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
内容简介 · · · · · ·
《中国人的素质》是美国传教士明恩溥于1894年出版的一部代表作。本书共分三十章,作者以一个西方人的视角从多个角度总结了中国人的素质。内容引证丰富,文笔生动,或褒或贬,无不言之成据,时至今日,读来仍令人警醒与深思。虽然本书所解读的国人,是晚清时期的中国人,再加上东西方社会经济的差异,因此书中难免褒少贬多,笔调略显低沉,还不乏偏颇之辞。也由于作者是一位西方传教士,他的立场和观点,无疑会受这一身份的局限。他的视角与结论无法摆脱西方的价值观。但我们不必苛求于前人。公正地说,他在提示中国国民性和中国晚清政体的腐朽、无可求药等方面,确实不乏真知灼见。
作者简介 · · · · · ·
明恩溥(Arthur Henderson Smith 1845—1932),又作明恩普,美国人,基督教公理会来华传教士。他在鲁西北传教30年,写了大量有关中国的著作,如《中国文明》、《中国人的素质》、《中国乡村生活:社会学的研究》、《中国在动乱中》、《王者基督:中国研究大纲》、《中国的进步》、《今日的中国与美国》、《汉语谚语俗语集》等,有的在美国多次重印,有的被译成其他文字出版。
目录 · · · · · ·
第一章 好“面子”/1
第二章 节俭/5
第三章 勤劳/13
第四章 恪守礼节/21
第五章 漠视时间/27
第六章 缺少精确的习惯/33
第七章 好拐弯抹角/41
第八章 麻木不仁/49
第九章 看轻外国人/57
第十章 缺乏公共精神/65
第十一章 因循保守/73
第十二章 不求舒适方便/81
第十三章 顽强生命力/97
第十四章 忍耐力强/105
第十五章 知足常乐/115
第十六章 百善孝为先/123
第十七章 仁慈行善/135
第十八章 对弱者缺乏同情/143
第十九章 好为小事争斗/161
第二十章 重责与守法/169
第二十一章 互相猜疑/183
第二十二章 缺少信用/203
第二十三章 裙带关系/215
第二十四章 好名利/219
第二十五章 怕得罪人/223
第二十六章 多神论、泛神论、无神论/229
第二十七章 中国的现实与需要/251
· · · · · · (收起)
第二章 节俭/5
第三章 勤劳/13
第四章 恪守礼节/21
第五章 漠视时间/27
第六章 缺少精确的习惯/33
第七章 好拐弯抹角/41
第八章 麻木不仁/49
第九章 看轻外国人/57
第十章 缺乏公共精神/65
第十一章 因循保守/73
第十二章 不求舒适方便/81
第十三章 顽强生命力/97
第十四章 忍耐力强/105
第十五章 知足常乐/115
第十六章 百善孝为先/123
第十七章 仁慈行善/135
第十八章 对弱者缺乏同情/143
第十九章 好为小事争斗/161
第二十章 重责与守法/169
第二十一章 互相猜疑/183
第二十二章 缺少信用/203
第二十三章 裙带关系/215
第二十四章 好名利/219
第二十五章 怕得罪人/223
第二十六章 多神论、泛神论、无神论/229
第二十七章 中国的现实与需要/251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中国人系列丛书(共9册),
这套丛书还有
《中国人的名利观》《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的休闲》《中国人的本色》《中国人的精神》
等
。
中国人的素质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88 条 )



中国人的性格,就是不能接受此书的性格
中国人,近百余年来,意识形态和统治阶层不停轮换,但其根本性格却一直根深蒂固,从未改变。所以,尽管此书写于上上世纪末期,100多年过去了,你仍会觉得,它写的竟然就是今天。
(展开)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1 )
-
上海三联书店 (2007)7.7分 779人读过
-
EastBridge (2003)8.1分 63人读过
-
学苑出版社 (1998)7.7分 1029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12)8.3分 50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中国人系列 (尚书工坊)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中国人的素质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三棵糖 2014-11-19 21:17:26
对中国人素质的精准描述,放到现在有些也仍不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