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鸦片战争再研究(修订版)
出版年: 2014-10
页数: 592
定价: 59.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ISBN: 9787108050656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大量使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朝奏折,和英国所藏中英交涉文件、日本学者汇编资料集等等,详尽考订并重建了与战争相关的大量基本史实。作者抓住几个主要人物为线索展开叙述。从武器装备、防御工事、兵员训练到作战战术的运用;从后勤、兵力动员、兵员调动到军费的来源、筹集与分配,更涉及交战国可用于战争的经济实力、负责运筹帷幄人员的心态、他们的战争观(从文化层面言)、战术观(从军事角度言)等等。这些面相在过去的鸦片战争研究中或被忽视,或语焉不详,但在本书中却得到充分的展现。
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影响重大,也是中国百年国耻的开端,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精神创伤,本书对当时的人和事的评价,均从事实认定来加以判断,尤其严肃检讨清朝奏折中呈现的天朝心态,直指中国战败的深层原因。该书展现的严谨论证破除过去误谬之学术性,以及避免再蹈历史错误覆辙之强烈爱国情怀,令人读之震撼...
本书大量使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朝奏折,和英国所藏中英交涉文件、日本学者汇编资料集等等,详尽考订并重建了与战争相关的大量基本史实。作者抓住几个主要人物为线索展开叙述。从武器装备、防御工事、兵员训练到作战战术的运用;从后勤、兵力动员、兵员调动到军费的来源、筹集与分配,更涉及交战国可用于战争的经济实力、负责运筹帷幄人员的心态、他们的战争观(从文化层面言)、战术观(从军事角度言)等等。这些面相在过去的鸦片战争研究中或被忽视,或语焉不详,但在本书中却得到充分的展现。
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影响重大,也是中国百年国耻的开端,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精神创伤,本书对当时的人和事的评价,均从事实认定来加以判断,尤其严肃检讨清朝奏折中呈现的天朝心态,直指中国战败的深层原因。该书展现的严谨论证破除过去误谬之学术性,以及避免再蹈历史错误覆辙之强烈爱国情怀,令人读之震撼动容。
《天朝的崩溃》出版十余年,流传较广,影响颇大,学术价值历经时间考验,已广为读者肯定推崇,即在海外,都成为治近代史之学者、学生,以及一般人士广泛阅读的著作,视之为中国近代史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
修订版全面核订了注释、引文中的错讹,重排精装,列入“三联哈佛学术丛书二十年纪念版”再刊。
天朝的崩溃的创作者
· · · · · ·
-
茅海建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茅海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兼职教授。先后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师从陈旭麓教授。曾任军事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目录 · · · · · ·
绪论 由琦善卖国而想到的
一 琦善其人
二 琦善卖国罪名之否定
三 琦善卖国说形成的原因
四 本书的主旨
第一章 清朝的军事力量
一 武器装备
二 兵力与编制
三 士兵与军官
第二章 骤然而至的战争
一 从严禁吸食到严禁海口
二 林则徐的禁烟活动及其评论
三 林则徐的敌情判断
四 林则徐的制敌方略
第三章 “剿”“抚”“剿”的回旋
一 初战
二 “剿”“抚”之变
三 伊里布与浙江停战
四 琦善与广东谈判
五 虎门大战
第四章 广州的“战局”
一 杨芳的“果勇”
二 奕山的“靖逆”
三 三元里抗英的史实与传说
第五章 东南壁垒的倾塌
一 璞鼎查的东来
二 厦门的石壁
三 定海的土城
四 镇海的天险
五 浙东的反攻
第六章 “抚”议再起
一 “十可虑”
二 屡战屡败:从杭州湾到扬子江
三 求和的历程
第七章 平等与不平等
一 中英南京条约及其引起的忧虑
二 迈入陷阱:中英虎门条约
三 “等价交换”?中美望厦条约
四 “奉献”:中法黄埔条约
第八章 历史的诉说
附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忠奸的理论所能得出的最终结论是,为使忠臣得志,奸臣不生,就必须加强中国的纲纪伦常,强化中国的传统。也就是说,鸦片战争所暴露出来的,不是“天朝”的弊陋,不是中华的落伍;反而是证明了中国的圣贤经典、天朝制度的正确性,坏就坏在一部分“奸臣”并没有照此办理。于是,中国此时的任务,不是改革旧体制,而是加强旧体制。 道德的批判最是无情。而批判一旦升至道德的层面,事情的细节便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至于细节之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教训更是成了毫无用处的废物。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主要就这两段 -
这里有必要分清两个问题:一是对侵略者应不应抵抗;二是若这种抵抗注定要失败,是否仍应抵抗。前者是道德层面的,结论是肯定的,没有疑义。后者是政治层面的,结论不能从前者引申而来。思想家和政治家的区别正在于此(我拟在第八章中作专门讨论)。既然正义的反抗并不能取胜,那么,避免无谓的牺牲也是可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伊里布的消极避战不应当视作错误。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0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天朝的崩溃"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天朝的崩溃"的人也喜欢 · · · · · ·
天朝的崩溃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87 条 )




论坛 · · · · · ·
茅海建性骚扰案判决书 | 来自菅理員 | 17 回应 | 2025-02-12 02:38:43 |
阅读交流群 | 来自free | 4 回应 | 2024-12-24 06:49:24 |
次第?还是“第二次” | 来自ZYEE | 3 回应 | 2024-12-09 16:22:32 |
给茅海建带来了什么麻烦? | 来自灭霸丢了人间 | 23 回应 | 2024-09-09 10:54:53 |
历史不断重演,康米能否跳出死循环? | 来自玲珑人 | 17 回应 | 2024-07-20 15:48:11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6)暂无评分 6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9.2分 24742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9.5分 2461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9.1分 163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评分9.0~9.7(1000+人参与评价) (第五顾尘ᕦ)
- 书单 | 千评9分书 (Sheryl)
- 【三联学术 2011—2018】 (三联学术)
- 文案或策划或媒体或营销或商业或设计 (蓝蓝的紫)
- 含英咀华——总有一本适合你第1辑 (99.9%)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天朝的崩溃的评论:
feed: rss 2.0
81 有用 奥蒂安斯 2018-04-15 10:31:29
信息闭塞害人不浅,道德臧否害人不浅,“爱国史观”害人不浅,明君贤臣思想害人不浅。唯有正视,才能进步。结尾惊天一问
384 有用 Tacher 2015-01-17 00:25:38
孙青老师推荐书目,作者的书写和思考的确缜密独特,史实考据与史家评价双管齐下,读来酣畅淋漓。作者从琦善卖国论的历史书写写起,详析了鸦片战争的经过与南京、虎门、望厦、黄埔四条约的成约过程,极其注重史料的互证与解释,尤其是结合历史语境和当事人心态,分析战争胜负的可能和历史抉择的成立。作者认为清朝在鸦片战争中迎战必败,应当尽早缔结相对有利的条约,从而抛开简单的道德评价,重新审视主战与主和两派:前者在清朝传... 孙青老师推荐书目,作者的书写和思考的确缜密独特,史实考据与史家评价双管齐下,读来酣畅淋漓。作者从琦善卖国论的历史书写写起,详析了鸦片战争的经过与南京、虎门、望厦、黄埔四条约的成约过程,极其注重史料的互证与解释,尤其是结合历史语境和当事人心态,分析战争胜负的可能和历史抉择的成立。作者认为清朝在鸦片战争中迎战必败,应当尽早缔结相对有利的条约,从而抛开简单的道德评价,重新审视主战与主和两派:前者在清朝传统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体制下,面临信息与科技的不对等,致使军队难以取胜,徒增牺牲;后者则需要打破窠臼,学习全新的国际外交规则,亦难以避免初期的主权沦丧。遗憾的是,天朝体制并未在战后实质崩溃,执政者反思不够,思想家眼界不宽,天朝体制惯性如此之强,鸦战只提供一个微渺的减速度,引起传统思维的有限变通而已。 (展开)
23 有用 成知默 2018-02-27 11:45:07
2018年已读024#2月打卡书#本书开篇即为琦善翻案,对琦善卖国说的否定,也是对中国传统史学忠奸理论和奸臣模式的否定。虽然琦善等天朝大吏在军事与外交上均无足称道,甚至多有诿过与粉饰之罪,但纯粹以结果为导向,却也恰恰背离了真相。以此为切入点,作者将鸦片战争的失败放到彼时的历史背景与语境中去考校,条分缕析,论证缜密。琦善、林则徐、奕山等官员“主抚”“主剿”的纷争,由“剿”转“抚”的思想历程的转变,从... 2018年已读024#2月打卡书#本书开篇即为琦善翻案,对琦善卖国说的否定,也是对中国传统史学忠奸理论和奸臣模式的否定。虽然琦善等天朝大吏在军事与外交上均无足称道,甚至多有诿过与粉饰之罪,但纯粹以结果为导向,却也恰恰背离了真相。以此为切入点,作者将鸦片战争的失败放到彼时的历史背景与语境中去考校,条分缕析,论证缜密。琦善、林则徐、奕山等官员“主抚”“主剿”的纷争,由“剿”转“抚”的思想历程的转变,从主“剿”之盲目自信到主“抚”之着眼于现实,清政府的节节败退,也证明了人心制胜论的溃败。对清廷与英方军事力量、战术水平及历次大战的梳理尤为精细,而这也论证了战败的必然性。闭关锁国、妄自尊大的清王朝已无力挽回日暮途穷的颓势,然而经此一役,大清仍旧沉醉于天朝迷梦之中,又怎可不亡? (展开)
62 有用 撒呓挣 2017-11-23 20:11:46
“忠奸的理论所能得出的直接结论是,中国欲取得战争的胜利,只需罢免琦善及其同党、重用林则徐及其同志即可,不必触动中国的现状。也就说,只要换几个人就行,无需进行改革。忠奸的理论所能得出的最终结论是,为使忠臣得志,奸臣不生,就必须加强中国的纲纪伦常,强化中国的传统。也就是说,鸦片战争所暴露出来的,不是“天朝”的鄙陋,不是中华的落伍;反而是证明了中国的圣贤经典、天朝制度的正确性,坏就坏在一部分“奸臣”并没... “忠奸的理论所能得出的直接结论是,中国欲取得战争的胜利,只需罢免琦善及其同党、重用林则徐及其同志即可,不必触动中国的现状。也就说,只要换几个人就行,无需进行改革。忠奸的理论所能得出的最终结论是,为使忠臣得志,奸臣不生,就必须加强中国的纲纪伦常,强化中国的传统。也就是说,鸦片战争所暴露出来的,不是“天朝”的鄙陋,不是中华的落伍;反而是证明了中国的圣贤经典、天朝制度的正确性,坏就坏在一部分“奸臣”并没有照此办理。于是,中国此时的任务,不是改革旧体制,而是加强旧体制。” 可以说是本年度我读过最牛逼的一本儿书了。见解之独到、思考之理性、考据之严谨、叙述之精彩,给茅海建老师鞠一躬。而最令我觉着有趣儿的,是一百七十多年前各位领导冒号的思维和行事的方式。怎么说呢,现今各大机关单位薅俩人过去,估计也大差不差 (展开)
566 有用 浴神 2016-07-23 02:01:13
今人觉得清朝人蠢,钻入史料才会发现清朝人很聪明。他们的愚蠢不是智商因素,而是所处格局所致。他们的视野,早已做到了他们所处层次的最好。屁股决定脑袋,如是而已。“前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矣。”“已有之事何必再有;已行之事何必再行。”