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英]
A·D·史密斯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译者: 赵玉兰
出版年: 2007年4月
页数: 314页
定价: 24.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劳特里奇哲学指南丛书
ISBN: 9787563365302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译者: 赵玉兰
出版年: 2007年4月
页数: 314页
定价: 24.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劳特里奇哲学指南丛书
ISBN: 9787563365302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北京贝贝特学术馆 (QBY)
- 现象学资料辑集(ing) (歧木零)
- 现象学进阶 (黑玺)
- 西方哲学入门 (sueded)
- 24格的藏书阁 A (24格)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胡塞尔与《笛卡尔式的沉思》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克莱采奏鸣曲 2017-12-06 11:13:08
每一种原初给予的直观都是认识的合法源泉,非直观的状态在得到意义阐释之前,很可能是混乱或没有意义的,它们需要去证明自身的认知资格。如果A只能存在于把它和M联系起来的更广泛的统一中,我们就说A需要M来奠基,比如审美行为奠基于(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而对象的美又奠基于审美行为,所以审美是双重非对象化的行为。 挑部分读了,行文不算非常流畅,不知是作者还是翻译的原因。
5 有用 地上丝绒 2022-11-07 23:55:05 北京
CM算是晚期胡塞尔一次难得成功出版的作品(法文出版,德文始终在修订)。前两个沉思是对得起副标题“现象学导论”,(在晚期视野下)将几个基本的现象学范畴讲得听清楚。后三个沉思中,Smith结合了APS、Int与C等生前未出版的讲座稿或手稿,企图勾勒被动综合分析下,原构建之后的本能、冲动意向性与先验他者的纵深计划。虽然援引了一些分析哲学和婴儿研究的前沿资源,但没能把FTL和EJ的目的论逻辑挑明还是很遗憾... CM算是晚期胡塞尔一次难得成功出版的作品(法文出版,德文始终在修订)。前两个沉思是对得起副标题“现象学导论”,(在晚期视野下)将几个基本的现象学范畴讲得听清楚。后三个沉思中,Smith结合了APS、Int与C等生前未出版的讲座稿或手稿,企图勾勒被动综合分析下,原构建之后的本能、冲动意向性与先验他者的纵深计划。虽然援引了一些分析哲学和婴儿研究的前沿资源,但没能把FTL和EJ的目的论逻辑挑明还是很遗憾(想看)。总之,胡塞尔晚期和手稿部分的现象学野心真的太诱人了,并且(我猜想)还能在根底上与德国古典哲学(自我设定和被动综合)和精神分析(母子关系)贯通。这样的视野完全对得起他所说的:“我毕生的工作不过是现象学的导论”。 (展开)
2 有用 守白 2009-11-16 22:20:29
一本让我意识到胡塞尔的伟大的书
0 有用 Hier Tanze 2021-09-27 11:29:40
翻译不符合中文语序,产生阅读障碍。史密斯将胡塞尔与分析哲学作对比,颇为有趣。例如,在外在主义看来,存在两个现象学上同一的主体,但仅由于这两个主体与不同的物理环境相关联(表面上都是水但分子结构有所不同),它们的“精神内容”会变得不同了。因此,胡塞尔的纯粹内在说明注定会失败。可惜史密斯在此问题上为胡塞尔的辩护很含糊。与胡塞尔不同,罗素和摩尔的感觉材料理论与感觉主义者相同,都坚持诸对象与诸意识行为之间的... 翻译不符合中文语序,产生阅读障碍。史密斯将胡塞尔与分析哲学作对比,颇为有趣。例如,在外在主义看来,存在两个现象学上同一的主体,但仅由于这两个主体与不同的物理环境相关联(表面上都是水但分子结构有所不同),它们的“精神内容”会变得不同了。因此,胡塞尔的纯粹内在说明注定会失败。可惜史密斯在此问题上为胡塞尔的辩护很含糊。与胡塞尔不同,罗素和摩尔的感觉材料理论与感觉主义者相同,都坚持诸对象与诸意识行为之间的一一对应的相互关系。感觉材料理论没有看到意识的意向性,把感觉经验的每个可觉察的特征看作那一经验的对象的特征。给出对主体间性处理的批评,我们并不是从他人身体的知觉出发去认识他人;主体间性可能是主体性的先验前提而非相反。史密斯强调胡塞尔的本能意向性概念有处理身体和主体间问题的潜力,这倒引向精神分析传统。 (展开)
2 有用 默雨 2008-12-22 12:12:04
使人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