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我们为何不快乐?→我们怎么能快乐?→我们活着仅仅是为了快乐吗?
从一个惊惶失措的孩子,转变成幽默、笑口常开的快乐大师,他是如何做到的……
2002年明就仁波切参加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理查德•戴维森主持的实验研究,被测出大脑中的快乐指数在禅定状态中跃升了百分之七百,一度让科学 家以为仪器坏了,被美国《时代》杂志誉为“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当代国际心灵导师、藏传禅修大师明就仁波切,在《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一书中,阐述他自己是如何通过佛法禅修克服童年时代的恐慌症,获得内在真正的快乐的。首先,明就仁波切描述自己所亲身经历的禅修困境与状态,然后通过自己的个人体验以及现代的科学研究,揭开快乐的秘密与科学,最后给出具体的方法,以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自己的身体感官知觉去做各种禅修练习,达到非比寻常的快乐。本书行文轻松活泼,所述故事生动幽默,更重要的是,处处有着仁波切充满...
我们为何不快乐?→我们怎么能快乐?→我们活着仅仅是为了快乐吗?
从一个惊惶失措的孩子,转变成幽默、笑口常开的快乐大师,他是如何做到的……
2002年明就仁波切参加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理查德•戴维森主持的实验研究,被测出大脑中的快乐指数在禅定状态中跃升了百分之七百,一度让科学 家以为仪器坏了,被美国《时代》杂志誉为“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当代国际心灵导师、藏传禅修大师明就仁波切,在《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一书中,阐述他自己是如何通过佛法禅修克服童年时代的恐慌症,获得内在真正的快乐的。首先,明就仁波切描述自己所亲身经历的禅修困境与状态,然后通过自己的个人体验以及现代的科学研究,揭开快乐的秘密与科学,最后给出具体的方法,以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自己的身体感官知觉去做各种禅修练习,达到非比寻常的快乐。本书行文轻松活泼,所述故事生动幽默,更重要的是,处处有着仁波切充满智慧的慈悲话语。
1. 美国《时代》《国家地理》杂志报道:科学证明明就仁波切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2. 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新生代藏传禅修大师分享的快乐经验和方法
3.《西藏生死书》作者索甲仁波切、著名影星李连杰、梁朝伟、曾志伟等联袂推荐
4.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台湾诚品书店心灵畅销书第一名
作者简介 · · · · · ·
咏给‧明就仁波切 (Yongey Mingyur Rinpoche),当代禅修大师,1976年生于尼泊尔,父亲是20世纪禅修大师祖古•乌金仁波切。著有《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世界上最幸运的人》(即繁体版《你是幸运的》)等畅销书。咏给•明就仁波切从小患有恐慌症,13岁借由禅修克服恐慌症,17岁被指派为闭关房上师,是藏传佛教史上最年轻的闭关上师。他不仅精通藏传佛教传统的实修训练与哲学训练,对现代科学文化也极为熟悉。至今已在全球巡回讲学近10年,并广泛与国际知名的科学家、摇滚歌手、电影明星等各阶层人士接触和交谈。
目录 · · · · · ·
第一部我们为何不快乐1
第一章旅程的起点 > 3
如果有任何能够因应现代科学需求的宗教,那可能就是佛教了。
心的交会…6
传承的重要性…8
· · · · · · (更多)
第一部我们为何不快乐1
第一章旅程的起点 > 3
如果有任何能够因应现代科学需求的宗教,那可能就是佛教了。
心的交会…6
传承的重要性…8
会见我心…13
来自西方的亮光…17
第二章内在的交响乐 > 21
许多“组件”的聚集,产生了车乘的概念。
脑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25
三脑一体…29
不见踪影的总指挥…34
正念…37
第三章超越心,超越脑 > 41
了悟心,即是佛。
本然心…42
本然的寂静…45
深入了解你的本然心…48
心、生物现象或两者兼备?…49
做你自己…51
第四章空性 > 55
空性是万物产生的基础。
胜义谛与世俗谛…59
空性的禅修练习…63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经验…65
可能性所带来的自由…71
第五章感知的相对性 > 75
心的本质本自清净,完全超越语言文字、概念和思维。
互为缘起…76
从神经科学看主体和客体…80
不确定性原理的恩赐…83
以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看事件的来龙去脉…85
时间的蛮横…87
无常…92
第六章天赋明性 > 95
一切现象都是心的显现。
本具的觉性…96
照亮黑暗…100
显相与幻相…102
明空一体…104
第七章悲心 > 107
无尽的慈悲自然地涌向被自我幻相所囚禁的一切有情众生。
关于悲心的生物学说…108
“认同”彼此的“不同”…109
第八章我们为何不快乐? > 115
所有的有情众生都倾向于做无益的事。
情绪化的身体…118
性格特质与暂时的情绪状态…119
制约因素…121
烦恼…122
烦恼或契机…130
第二部安住自心的方法133
第九章找到平衡点 > 135
无攀执地安住。
智慧与方便…137
身体的姿势…139
心的体态…143
第十章单纯地安住 > 145
无论发生了什么,都自然地看着它的本质。
无所缘的禅修…146
第十一章安住在对境上 > 151
一心专注某个特定对境,以此安住自心。
感知对境之门…152
有所缘的禅修…153
其他有用的助缘…166
第十二章善用念头和情绪 > 169
把渴望抛诸脑后,将贪着从根断除!
善用你的念头…173
不愉快的念头…179
善用你的情绪…181
第十三章慈悲 > 185
以开阔、慈爱的心看待所有的人。
慈心与悲心的意义…186
循序渐进慢慢来…189
第一阶段修习…191
第二阶段修习…201
第三阶段修习…203
第十四章修持的方法、时间与地点 > 207
清净坚定的信心需要循序渐进地建立。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207
时间短,次数多…209
非正式禅修…215
随时,随地…218
结论…219
第三部快乐的心健康的身221
第十五章问题与可能性 > 223
一开始,我们的心无法长久保持稳定,也无法长时间安住。然而,只要坚忍不拔并持之以恒地禅修,心的平静和稳定性就会逐渐开展。
禅修的次第…226
体验并非开悟…232
第十六章从内在做起 > 237
证悟之道只有一条:从内在做起。
只求生存或更求发展…238
指挥脑…239
悲心之果…244
第十七章快乐的生物学 > 251
要从内心深处生起对因果法则的确信。
接受自己的潜能…252
快乐的心,健康的身…255
关于快乐的生物学说…257
认证空性的利益…258
第十八章向前迈进 > 263
要仔细思考拥有珍贵人身的好处。
寻找上师…266
选择快乐…267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量子力学对实相的描述提供了某种程度的自由,但这可能是大部分人都不习惯的状态,一开始时可能感到很奇怪,甚至有点可怕。虽然西方人特别重视自由的能力,但观察事件的行为本身会以随机、不可预测的方式,影响到观察结果的这种概念,所负的责任似乎太过沉重了……然而,如果我们正视现代科学的新发现,我们就应该为自身每一瞬间的经验担负起责任。 如果我们开始对自己的经验负责,生活就会变成像游乐场一样,能提供给我们无数学习和创造的机会,个人的局限感和脆弱感会逐渐被一种开放感和希望所取代……我们自身的本质并不会被“是这样”或“是那样”的任意武断区别所限制 (查看原文) -
来到西方世界之后,我听到许多心理学家将“心”或“自我”的经验比喻为看电影。他们解释道,看电影的时候,一连串的单个画面透过投影机而显现,但我们感受到的似乎是相续不断的声音与动作。然而,假如我们有机会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地看,我们的体验就会截然不同。 这就是父亲如何开始教我观看自心。 只要单纯地观看每一个通过自心的念头、 情绪和感官知觉,那个有限的自我幻相就会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比较平静、宽广、安详的觉知。 而我从其他科学家身上学到的则是,由于经验会改变脑部的神经元结构,因此以这种方式观看自心时,就能改变那些让我们不断感到“自我” 的神经元对话。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世界上最快乐的人"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世界上最快乐的人"的人也喜欢 · · · · · ·
世界上最快乐的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5 条 )

向外寻找,快乐是短暂的,向内寻找,快乐是恒定的

从痛苦中解脱,找寻内在的自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这本书的契机,正好处于我人生的十字路口。一面是逝去的过往,一面是崭新的未来,迷茫、困惑、痛苦、悲伤、犹豫、徘徊、落寞伴随了我很长一段时间。未来何去何从,自己是否做了正确的选择,这一切的一切被这本书唤醒,开始自我的蜕变和成长。 在追寻内心平静的道路上,又太多... (展开)
这是一本可以改变人性格的书
> 更多书评 55篇
论坛 · · · · · ·
微信读书可以看了 | 来自我自己的澎湖湾 | 1 回应 | 2024-01-04 22:21:34 |
读完能掌握快乐的方法吗 | 来自一个江西人 | 1 回应 | 2021-10-15 19:33:19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海南出版社 (2013)9.1分 897人读过
-
Three Rivers Press (2008)暂无评分 16人读过
-
海南出版社 (2010)9.3分 699人读过
-
橡實文化出版社 (2008/02/01)9.1分 33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最新出版 (英国安德鲁·纳伯格联合国际有限公司)
- 【慈 悲 喜 舍】 (CuRry_常喜舍;)
- 杂书 (知向谁边)
- 我偶然看到…… (明生)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世界上最快乐的人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神之晶晶 2019-12-13 19:10:26
作者对佛学理解透彻,以至于可以如此清晰又浅显地讲明白看来高深的佛经道理。改变了自己过去很多偏执的观点,帮助很大,确实是不快乐人的一剂良药。
2 有用 Freshcream 2021-01-15 21:29:55
全本说一些A就是A,B就是B之类的话,然后让你把定义都忘掉,从心感受… (认真的吗?看似很愚蠢)对于佛法的质疑者来说无法使我信服。
3 有用 简单 2021-02-06 21:41:28
这本书绝大部分内容都非常好,结合物理学和神经科学,把佛法讲的更加理性、真实、易于理解。 只是坚持禅修后过于美好的结果让我觉得怀疑,因为没有试验过,所以持怀疑态度。 心,天生有空性和明性。 介绍了两种禅修方法。无所缘的止禅修,是安住自心的最基本法门,只需放下、放松,不阻止念头、情绪和感知的升起也不跟随它们,安住在当下,任由它们发生,此为觉性;有所缘的禅修,专注在一个特定的对镜上,如声音、气味、身体部... 这本书绝大部分内容都非常好,结合物理学和神经科学,把佛法讲的更加理性、真实、易于理解。 只是坚持禅修后过于美好的结果让我觉得怀疑,因为没有试验过,所以持怀疑态度。 心,天生有空性和明性。 介绍了两种禅修方法。无所缘的止禅修,是安住自心的最基本法门,只需放下、放松,不阻止念头、情绪和感知的升起也不跟随它们,安住在当下,任由它们发生,此为觉性;有所缘的禅修,专注在一个特定的对镜上,如声音、气味、身体部位的知觉、呼吸、观察念头等,也是安住自心的。 作者建议两种禅修结合,从每天短时多次禅修做起,慢慢精进,并且不要让自己对禅修本身有压力。 佛的慈悲,是愿一切有情众生离苦得乐。越来越感觉神奇。 (展开)
1 有用 蓝黑星空 2024-03-20 17:14:26 贵州
什么时候才会出现一个证悟的物理学家
1 有用 咪路depon 2021-01-03 20:05:05
1. 更深刻地理解了:空性、觉性;2. 禅修不是为了达到安宁的状态,而是安然观察即可;3. 消融“自”与“他”,菩提心;4. 禅修可以改变神经元的通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