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 · · · ·
永井荷风(1879—1959)
日本小说家,散文家。本名永井壮吉。号断肠亭主人、金阜山人、石南居士。出身书香世家。汉学教育启蒙于其父,后从岩溪裳川学习三体诗,又从广津柳浪学习小说创作。热爱戏剧的母亲则让荷风很早就熟悉了歌舞伎和日本音乐。
1902年,受左拉影响,创作小说《地狱之花》,得到森鸥外推崇。1903年,游学美国、法国,深受法国唯美主义浸染。1908年归国,发表《美利坚物语》《法兰西物语》,轰动文坛。1910年成为庆应大学教授,主办《三田文学》,该杂志成为唯美主义文学的阵地。
幸德秋水事件后,荷风转向江户文化寻求慰藉。他以小说和散文追寻瓦舍勾栏间的江户遗迹,于游女的身姿、娼妇的隐泣中发现悲哀之美,在庶民感性放浪的生活里寄托对专制的抗议,在江户的平民艺术中发掘东洋独具的美学。1920年出版的《江户艺术论》,集中体现了永井荷风念兹在兹的江户趣味。
...
永井荷风(1879—1959)
日本小说家,散文家。本名永井壮吉。号断肠亭主人、金阜山人、石南居士。出身书香世家。汉学教育启蒙于其父,后从岩溪裳川学习三体诗,又从广津柳浪学习小说创作。热爱戏剧的母亲则让荷风很早就熟悉了歌舞伎和日本音乐。
1902年,受左拉影响,创作小说《地狱之花》,得到森鸥外推崇。1903年,游学美国、法国,深受法国唯美主义浸染。1908年归国,发表《美利坚物语》《法兰西物语》,轰动文坛。1910年成为庆应大学教授,主办《三田文学》,该杂志成为唯美主义文学的阵地。
幸德秋水事件后,荷风转向江户文化寻求慰藉。他以小说和散文追寻瓦舍勾栏间的江户遗迹,于游女的身姿、娼妇的隐泣中发现悲哀之美,在庶民感性放浪的生活里寄托对专制的抗议,在江户的平民艺术中发掘东洋独具的美学。1920年出版的《江户艺术论》,集中体现了永井荷风念兹在兹的江户趣味。
他的代表作包括小说《竞艳》《梅雨时节》《濹东绮谭》和随笔集《断肠亭杂稿》《断肠亭日记》等。
* * *
* * *
李振声
复旦大学教授。学术著作主要有《季节轮换:“第三代”诗叙论》《诗心不会老去》《重溯新文学精神之源:中国新文学建构中的晚清思想学术因素》,译著主要有《苏门答腊的郁达夫》《梦十夜》《虞美人草》等。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面对倚身井栏之男女图,我毫无来由地,径直便联想起了梅特林克 的剧作《佩莱亚斯与梅丽桑德》(Pelleas et Melisand)中的一幕。古今所制作的浮世绘,描绘男女相爱场景的虽不遑枚举,然而,以美妙而歆动观者之想象而有如春信之版画者,却是凤毛麟角。春信的版画,构图、设色都极为单纯,其人物则随着制作的年代、头发梳绾的款式,看上去虽多少有些差异,但出现在所有画面中的容貌却常常显得雷同,不止是年龄、身份等差别吧,有时就连男女性别,也不过是借助其服饰与发髻才有所辨识而已。于是乎,诸如这幅因黑白两色对比强烈而著名的《雪中相合伞 图》,便因为两个人物都戴着头巾,以致孰男孰女都全然难以分辨。春信所画男子皆为留一头刘海的美少年,女子则必在妙龄,绾一头插着硕大木梳的岛田髻 或笄髻,发髻长长突出在脑后,而这些人物的姿势与容貌则如出一辙,不唯常常使其陷于固定的模式,更与写生相距甚为遥远。 【1】 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时象征派剧作家。 1908年发表的六幕梦幻剧《青鸟》,是其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主要作品还有《佩莱亚斯与梅丽桑德》《圣安东的奇迹》等。191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 日语“相合伞”,意为合打一把伞。 【3】 岛田髻,日本发式之一,一种以江户前期男子发髻为基础形成的女子发譬。一般认为 最早见于东海道岛田旅馆的艺妓,故得名。起初发髻呈扁平,后根据身份阶层不同,形成不同种类。大致上层女性所绾的是厚而高的“高岛田”发髻,艺妓等则平而低。如今结婚仪式上新娘所戴假发,即属高岛田。 【4】 日本女性发式之一,一种用发簪固定住绾起的秀发的发型。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铃木春信的锦绘 -
我国固有的旧文化遭到破坏,新文化的基础尚未奠定,整个世代的人心浮躁,同时走向骄傲、玩世不恭的方向.....至于我们现代文化的状况,目前它的方向仍然一片混沌,难以捉摸。如今,文坛的趋势已经不喜《万叶集》或《古今集》等传统诗歌固有的音律,也排除枕词、挂言叶等日语特有的巧妙之处,取而代之的是乡土的方言与英语翻译的口气。话说回来,俳谐、狂歌之类,乃是利用江户的太平之时,将汉学及和学两者合而为一、融会贯通之后,偶然出现的结果,可以视为 我国古文化圆熟的巅峰。然而,它们却无法让我们这些现代人产生丝毫爱情、丝毫尊敬,更别说是丝毫感动了,这是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倒是不足为奇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论狂歌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柳さくら 江戸藝術論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7 条 )


看大文豪如何解读江户艺术史

《江户艺术论》,感谢重塑我对浮世绘的审美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木造纸糊的日本传统屋舍中,阴沉的天光为檐头所遮挡,透过窗棂纸,于此造成一种特殊的阴影。生在这样环境里的浮世绘,在荷风眼中,其精髓之处乃是“孤苦无告的,悲哀的色调”。 大理延绵雨季的阴沉天光下,我坐在一处同样有着很深檐头的木造老房子里,捧着这本《江户艺术论》... (展开)
需要耐心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美

听永井荷风讲浮世绘,好像看陈丹青的《局部》

浮世绘——江户时代留存的生动史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一本1920年发表的日文原作的非白话文书,以江户时代为背景,买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勇气去翻开,在床头已经积灰1年。终于在4月的春天,才下定决心把本书读完,至此发现,所有的顾虑都是多余,作者文笔优美,绘画生动有趣,读起来让人饶有兴致。 浮世绘诞生于日本锁国的江... (展开)> 更多书评 1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8.8分 237人读过
-
台海出版社 (2021)7.5分 92人读过
-
紅通通文化出版社 (2020)暂无评分 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荷風全集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柳さくら 江戸藝術論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