伟大的创造者们——那些思想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在他们那个时代都是特立独行的。每一种伟大的新思想总是最先遭到反对。每一种伟大的新发明都被指责。第一台发动机被认为是愚蠢的。飞机曾被认为是异想天开。动力织布机被认为是罪恶的。麻醉被认为是不道德的。可是那些具有原创力、想像力和先见的人们继续勇往直前。他们斗争,他们忍受痛苦,而且付出代价。他们赢了。 绝没有一个创造者是受到要为他的兄弟们服务的渴望所驱使,因为他们的兄弟们摈弃了他...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90页 -
你一定要学会不害怕这个世界。不要像你现在这样被它束缚住。永远不要被它伤害。<图片1>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7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源泉"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源泉"的人也喜欢 · · · · · ·
源泉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26 条 )





daily quote<2005-12-16>

论坛 · · · · · ·
分享一篇文章——建筑界怎么看待洛克 | 来自青鸟 | 2025-02-23 01:53:53 | |
洛克和多米尼克的爱情 | 来自Ygsmd | 7 回应 | 2025-02-23 01:28:12 |
出作者的传记 | 来自无为小书童 | 2025-02-15 14:03:35 | |
我先震惊一下? | 来自itszineo | 2 回应 | 2023-11-28 00:46:35 |
现实中有霍华德·洛克式的建筑吗 | 来自The Rest | 1 回应 | 2023-10-21 15:36:32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1 )
-
Signet (1996)9.0分 676人读过
-
重庆出版社 (2005)8.9分 8200人读过
-
重庆出版社 (2019)8.8分 886人读过
-
Penguin Classics (2007)8.5分 14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评分9.0~9.7(1000+人参与评价) (第五顾尘ᕦ)
- 欧美严肃文学与流行文学作品选 (Lightsage)
- 2010年以后9分以上图书 (晚安,本杰明)
- 2013年5.1~6.30大陆推出的外国文学新书 (Onetti)
- 含英咀华——总有一本适合你第1辑 (99.9%)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源泉的评论:
feed: rss 2.0
52 有用 饭夫斯基 2014-06-27 15:31:58
洛克这个人物是不可能存在的,尽管钦佩他极端坚持自我主义的勇气和毅力,但完全不依赖他人生存的人,不是社会的人。因而自我主义也就只在意识领域有意义。但是我仍旧很喜欢他,讨厌托黑/盖尔/多米尼克这些拐弯抹角隐藏本意的野心家。洛克的那种纯粹就是理想主义的化身。
608 有用 NullPointer 2015-09-26 00:34:28
兰徳的小说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八个革命样板戏 是真正的同类,提供爱憎分明的人物与清晰的善恶标准,在道德批判上论心不论迹,他们安装在人物内心的意识形态在支配一切,与其称之为小说,不如说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大型童话。
27 有用 Philia 2014-10-16 22:12:07
“半吊子的精英主义”,同意。安兰德的私货昭昭,以至于甚至不必以私货这个字眼来强调。不过,故事是精彩的,虽然写作技艺并不很高明。自我主义某种程度上也是值得追求的,但放在七十亿人的环球,庸众加自我主义则会是人类的自我毁灭,而这并不等于拥抱(极端的被歪曲的)集体主义。这是安兰德不愿意或者无法解决的。利他主义也绝非安兰德想象的如此极端,不过,人只愿意相信自己相信的东西,不是吗?要我看,还是儒家那一套修身之... “半吊子的精英主义”,同意。安兰德的私货昭昭,以至于甚至不必以私货这个字眼来强调。不过,故事是精彩的,虽然写作技艺并不很高明。自我主义某种程度上也是值得追求的,但放在七十亿人的环球,庸众加自我主义则会是人类的自我毁灭,而这并不等于拥抱(极端的被歪曲的)集体主义。这是安兰德不愿意或者无法解决的。利他主义也绝非安兰德想象的如此极端,不过,人只愿意相信自己相信的东西,不是吗?要我看,还是儒家那一套修身之道天下为公值得推崇。当然,主义的畸形与泛滥更值得警惕。比较欣赏作者没有从别的角度(尤其是精神分析上)尝试去解释或者说成全洛克那种原则的根源,不过这正好也是fountainhead一词多义的精妙。总觉得小说里的复调尽管存在却倾斜严重,而反面角色未免也太令人作呕了。不管怎样,自强不息、正直、善良。 (展开)
21 有用 血源2出了吗? 2017-04-14 06:06:37
晋江文学
59 有用 mslb 2015-12-12 10:13:07
看得我都笑出声来了,就这也值得写八百万字,让我再笑会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