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日本著名中国史研究学者川胜义雄(1922-1984)的代表作。川胜在对后汉及魏晋南朝的历史进行精细的分析之后,认为中国六朝是个贵族制的社会,而如何思考六朝贵族制与封建制的关系,则是川胜始终萦绕于心的问题。他的研究结论是,中国的中世,是皇帝专制下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当时的豪族阶级的势力,具有领主制倾斜的性质,他称之为豪族的领主化倾向,但中国社会以舆论,也就是在九品中正制中起重要作用的“乡论“为基本手段,阻止了领主化倾向,从而形成了有别于欧洲的中世社会。本书以不同于中国学者的视角研究中国史。现徐谷梵先生将其译成中文,以俾中国读者共享。
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的创作者
· · · · · ·
目录 · · · · · ·
序
第一编 贵族制社会的形成
第一章 贵族政治的成立
前言
一 魏晋贵族的系谱
二 汉末清浊二流的对立
三 清流势力的结构
四 从清流势力到魏晋贵族
结语
第二章 汉末的抵抗运动
前言
一 逸民式人士与清流势力
二 乡邑秩序的分裂
三 豪族的自我矛盾
四 从党锢到黄巾运动
结语 ——对下一个时期的展望
第三章 魏、西晋的贵族层与乡论
前言
一 乡论的性质
二 乡论环节的重层结构
三 上层游离于基层之外
结语
第四章 贵族制社会的成立
一 问题的基本视角
二 豪族在乡村的统治与自耕农民
三 清浊二流的对立及其社会基础
四 逸民人士与黄巾之乱
五 魏晋贵族制社会及其国家
第二编 朝向封建制的倾斜与贵族制
第一章 曹操军团的构成
前言
一 民间武力集团的结集
二 民间武力集团的内部构成
三 集团的结合纽带
四 统属关系——质任
五 曹操直辖军
六 关于所谓法术主义统制
第二章 孙吴政权与江南的开发领主制
前言
一 孙吴政权的成立
二 山越问题
三 孙吴政权下的开发领主制社会
结语
第三章 从孙吴政权的崩溃到江南贵族制
前言
一 孙吴政权中主从关系的瓦解
二 孙吴社会的不均等化与流动化
三 西晋统治下的江南
……
第四章 东晋贵族制的确立过程——与军事基础的问题相关联
第五章 门生故吏关系
第三编 贵族制社会的变质与崩溃
第一章 刘宋政权的成立与赛门武人——从与贵族制的关联来看
第二章 《世说新语》的编纂——元嘉之治的一个侧面
第三章 货币经济的进展与候景之乱
第四章 南朝贵族制的崩溃
译后记
· · · · · · (收起)
第一编 贵族制社会的形成
第一章 贵族政治的成立
前言
一 魏晋贵族的系谱
二 汉末清浊二流的对立
三 清流势力的结构
四 从清流势力到魏晋贵族
结语
第二章 汉末的抵抗运动
前言
一 逸民式人士与清流势力
二 乡邑秩序的分裂
三 豪族的自我矛盾
四 从党锢到黄巾运动
结语 ——对下一个时期的展望
第三章 魏、西晋的贵族层与乡论
前言
一 乡论的性质
二 乡论环节的重层结构
三 上层游离于基层之外
结语
第四章 贵族制社会的成立
一 问题的基本视角
二 豪族在乡村的统治与自耕农民
三 清浊二流的对立及其社会基础
四 逸民人士与黄巾之乱
五 魏晋贵族制社会及其国家
第二编 朝向封建制的倾斜与贵族制
第一章 曹操军团的构成
前言
一 民间武力集团的结集
二 民间武力集团的内部构成
三 集团的结合纽带
四 统属关系——质任
五 曹操直辖军
六 关于所谓法术主义统制
第二章 孙吴政权与江南的开发领主制
前言
一 孙吴政权的成立
二 山越问题
三 孙吴政权下的开发领主制社会
结语
第三章 从孙吴政权的崩溃到江南贵族制
前言
一 孙吴政权中主从关系的瓦解
二 孙吴社会的不均等化与流动化
三 西晋统治下的江南
……
第四章 东晋贵族制的确立过程——与军事基础的问题相关联
第五章 门生故吏关系
第三编 贵族制社会的变质与崩溃
第一章 刘宋政权的成立与赛门武人——从与贵族制的关联来看
第二章 《世说新语》的编纂——元嘉之治的一个侧面
第三章 货币经济的进展与候景之乱
第四章 南朝贵族制的崩溃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可是,北来流民兵团依靠的是各自的实力,而贵族政权欲建立一个基于乡论主义的文官等级体制,因此在将前者置于后者之中时,便会出现一些矛盾。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四章 东晋贵族制的确立过程——与军事基础的问题相关联 -
类似的事例在其他地方也能见到,这些全都显示出,主人与其部下之间的关系被视作恩义的关系。这一关系对各个君=主以及对各个臣=吏来说,仅仅只是当事者固有的关系,比起君一方来说,毋宁说臣一方在积极贯彻这种结合。对于臣而言,主是否是国家的反逆者,并不重要。在这时,王法对他们不具有拘束力。支配他们头脑的,是他们所属的封闭型小社会中的君臣结合意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三)恩义关系 213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日本中国史研究译丛(共11册),
这套丛书还有
《中国古代的家族与国家》《中国史学史》《宫崎市定亚洲史论考》《东汉时代的政治与社会》《中国思想史研究》
等
。
喜欢读"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九品官人法研究 9.3
-
- 中国中古社会史论 9.0
-
- 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 8.7
-
- 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 8.6
-
- 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 8.6
-
-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 9.1
-
-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 9.2
-
- 從西郊到南郊 8.8
-
- 隋唐帝国形成史论 8.8
-
- “山中”的六朝史 8.7
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0 条 )

【轉】徐沖:川勝義雄《六朝貴族制社會研究》評介
【提要】本文介紹了日本學者川勝義雄《六朝貴族制社會研究》一書的主要內容,並試圖在日本戰後學術史的脈絡中把握川勝史學的進展。以1967年《漢末的抵抗運動》為界,川勝氏的研究可以分為前後兩期。在其後期的研究中,"貴族政治"發展為"貴族制社會",成為與"封建社會"對舉的綜...
(展开)


从“清流”到“价崩”:六朝贵族制社会的兴亡
本书在中古史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学术史意义在于川胜对于六朝贵族制的溯源性考证。自孙吴自宋齐梁陈的文人贵族式社会何以形成,首先要从东汉后期的“清流”与“浊流”说起。东汉后期的清流士人集团是建立在儒家理想的意识形态体系上的团结体,被舆论推举出的名士们与举荐者形成了...
(展开)
> 更多书评 20篇
论坛 · · · · · ·
此书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 | 来自所南心史 | 2008-02-06 11:21:19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8)8.9分 339人读过
-
岩波書店 (1982)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岩波書店 (2010)暂无评分 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霁月难逢 2015-12-30 23:35:27
形式严谨 无多余废话 这种集结论文的方式值得借鉴 也可见作者的学术理念。
2 有用 钟螺 2018-09-17 02:02:11
说乡论的部分,令人怀想那个还用大词儿试图抽离出一个可感知的历史结构模型的时代。觉得耳目一新的反而是将梁朝的失败归结到货币政策,并勾连上商人的崛起与贵族的衰落,很强的运作与互动感,有一种世事人情的洞见。
1 有用 Spitama 2011-06-05 08:58:00
精彩
0 有用 风清扬 2011-08-30 18:52:18
和谷川道雄一起来读~
12 有用 上林苑 2010-03-18 15:23:33
文化的力量是否在有时真的大于经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